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卵石碎石_第1页
建筑用卵石碎石_第2页
建筑用卵石碎石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建设用石占混凝土质量近1/2,其使用遍及建筑、交通、铁路等众多行业。据测算,现全国每年仅建设用石量约为40多亿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材料。如产品标准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与生产和使用相协调,建设用石的生产不仅会影响山体及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破坏农田或植被,威胁铁路、桥梁与电力设施,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由于石子质量的控制不够,直接带来结构耐久性不够等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工程建设对石的消耗不断增加,石的来源趋于复杂;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石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标准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和技

2、术的 进步不断修订,才能跟得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利用废弃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2001年.一 I对建筑用卵石、碎石的修订及实施,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的和意义。经过7年的实施,紧跟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进行本次修订,完善技术指标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上述的目的。尹 X. f 、本次修订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列入此修订计划。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为中国建材联合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3、、建筑 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参编单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6家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卵石、碎石在修订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 i/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保证标准修订的质量,关注节材方面的要求。在标准修订中本着有利于建设用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原则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水利、公路、铁道等行业用石的不同,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在本次标准修订中主要参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

4、GJ52-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等国内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及混凝土用骨料ASTMC33-08混凝土用骨料BSEN12620-2002+A1-2008等国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J _在本次修订中,考虑到原标准的一些技术要求,经过多年的使用证明基本合理,且与其他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的,没有作修改,主要包括含泥量、有害物质、岩石抗压强度、碎石压碎指标、碱骨料反应、坚固性。现将本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说明如下:1标准名称与范围在众多建设工程领域,

5、石子的生产工艺相同,产品的基本技术指标一样,作为国家标准应该有更大范围的适用性,因此将标准的名称由建筑用卵石、碎石改 为建设用卵石、碎石,其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和碎石。考虑到水利工程混凝土多为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环境特殊,水利行业用砂石的技术要求与其他行业区别较大,多年来形成了行业内生产和供应,与其他 行业少有交叉的局面,因此本标准所指建设工程不包括水利工程。适用范围的改变,扩大了标准的使用领域,统一了相关行业对石子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石 子的生产质量控制和选用。2用途与规格原标准将卵石、碎石的类别划分I类、n类、皿类,用于区别石子质量的优劣,并按不同类别规定了用途,其目的

6、在于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但随着混凝土技 术的不断进步,用皿类石子可以配制C30甚至更高等级的混凝土。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不同类别石子的用途规定已不具备实际意义,反而对混凝土技术进步有限制,因此本次修订撤消了原标准有关不同类别石子用途的规定。原标准对规格的描述在执行中没有实际意义,无论是单粒粒级还是连续粒级精心整理其公称粒径都有多种,在颗粒级配的技术要求中已对不同的单粒粒级和连续粒级分别作出要求;而用户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满足要求的产品,不需在标准中作出相关规定,因此本次修订撤消了原标准中的规格。3技术要求3.1颗粒级配国内外先进的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表明,以单粒粒级进行粗骨料的生产及产品

7、供应,由混凝土的生产单位按其需要选用单粒粒级或将不同单粒粒级混合形成连续粒级后用于混凝土的生产,这种方式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利的,也是混凝土技术新发展的一个趋势。原标准有6个连续级配即510、516520、525、531.5、540, 5个单粒粒级即1020、1631.5、2040、31.563、4080。考虑到510粒级,其粒径范围仅有一个区间,归入单粒粒级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更为合适,因此将510粒级由原来的连续粒级调整为单粒粒级;考虑到新修订的标准为建设用石,其适用于建筑、交通、铁路等工程领域,综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8、技术规范JTGF30-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等相关标准规范对于粗骨料的颗粒级配的分级情况,增加了 1016、1625两个单粒级以满足公路工程的需求;同时考虑在实际应用中,31.563单粒级几乎没有,故将这一粒级删除。经过以上修订,粗骨料包含5个连续粒级即516、520、525、小 /|-一f531.5、540、7个单粒粒级即510 1016、1020、1625、1631.5、2040、4080,突出了单粒粒级的设置,有了更多的单粒粒级,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用不同比例、不同规格的单粒粒级合成连续粒

