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简2)_第1页
货币银行学(简2)_第2页
货币银行学(简2)_第3页
货币银行学(简2)_第4页
货币银行学(简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胡 方 编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 序论第一编 货币、信用和经济第二编 金融市场第三编 中介机构第四编 中央银行第五篇 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第六编 货币金融理论第七编 国际金融第十章中央银行制度一、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自由银行体系的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一)自由银行体系的缺陷 早期银行产生于13、14世纪经济贸易发达的欧洲 最早的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的中后期 在中央银行产生之前的时代,被称为自由银行体系时代 自由银行体系蕴含的种种矛盾,客观上推动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1、商品流通的扩大与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区域上的局限性的矛盾,

2、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具有权威的银行,统一发行一种能在全国流通的货币 早期的商业银行均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力 银行数量的增加使市场上流通的银行券的种类不断增加,导致纸币过剩 各种银行券在流通区域上的局限性,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2、分散的、独立的票据清算不能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票据清算中心 信用经济的发展,票据成为主要的清算工具,银行业务的扩大使各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更加复杂化 分散的、独立的票据清算使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都很困难 伦敦1770年成立票据交换所,但权威性不够,参加清算的银行十分有限 3、单个银行支付能力的有限性与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膨胀

3、,以及金融业间的激烈竞争,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最后贷款人”,在银行面临困难时给予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以存养贷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因支付能力不足发生挤兑而破产的银行不断出现 4、政府利益与私人银行业间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代表政府对社会的货币财富和银行实施控制,并对金融业进行必要的监管 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货币制度与信用制度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需要有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而政府利益与高利贷者之间的冲突,说明政府控制货币财富和银行的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 1、瑞典国家银行的建立 1656年由私人创建的发行银行券的银行 1668年由瑞典政府出资,将其改组为

4、国家银行,对国会负责 1897年后,独占货币发行权,并开始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成为瑞典的中央银行 2、现代中央银行英国英格兰银行的产生 1694年7月27日,英国国会制定法案核准英格兰银行成立 特点:它是“国家银行和私人银行之间的奇特的混合物” 表现:银行每年为政府筹募经费120万英镑;政府授予英格兰银行代理国库,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发行货币的权力 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的纸币为全国唯一的法偿币 1844年的比尔条例扩大了英格兰银行货币发行的规模;规定英格兰银行内部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从组织模式与货币发行上奠定了英格兰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 1928年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

5、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3、美国中央银行的建立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体系 1791年由政府批准成立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第一国民银行,1811年经营期满后宣告解散 1816年为了治理流通中黄金白银奇缺、纸币贬值问题,联邦政府成立第二国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但未能代理国库和集中货币发行权,1836年经营期满后改为一家州银行 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银行法,正式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联邦储备体系(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1、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建立 192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提出了在世界各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会议决议的主要精神是稳定币值,要求: 一是要使各国财政收支平衡,割

6、断通货膨胀的根源 二是货币的发行应脱离政府的控制,执行稳健的金融政策 192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再次建议尚未建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尽快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安全 19211942年,世界各国改组或新建立的中央银行有43家 2、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 (1)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和一般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的转化 (2)中央银行政府机构性质的确立和由一般代理国库款项收支向政府的银行转化 (3)中央银行业务的独立性和由集中保管准备金向银行的银行转化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由一般运用向综合运用转化 (5)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密切合作不断加强 如 1998 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

7、,以发行欧元取代欧共体各国的货币 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推动欧洲国家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中央银行制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1-7-28小结小结(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1统一货币发行统一货币发行2建立清算中心建立清算中心3、统一金融管理、统一金融管理1(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央行产生的两条途径:央行产生的两条途径: 大银行演变而来大银行演变而来 政府直接组建政府直接组建 1、初创时期(、初创时期(17世纪中后期世纪中后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瑞典银行(瑞典银行(1656)、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1694)、美国联邦储

