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带《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宣贯_第1页
新安全带《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宣贯_第2页
新安全带《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宣贯_第3页
新安全带《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宣贯_第4页
新安全带《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宣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XiangFan )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 国家标准宣贯会国家标准宣贯会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目录目录3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 新增重点内容介绍新增重点内容介绍2 标准制定过程标准制定过程

2、1标准制定依据和任务来源标准制定依据和任务来源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一、标准制定依据和任务来源一、标准制定依据和任务来源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完成年限:完成年限:2012年年 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东风汽车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督检验中心(襄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主要起草人 :李三红、余博英、杨斌,王长

3、江,:李三红、余博英、杨斌,王长江,张尚娇,李维菁,李强红张尚娇,李维菁,李强红 制定依据:制定依据:本标准修改采用本标准修改采用ECE R16法规法规(04系列(版本系列(版本5)及随后发布的增补件、堪误表)及随后发布的增补件、堪误表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二、标准制定过程二、标准制定过程重庆召开的重庆召开的2007年度车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会年度车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会暨标准审查会上,提出修订意向。暨标准审查会上,提出修订意向。 2007年底至年底至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了草案。年第

4、一季度完成了草案。 2008年年4月北京标准研讨会上对修订内容进行了月北京标准研讨会上对修订内容进行了介绍和研讨,会后形成送审稿。介绍和研讨,会后形成送审稿。2008年年10月珠海标准审查会对送审稿进行了讨月珠海标准审查会对送审稿进行了讨论,收集了修改意见,会后形成报批稿论,收集了修改意见,会后形成报批稿 。2009年年2010年年GB14166、GB14167和和GB27887儿童约束标准协调、按儿童约束标准协调、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进行了格式上的修订。标准化工作导进行了格式上的修订。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

5、est Center (XiangFan )二、标准制定过程二、标准制定过程为保证标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先进性,为保证标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先进性,2012年年8月月31日在北京做了最后一次修改。日在北京做了最后一次修改。l 修改了其中部分编辑性的错误和口语化的语句。l增补ECE R16法规发布了新的增补件内容。2012年年10月月10至至11日在武汉进行了标准复审日在武汉进行了标准复审会,对修改内容进行了行业内的意见征集和确认。会,对修改内容进行了行业内的意见征集和确认。本标准的修订工作跨度较长,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本标准的修订工作跨度较长,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人与高田(上海)汽车安全系

6、统研发有标准起草人与高田(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限公司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公司 、AUTOLIV(上海)(上海) 、丰田纺织(中国)、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等对具体标准问题进行多轮次的研究和有限公司等对具体标准问题进行多轮次的研究和讨论,再次表示感谢。讨论,再次表示感谢。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1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标准名称: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约束系统和I

7、SOFIX儿童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Safety-belts, restraint systems,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and ISOFIX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for occupants of power-driven vehicles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2 标准适用范围标准适用范围1) 前向或后向座椅上安装了作为成年乘员独立装前向或后向座椅上安装了作为成年乘员独立装备单独使用的安全带和约

8、束系统的备单独使用的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的M、N类车辆。类车辆。2) M、N类车辆前向或后向座椅上作为成年乘员独类车辆前向或后向座椅上作为成年乘员独立装备单独使用的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立装备单独使用的安全带和约束系统。3) 安装了儿童约束系统和安装了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的的M1和和N1类车辆。类车辆。4) 装有安全带提醒装置的装有安全带提醒装置的M1类车辆类车辆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3 3 本

9、标准与本标准与ECE R16主要差异主要差异1)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范围修改为M、N类车辆类车辆 2)增加了卷收力台架试验方法(本版的)增加了卷收力台架试验方法(本版的5.6.4.3)3)删除了)删除了ECE R16中关于认证程序及认证标志的中关于认证程序及认证标志的内容内容 4)删除了)删除了ECE R16中的第中的第15条条“过渡规定过渡规定”5)儿童约束系统方面的定义,直接采用)儿童约束系统方面的定义,直接采用GB 2788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中的相关内容。中的相关内容。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10、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1总则总则 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应满足:当正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应满足:当正确安装和由乘员正常使用时,其功能正常,并在确安装和由乘员正常使用时,其功能正常,并在交通事故中降低对身体的伤害程度交通事故中降低对身体的伤害程度 。安全带的织带应不易出现危险形状。安全带的织带应不易出现危险形状。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

