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观点态度题型答题步骤Word版_第1页
评价观点态度题型答题步骤Word版_第2页
评价观点态度题型答题步骤Word版_第3页
评价观点态度题型答题步骤Word版_第4页
评价观点态度题型答题步骤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十一、评价观点态度题型答题步骤 (教师用)评价题型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即 (1)对这首诗,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表达这个,有人认为则是表达那个,你同意哪种看法? 2解答分析:这类题型比较难,它一般只要求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作一定的评价。在答题时要有自己一定的观点,然后适当引诗分析。 3、答题模式:明确表明你的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利用诗句中的一些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

2、方进行阐述,说明缘由。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

3、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比较评价题型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例1: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4、。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分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答案: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

5、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例2 越中 览 古李 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石 头 城刘禹锡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提问: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回答: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石头城以“旧时月”暗转,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

6、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不同点: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常见诗歌鉴赏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答题误区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五种答题误区:1忽略技巧架空分析 2评价失当随意拔高3套用他作似是而非 4忽视整体以偏概全5先入为主生搬硬套以下面试题为例,分别对五个误区的病因进行分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

7、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遮回,掩饰。有人说“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答案: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了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病例1:“作个闲人样”是改了前文之境,把诗人因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的郁闷、压抑、无奈、悲愤写出来。 病因分析:忽略技巧架空分析 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

8、因此,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本题要回答如何“立改前文之境”,就应该充分结合整首词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这一观点。因为只有了解了诗的形式美的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病例2:前文写“采药”、“沽酒”、“渔唱”、“弄舟”,描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下面接下去写“作个闲人样”,就是写自己假装喝醉酒,采药来反抗黑暗的现实,黏天浪就象征着无情的社会和黑暗的朝廷,但尽管如此,自己还是不怕,敢于与黑暗势力抗争。 病因分析:评价失当随意拔高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

9、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这首词确实有因遭弹劾被贬的悲愤与无奈,但讲到与黑暗势力抗争未免失当。在这方面,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容易“拔高”,即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评价常常不恰当,有失分寸。病例3:诗人因遭弹劾被贬,只能隐居山里,过着悠闲而又无所事事的生活,把情感寄托在山水游玩之中,纵情山水来忘记政治上的受挫,壮志难酬只能靠喝酒来麻木,一醉解千愁,所以说“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 病因分析:套用他作似是而非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词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这一病例几乎套用了山水

10、田园诗的一些分析评价,没有结合具体诗境来分析。要防止这类错误,需要我们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 病例4:诗人“作个闲人样”并没有“立改前文之境”,因为前文词人写采药、沽酒、渔唱、弄舟,这些都是闲人所做,不是官居要职的人的行为,这些已经说明词人是闲人了,这句话只是总结上文而已,并没有改变前文之境。 病因分析:忽视整体以偏概全作者在诗中的观点,需要我们鉴赏时概括,因此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这首词表面上是写诗人闲居山阴,实际上词人心系朝廷,希望有所作为,所以这种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无奈不能忽视。在阅读答题时诗中作者的态度观点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

11、要概括到,要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错误。病例5:“作个闲人样”一句确实“立改前文之境”,前文词人采药、沽酒、渔唱、弄舟,表面上过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村居生活,这是词人掩饰了自己的悲愤,实际上他心里十分渴望收复故土,想王师北定中原,想自己披挂上阵为国驱除敌寇,这种愿望无法实现,词人因此只能“作个闲人样”了。 病因分析:先入为主生搬硬套一看见陆游,有些考生马上就把陆游的生平经历写进答案,也不论诗词中有没有涉及,能不能读出。所以要避免先入为主,具体诗歌具体分析。因此在赏析的时候应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分析评价诗歌,一定要忠于原诗,思想感情是从诗句中分析得来,不可以想当然。不结合诗歌本身展开,答

12、案就不完整,正所谓“不引诗不作答”,在答题时,表达的过程要完整,诗歌赏析的一般步骤是叙、析、评。“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然后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一定要看清楚,看清楚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还要注意表达流畅。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在答题时,通常可采用这种模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练习1、阅读

13、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题分析】(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第一步)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

14、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第二步)【答题分析】(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第一步)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第二步)练习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注】宋自逊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动荡时期。(1)

15、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案】上片主要描写了诗人简洁清幽的居住环境,下片主要写自己处世的随和态度与闲吟的自在生活。试题精解:词的上片,主要描述其居处。“竹几”“蒲团茗碗”“青山”“结屋”“一径”“清溪”“修竹”,体现了环境的简洁与清幽,照应了“爱学道人家”一句。词的下片言处世的随和与闲吟的自在。“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一个“便”字和一个“随”字,体现了诗人处世的随和。“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是说随意写点文辞,吟风弄月,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闲吟自在的生活态度。(2)“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如何来评价作者这种人生态度?【答案】是一种焚香煮茗,

16、倚竹闲吟,登山长啸,垂钓清溪的事事不关心的隐士生活方式。评价:假如人世间没有民族与家国利益需要去奋斗,这种生活方式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这正是南宋倾覆前激烈动荡时期,战云四合,血雨腥风,词人却躲进青山,不免过于冷漠,过于忘情,过于自私,这样的人生态度是不值得肯定的。试题精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述志词。第一问要求回答作者的生活方式,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未老心先懒”,诗人之心到底缘何而“懒”?从注释可知宋自逊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期,是国势的衰微使得诗人在家国败落的惨痛前心灰意懒。“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爱学道人家”的表现,也反映了作者

17、消极避世的思想。第二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同的人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都必须自圆其说,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言之成理。从本题来看,就必须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避免片面武断。练习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解析:抓住描写月、桐、人声、鸿等事物时使用的缺、疏、断、孤等词语,就能较容易把握作者营造的氛围。“无人省”“不肯栖”是作者心绪和

18、人生态度的体现。答案: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练习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作简要赏析。)即情景相融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9、一般而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可以通过意象,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作答。先结合景物特征,再现诗句内容,然后点明景物下作者的情感。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考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鉴赏,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按照情景交融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答案: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的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练习

20、5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 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 这首词是词人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期间所作。黄鸡:即“黄鸡催晓”,语自白居易醉酒诗。(1)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答案(1)春天。从“兰芽短”(兰草发芽)、“子规啼”看出来。(2)下片写门前流水尚能西流、不要白头面对黄鸡催晓,表达了词人虽处逆境而老当益壮(不服年老)、自强不息(旷达进取)的精神。练习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恨别 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

21、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 河阳,地名,唐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1)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案(1)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这些数量词体现了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情感。尾联回应首联,抒写诗人听到唐军战胜叛军后的喜悦,以及对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2)同意。“步月”,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看云”,白

22、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简朴优美的叙事语言写出了诗人这种夜立昼眠、坐卧不宁的反常举动,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有“不言神伤之妙”。练习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章台夜思 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2)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出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答案(1)运用了

23、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怨”字,赋予“清瑟”人的情感,清澈的琴瑟撩人幽怨,让人彻夜难眠,就好像风雨绕弦使人生出无尽悲哀。这样写,既为“思”设计了背景,渲染了气氛,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2)同意。本诗以“夜思”为题,全篇虽未出现一个“思”字,却选取了一系列引人“思”情的意象,如“清瑟”“遥夜”“孤灯”“残月”“故人”“秋雁”等,展现了“思”的意境。诗的三、四联更是直接描写“思”的内容:时当秋节,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诗人将自己的无限秋思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怀人思乡之情。练习8、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