8、备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1913)2、普遍推行时期(一战、普遍推行时期(一战二战)二战) 德国国家银行、前苏联国家银行、加拿大银行、澳洲德国国家银行、前苏联国家银行、加拿大银行、澳洲联邦银行等联邦银行等 3、强化时期(二战后)、强化时期(二战后)(三)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三)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中央银行(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中央银行l清政府:清政府:1904,户部银行,户部银行 (1908更名为大清银行更名为大清银行 )l国民政府:国民政府:1928,设立中央银行,设立中央银行l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193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

9、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1948年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l19481978,“一身二任一身二任”l 19791982,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准备阶段,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准备阶段l 1983年,人民银行独立行使央行职能年,人民银行独立行使央行职能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使之成为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责任:

10、 一是保持货币流通顺畅 二是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币值 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具体包括: (1)代理国库,经办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国库的出纳职能 (2)向政府提供信用,支持财政,以解决政府对资金的临时需要 如提供贷款、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等 (3)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类金融事务 如保管并经营黄金外汇储备;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会议与活动等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的顾问与参谋,为政府制定经济、金融政策提供信息 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并成为其最后贷款人 具体如下: (1)集中保管全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保持

11、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调节并控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能力 (2)充当全国金融机构的票据清算中心,为清算金融机构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最终服务 (3)是全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者,执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4、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行 主要职责是: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制定或执行金融法规与银行业务基本规章 监督和管理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管理境内金融市场等(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一中央银行制 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单独设立具有高度集权的中央银行机构,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领导全部金融事业的制度 特点:全国只设一家中央银行,可根据需要设若干分支机构 典型代表: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中国人民银

12、行等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指政府在中央和地方两级设立中央银行机构,按规定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 特点:权力和职能相对分散,分支机构不多 典型代表: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由中央级联邦储备银行和地方级联邦储备银行共同组成 美国将全国 50 个州划分为 12 个联邦储备区,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为该地区的中央银行 12 个地方级中央银行是: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 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 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 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 会员银行1

13、2家联邦储备银行12家联邦储备银行联储理事会联储理事会(最高权力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两个以上主权独立的国家共同拥有的中央银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通常以货币联盟为依托 主要职责:发行货币;为成员国政府服务;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及有关成员国政府一致决定授权事项 如:西非货币联盟六国成立的跨国中央银行 中非货币联盟设立的中非国家中央银行 欧洲货币联盟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等 4、准中央银行制度 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建立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一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系 特点:一般只有发行货币权;为政府提供服务;提供最

14、后贷款援助和资金清算的职能 例如: 新加坡没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由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委员会两个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共同行使 香港中央银行的职能分别由几个公、私金融机构共同执行: 在货币发行方面,港府授权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 1997 年后)共同发行法偿币,辅币由港府自己发行 在货币政策方面,由港府金融司管理外汇基金、负责币值与汇率的重大决策 1981 年成立的“香港银行公会”参与协调银行的货币与信贷政策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原因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对中央银行性质的表述: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

15、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地位的特殊性。中央银行是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凌架于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二是业务的特殊性。中央银行的金融业务与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相比,在经营目标、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上均有本质的区别 三是管理的特殊性。中央银行在行使管理职能时,通常是以“银行”的身份,在办理金融业务中,实施管理职能(二)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原因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即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 核心是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

16、:相对独立性,不是指凌架于政府之上、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性 即,中央银行在政府或国家权力机构的指导下,根据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1、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的出现 即避免由于某些政治压力,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偏离既定目标,导致经济波动 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出现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当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中央银行用直接对政府贷款或透支的办法来弥补,或者是想办法调低市场利率,降低财政弥补赤字的成本 3、为了适应中央银行特殊地位的需要 中央银行是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执行调节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职能的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很高的技术性 要保证中