11、准内容说明4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由于聚酰胺由于聚酰胺6具有吸水变形的特性,所以所有具有吸水变形的特性,所以所有机械部件不应使用具有聚酰胺机械部件不应使用具有聚酰胺6这种特性的材料,这种特性的材料,这种材料操作时很可能有不利影响。这种材料操作时很可能有不利影响。 u 这里的机械部件是指卷收器内的运动部件。如锁舌上的覆盖层、导向件上的覆盖层、卷收器上的导向口等零件可以使用 。 推荐:采用申报资料审查和后续工厂检查的方式。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

12、明标准内容说明4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图 1锁舌、导向件上的覆盖层 图 2 卷收器上的导向口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2刚性件概述刚性件概述安全带的刚性件,如带扣、调节装置、连接件等,安全带的刚性件,如带扣、调节装置、连接件等,不得有导致易于磨损或割伤织带的锐边不得有导致易于磨损或割伤织带的锐边 。安全带总成中所有易腐蚀的部件,均应适当进行安全带总成中所有易腐蚀的部件,均应适当进

13、行防锈处理。防锈处理。 u腐蚀试验后 ,进行功能和表面腐蚀情况检查。 用于吸收能量或承受、传递载荷的刚性件,不得用于吸收能量或承受、传递载荷的刚性件,不得使用脆性材料使用脆性材料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2刚性件概述刚性件概述安全带上刚性件和塑料件所处的位置和安装方式安全带上刚性件和塑料件所处的位置和安装方式应使车辆正常使用时,不致被夹到滑动座椅下面应使车辆正常使用时,不致被夹到滑动座椅下面或被车门挤住

14、。如果有一件零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或被车门挤住。如果有一件零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则该零件应进行规定的冷冲击试验。时,则该零件应进行规定的冷冲击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3带扣带扣 带扣应能排除任何误操作的可能性,尤其应使带带扣应能排除任何误操作的可能性,尤其应使带扣不处于部分啮合的位置,开启带扣的方法应明扣不处于部分啮合的位置,开启带扣的方法应明确,可能与佩戴者身体接触的带扣部件,在距接确,可能与佩戴者

15、身体接触的带扣部件,在距接触面不超过触面不超过2.5 mm处的接触区面积不得小于处的接触区面积不得小于2 000 mm2,宽度不得小于,宽度不得小于46 mm。对于全背。对于全背带式安全带带扣部分,如果带扣同佩戴者身体的带式安全带带扣部分,如果带扣同佩戴者身体的接触区域在接触区域在2 000 mm2 4 000 mm2之间,之间,则认为满足要求。则认为满足要求。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3带扣带扣 无论车

16、辆处于什么位置,即使带扣不受力,也无论车辆处于什么位置,即使带扣不受力,也应保持锁止状态。不能存在偶然或用小于应保持锁止状态。不能存在偶然或用小于10 N的力打开带扣的可能性。的力打开带扣的可能性。开启力施加表面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开启力施加表面必须满足以下要求:u 对于封闭式带扣:对于封闭式带扣: 面积不小于面积不小于450mm2, 宽度不小于宽度不小于15mm;u对于非封环式带扣:面积不小于对于非封环式带扣:面积不小于250mm2,宽度不小于宽度不小于10mm;u带扣按钮表面应为红色,带扣其他部分不得呈带扣按钮表面应为红色,带扣其他部分不得呈红色。红色。 National Automobil

17、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3带扣带扣 带扣的术语修改带扣的术语修改u 将封闭环式带扣按钮更改为封闭式带扣 ,将非封闭环式带扣按钮更改为非封闭式带扣 带扣开启面积带扣开启面积 明确带扣开启面积测量方法。明确带扣开启面积测量方法。(标准标准4.2.2.2 )u 标准要求带扣开启力的测量方向是投影到垂直于按钮最初运动方向 带扣按钮表面颜色带扣按钮表面颜色 增加了设置红色警示灯的内容。增加了设置红色警示灯的内容。(标准标准4.2.2.2 )u 如果乘