9、级,给石子的用户以更大的空间,并且更加容易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在本次修订中,对不同地区现有碎石的颗粒级配进行了试验或调研,共取得数据51组(见附件1),对比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 (本次修订草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2001/J118-2001 中颗粒级配的要求,有1、3、13、2426、3133、35共10组级配不合格,占19.6%;对比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有110、12、13、19、2133、35、51共28组级配不合

10、格,占54.9%,且大多为16mm粒级不满足要求。调研结果表明, 80%以上的石子级配能够满足修订后的 GB/T14685 的颗粒级配要求;工程应用也表明,大多数的粗骨料级配是可以配制出满足使用要求的混凝土的,因此对各粒级级配的要求是:原标准中已有的粒级其不同粒径累计筛余范围不变,新增加的1016、1625两个单粒粒级不同粒径累计筛余范围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引用。I-3.2泥块含量原标准对I类、n类、皿类石的泥块含量分别限制为0、 0.5%、 0.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对泥块含量分为0、 0.2%、 0.7%,但特别指出对

11、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公II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分为0、W 0.5%三0.7%;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及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2005157号要求粗骨料中泥块含量应W 0.25%=本次标准修订,进行了石子的泥块含量的试验或调研(见附件2),结果表明55个样品的泥块含量,有 11个为0 ; 0.25%的有34个,占64.2%; 0.5%的有43个,占79.6%=精心整理指标要求,从试验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近80%勺石子泥块含量满足 0.5%的

12、要求,本着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有害物质的原则,本次修订将I类、n类、皿类石 的泥块含量分别限制为 0、 0.25%、 0.50%。3.3针片状颗粒含量石子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是严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指标之一,高强乃至高性能 混凝土都要求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另外随着骨料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石 中针片状颗粒逐渐减少。原标准对I类、n类、皿类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分别为 5% 15% 25%的规定已不符合石子的生产和应用现状。本次修订针对针片状颗粒含量作了重点试验及调研,共取得263个数据(见附件3),统计分析见表1。表1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调查结果分析针片状颗粒含量亠*. J 15 12 10 8 6 4 3

13、(% |样本个数 所占比例、 (%II从表1可以看出,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 4%的样本超过了 53%小于8%的 样本超过了 85%以上;小于10%勺样本超过了 95%以上。虽然有关标准中多以 5%为最高等级要求、25%为最低等级要求,但本着有利于砂石行业进步、保证 混凝土质量的原则,本次修订将I类、n类、皿类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分别限 制为 4% 8% 10%3.4坚固性精心整理原标准对I类、n类、皿类石的坚固性分别限制为质量损失5% 8% 12%针对目前寒冷地区存在的混凝土冻害现状,编制工作会议上提出,对混 凝土存在冻害的代表性地区使用的石子的抗冻性进行调研,以确定原标准此项技 术要求是否合理

14、。编制组选择宁夏和陕西两个地区的石子抗冻性进行调研,结果 见表2、3。表2宁夏区石灰石碎石抗冻性岩石类型产地质量损失(%)太阳山0.04石灰岩碎石黑城6.7乌海二矿0.02表3陕西省石灰石碎石坚固性岩石类型及名称规格型号产地质量损失(%石灰岩碎石10-20mm,5-10mm,3-5mm乾县五峰石料场0.9J石灰岩碎石10-20mm乾县北羊牧石料场1.2石灰岩碎石5-30mm泾阳2.4 |石灰岩碎石10-20mm泾阳口镇7.9从表2、3可以看出,石子受冻后质量损失均小于8%全部满足原标准n一_l j 、J !类石子坚固性要求;7个样本中有5个质量损失小于5%占样本总数的71.4%, 满足原标准I