17、央银行调控的有效性,必须保证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 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持货币的稳定 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包括: 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高度垄断不能允许多头发行 货币发行中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以保证货币发行权真正集中于中央银行 2、独立地制定或执行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不受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干预 如果中央银行在制定或执行货币政策时与政府发生分歧,政府应充分尊重中央银行的意见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积极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可从自身利益出发,直接或间接地抵消货币政策作用 3、独立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市场 具体表现为:

18、中央银行独立地行使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管理权、控制权和制裁权 目标:使中央银行能完整地执行监督管理职能(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及其主要内容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及其主要内容五、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五、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B)负债和资本项目)负债和资本项目 1、流通中的通货、流通中的通货2、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存款 3、财政部存款和外国存款及其他存款、财政部存款和外国存款及其他存款 4、其他负债、其他负债 5、资本项目、资本项目 (A)(A)资产项目资产项目1、贷款、贷款2、有价证券、有价证券3、黄金外汇储备、黄金外汇储备4、其它资产、其它资产 (二)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间的关系二)

19、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间的关系总体关系资产总额贷款证券持有黄金外汇储备+其他资产负债总额流通中的通货准备金存款财政存款和其他存款+其他负债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本总额主要项目间的关系流通中的通货资产总额准备金存款财政及其他存款-其他负债资本项目准备金存款资产总额-流通中的通货-财政及其他存款-其他负债-资本项目贷款证券投资流通中的通货准备金存款财政及其他存款+其他负债资本项目黄金外汇储备其他资产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货币政策(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Monetary Policy)的定义)的定义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

20、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金融资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金融资产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从而产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基本结构 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通过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通过中介目标的变动实现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二)货币政策目标间的关系

21、 (三)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1、稳定物价 (1)含义:稳定物价就是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波动。其实质是稳定币值 一般物价水平稳定与单个商品价格变动的关系: 单个商品价格的变动改变的只是商品世界的相对价格体系,不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涨跌 价格体系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在一定时期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 衡量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 GNP 平减指数,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消费物价指数,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反映消费物价水平变化的情况 批发物价指数,以批发交易为对象,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变动情况 (2)稳定物价的意义 一是通货膨

22、胀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使社会矛盾尖锐 二是借贷风险增大。通货膨胀突然加速时贷出资金的人将受到额外损失;通货膨胀突然减速时借入资金的人受到额外损失 三是相对价格体系受到破坏,价格信号作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失灵 四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货币的严重贬值,可能使其货币体系崩溃 2、充分就业 (1)充分就业的含义及其衡量 充分就业指凡是愿意就业者均可有一个适当的工作。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社会就业水平 通常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失业率是指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实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3%5% (2)造成失业的一般原因及其货币政策的责任 一是社会总需求不足,使

23、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由劳动力市场失衡导致的失业 二是结构性原因,即由劳动力供给的种类和劳动力需求的种类之间存在不相吻合而造成的失业 三是摩擦性原因,由短期劳动力的供求失调造成的失业 四是季节性原因,经济中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的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能力的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货币政策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指的是中央银行在接受既定目标的前提下,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加以影响 4、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状况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顺

24、差使为购买大量的外汇而增加本国货币的发行,潜在着通货膨胀危险 顺差时货币、商品的运动情况: 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 商品输出大于商品输入,国内商品供给相对减少 (2)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外汇市场对本币信心的急剧下降,资本大量外流,外汇储备急剧减少,本币的大幅度贬值,甚至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3)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或逆差可能加剧贸易磨擦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 平衡国际收支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之趋于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即在若干年的时间内,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主要项目的变动接近于平衡,就可以

25、认为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二者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通货膨胀 如果要稳定物价,就会抑制总需求的增长,而社会总需求的减缩必然导致失业率提高 2、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当国内物价上涨,外国商品价格相对降低时,导致本国进口大于出口,国际收支恶化 当本国维持物价稳定,外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则本国出口大于进口,发生贸易顺差 解决二者冲突的前提条件:全球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

