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本研究是基于福建省所属九个设区地级市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对福建省2015年到2019年大气污染物NO2的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阐明NO2质量浓度在福建省分布变化规律,并从气候要素方面分析对NO2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合理建议及展望。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有:(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对福建省空气NO2质量进行评价,2015年到2019年福建省NO2质量年平均值均达国家二级标准。(2) 福建省大气NO2质量浓度呈现较明显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时间变化特征:季度上春、冬季大于夏、秋季,月
2、份上初二月明显降低,其余月份均符合“U”字型变化规律;空间变化特征:NO2质量浓度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这些沿海较发达城市比较集中,其次是龙岩、三明煤炭保有量较高,工业较集中城市。在年际上体现自2017年起逐年递减。(3) 气温和降雨量对NO2质量浓度影响明显,气温、降雨量与NO2质量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其中气温影响因素较显著。 整体上福建省大气环境NO2污染状况良好,并保持较好发展趋势。关键词:NO2;污染特征;质量浓度;影响因素abstract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air pollution in nine prefecture-level cit
3、ies of Fujian Province, this study NO air pollution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92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NO2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mass concentr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and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NO2the effect of mass concentration change, and fina
4、lly summarize the analysis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The air NO in Fuji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Ambient Air Quality (GB3095-2012)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mbient Air Quality Evaluation (Tr
5、ial)(HJ663-2013)2Evaluation of quality, NO of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92The annual average of quality is up to the national secondary standard.(2)Atmospheric NO in Fujian Province2During the spring and winter of the quarter, it was larger than summer and autumn, and in the second month of th
6、e month, the other month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 pattern .NO2Quality concentration in Fuzhou, Xiamen, Zhangzhou, Quanzhou these coastal more developed cities are concentrated, followed by Longyan, Sanming coal reserves are higher, industrial more concentrated cities. reflected in the interann
7、ual decline since 2017.(3)NO of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2The influence of mass concentration is obvious, temperature, rainfall andNO2the mass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among which the temperatur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NO in Fujian
8、 Province2pollution condition is good, and maintain a better development trend.Keywords: NO2;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mass concentr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目 录1 引言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1 NO2污染危害及来源11.1.2研究目的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1.2.1国外研究现状2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31.3 研究内容和路线41.3.1研究内容41.3.2研究路线4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介绍52
9、.1 监测数据的环境背景概况52.1.1自然环境概况52.1.2能源消耗概况6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62.3 本章小结73 福建省环境空气中NO2污染特征73.1 总体污染状况73.2 时空变化特征83.2.1季度变化特征83.2.2年际变化特征143.2.3空间变化特征233.3 气候要素对NO2浓度变化的影响243.3.1气温对NO2浓度的影响253.3.2降雨量对NO2浓度的影响263.4 本章小结274 结论与展望284.1 结论284.2 展望29参考文献29致谢30第一章1 引 言大气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还对未来的世界环境有着长远影响,目前这也是国际科学研
10、究前沿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地加快,社会发展中消耗的环境资源的不断增多、环境改造的不断加强,虽然极大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也导致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演变为国际性问题,光化学污染、酸雨等国际性污染问题逐步制约了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活动。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相对较晚,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也较晚,因此,对环境污染的研究相对滞后。在我国工业发展的初期,环境问题还不明显且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主要是工业发展较集中的城市问题,如城市工厂的生产活动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对大气环境
