同舟与共,和而不同_第1页
同舟与共,和而不同_第2页
同舟与共,和而不同_第3页
同舟与共,和而不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舟与共 ,和而不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传统课堂教学在日渐完善的 同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相对固定的授课模式、教师“一 言堂”的现象、学生各自为战以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 思维的忽略,都使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仿佛被锁住了条条沉 重的镣铐。 于是,各种教育改革幕天席地, 卷起了层层浪花。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 “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 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 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针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 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小组合作的教育方针,围绕小 组合作学习,深挖理论,必将对小组合作机制的创建有所裨、人益。一、觅古寻踪一一中国古代“合作学习

2、”溯源两千年前,中国已有了合作学习的思想端倪, 诗经 ?卫 风中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句子,后来 荀子、颜之推等各在著述中引申为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 励之意,可作为首条例证。 论语中也有“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的相应论述,而真正明确提出合作学习观点的,当 属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 题的论著 学记。学记本是典章制度礼记中的一篇,言简意赅地 阐明了教育目的及作用,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 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其中,“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传统教学中 学生“各自为战”的现象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相观而善”

3、认为师生朋友之间相互启发,可以补偏救弊,开拓眼界。同 时,学友之间不仅要相互学习, 更要择善而交,防止“燕朋” 损友误导而荒废学业,首度明确肯定了群体合作学习对实现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育实践中,孔夫子杏坛讲学,以“启发教育”为特 色,大多以师生拘谨的礼问礼答为授课形态,宣扬理学的朱 熹则发展了先哲的教学法,在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 教学活动。包括“升堂讲学”、“互相切磋”、“质疑问难”、“展 礼”等,可以说是迈上了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新台阶。在儒 学宣扬“师道尊严”的时代背景下,“高业弟子转相传授”是私塾普遍认可的有效教学法。当然,这种合作学习有相当 大的局限性,无法营造起真正的学习民主

4、氛围。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近代众多留学海外的教育思想家学 贯中西,融合各家思想,共同催生出中国现当代教育的雏形, “合作学习”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理论创建当代西方“合作学习”掠影教育在不同的民族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西方“合作 学习”最早起源于一种流行于 19 世纪初的教学方法贝 尔-兰开斯特制。贝尔 -兰开斯特制,又名导生制,是由英国 安德鲁 ?贝尔和约瑟夫 ?兰开斯特分别独自创立,这种类似于 陶行知的“小先生制”的教学方式,对普及初等教育颇有帮 助,因此风行欧美诸国,众多教育理论方面的学者都有过论 述。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 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在合作学习中教

5、师将不同能力、性别、 种族之学生分配于小组中一起学习。它能适用于不同学科及 不同年龄学生之学习。 ”帕克则说:“合作学习是在教室的学习环境中,提供一 个合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与同学共同学习, 彼此互相支持、批判或分享彼此的观点,最后共享成果,并 藉此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更多的合作行 为。”还有一种观点是: “合作学习是一种在一起学习的活动 方式,鼓励彼此讨论,扩展思考和期望以引导更高层次的认 知,刺激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能用合作学习 的方法组织复杂、有趣及开放性的作业,一旦此过程达到完 全内化后,即成为学生独力发展过程中之一部份。 ”综合美国众多学者的观点,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有一下几点共性: 1.合作学习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策略。2.合作学习需要建立至少两人以上的学习小组。 3.学习成员之间共 同学习,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