18、员扣上安全带后警示灯熄灭,当乘员坐上座如果乘员扣上安全带后警示灯熄灭,当乘员坐上座椅时,允许在带扣的任何部位设置红色警示灯。椅时,允许在带扣的任何部位设置红色警示灯。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3带扣带扣带扣耐久试验带扣耐久试验 带扣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受带扣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受5000次开闭循环;次开闭循环;带扣开启力不大于带扣开启力不大于60N; 全背带式安全带的带扣试验方法。全背带式安全带的带扣试验

19、方法。(标准标准4.2.2.4 )u全背带式安全带带扣可以在不是全部锁舌插入的情况下进全背带式安全带带扣可以在不是全部锁舌插入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行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3带扣带扣带扣强度带扣强度 带扣应进行强度试验,承受规定的负载时,带扣带扣应进行强度试验,承受规定的负载时,带扣不得断裂、严重变形或自行开启。不得断裂、严重变形或自行开启。 增加两个带扣合并成一个部件供两个总成共用的增加两个带扣合

20、并成一个部件供两个总成共用的部件带扣强度试验方法。部件带扣强度试验方法。(标准标准4.2.2.7 )u当两个带扣合并成一个部件供两个总成共用时,将属于一当两个带扣合并成一个部件供两个总成共用时,将属于一套总成的带扣部件插入属于另一套总成的配合部件(如果套总成的带扣部件插入属于另一套总成的配合部件(如果使用时带扣可以采用该方法装配的话),也要进行强度和使用时带扣可以采用该方法装配的话),也要进行强度和开启试验。开启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

21、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3安全带调节装置安全带调节装置安全带应可自动调整以适应佩戴者,或者易于安全带应可自动调整以适应佩戴者,或者易于使姿佩戴者方便使用,也应允许单手拉紧安全使姿佩戴者方便使用,也应允许单手拉紧安全带以适应佩戴者身体尺寸和车辆座椅的位置;带以适应佩戴者身体尺寸和车辆座椅的位置;对于每个调节装置样品,织带的滑移不应超过对于每个调节装置样品,织带的滑移不应超过25 mm,并且全部调节装置的总移动量不应,并且全部调节装置的总移动量不应超过超过40 mm;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

22、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3安全带调节装置安全带调节装置全部调节装置应进行强度试验,在承受全部调节装置应进行强度试验,在承受9800 N载荷后,不得出现断裂或脱开;载荷后,不得出现断裂或脱开;任何手动调节机构的操作力不得超过任何手动调节机构的操作力不得超过50 N ; 连接件应能承受连接件应能承受14700 N载荷载荷 ,安全带高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应能承受调节器应能承受14700 N载荷载荷 ,在规定载荷,在规定载荷作用下,不应破裂和脱开。作用下,不应破裂和脱开。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23、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4自锁式卷收器自锁式卷收器 自锁式卷收器在卷收器锁止相邻位置之间的移动量不自锁式卷收器在卷收器锁止相邻位置之间的移动量不得超过得超过30 mm; 如果卷收器是腰带的一部分,在假人和卷收器之间的如果卷收器是腰带的一部分,在假人和卷收器之间的自由长度上测量时,织带的卷收力应不小于自由长度上测量时,织带的卷收力应不小于7N;如;如果卷收器是肩带的一部分时,进行类似测量时,织带果卷收器是肩带的一部分时,进行类似测量时,织带的卷收力应不小于的卷收

24、力应不小于2N,且不大于,且不大于7 N;腰带的卷收;腰带的卷收力必须大于力必须大于2.6N,肩带或连续带的卷收力必须在,肩带或连续带的卷收力必须在1N7N之间;之间; 进行进行5 000次拉出回卷试验。然后,进行腐蚀试验和次拉出回卷试验。然后,进行腐蚀试验和粉尘试验,最后再进行粉尘试验,最后再进行5 000次拉出回卷试验。完成次拉出回卷试验。完成上述试验后,卷收器应能正常工作,并满足规定的性上述试验后,卷收器应能正常工作,并满足规定的性能要求。能要求。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

