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脑”学习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_第1页
“动手―动脑”学习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_第2页
“动手―动脑”学习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_第3页
“动手―动脑”学习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_第4页
“动手―动脑”学习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手动脑”学习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摘要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课程改革为背景, 在分析“动手一动脑”学习理论精髓、学生自我效能感含义 的基础上制定了评价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预试量表。对该量表 采用SPSS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表明该量表在信度上是可靠 的,在结构上是合理的。 ?关键词动手一动脑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才?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发生了深 刻变化。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由、 民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它影响学习过程中 学生付出努力的大小及耐性。国内外大量研究都集中在对学 生自我效能感宏观上的描述,缺乏对具体学习领域学生

2、自我 效能感的理论研究与评价。 “动手动脑” (Hands?on, Minds?on) : 1学习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新的学习模式。 在该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行有效的测量与评价, 会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对 于课程改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1 “动手动脑”学习 ?“动手动脑” 学习以主题展开。 主题包括概念性理解, 解释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和现象, 通过参与课堂讨论 ,合作 小组等解决问题;科学技术的使用,包括搜集数据、分析数 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等。 “动手动脑”活动包括学 生动脑设计实验方案、分析结论、总结经验等,也包括大量 的动手操作、社会实践等活

3、动。它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观察发现问题一假设一实验、调查一结论一表达、交流一拓 展与迁移。例如在探究碘遇淀粉变蓝的实验过程中,要求学 生自己配制淀粉溶液,然后检验。虽然实验非常简单,但很 多学生都没有得到碘遇淀粉变蓝的实验现象。为什么?学生 自觉组成小组认真讨论,动脑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淀粉出了问题?得到的产物不是碘单质?经过大量的动手 实验探究才明白原来配制的淀粉溶液有问题。在常温情况下 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用这样的淀粉溶液检验当然得 不出正确结论。配制淀粉时应该加热,使淀粉大量溶解在溶 液中,即使温度降低后一部分淀粉会变成颗粒状,附在试管 壁上,但溶解的淀粉还是增加了。

4、用这样的淀粉溶液检验, 得出了正确结论。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获得了关于碘遇淀粉 变蓝实验设计、操作的大量成功与失败经验,情意目标得到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同时学生 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12 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班杜拉(Bandura)在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认 知心理学概念,表示一个人对自己完成复杂任务能力的信任 程度,是一个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它和下面因素相关2:( 1 )个体能够判断如何组织和采取行动达到远期目标。远 期目标是模糊的、难以预料的、多元的。个体心中对远期目 标能够整体把握

5、、认识,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目标, 并且能够根据目标设计好行动策略,更好地实现目标。( 2)自我效能感帮助个体预言未来的成绩。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高,对待特殊任务将会持之以恒,不断地去努力,成功的可 能性增强。相反,具有较低自我效能感的人稍做努力之后, 很容易放弃, 甚至回避任务。 自我效能感包括 2个成分 ,即结 果预期(Outcome Expectancy)和效能预期(Efficacy Expectancy)。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 某种结果的推测 ;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种行为的 能力的主观判断 3。自我效能感理论不仅被用在心理学领 域,而且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6、。在不同领域自我效能感是不 同的。在教学领域中自我效能感包括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学生 的学习效能感 4。国内外对学生学习效能感进行广泛研究, 取得了一定成绩。 ?1 3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Gibson 和 Dembo 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到教 学中去 5。他们对教师教学效能理论的研究可以迁移到学 生学习领域。 学生学习效能包括学生个人学习效能 ( Personal Learning Efficacy,PLE 和一般学习效能(General Learning Efficacy,GLE。) 一般学习效能反映的是结果预期。表明学生相 信自己能控制环境的程度,既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达 到