11、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排放的时间愈加密集,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恶化,还对人们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我国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对于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视也相对滞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才开展了对大气环境污染的研究工作,直至21世纪,我国迅速的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经济上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并在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是以加速资源消耗、以经济发展为主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如城市机动车数量激增,导致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流入大
12、气环境;大量工业工厂的建设与生产,向人类生活环境排放大量含硫废气。资源环境、自然环境被破坏,再到人们的生产环境被逐步污染,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就要上升到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开展对大气环境质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分析和研究大气NO2污染变化特征对大气环境质量的研究,并提出治理建议,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 NO2污染危害及来源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无时无刻都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因此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时刻影响这人们身体健康,NO2作为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在对
13、流层大气化学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产生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等环境问题。并且大量的NO2还会减少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导致地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从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有关研究报告指出暴露在高浓度的NO2污染环境中会直接刺激人的眼、鼻、喉和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损伤人体健康。此外超标的NO2还可以破坏植物细胞使其叶子表面产生褐色和黑褐色斑点影响植被生长,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NO2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大气中NO2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其中自然环境来源主要是微生物的固
14、氮、NH3的氧化、雷电气象、森林火灾等产生,人为生产来源主要是现代工业化发展中各种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交通运输过程的尾气排放等,其中以人类活动来源是引起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1.1.2 研究目的此次研究的课题是福建省大气中NO2污染特征研究,福建省近年来的经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持续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就包括大气环境污染,而NO2污染特征就是此次研究重点。福建省位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空气温热,雨量充足,且森林覆盖面积大,所属九个设区市空气质量在我国名列前茅,因此需要对其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展
15、开对福建省大气中NO2污染特征研究,对福建省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研究,总结大气污染中NO2污染特征,并分析污染原因,提出治理建议,为有效控制福建省大气中NO2污染提供支撑。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起步比我国早,所以也更早的暴露出工业过于快速发展的弊端。自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就相继发生过数起大气环境污染事件,例如:上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发生的大型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由于含有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烟雾,并在城市空气中不断累积,最终导致数百人因呼吸系统衰竭
16、而死亡。上世纪50年代伦英国敦烟雾事件,因工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所需,大量的煤碳燃烧产生的废气聚集在城市环境空气中难以扩散,就在烟雾持续的五天里有5000多人因窒息死亡。不仅如此后续的大气污染还具备远距离输送的特点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引发国际的争端。等等这类污染事件在20世纪50年代后尤为明显,因为世界经济在战后得到了喘息并转入高速发展时期,欧洲各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因此大量的科学家、学者们对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它的污染来源、形成原理
17、、缓解或消除的技术手段以及预防污染发生及扩散的措施等方面。直至20世纪70、80年代,这些发达国家在这些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的治理与研究过程中慢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便开始扩大对大气污染的研究领域,研究的方向也从最开始的污染后如何治理、减轻污染程度的技术手段拓展到了如何预防污染,在污染的源头、起因、反应原理等方面的治理。为此国际上还组织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聚集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对大气环境污染进行了系统化的深入研究。由最初的研究末端污染控制技术扩展至对污染源头治理、污染反应机理及产生条件等方面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空气污染提前采取措施。如有西方国家建立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并于1979
