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寨中学化学组集体备课精细教案课题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 参备人 个 性 修 改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能力1、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2、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的道路”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纷繁的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的本质能力。情感1、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在实验探究活动中
2、,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教 法学 法教法:1、讲授法2、发现法学法:1、预习、自学2、小组合作学习学 情分 析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有了一些有关分子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的经验。但多数学生还不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不能自发地从微观角度去分析物质的变化,为此,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定位于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教 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难点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教 学准 备教学仪器及药品: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量筒、水、酒精教学过程温故知新(作业点评、预习展示、预备知识回忆等)水有
3、哪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哪类变化?导学释疑(自主、合作、展示、点拨等)多媒体展示: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漂亮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 同学们兴致高涨的观看图片引发问题:遗憾的是这座漂亮的城市存在了不长时间就在人间蒸发了。因为这是2008年哈尔滨冰雕艺术节上的作品。谁能告诉老师这座冰雕城市消失的原因呢?对,冰会融化,水会蒸发,我们如何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同学们知道吗?想不想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
4、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实验探究一:将针筒中的水煮沸、观察现象。生观察实验,并清楚观察到体积增大了提出问题:大家都看到了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了许多,那么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得出不同的猜想:1、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2、水分子本身变大了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4、水分子受热集中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制造悬念:到底哪组同学的猜想正确呢?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动画,看一下你能获得哪些相关信息。多媒体展示: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和排列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动画阅读课本29页上面的水的三态图片,互相交流,得出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生观看动画以及课本上
5、的三态图片,组内互相交流,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运动的更快,分子间隔变大。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所以针管实验的正确猜想是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生阅读课本中“雨后初晴的道路”这部分内容问题: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6、这是什么原因?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生回答(交流讨论)师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生回答(交流讨论)板书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液态气态)生阅读课本中 “水烧开后的锅盖”这部分内容问题: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这是什么原因?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生回答(交流讨论)板书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减小(气态液态)师由此看出,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与能量有关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30页的“活动天地”,学习如何用微观观点去解释宏观现象活动天地
7、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绘画组、模型组和情景剧组,从微观角度,去解释:为什么温度计中的液体的高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绘画组用笔在纸上表示温度变化前后温度计中的液体分子变化;2、模型组用橡皮泥做模型动态表示;3、情景剧组则通过拟人化的形式,每人扮演一个分子,将温度的变化反映到肢体动作上。成果展示:我温度计中的一个小分子为题,进行拟人作文,把温度变化对分子的影响表现出来归纳共享: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分子有了什么认识(即分子的特点)? 生互相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提出问题你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你的观点呢?生互相讨论、回答。巩固提升(记忆、练习、纠错、归
8、纳等)1、实验探究二:50ml水和50ml酒精混和,观察现象。观察实验,并清楚的看到体积小于100ml。马上就能明白分子之间有间隔这样一个特点。2、判断并解释原因(1)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运动的。(2)将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40mL,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缘故检测反馈(堂堂清)大显身手1、三态变化属于 变化,变化时分子的 、 、 的不变化,变化的只是 、 。2、水通过它在自然界的三态变化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其中水变成水蒸气发生变化的是( )A、每个水分子变大了B、水分子分解成了氢、氧原子C、分子的种类变了D、水分子的间隔
9、变了3、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4、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5、活学活用:(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3)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看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水的天然循环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延伸拓展(布置作业、公布