15、类石子坚固性要求。结合其他有关标准,其规定大多与原建筑用 卵石、碎石相同,以质量损失5% 8% 12%为三个等级要求。故本指标保留原标准要求。3.5卵石压碎指标原标准对I类、n类、皿类卵石的压碎指标值分别限制为12% 16% 1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将卵石压碎指标分为12% 14% 16%E个等级要求;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精心整理标准JGJ52-2006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2005157号分为W 12% 16%5个等级;铁路混凝土与砌体 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沉

16、积岩、变质深成岩提出了三9% 12% 12% 16%勺分等级要求。综合以上各标准对卵石压碎指标的要求,本次修订将I类、n类、皿类卵石的压碎指标分别限制为12% 14% 16%3.6吸水率原标准未将吸水率列入技术要求。但在干湿交替或冻融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其吸水能力的高低对体积稳定性乃至破坏的影响显著,而混凝土的吸水包括粗骨料的吸水。因为石子的吸水率一般较低,而且建筑工程极少在恶劣环境中 使用,因此石子的吸水率对一般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的影响较小,所以原标准未列 此项指标。但随着标准的更名及适用范围的扩大,更多有抗(盐)冻要求的工程用石子同样适用于本标准,因此本次修订将石子的吸水率列入技术要求之

17、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种规定有抗(盐)冻要J求时I类粗集料吸水率w 1.0%;n类粗集料吸水率w 2.0%;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2005157号和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2005160号规 |定粗骨料吸水率应 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应1%综合以上各相关标准对石子吸水率的规定,同时考虑到石子吸水率一般不会超过一_L J 、J? J !2.0%,本次修订将I类、n类、皿类石子的吸水率分别限制为1.0%、 2.0%、II 26002650 2700样本个数1009880所占比例(% 1009880J表5石子松散堆积密度调查结果分析松散

18、堆积密度 |(kg/m3) 13501400 1450样本个数1009788II所占比例(% 1009788表6石子空隙率调查结果分析空隙率(% 47 46 4544 43样本个数8985754526所占比例(% 8985754526从表4可以看出,石子的表观密度全部大于2600kg/m3; 98%超过了 2650kg/m3,说明当今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用作建设用石的资源,其表观密度都远远超过了原精心整理标准大于2500kg/m3的规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控制指标,将其提高为 大于2600kg/m3,以使标准能够适应目前建设用石资源的现状。从表5可以看出,石子的表观密度全部大于1350kg

19、/m3; 97%超过了 1400kg/m3 ;88%超过了 1450kg/m3;反映出目前绝大部分的石子生产企业生产的石子,其堆积密度是可以超过1400kg/m3甚至1450kg/m3。堆积密度小于1450kg/m3的多为单粒粒级,而且石子的用户完全可以利用不同的单粒粒级进行掺配,得到密实堆 积、堆积密度大、空隙率低的连续粒级石子;而连续粒级多是不经掺配直接使用 的,需要对其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将单粒粒级石子的堆积密度保留了原 标准要求大于1350kg/m3,而将连续粒石子提高至大于 1450kg/m3,这样约90%勺 连续粒级石子能够满足要求,也起到了促进建设用石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引

20、导 石子生产企业采用更好的生产工艺。从表6可以看出,调查中有89%的石子空隙率小于47%有75%的石子空隙率小于45%有26%的石子空隙率小于43%经深入分析空隙率不小于 47%勺117. J种石子中,有8种来自同一地区;空隙率不小于 45%的 25种石子中,集中来自两个地区的有20种,说明石子生产的区域性差异显著,大部分地区的石子生产 |是可以把空隙率控制在 45%以下的。对单粒粒级而言,其使用是需要掺配的,最终的空隙率与单粒粒级性能有关,更取决于不同粒级的掺配比例,因此本次修订 对单粒粒级有了堆积密度的要求后,对空隙率不再作规定;而对连续粒级为使其II适应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同时兼顾石子颗粒级配的现状,将其空隙率分等级提出要求,将I类、n类、皿类连续粒级石子的空隙率分别限制为43% 45% 47%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