18、年开始发布业务性的的天气预报服务,至上世纪90年代,为了避免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受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保障国民的生命健康,西方各国相继开展了城市大气污染研究的项目。对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多个国家的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分类测量,通过列举清单分析指出:SO2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工业排放占比约为80%,PM10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NOX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的尾气排放。为了有效的控制突发性的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及影响程度,科学家、学者还通过数学方法拟建空气质量变化模型,结合现有的环境大气资料从水平和垂直的立体角度来模拟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借助其对大气环境污染进
19、行预报和控制。随着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并不只是区域性环境问题,更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只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大气污染可以通过中远距离输送进行扩散影响,因此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组织或参与国际性的环境空气合作研究项目,对大气污染物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和多元化发展,大气污染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气溶胶态颗粒物及大气痕量气体。大气痕量气体是指在大气环境中天然含有量较少,但由于近现代社会人类工业发展大量的排放到空气中对全球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如CO、NH4、
20、NO2、SO2、O3等。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是以地面监测网点测量大气痕量气体浓度,然后再配合气象卫星数据对监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描述,但是地面定点监测在区域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观测站点分布不均,导致监测区域污染状况代表性较差,而气象卫星监测的地面数据分辨率低,难以分辨污染源,不能真实地体现研究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为了全面摸清大气污染现状、加强环境空气污染源排放监测、分析环境污染风险,国内的大气环境监测方式逐步转向全方位、多尺度的立体大气环境监测,形成以时空立体、距离分辨结合的遥感测量结合光机电算工程化技术形成的光谱学遥感测量技术体系,遥感技术可以长时间监测大气环境污染浓度变化及时空变
21、化特征,覆盖范围广能较完整的获得大气层柱浓度,还可以搭载不同的平台开发多种大气环境研究监测方式,如地基平台监测、车载平台监测、机载平台监测及星载平台监测,实现了多个时空尺度、多种遥感参数测量,改变以往大气环境质量测量以点到线再到面的测量方式,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如刘秋武等利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测量出NO2浓度;张琼等以石家庄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载DOAS数据修正OMI卫星数据,推算出NO2寿命及氮氧化物排放通量;李明智、陈军等人利用IBBCEAS光谱技术测量上海市中心区域大气NO2浓度,发现西风和南方对NO2浓度影响明显,车辆尾气及局部污染源对NO2浓度影响严重。1.3 研究内容
22、和路线1.3.1研究内容本文以福建省空气质量为主体,研究对象为NO2质量浓度,分析NO2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浓度变化规律与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描述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和思路。第二章: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介绍。主要介绍研究地的环境状况,数据来源、处理方法及其可靠性。第三章:对福建省大气环境NO2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依据2015年-2019年检测数据,分析福建省大气NO2污染状况,NO2质量浓度在时间空间上的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总结出污染特征,并根据我国评价标准对获取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第四章:结论与展望。对
23、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找出其中不足,对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行展望。1.3.2 研究路线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图1-1 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介绍2.1 监测数据的环境背景概况2.1.1 自然环境概况福建省坐落于我国东南一隅,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其余三面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接洽,拥有全国第二的海岸线且十分曲折形成众多优良海港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全省地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973万。省内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明显,以山地丘陵为主体,平原面积少,可耕种面积少不利于农耕种植业、建筑业的发展,但也得以保护了大片自然生态环境,
24、森林覆盖面积达69.95%。资源特点是水里资源丰富特别是福州、厦门等沿海城市,但常规矿物资源单一贫乏,可开采煤炭资源稀少,且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龙岩、三明两内陆城市,气候上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较长,气温高、雨量大、光照强,冬季较短,气温低、雨量少,年平均气温18-26,近五年来年平均降雨量不低于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环境空气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图2-1福建省在中国位置(左图)及福建省内九个设区市的位置(右图)2.1.2 能源消耗概况根据2019年的福建省统计年鉴上数据显示,只有2015、2016、2017年三年福建省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数据,分别为11862.79万吨标准煤