10、下节学习内容等)谈收获请同学从知识、实验、自己的体会等方面谈谈收获。作业:学习检测预习:P24 二、水的天然循环教学反思情景创设备选素材1、讲台上喷洒优质香水,由前向后瞬间教室内弥漫着香水芬芳。2、播放一段视频,冰棱、水滴、雨雪、河流、湖泊、白云等美丽变换的自然景象。闻过、看过之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交流后师生共同提取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信息。最终归结为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水寨中学化学组集体备课精细教案课题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 参备人 个 性 修 改教学目标知识1、 学习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2、 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11、3、 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软化的方法能力1、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2、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情感通过对淡水资源和自来水生成过程的学习,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强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 法学 法教法:1、讲授法2、实验法学法:1、预习、自学2、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 情分 析沉降、过滤、蒸发净化水或分离混合物,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的经验,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吸附、蒸馏对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在教学设计处理时,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突破难点。过滤的操作注意事项较多,是操作性实验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较少,要注意细致讲解、加强演示、增
12、加学生操作练习。教 学重难点重点过滤法分离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概念难点物质的简单分类教 学准 备仪器: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烧杯、酒精灯、表面皿、胶头滴管用品:滤纸、火柴教学过程温故知新(作业点评、预习展示、预备知识回忆等)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C、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间是有间隔D、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导学释疑(自主、合作、展示、点拨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 P24水的天然循环 水水蒸气云雨、雪交流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
13、态变化实现的。太阳 为水分子运动提供了能量,通过水分子运动实现了水质自身净化、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上生物补充淡水资源。自主学习 P25水资源的分布 实验探究探究课题:净化黄泥水探究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消毒、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学习过滤操作技能。提出问题:1、给你一瓶浑浊的黄泥水,你怎样把它净化,使之可以饮用? 2、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吗? 原理探索1、沉降:烧杯A:加入100mL黄泥水,静置烧杯B:加入100mL黄泥水,加入明矾粉,搅拌、静置 观察有什么变化?结论:沉降可以除去不溶性固体(大颗粒);加明矾可以加速沉降2、过滤:演示:(1)制作过滤器(2)演示过滤黄泥水:边
14、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注意 一贴:滤纸要紧贴内壁 二低:滤纸要低于漏斗边沿;漏斗中液面要低于漏斗边沿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结论: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除去不溶性固体(小颗粒)3、吸附:实验:步骤2中得到的略带颜色的滤液中放入一个活性炭包,充分搅拌后静置,观察变化。结论: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水或空气中的一些有颜色、有气味的杂质很容易附着在其表面而除去。脱色、去味4、蒸馏:演示过滤后的清液,滴在玻璃片上,用酒精灯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残留物质,这说明水不 杂质。
15、如何除去?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液体混合物;除去可溶性固体杂质演示:(1)蒸馏前面得到的清水 (2)蒸发得到蒸馏水 现象:无残留固体讲解:和蒸馏水一样,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为硬水不含或含较少的钙、镁矿物质的水为软水区分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为硬水;泡沫少的为软水。硬水软化方法: 煮沸、蒸馏自来水的净化方法: 沉降过滤灭菌巩固提升(记忆、练习、纠错、归纳等)杂质种类除去杂质的方法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微生物可溶性杂质1、填表2、说明下列操作利用了什么分离原理 精盐提纯 海水晒盐
16、 烧酒3、巩固记忆检测反馈(堂堂清)巩固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B、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3/4,因此不存在水危机C、给水加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D、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的是物理变化2、 载人飞船必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请将下图各项用箭头连接成水的循环体系。(氢、氧、燃料电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 氢氧燃料电池 水的净化装置 宇航员生活用水 人体排泄3、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1)化学沉降(用明矾)(2)消毒杀菌(用漂白粉)(3)自然沉降 (4)加热煮沸A、(3)(2)(1)(4) B、(3)(1)(2)(4)C、(3)(1)(4)(2) C、(1)(3)(4)(2)4、 关于水的说法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属于混合物的是_(1)海水 (2)矿泉水 (3)自来水 (4)蒸馏水(5)冰水混合物 (6)澄清的石灰水。(7)市售瓶装纯净水5、 自然界的水经过吸附、过滤等净化后就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发言稿(合计9份)
- 基于区块链的2025年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报告
- 绿色能源科技2025年研发补助资金申请指南报告
- 医药电商平台合规管理优化:2025年运营模式创新与实施报告
- 2023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综合知识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2023年考研英语真题及答案
- Unit+5+On+the+Road+Understanding+ideas高一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娄底三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鱼塘渔业养殖保险代理服务合同样本
- 2025版海运货物装载与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工厂组织架构图
- GB/T 18385-2024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 2024年安徽中考英语词汇表
- 《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64学时)
- LY/T 3371-2024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汽车美容店租赁协议范本
- 急诊科院感培训
-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一汽-大众供应商管理流程介绍.sbx
- 滴灌行业分析
- 夜景照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