25、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4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对于对于4型卷收器:当车辆减速度达到型卷收器:当车辆减速度达到0.45 g(g=9.81 m/s2)时,卷收器必须锁止;对于时,卷收器必须锁止;对于4N型卷收器:当车辆减速度达到型卷收器:当车辆减速度达到0.85 g时,卷收器必须锁止;时,卷收器必须锁止;对于对于4型卷收器:在织带拉出方向上测量织带的加速度值小于型卷收器:在织带拉出方向上测量织带的加速度值小于0.8 g,卷收器不得锁止;对于,卷收器不得锁止;对于4N型卷收器:加速度值小于型卷收器:加速度值小于1.0 g时,卷收器不

26、得锁止;时,卷收器不得锁止;当敏感装置在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位置向任意方向倾斜当敏感装置在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位置向任意方向倾斜12或或以下时,卷收器不得锁止;以下时,卷收器不得锁止;对于对于4型卷收器:当敏感装置在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位置向任意型卷收器:当敏感装置在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位置向任意方向上倾斜大于方向上倾斜大于27时,卷收器必须锁止;对于时,卷收器必须锁止;对于4N型卷收器:型卷收器:当敏感装置在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位置向任意方向上倾斜大于当敏感装置在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位置向任意方向上倾斜大于40时,卷收器必须锁止。时,卷收器必须锁止。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27、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4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卷收器依靠外部信号或动力源控制要求卷收器依靠外部信号或动力源控制要求u 当卷收器依靠外部信号或动力源控制时,其结构应使当卷收器依靠外部信号或动力源控制时,其结构应使信号或动力源失效或中断时,卷收器可自动锁止。如信号或动力源失效或中断时,卷收器可自动锁止。如果只有一个敏感性依靠外部信号或动力源控制,且信果只有一个敏感性依靠外部信号或动力源控制,且信号或动力源的失效有声光信号通知驾驶员时,这种复号或动力

28、源的失效有声光信号通知驾驶员时,这种复合敏感式卷收器不需要满足此要求合敏感式卷收器不需要满足此要求。v 比如控制安全气囊展开用ECU发出的电气信号使锁止功能启动的卷收器,还有利用卷收器外部的动力源(比如说蓄电池等的电源)使锁止功能启动的卷收器。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4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当在拉出方向测量的织带加速度不小于当在拉出方向测量的织带加速度不小于2.0 g时,卷收器必须锁止;时,

29、卷收器必须锁止; 提到的锁止试验,在卷收器锁止之前所产生提到的锁止试验,在卷收器锁止之前所产生的织带拉出量,不应超过的织带拉出量,不应超过50 mm。对于不得。对于不得锁止试验,织带拉出锁止试验,织带拉出50 mm长度过程中,不长度过程中,不得锁止;得锁止; 耐久性试验后没有带感测试要求“4.2.5.3.2”。(标准4.2.5.3.5. )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4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如果

30、卷收器是腰带的一部分,在假人和卷收如果卷收器是腰带的一部分,在假人和卷收器之间自由长度上测量时,织带的卷收力不器之间自由长度上测量时,织带的卷收力不应小于应小于7 N; 如果卷收器是肩带的一部分时,进行类似测如果卷收器是肩带的一部分时,进行类似测量时,织带的卷收力应不小于量时,织带的卷收力应不小于1 N且不大于且不大于7 N;装有减力装置时除外。这种情况下,只有;装有减力装置时除外。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减力装置处于运行模式时,卷收力可减小当减力装置处于运行模式时,卷收力可减小至至0.5 N;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

31、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4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卷收力卷收力 卷收力限值变化卷收力限值变化(标准标准4.2.5.3.4 ) u 减力装置处于运行模式时,卷收力下限值由减力装置处于运行模式时,卷收力下限值由1N减小至减小至0.5 N 。 装有减力装置的卷收器卷收力应在减力装置起作装有减力装置的卷收器卷收力应在减力装置起作用和不起作用的状态下测量用和不起作用的状态下测量(标准标准4.2.5.3.4 ) 带有手动或自动防止织带全部卷回的装置应在未带有手动或自动防止织带全部卷回的装置应在未起作用时测量卷收