25、、12035.99万吨标准煤、12554.74万吨标准煤,其中2016年比2015年增长1.5%,2017年比2016年增长4.3%,2015、2016、2017年福建省地区GDP总值分别是25979.82亿元、28519.15亿元、32182.09亿元,2016年比2015年增长9.8%,2017年比2016年增长12.8%;我们可以发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加大能源的消耗,而能源的消耗主要是在工业发展方面,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从这三年能源消费总量上看,福建省同样面临着能源损耗,如果不能使环境治理水平同步于经济增长速度,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2.2 数据来源及
26、研究方法本文中数据主要来源福建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生态环境厅于2018年组建,具有检测大气环境污染状况的功能职责。借鉴其大气污染物NO2五年实测数据,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污染变化特征分析得出结论,并构成本文主体。福建省气候中心于2006年经过中国气象局批准成立的,直属于福建气象局的科技型气象业务单位,工作涉及气候系统监测与诊断、气候预测、气候影响评价气候应用等多方面,参考其提供的气象数据,对大气污染物NO2变化特征影响因素逐一分析做大致了解。福建省统计局是省政府主管统计职能部门,有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监督的任务。其调查统计数据具真实可靠性,借鉴
27、其统计年鉴中数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数据评价方法主要依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中采用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比较方法,对福建省九个设区市采用年度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时以环境空气污染项目的单项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2.3 本章小结根据福建省自身自然条件状况、人口总数、能源消耗情况及九个设区市分布地理位置,了解福建省大气环境污染背景,通过采集的数据的来源,了解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过程,为下一步数据分析做前处理。2015年起在福建省全面实施2013年出版试行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第三章 福建省环境空气中NO2污染特征3.1 总体污染状况福建省大气NO2污染总体状况表现良好
28、,在2015年至2019年5年间,福建省全省9个设区市作为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按照福建省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做评价,全省9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在2015年达标天数为 97.9、2016年达标天数为97.8、2017年达标天数为 97.9。、2018年达标天数为 94.9,达标城市比例为100;其中NO2五年年均质量浓度也均达国家二级标准。图3-1 2015-2019年福建省NO2质量浓度年际平均值由图3-1可以看出,2015-2019年五年间福建省NO2质量浓度年均值变化范围在21-26g/m3,符合二级以上标准,在2015到2017虽有上升但幅度较小且在2
29、017年至2019年呈逐年较大幅度递减趋势。3.2 时空变化特征3.2.1 季度变化特征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靠近北回归线,气候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按当地季节划分(春季24月、夏季57月、秋季810月、冬季111月)四季进行比较,即季度分析中数据依据为2015年2月2020年1月月均值。图3-2 2015年NO2质量浓度季度平均值由图3-2可知,2015年春季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福州、厦门两市NO2质量浓度较高,其中以福州市最高37/m3,南平、宁德两市较低,以南平市为最低;夏季9个设区市中福州、厦门、漳州三市NO2质量浓度较高,其中以厦门市最高30/m3,南平市为最低;秋季9个设区市中三
30、明市最高28/m3,南平市为最低;冬季9个设区市中福州、漳州、宁德三市较高,其中以漳州最高41/m3,莆田、南平两市较低,以南平市为最低。以整体来看2015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NO2质量浓度在春、冬两季大于夏、秋两季,最低值分布在夏、秋两季,最高值主要集中在冬季;以城市分布看NO2污染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漳州三市,南平市污染最轻。图3-3 2016年NO2质量浓度季度平均值由图3-3可知,2016年春季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福州NO2质量浓度最高39/m3,莆田、南平两市较低,以南平市为最低;夏季9个设区市中福州、三明两市较高,其中以三明市最高27/m3,莆田、南平两市最低;秋季9个设区市中厦门、
31、漳州两市较高,其中以漳州市最高31/m3,莆田、南平两市较低,以莆田市为最低;冬季9个设区市中厦门、漳州两市较高,其中以漳州市最高43/m3,莆田、南平两市较低,以莆田市为最低。以整体来看2016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NO2质量浓度在春、冬两季大于夏、秋两季,最低值分布在夏、秋两季,最高值主要集中在冬季;以城市分布看NO2污染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四市,莆田、南平两市污染最轻。图3-4 2017年NO2质量浓度季度平均值由图3-4可知,2017年春季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厦门、漳州两市NO2质量浓度较高,其中以厦门市最高44/m3,莆田、南平两市较低,以南平市为最低;夏季9个设区市中除莆田、
32、南平两市较低,其余城市NO2质量浓度都较为接近,秋季9个设区市中莆田、南平、宁德三市较低,其余城市也相差不大;冬季9个设区市中厦门、漳州两市较高,其中以漳州市最高41/m3,莆田、南平两市较低,以莆田市为最低。以整体来看2017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NO2质量浓度在春、冬两季大于夏、秋两季,且春、冬两季在数值上相差不大;以城市分布看NO2污染在厦门、漳州两市最为突出,莆田、南平两市污染最轻。图3-5 2018年NO2质量浓度季度平均值由图3-5可知,2018年春季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厦门、漳州两市NO2质量浓度较高,其中以厦门市最高35/m3,以南平市为最低;夏季9个设区市中以厦门市最高25/m3,
33、南平市为最低;秋季9个设区市中厦门、漳州两市较高,其中以厦门市最高27/m3,莆田、南平、宁德三市较低;冬季9个设区市中福州、厦门、漳州三市较高,其中以漳州最高37/m3,以南平市为最低。以整体来看2018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NO2质量浓度在春、冬两季大于夏、秋两季,且最低值大多集中在夏季,最大值分布在春、冬两季内;以城市分布看NO2污染在厦门、漳州两市比较突出,福州市在春、冬两季也较为明显,南平市污染最轻。图3-6 2019年NO2质量浓度季度平均值由图3-6可知,2019年春季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NO2质量浓度漳州市最为突出30/m3,泉州、厦门也较为明显,南平市最低;夏季9个设区市中以泉州为
