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_第1页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_第2页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_第3页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_第4页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力坝设计第一章 基本资料1.1基础数据由图1-1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可知当流量为零时,水位为1253m,即河床高程为1253 m。假设向下开挖地基3 m,则坝基面高程为1253-3=1250 m。 图1-11.2工程等别经查表1-1(课本p10),由水库总库容为1490万m3(0.149亿 m3)可判断该工程为中型级工程;由灌溉面积6.28万亩可判断该工程为中型级工程;由电站装机容量为2250=500kw1万kw可判断为小(2)型级工程。对于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最高等别确定,所以该工程为中型级工程。我们所设计的建筑物为大坝,属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查表1-2(课本p10)可

2、得该大坝属于3级主要建筑物,再查表1-3(课本p11)可得该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为级。1.3坝基的力学参数由于岩体较完整,有一定强度,抗滑、抗变形性能受结构面和岩石强度控制,可根据表1-4(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及岩体力学系数表)判断该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分类为中硬岩等。从而根据规范可查得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断参数为:,抗剪参数为:。1.4水文条件本枢纽属于中型等工程,永久性建筑物为3级,按规范要求,采用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一遇洪水校核。1.4.1淤积高程的确定该工程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57万吨,本工程考虑正常运行期为30年,查得淤沙的饱和容重为19.5kn/m3

3、,则淤积库容为: 由图1-2查得相对应的淤积高程为1265m,淤沙高度为1265-1250=15m,由于淤积库容相对于总库容很小,故可不设排沙系统。1.4.2死水位及死库容的确定在满足一定生态要求的条件下,死水位越低死库容越小,兴利库容越大,经济效益越高,所以一般死水位取略高于淤积高程,即取1270m。查图1-2可得对应的死库容为108.99万m3,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死库容=1188.99-108.99=1080万m3 图1-2因此可得下表:特征水位上游水位(m)下游水位(m)库容(万m3)溢流坝泄量(m3/s)校核洪水位1304.341258.141490965设计洪水位1303

4、.431257.261413807正常蓄水位1300.581188.99死水位1270108.991.5气象资料本地区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4m/s,设计情况计算风速21m/s,校核情况风速14m/s,吹程为1km。1.6枢纽总布置根据对地形、地质、天然建筑材料等因素的考虑,本工程选用混凝土重力坝方案。重力坝由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组成。第二章 非溢流坝设计2.1剖面设计2.1.1坝顶高程的确定(1)波浪要素按官厅水库公式计算:(m);(m);(m);(一般峡谷水库因,所以:);其中:为计算风速,m/s。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时,宜采用相应季节50年重现期最大风速,校核洪水位时宜采用相应洪水期最大

5、风速的多年平均值。吹程,m;波长,m;波浪高度,m;波浪中心线高于静水位的高度,m;坝前水深,m;超高,m; 安全加高(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级别可查表2-1,课本p34,由于该工程的结构安全级别为级,故查得,)。(2)其中正常蓄水位基本荷载组合作用下需要的超高;校核洪水位时需要的超高。(3)经计算可得下表2-2基本情况水位高程(m)v0m/skmmlmmmm防浪墙高程(m)正常蓄水位1300.582110.758.230.210.51.461302.04校核洪水位1304.341410.455.490.120.40.971305.31经比较可知防浪墙墙顶高程=max(1302.04,1305.31

6、)=1305.31m。假设防浪墙修1.2m高,则坝顶高程=1305.31-1.2=1304.11m,最大坝高=1304.11-1250=54.11m,取54m。2.1.2坝顶宽度 按规范,考虑交通需求,坝顶宽度取7m。2.1.3坝底宽度 根据工程经验,坝底宽度一般为0.70.9倍的坝高。取底宽与坝高比为0.8,此时坝底宽b=0.854.11=43.29m,取43m。2.1.4坝面坡度 上游坝面采用铅直;下游坡面采用基本三角形顶点与校核洪水位齐平的剖面形式,则折坡处向上延伸与校核洪水位相交。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坡度为1:0.8,下游折点高程为1295.55m。因此可得非溢流坝段剖面尺寸如图2-1。