32、力起作用时测量卷收力(标准标准4.2.5.3.4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4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紧急锁止式卷收器先进行先进行40 000次拉出回卷试验。然后,卷收次拉出回卷试验。然后,卷收器应进行腐蚀试验和粉尘试验。最后再进行器应进行腐蚀试验和粉尘试验。最后再进行5 000次拉出回卷试验(共进行次拉出回卷试验(共进行45 000次);次);在完成上述试验后,卷收器应能正常工作且满在完成上述试验后,卷收器应能

33、正常工作且满足规定的性能要求。足规定的性能要求。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4紧急锁止式卷收器紧急锁止式卷收器如果卷收器总成带有减力装置,上面所述的试验如果卷收器总成带有减力装置,上面所述的试验应在减力装置起作用和不起作用的状态下进行应在减力装置起作用和不起作用的状态下进行(标标准准4.2.5.3. 5) 推荐: 减力装置作动20000次不作动20000次耐腐蚀试验耐粉尘试验作动2500次不作动2500次。

34、增加耐久性试验后新要求。增加耐久性试验后新要求。(标准标准4.2.5.4 )u 耐久试验后,卷收器应可以消除人体躯干和安全带之间的松弛;当耐久试验后,卷收器应可以消除人体躯干和安全带之间的松弛;当带扣脱钩释放锁舌时,卷收器必须能单独收回所有织带。带扣脱钩释放锁舌时,卷收器必须能单独收回所有织带。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5预紧装置预紧装置 在经受腐蚀试验后,预紧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在经受腐蚀试验后,预紧装置

35、应能正常工作;应验证装置的误操作不会导致对佩戴者身体的应验证装置的误操作不会导致对佩戴者身体的伤害伤害 ;火药式预紧装置火药式预紧装置 :u火药式预紧装置进行规定的环境试验后,预紧火药式预紧装置进行规定的环境试验后,预紧装置不能因温度原因而触发,装置应正常工作;装置不能因温度原因而触发,装置应正常工作;u应采取措施防止火药爆发时排出的热气体引燃应采取措施防止火药爆发时排出的热气体引燃附近的易燃材料附近的易燃材料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

36、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6织带织带 织带的特性应保证其作用在佩戴者身体上的压织带的特性应保证其作用在佩戴者身体上的压力,在其全宽上尽可能的均匀分布,而且在载力,在其全宽上尽可能的均匀分布,而且在载荷作用下,不会发生扭曲,织带应有吸收能量荷作用下,不会发生扭曲,织带应有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能力,织带应锁边以防使用时松和释放能量的能力,织带应锁边以防使用时松散;散;在在9 800 N载荷下,织带的宽度不得小于载荷下,织带的宽度不得小于46 mm。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

37、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6织带织带 标准温湿态处理后的抗拉载荷标准温湿态处理后的抗拉载荷u织带抗拉载荷值不得小于织带抗拉载荷值不得小于14700 N,两件样,两件样品拉断载荷值的差别不得超过所测得的抗拉载品拉断载荷值的差别不得超过所测得的抗拉载荷较大值的荷较大值的10%;特殊处理后的抗拉载荷特殊处理后的抗拉载荷u按规定进行处理的两条织带样品,织带的拉断按规定进行处理的两条织带样品,织带的拉断载荷不得小于标态载荷平均值的载荷不得小于标态载荷平均值的75%,且不,且不得小于得小于14700 N。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

38、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7动态试验动态试验试验前,带扣和卷收器应进行相应的耐久试验、试验前,带扣和卷收器应进行相应的耐久试验、粉尘试验粉尘试验 、腐蚀试验、腐蚀试验 ,带有火药式预紧装置的,带有火药式预紧装置的安全带或约束系统,该装置还应按安全带或约束系统,该装置还应按5.9规定的温规定的温度调节处理度调节处理 。安全带总成应安装在装有按本标准附录安全带总成应安装在装有按本标准附录L规定的规定的座椅和固定点的滑车上。如果安全带总成用于某座椅和固定点的滑车上。如果