7、学习目标的评估,是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学生个人学 习效能反映了效能预期。表明学生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 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评估6。我国学者魏源指出:学生效能感是学习者的一种学习情境和任务中 的自我觉知和自我信念。不同的学习领域学生自我效能感表 现是有差异的,它的评价标准也是有区别的。在“动手一动 脑”学习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往往低于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表 现出的自我效能感。因为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 造性和实践性,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认知内容的特点自 主选择学习方式,加强合作学习等,力图达到“三维”目标 全面发展的要求。 ?基于上述观点,本文试图探讨“动手一动脑”学习学

8、生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制得能够评估学生“动手一动脑”学习 效能感量表。为进一步评价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的效能感 提供工具和支撑。本研究被试来自锦州市 3 所(小学、初中 和高中各一所)学校的学生。发放问卷 556 份,获得有效问卷 508 份,有效率为 91%。 ?2 量表的编制 ?21 方法 ?在编制量表之前先向教师、学生介绍“动手一动脑”学 习的基本思想、理念,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该 模式。一学期之后,结合谈话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影响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虽然本评价是针对学生自我效 能感量表的编制,但在具体“动手一动脑”学习过程中,教 师的教学态度、情感、方法等影响着学生

9、的自我效能感。通 过调查获知影响学生“动手动脑”学习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有自己动手能力的强弱;前面学习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 否善于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对教师 的偏爱程度;对活动是否感兴趣等。 ?在上面谈话调查的基础上,参考 Pintrich 与 Degroot 在 1990 年制定的“学习效能感”问卷和张常军编制的“中学生 数学自我效能感问卷” ,同时根据梁宇颂修订的“学业自我 效能感量表”制定了评价“动手动脑”学习学生自我效能 感量表。本评价量表共 25 项。 110 为“动手动脑”学习 的一般学习效能感( GLE), 1125 为“动手动脑”学习的 个人学习效能感(PL

10、E) o每一个题目都采用 Likert式五等分 记分。学生在“非常同意” “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 常不同意” 等选项中选择适合自己想法的答案。 “非常同意” 为 5 分、“同意”为 4 分、“不确定”为 3 分、“不同意”为 2 分、“非常不同意”为 1 分。被试者得分越高,说明在“动 手动脑” 学习中效能感越高, 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 22 预试量表的内容 ?预试量表的内容分成 PLE和GLE 2部分,内容归纳整理 见表 1。 ?3 统计分析 ?对所获得的资料用 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检测信度与 效度。预试量表的信度可用Cronbach a系数分析各题项的内在一致性

11、,量表的可靠性。效度可用因素分析法来检测, 分析量表的结构、所用测量方法的有效性等。 ?3.1 信度分析 ? 在整份量表中把题目与因素的校正后相关系数 (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 )小于 0.2 者题目删除。 经过该项分析,GLE中的第10题系数值为0.158,删掉;PLE 中16题系数值为0.142,删掉。GLE的Cronbach a系数为 0.739,PLE的 Cronbach a 系数为 0.563,整份量表的 Cronbach a系数为0.842,题目内部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选题目能够测量与评价学生在“动手动脑”学习中表现出的自 我效能感。见

12、表 2。 ?3.2 效度分析 ? 在对量表进行因素效度分析时主要检测结构效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检测获得 KMO值和Bartlett?s Test 值。 KMO 是衡量变量之间共同因素的, KMO 值越大,说明 变量之间的共性越大。 KMO 大于 0.5,表示能够进行因素分 析。本次检验 KMO 为 0878,大于 0.5,说明各因素之间具 有较大的共性,适合用因素分析法。 Bartlett?s 球形检验 x2 值为1868.032,自由度(df)为267,同样说明适合用因素 分析法检测 ,见表 3。此量表的结构是合理的。第一部分题目 能够检测“动手一动脑”学习的一般学习效能感(GLE),第二部分题目也能反映“动手动脑”学习的个人学习效能感(PLE)。 ?当然本人对于“动手动脑”学习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研究还很浅薄。被试的选择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量表 测试范围也不够大,没有进行大面积的有效性检测等。旨在 对学生开展“动手动脑”学习提供自我效能感水平上的量 化评价指标,为进一步研究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提供参考和 支撑。同时促进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 1 Robert E Bleicher,Joan Lindgren.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