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过极对老人身体的损害及其调理_第1页
情志过极对老人身体的损害及其调理_第2页
情志过极对老人身体的损害及其调理_第3页
情志过极对老人身体的损害及其调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情志过极对老人身体的损害及其调理关键词:徐春甫; 老老余编; 养生余录; 情志; 养生;0、 引言徐春甫(1520-1596),字汝元,号东皋,又字思敏、思鹤,祁门东皋人,是明代着名医家,也是新安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行医,救人无数,同时也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其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古今医统大全中老老余编和养生余录之中,其养生思想秉承内经,兼参考其他医家思想,尤其是其对老人情志养生方面的见解和保养措施,兼具医家与道家特色,形身双修,现论述如下。1、 老年情志特点论语·季氏1中言: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矣,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认为老人

2、的情志问题主要在于得;的处理,而徐春甫亦认同此说,具体而言,得主要是指得失之心,患得患失,如因马念车,因车念盖。未得之,虑得之,既得之,虑失之;,继而趑趄嗫嚅而未决,寤寐惊悸而不安;,精神情志变化将逐渐影响形体,从而哭笑无常,鼻涕,耳鸣,口干,睡中多涎,小便失禁,大便秘结或泄泻,睡眠颠倒等。2、 情志过极对老人身体的损害而徐春甫认为对人体有所伤害的情志主要有:喜乐、忿怒、悲哀、思虑、忧愁、惊恐、憎爱七种。喜乐:徐氏在养生余录·五味2中援引淮南子曰:大喜坠阳;,又引聚书云:喜则气和性达,荣卫通行,然太喜伤心,积伤损神;。认为大喜损伤人的心神和阳气,导致荣卫不行,易生痈疽;忿怒:援引

3、淮南子中:大怒破阴;,又引聚书:忿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少怒则形佚,悁悁忿恨则损寿,怒目久视则损明,大怒伤肝,血不荣于筋而气激矣。气薄上逆,呕血食泄目暗,使人薄厥;,认为大怒伤肝伤阴,最终可能导致薄厥之病;大悲伐性,悲则心系急,肺叶举,上焦不通,荣卫不舒,热气在中而气消,最终导致心肾皆损,神精散亡;悲哀:援引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可寿百岁矣;,又引灵枢·本神中: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皮烂脱肉,毛悴色夭;,认为悲哀过度致阴缩、不举、胁痛、尿血,久之可致气结,气结而伏热不散,久之则气血两虚,

4、疾病纷杂而至;思虑:援引灵枢·百病始生曰: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精液涩渗,着而不去,积遂成矣;,认为遇事忧愁不止,容易伤肺,导致胸膈满闷隐痛,精神恍惚,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夜寐不安,女子则月经量少,憔悴;忧愁:援引淮南子曰:大布生狂;,认为惊恐过度,不难自行排遣,可致心烦、自汗、饮食无味,恐惧长时间不解,则骨痿瘛疭,遗精,而致气逆,则发为吐血,妇人则为不孕;憎爱:援引老子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又引淮南子中:好憎者,使人心劳;,认为憎和爱皆可损性伤神,以致痴迷与憔悴,是伤害生命的一把利斧;3、 情志调

5、养,在于形神双修灵枢·九针十二原3中言:粗守形,上守神;,形神皆守,道家内丹学派认为修炼需性命双修,方可得道,长生不老,徐春甫亦认为养生需养神与养形相结合,不可偏废。其认为形者,载神之车,神去则人死,车散则马奔,自然之至理;。而养神之要在于养气,气清而神爽,何为清,清即专精,不为物杂,安而不动,可为静,静身则养神,保持清静之气,消除思虑,冥想内视,可使身神合一,达到真人的境界,养神的益处在于若不能服药,但知爱精气神,亦得一两百年寿也;。而形体亦重要,其认为形者,神之宅,莫不全宅以安生,修形以养神。若气散归空,游魂为变,火之于烛,烛靡则火不居,水之于堤,堤坏则水不存;,故而对于形体

6、的养生又有导引、药饵、禁忌等各种方法,不一而述。情志调理的关键,徐氏认为是对欲望的控制,即先除欲以养情;,其在养生余录·养生篇2中言:人之情性为利欲之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占霜,皆不移时而消坏矣;。劝解人们清心寡欲,以保全性命,性命之根,诚有极也,嗜欲之性,固无穷也,以有极之性命,逐无穷之嗜欲,亦自毙之而已矣;。只有节欲,才可藏精于内,栖神于心,静漠恬憺,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对于情志的调理的方法和过程,徐氏又指出,人生在世,难免有所动情,圣人神仙可杜绝情和欲,但凡人难以避免,但只要在动情之时调理得当,亦可修道积功,如学道之人聊且均调喜怒之情,

7、虽有喜,勿至荡动湛然之性,虽有怒,勿至结滞浩然之气;,同时徐氏亦提醒,排解过极之情志,又非一时一力之可成,如刀伐木,非一斧可倒如食之充肠,非一口可饱;。徐春甫的形神双修思想,源于内经,同时又是对道家内丹修炼的阐述和发挥。内丹学说起自唐末五代,鼎盛于金元,至明清时代已呈衰落之势。与徐春甫同时代同为新安医家的孙一奎4(15221619,安徽休宁人)则为兼同医理与内丹修炼,而徐春甫虽非精研道学,但其情志养生思想充满道家内丹修炼特色,在其养生余录中专设存想;、调气;,引用苏东坡在苏沈良方·上张安道养生诀5中养生内容,又参周易参同契、龙虎经及石函记等道家名着,总结整理出很多内丹学修炼方法,

8、为新安地区内丹学发展的科学化、通俗化作出重要贡献。4、 子女对老人情志的奉养人至老年,精血耗竭,神气浮弱,如同小儿般需要子女的照顾方可保全,而子女除了在饮食起居上时时谨慎,在老人情志方面亦不能懈怠,需小心顾护。老人形体虽衰,但其七情却不虚损,甚至更加容易过极,且不稳定。子女应做到无违;,即顺从老人的情绪,不要违背老人的心意;多陪伴老人,不可另其孤坐独寝;;寻老人喜爱之物,让其用心于物上,日自看承细玩,自以为乐;,从而平顺其过极的情志。养生思想最早起源于老子的长生思想,在内经中亦有诸多记载,从古至今,养生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贫贱还是富足之人,对延长生命的渴望都是一样的。然虽有养生得寿

9、之心,但如嵇康在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中所言: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针对这五难;,徐春甫提出养生十要;,为: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事、反俗、医药、禁忌。在这五难;和十要;之中,情志养生皆占有重要位置。灵枢·本脏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国医大师邓铁涛提出的养生必重养心,心宽方能体健;,王玉川倡导的静以养神,淡泊名利,修德润身;,人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情志养生不仅可以养神,更能养身,防病去病,徐春甫的情志养生思想对现今人们养生仍有较高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