39、安全带总成用于某一特定车辆或特殊类型的车辆上,应由检验机构一特定车辆或特殊类型的车辆上,应由检验机构按照随安全带提供的安装说明或按照车辆制造厂按照随安全带提供的安装说明或按照车辆制造厂提供的资料来确定。提供的资料来确定。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安全带,应由检测机构选择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安全带,应由检测机构选择最不利的调节位置进行试验。最不利的调节位置进行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7动态试验动态试验预紧装置

40、在动态试验中都要起作用。预紧装置在动态试验中都要起作用。(标准(标准4.4.1.2)u带有预紧装置的安全带,标准带有预紧装置的安全带,标准4.4.1.3b)中规定的最小位移中规定的最小位移量可减少一半。进行动态试验时预紧装置应起作用。量可减少一半。进行动态试验时预紧装置应起作用。 装有减力装置的卷收器减力装置应在运行模式下装有减力装置的卷收器减力装置应在运行模式下进行动态试验进行动态试验 (标准(标准4.4.1.2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

41、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7动态试验动态试验动态试验后:影响乘员约束的安全带总成或约动态试验后:影响乘员约束的安全带总成或约束系统的部件不得断裂,并且带扣或锁止系统束系统的部件不得断裂,并且带扣或锁止系统或位移系统均不得释放或解锁;或位移系统均不得释放或解锁;对于腰带,假人骨盆位置前移量应在对于腰带,假人骨盆位置前移量应在80 mm200 mm之间,对于其他型式安全带,之间,对于其他型式安全带,骨盆位置前移量应在骨盆位置前移量应在80 mm200 mm之间,之间,胸部位置前移量应在胸部位置前移量应在100 mm300 mm之之间;间;增加全背带型安全带位移量测量范围(标准增加全背带

42、型安全带位移量测量范围(标准4.4.1.3b) )u全背带型安全带标准全背带型安全带标准4.4.1.3b)规定的最小位移量可以减少一半。规定的最小位移量可以减少一半。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7动态试验动态试验 当上固定点安装在座椅上的减免要求。当上固定点安装在座椅上的减免要求。 (标准4.4.1.5)u 对于约束系统,当上固定点安装在座椅上时,根据对于约束系统,当上固定点安装在座椅上时,根据GB1416

43、7 的的4.5.4条的减免规定,位移量可以大于条的减免规定,位移量可以大于4.4.1.3b)中规定的值中规定的值。v 这是针对安装在M3及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2类车辆上的安全带制定的。动态试验方法细节(标准动态试验方法细节(标准5.6.4.4 )u 在进行在进行5.7描述的动态试验前,应将穿着棉质衬衫的假人的坐姿向前描述的动态试验前,应将穿着棉质衬衫的假人的坐姿向前倾斜,直到从卷收器中拉出倾斜,直到从卷收器中拉出350 mm织带,然后放回初始位置。织带,然后放回初始位置。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

44、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7动态试验动态试验试验视同评定方法试验视同评定方法 (标准(标准5.7.1 )u当已经进行了一种车型的动态试验,其他车型的每一个固当已经进行了一种车型的动态试验,其他车型的每一个固定点与已试安全带相对应的固定点距离少于定点与已试安全带相对应的固定点距离少于50mm时,不时,不需要重复试验。制造厂也可以选择确定假定的固定点,以需要重复试验。制造厂也可以选择确定假定的固定点,以覆盖最大数目的真实固定点覆盖最大数目的真实固定点 。全背带式安全带动态试验规定全背带式安全带动态试验规定(标准引文(

45、标准引文5.7.2 f) )u全背带式安全带的动态试验应在无胯带(总成)的情况下全背带式安全带的动态试验应在无胯带(总成)的情况下进行。进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7动态试验动态试验安装在前排外侧且前方配有气囊的座位的安全带安装在前排外侧且前方配有气囊的座位的安全带动态试验规定(标准动态试验规定(标准4.4.1.3 c) )u 安全带安装在前排外侧乘坐位置并且在前面有安全气囊保护时,如果安全带安装在前

46、排外侧乘坐位置并且在前面有安全气囊保护时,如果胸部参考点在通过上面胸部参考点在通过上面4.4.1.3 b)规定位移值的时刻的速度不超过规定位移值的时刻的速度不超过24 km/h,胸部参考点的位移值可超过这个规定的值,胸部参考点的位移值可超过这个规定的值 。可以选用加速滑车装置进行动态试验。可以选用加速滑车装置进行动态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7动态试验动态试验动态位移测量要求(标准附件动态位移测量要