7、71305.311304.111304.341303.4312501280385图2-1非溢流坝段剖面面尺寸1257.261258.14431:0.8541295.551300.582.2抗滑稳定及坝基面应力分析2.2.1荷载组合及计算选取两种荷载组合进行计算,分别为基本组合对应的是设计洪水位,偶然组合对应的是校核洪水位。由于坝基地质条件不是很好,即在离坝踵5m处设置防渗帷幕和排水孔。渗透压强系数。荷载分布如下图2-2(沿坝轴线方向取1米宽坝体作为计算单元):uwp1psp2 图2-2 荷载分布图图中p1为上游水压力;p2为下游水压力,w为坝体自重;u为扬压力,ps为泥沙压力。设坝基面水平,根

8、据抗剪断理论分析及其计算公式得:大坝在任何水平截面以上的坝体所承受的总水平推力;为水平截面所承受的正压力;该平面上的摩擦系数(取);抗剪断凝聚力(取);a滑动截面面积;设计洪水位时3.0;校核洪水位时2.5设下游坝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 ,因为坡度为1:0.8。可由三角函数得 将坝体分为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其中矩形长宽=547(mm),三角形高为,三角形的底长为:。a、 设计洪水位时的抗滑稳定性计算:上游水位1303.43m,下游水位1257.26m,可得上游水深h1=1303.43-1253=50.43m,下游水深h2=1257.26-1253=4.26m坝体自重:;上游水压力:;待添加

9、的隐藏文字内容2下游水压力:; 水平方向分力:; 竖直方向分力:;扬压力的计算:由于设置有防渗帷幕,渗透压强系数。则坝底面上游处(坝踵)扬压力作用水头为50.43m,排水孔中心出,坝地面下游处(坝址)扬压力作用水头h2=4.26m,各段之间都是直线连接。总的扬压力为该图中折线和坝底围城的面积。如图2-2所示:泥沙压力:所以b、 校核洪水位时的抗滑稳定性计算:上游水位1304.34m,下游水位1258.14m,可得上游水深h1=1304.34-1253=51.34m,下游水深h2=1258.14-1253=5.14m坝体自重:;上游水压力:;下游水压力:; 水平方向分力:; 竖直方向分力:;扬压

10、力的计算:由于设置有防渗帷幕,渗透压强系数。则坝底面上游处(坝踵)扬压力作用水头为51.34m,排水孔中心处,坝地面下游处(坝址)扬压力作用水头h2=5.14m,各段之间都是直线连接。总的扬压力为该图中折线和坝底围城的面积。如图2-2所示:泥沙压力:所以2.2.2上下游坝面应力计算重力坝设计时,除了按规范核算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要求,还要核定大坝在施工期和运行期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坝体的最大、最小正应力和主应力都出现在上下游坝面,所以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应核算上下游坝面的应力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基于以下三点基本假定:(1)坝体混凝土为均质、连续、各项同性的弹性材料;(2)视坝段为固接于

11、地基上的悬臂梁,不考虑地基变形对坝体应力的影响,并认为各坝段独立工作,永久横缝不传力;(3)假定坝体水平截面上的正应力按直线分布,不考虑廊道等对坝体应力的影响。应用材料力学方法分析重力坝在正常蓄水位(1300.58m)下的应力。为方便计算,假设下游水深为0。如图(2-3)建立坐标系,坐标原点为o,坝踵为o1,坝址为o2,则基础数据计算如下:yuwp1psx正常蓄水位时,上游水深h1=1300.58-1253=47.58m,下游水深h2=0上游水压力:坝体自重:扬压力的计算:由于设置有防渗帷幕,渗透压强系数。则坝底面上游处(坝踵)扬压力作用水头为47.58m,排水孔中心处,坝地面下游处(坝址)扬

12、压力作用水头h2=0m,各段之间都是直线连接。总的扬压力为该图中折线和坝底围城的面积。如图2-3所示:泥沙压力:2.2.2.1水平截面上的正应力(以压应力为正,下同)坝踵、坝址处均没有出现拉应力,满足工程规范要求。2.2.2.2剪应力(、)上游面水压力强度和泥沙压力强度和:下游面水压力强度:上游扬压力强度:下游扬压力强度:上游剪应力:说明:剪力为零,说明为主应力面。下游剪应力:其中n为上游坝坡坡率,为上游坝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因为上游坝坡铅垂,故为0,n也为0;m为下游坝坡坡率,为下游坝面与竖直面的夹角,易得m=0.8。2.2.2.3水平正应力(、) 2.2.2.4主应力(、及、) 第三章 溢流