34、最高值22/m3,南平为最低值;秋季9个设区市中漳州、龙岩、三明三市较高,其中以漳州为最大值22/m3,莆田为最低值;冬季9个设区市中漳州、三明两市较高,其中以漳州为最大值34/m3,莆田为最低值。以整体来看2019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NO2质量浓度在春、冬两季大于夏、秋两季;以城市分布看NO2污染在漳州市最为突出,而在莆田、南平、宁德三市相对较轻。图3-7 2015-2019年福建省NO2质量浓度季度平均值由图3-7可知,在2015-2019年五年间,NO2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春、冬两季浓度较高,五年春季均值28/m3,冬季均值30/m3;夏、秋两季浓度较低,夏季均值20/m3,秋季均
35、值20/m3,冬季春季夏季秋季;五年中NO2质量浓度最大季度均值出现在2017年春季,最小季度均值出现在2019年夏、秋两季;整体上看NO2质量浓度季度均值春季均值在2017年以前表现为递增,2017年以后表现为递减,其余三季均值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季度变化差异分析:夏秋季节NO2质量浓度较低主要受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夏季受太阳辐射强烈NO2光解而质量浓度降低,且因为夏季降雨频繁、湍流活动旺盛等气象条件更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春冬季节主要是因为太阳直射南半球,大部分城市温度较低,静风频率高,容易出现逆温现象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造成NO2质量浓度较高。3.2.2年际变化特征图3-8 2015
36、-2019年福州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8可知,2015-2019年福州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 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图3-9 2015-2019年莆田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9可知,2015-2019年莆田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 在2017-2018夏秋两季NO2质量浓度相对较高,但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年际变化较稳定。图3-10 2015-2019年泉州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10可知,2015-2019年泉
37、州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 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呈逐年持平趋势。图3-11 2015-2019年厦门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11可知,2015-2019年厦门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 在2017三月NO2质量浓度峰值相对较高,但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年际变化趋于稳定。图3-12 2015-2019年漳州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12可知,2015-2019年漳州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
38、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 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呈逐年持平趋势。图3-13 2015-2019年龙岩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13可知,2015-2019年龙岩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 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图3-14 2015-2019年三明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14可知,2015-2019年三明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2016、2018、2019三年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2015年NO2质量浓度变化波动较多,2017年NO
39、2质量浓度在春季递增、夏季递减、秋冬季递增形式,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年际变化较稳定。图3-15 2015-2019年南平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15可知,2015-2019年南平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 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在2017年之前呈逐年递增,2017年之后趋于稳定。图3-16 2015-2019年宁德市NO2月平均值由图3-16可知,2015-2019年宁德市NO2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除二月份外春夏两季NO2质量浓度逐月递减, 秋冬两季质量浓度逐月递增, 整体上NO2质量浓度在2016-20
40、18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2019年略有提升。年际变化差异分析:各设区市在年际内变化特点,总体表现为除二月外春季到夏季逐月递减,秋季到冬季逐月递增,二月份大幅降低主要是人为原因,春节期间大部分工业企业出现减产或者休假停产的情况,污染物排放减少;各设区市在年际间变化特点,在2015-2017年NO2污染程度相对较高或呈递增趋势,在2017-2019年NO2污染程度呈递减趋势,主要是因为2017年全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方环境管理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在重污染管理上取得不错的成效。3.2.3 空间变化特征图3-17 2015-2019年NO2质量浓度年际平均值由图3-17可知,2015-
41、2019年NO2污染分布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漳州三市,南平市浓度最低,五年设区市均值比较:厦门市30g/m3漳州市30g/m3福州市28g/m3泉州市26/m3三明市26g/m3龙岩市24g/m3宁德市22g/m3莆田市20g/m3南平市17g/m3;整体上看九个设区市都呈逐年下降或平稳趋势,部分城市在2017年NO2质量浓度有明显提升。区域变化差异分析: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其中,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宁德地处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龙岩、三明、南平三地地处内陆丘陵;NO2污染程度较高的福州、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这六座城市中,福州、泉州、厦门、漳州这四市属于沿海城市,相对于