47、求(标准附件D图图D.6 )uP点位移的测量不包括绕臀部轴和垂直轴的旋转部分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7动态试验动态试验约束系统动态试验要求(标准附件约束系统动态试验要求(标准附件D图图D.6 )u如果通过计算或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假人的头部或躯干与如果通过计算或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假人的头部或躯干与车辆前面坚硬部位不发生任何接触,则胸部参考点的移动车辆前面坚硬部位不发生任何接触,则胸部参考点的移动量允许超过

48、量允许超过4.4.1.3 b)的规定;动态试验中如胸部与转向的规定;动态试验中如胸部与转向机构总成接触,转向机构总成符合机构总成接触,转向机构总成符合GB 11557-2011要求,要求,且胸部与转向装置的撞击速度不大于且胸部与转向装置的撞击速度不大于24 km/h时,则胸部时,则胸部参考点的移动量允许超过参考点的移动量允许超过4.4.1.3 b)的规定,进行本项评的规定,进行本项评价时,座椅应位于价时,座椅应位于5.7.2 d)规定的位置。规定的位置。v 对GB14166-2003内容有误,进行了修正。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

49、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8磨损处理后的载荷磨损处理后的载荷 磨损处理后的两件样品,其强度值至少应磨损处理后的两件样品,其强度值至少应等于织带未经磨损处理时平均断裂强度值等于织带未经磨损处理时平均断裂强度值的的75%,且不得小于规定的试件最小载荷,且不得小于规定的试件最小载荷值。两件样品的断裂强度之间的差别不可值。两件样品的断裂强度之间的差别不可超过所测强度最高值的超过所测强度最高值的20%。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

50、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9增加在车辆上安装的要求增加在车辆上安装的要求 标准标准“6在车辆上安装的要求在车辆上安装的要求” 标准标准“ 6.1 安全带和约束系统装备安全带和约束系统装备” 标准标准“ 6.2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标准标准“ 6.3 对集成到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刚性对集成到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刚性部件的特殊要求部件的特殊要求” 标准标准” 6.4. 安全带提醒装置的要求安全带提醒装置的要求”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

51、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10增加机动车前向座椅成人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增加机动车前向座椅成人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及及ISOFIX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要求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要求 附录附录B 机动车前向座椅成人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及机动车前向座椅成人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及ISOFIX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要求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要求B.1儿童约束系统的适应性儿童约束系统的适应性B.2利用车辆安全带设备固定的通用型儿童约束利用车辆安全带设备固定的通用型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规定系统的安装规定B.3利用利用ISOFIX 位置安装通用类和半通用类的

52、位置安装通用类和半通用类的前向和后向前向和后向ISOFIX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规定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规定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三、三、标准内容说明标准内容说明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4.11增加各类车辆安全带与卷收器的最低要求增加各类车辆安全带与卷收器的最低要求 标准附录标准附录N 安全带与卷收器的最低要求安全带与卷收器的最低要求 4.12增加安全带提醒装置的术语,要求和试验方增加安全带提醒装置的术语,要求和试验方法法 标准附录标准附录O安全带提醒装置试验安全带提

53、醒装置试验 4.13增加增加10岁假人的安装岁假人的安装 附录附录B B.5 10岁假人的安装岁假人的安装 4.14增加了附录增加了附录Q机动车乘坐位置机动车乘坐位置H点和实际靠背点和实际靠背角的确定程序,采用角的确定程序,采用ISO6549-1999所述所述H点装置。点装置。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1 安全带和约束系统装备安全带和约束系统装备(标准标准6.1)附附 录录 N四、四、新增新增重点重点内容内容介绍介绍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