13、坝剖面设计3.1泄水方式的选择重力坝的泄水方式主要有开敞式溢流和孔口式溢流,前者除泄洪外还可以排除冰凌或其他漂浮物;设置闸门时,闸门顶高程大致与正常高水位齐平,堰顶高程较低,可利用闸门的开启高度调节水位和下泄流量,适用于大中型工程,采用开敞式溢流水库有较大的泄洪能力,本设计采用开敞式溢流。3.2孔口净宽的拟定孔口净宽按公式计算,其中q溢 为下泄流量;q单宽流量。由已知条件:50年一遇洪水,相应洪峰流量为961m3/s; 500年一遇洪水,相应洪峰流量为1572 m3/s。经调洪演算求得设计洪水位达1303.43m,相应下泄流量为807 m3/s ;校核洪水位1304.34m,相应下泄流量为96

14、5m3/s。q2050m/s,下游河床宽为=38m。分别计算设计水位和校核水位情况下溢洪道所需的孔口宽度如下表3-1:计算情况流量q(m3/s)单宽流量q(m3/s)孔口净宽b(m)设计水位807205040.3516.14校核水位965205048.2519.3根据以上计算,取孔口净宽b=30m,设计洪水位时单宽流量为27m/s,为了保证泄洪时闸门的对称开启,取:每孔净宽b=5m,孔数n=6。3.3求溢流坝段净宽l0根据闸门的形式取闸墩厚度d1.2m,由上述计算孔口净宽b5m,总和分别为b与d,则溢流前缘总长l0为:l0b+d=nb+(n-1)d=65+(6-1)1.2=36m38m。3.4

15、求堰上水头h0由公式可确定堰上水头,公式为:其中e闸墩侧收缩系数,与墩头形式有关,取e=0.92;m流量系数,按wes溢流面曲线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水力学得m=0.502;g重力加速度,g=9.8m/s。当设计洪水位时, =807 m3/s,b=30m,即=5.575.6m验算:当校核洪水位时,泄流量为965 m3/s,=5.6m,代入公式求得孔口净宽b为35.6m,对应的校核水位单宽流量q为27 m/s,不大于设计水位的单宽流量27m/s,满足条件,说明设计合理。所以取溢流坝段堰上水头 =5.6m,堰顶高程为: 1305.31-5.6=1299.71m。3.5 堰型的确定溢流面由顶部曲线段、

16、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设计要求:(1)有较高的流量系数,泄流能力大;(2)水流平顺,不产生不利的负压和空蚀破坏;(3)体型简单,造价低,便于施工等。3.5.1顶部曲线段(1)由于wes溢流曲线的流量系数较大且剖面较瘦,工程量教省,坝面曲线用方程控制,容易找到切点位置,施工教方便,故采用wes溢流堰形式。wes溢流剖面堰型采用幂曲线公式如下: 其中定型设计水头,为了防止出现负压和得到经济的剖面,采用堰顶水头hd=(0.750.95) h0,取hd=0.8 h0=4.48m。a、b系数,与堰的上游系数面倾斜坡度有关,由水工建筑物课本p106可知,当上游面为垂直的时候a=0.5,b=1.85 ;x、y以堰顶最高点为原点坐标。化简为(2)堰顶曲线与堰下游面的连接点:堰顶曲线和下游坝面应该是光滑连接,即下游坝面直线是堰顶曲线在交接点的切线。这两条直线的斜率应相等。堰下游面坡度与非溢流坝段的下游面相同为1:m=1:0.8。设两曲线相交点坐标为(x,y),易知下游坝面直线斜率为k=1.25,堰顶曲线在焦点处斜率为曲线方程对x求导: 可求得x=39.02 y=26.373.5.2反弧段设计设反弧段起始点和挑出点在同一高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