42、其他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工业排放和尾气排放较大导致NO2质量浓度较高,龙岩、三明虽然属于内陆城市,但保有福建省80%以上的煤炭储量,且工业集中,生产能耗高,工业排放量也较大。3.3 气候要素对NO2浓度变化的影响通过研究数据发现大气温度、降雨量等气候要素对污染物的浓度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收集到的有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福建省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雨量同相应NO2浓度进行对比分析(注:a、b、c分别代表2017年、2018年、2019年),得出以下结论。3.3.1 气温对NO2浓度的影响图3-18 2017-2019年气温与NO2质量浓度变化比对由图3-18 a、b、c三图可以看
43、出,从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福建省NO2质量浓度整体上与气温呈负相关,除2月份因春节期间大部分工厂停工、休产,导致NO2质量浓度骤降,其余月份均是气温越高NO2质量浓度越低,反之亦然。3.3.2 降雨量对NO2浓度的影响图3-19 2017-2019年降雨量与NO2质量浓度变化比对由图3-19 a、b、c三图可以看出,从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福建省NO2质量浓度整体上与降雨量亦呈负相关,夏季雨水充沛,降水对污染物进行冲刷,从而使浓度降低,同样除2月份因春节期间大部分工厂停工、休产,导致NO2质量浓度骤降,其余月份基本上呈降雨量越高NO2质量浓度越低的趋势,反之亦
44、然。3.4 本章小结自2012年2月29日,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按其标准,2015-2019年各设区市NO2污染物浓度年平均值均达到二级标准几以上。福建省各设区市的NO2污染状况的确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月份、季度分布上看,整体呈现两端高中部低的形势,即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在总体年际分布上2015-2017年污染较高或呈递增趋势,2017-2019年呈逐年递减趋势;在区域分布上比较沿海城市总体要略高于内陆城市,经济较发达污染略高于经济较不发达城市。此外气温、降雨量等气候要素对大气中NO2污染程度也有比较明显影响。第四章 结
45、论与展望4.1 结论本文通过对2015年2019年福建省九个设区市大气NO2污染的测量数据,从季度均值变化、年际均值变化及区域均值变化三个方面分析大气NO2质量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还从温度和降雨量两个方面分析气象因素对NO2质量浓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结论:1、现状分析评价,福建省大气NO2污染状况整体良好,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2015年-2019年福建省九个设区市NO2年平均浓度均达国家二级标准。2、污染变化特征:NO2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春、冬季污染大于夏、秋季污染,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条件,如温度、降雨量都对NO2质量浓度影响较明显。大气NO2
46、质量浓度年际变化特征主要呈逐年递减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社会活动,自2015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起,2017年福建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不错成效。NO2质量浓度区域变化特征大体上表现为沿海城市略高于内陆城市,大部分沿海城市因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工业排放和尾气排放较大导致大气环境中NO2质量浓度较高,而内陆城市三明、龙岩因自然资源的分布保有全省80%以上的煤炭资源,且工业也较集中所以大气环境中NO2质量浓度也不低。3、福建省大气环境整体NO2污染特征主要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污染源的因素相关,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气候差异等,使得各城市空NO2污
47、染分布呈现不同特点。从整体上看福建省大气中NO2污染状况良好,并保持较好发展趋势,但即便优良的大气环境也并非稳定不变,近几年福建省作为国家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验区,肩负着构建国家生态文明制度的重任,更应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继续推行工业企业排污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环保行业、推进重点流域环境整治、发电厂的燃煤尾气超低排放改造、对重污染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等环境治理项目,深刻理解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向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4.2 展望1、本文对影响污染特征的气候要素分析,仅限于温度和降雨量,缺少风速、风向及气压等气候条件数据对二氧化氮质量浓度分析,希望今后能采集更多气候数据对其综合分析。2、本文在对区域污染特征分析时对各市工业结构研究缺少深入研究,希望以后能对这方面进一步深入。参 考 文 献1罗明汉,崔龙哲,丁泰燮,陈求稳.NOx的排放/污染特点及NO2的模拟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S2):49-58.2姜建芳,侯丽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用户界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建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福建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器乐合奏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贵州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河北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贺州学院《混凝土结构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上 劳动项目一 疏通厨房下水管道 课件
- 2024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FSD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银行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智能制造控制技术方向)赛项实操样题
- 中国银行中银数字服务(南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1 Lost and found教案(新版)外研版
- 2024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如何正确运用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撰写文章
- 《垃圾发电厂炉渣处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