54、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1 安全带和约束系统装备安全带和约束系统装备(标准标准6.1)对标准对标准6.1部分内容进行解读:部分内容进行解读:1)不能使用无锁式卷收器(3.13.1)和手调式卷收器(3.13.2)(见标准6.1.2)。2) M1车辆的后排中间座椅要配置带卷收器的三点式安全带(见标准附录N)。3) M23.5t车辆所有座椅均应装置汽车安全带(见标准附录N)四、四、新增新增重点重点内容内容介绍介绍v新安全带标准的出台,汽车安全带的安装范围和安装类型新安全带标准的出台,汽车安全带的安装范围和安装类型显著变化,如下所述。显著变化,如下所述。 Nati

55、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1 安全带和约束系统装备安全带和约束系统装备(标准标准6.1)对标准对标准6.1部分内容进行解读:部分内容进行解读:4) M23.5t和M3车辆使用两点式或三点式安全带,具体类型选择参照标准6.1.7选择(见标准附录N)。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车型的某些座椅可以使用两点式安全带,但该类型车辆又不允许使用简易两点式安全带,而是Br3或Br4m类型的安全带,具体来说使用的两点式安全带要带卷收器。结合GB7258-2012该类车辆前排外侧不能使用两点式安全带,即B型不能使用。5

56、)所有N类车辆所有座椅均应配置汽车安全带(见标准附录N),N类车辆除前排外侧座椅,其它座椅上可以安装简易式汽车安全带。结合GB7258-2012,N类车辆前排外侧不能使用两点式安全带,即B型不能使用。 6)所有车的后向座椅上要配置汽车安全带(见标准附录N)。7)除了折叠座椅(按GB 14167-2012中的定义)和只在车辆静止时使用的座椅,M和N类车辆(GB/T 15089-2001定义的级、级和A级的M2和M3类车辆除外)应当装备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安全带或约束系统。四、四、新增新增重点重点内容内容介绍介绍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

57、est Center (XiangFan )2、装有安全气囊的乘坐位置应配备警告标示。、装有安全气囊的乘坐位置应配备警告标示。(标准标准6.1)对标准对标准6.1部分内容进行解读:部分内容进行解读:需要给每个安装安全气囊的乘员乘坐位置配备警告标识,以防止在此乘坐位置使用后向儿童约束系统。警告标识是包括解释性文字的象形图,应当持久地固定在明显的位置上,让安装后向儿童约束系统人员容易发现。永久性提示应当任何时候均可见,关门时除外。如装备有自动识别是否存在向后儿童约束系统的装置,并确保在装上这样的儿童约束系统后安全气囊不再展开,可不执行此要求。警告标识象形图警告标识象形图四、四、新增新增重点重点内容

58、内容介绍介绍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3在车辆上安装的一般要求在车辆上安装的一般要求(标准标准6.2)1 )安全带、约束系统和附录B 表B.3 中的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按照GB 14167 的规定应能够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并能够满足设计和尺寸特性,固定点的数量及强度要求。2) 安装制造商推荐的附录B 中表B.2 和表B.3 中的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确保发生事故时它们能够正常工作,减少对乘员身体的伤害。四、四、新增新增重点重点内容内容介绍介绍Nat

59、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3在车辆上安装的一般要求在车辆上安装的一般要求(标准标准6.2)3)腰带张紧力 当带扣锁舌插入带扣时,检测机构应验证安全带可能的松弛不会影响对制造厂推荐的儿童约束系统进行正确安装,并且对于三点式安全带,当放置好下列假人或装置时,对安全带的肩带从外部施加拉力可对安全带的腰带产生至少50 N 的张紧力。有两种情况:a)P10 岁假人(本标准附录B 中B.5 进行调整)b)安装通用儿童约束系统的座椅(本标准附录B 图B.1 所确定的装置)四、四、新增新增重点重点内容内容介绍

60、介绍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3刚性部件的特殊要求刚性部件的特殊要求(标准标准6.3)根据GB 14167 的相关规定,所有M1 类车辆均需预备ISOFIX 位置。第一个ISOFIX 位置应能至少安装附录B.3 定义的三个前向装置中的一个;第二个ISOFIX 位置应能至少安装附录B.3 定义的三个后向装置中的一个。对于第二个ISOFIX 位置,如果因为设计因素车辆第二排座椅不能安装后向装置,则在车辆的任何位置允许安装六个装置中的一个。四、四、新增新增重点重点内容内容介绍介绍Natio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