26、突 (1)国内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不同步 国内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增加 支付能力提高 进口需求增加 若出口不是同步增长 贸易逆差发生 (2)国际收支失衡、国内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 国际收支逆差 抑制国内需求 减少进口 消除逆差的措施 经济衰退 增加货币供给 经济增长 收入增加 进口需求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1)经济增长需要有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与币值的下跌 (2)为高速增长而扩张信用,扩张信用在增加投资的同时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物价的上涨 (3)为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的政策又会抑制投资而影响经济增长 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

27、选择: 英美两国较为兼顾四大目标 日本侧重于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和提高国内有效需求水平 德国把稳定物价置于首位,并可为此牺牲经济增长(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1、单目标:、单目标:观点一,稳定币值观点一,稳定币值观点二,经济增长观点二,经济增长2、双目标:二者兼顾、双目标:二者兼顾3、多目标:兼顾各目标,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多目标:兼顾各目标,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各国金融当局的难题各国金融当局的难题 如何在各目标中作出最适当的抉择?如何在各目标中作出最适当的抉择?(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1、1995年以前提出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的政策目标 双重目标:兼顾

28、经济增长与货币稳定 2、1995年制定以及2003年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关于“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保持币值稳定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 (二)充当操作目标的金融变量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结构图 政 操 中 最 策 作 介 终 工 目 目 目 具 标 标 标 操作目标是接近政策工具的短期金融变量,是中央银行日常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中央银行对其有较强的控制力,但其与最终目标间的因果关系不确定 中介目标是接近于最终目标的金融变量,中央银行不易控制,但它与最终目标间的因

29、果关系较稳定 选择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的标准: 第一、可测性。即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具有明确的外延与内涵,是可计量分析的变量 第二,可控性。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可直接或间接调控的金融变量 第三,相关性。即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间要有密切的联系(一)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 1、货币供应量 优点: (1)中央银行对此有较强的控制力,中央银行基本上可以控制基础货币,对货币乘数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具有直接明确的相关性,它不论作为经济变量,还是作为政策变量,其变动与经济周期均是顺循环 (3)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直接反映货币政策的导向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分析: M0=现金

30、 ,中央银行的负债,可控性强 M1=M0+活期存款,商业银行负债使之较M0难以控制 M2=M1+定期存款+居民的外币存款 包含较广泛的货币替代品和较多的商业银行负债,中央银行难以控制 弊病: (1)中央银行控制能力的有限性。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只是基础货币中的法定准备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以及相互之间资产负债业务的替代性,引起货币流通速度非规则变化,中央银行对此无法控制 (3)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关系不稳定 一是货币政策操作内在的抵消作用 货币量增加利率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抵消扩张的政策效应 二是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效应 如财政债券的发行

31、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等 2、长期利率 优点: (1)中央银行易于获得并整理有关利率的资料,随时可观察利率水平的结构与变化,并及时进行分析判断 (2)中央银行对利率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调控权 (3)利率能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况、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利率作为经济变量与经济周期顺循环 弊病:准确性较低 (1)中央银行控制的只是名义利率,通货膨胀引起的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背离,加大了中央银行调控的难度 (2)引起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使利率与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密切 (3)利率的变动常常使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效果混杂在一起,使中央银行难以确定政策是否奏效,并容易造成判断错误 举例: 经济快

32、速增长,货币需求过旺,通胀使市场利率高达8% 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使市场利率达到10%,以此压缩社会需求,防止经济过热 若市场利率由8%上升到11%,则货币政策的中期目标是否已实现? 答案:不一定。3个百分点中可能有七成是非政策性因素所致,紧缩性的货币操作并未到位 195060年代1970年代以后90年代美国以利率为主先以M1后以M2为主,90年代后改为非借入储备和联邦基金利率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变量为主英国以利率为主货币供应量,76年后为英镑M3,89年增加M0同上加拿大先以信用总量为主,后改为信用调节为主先以M1后改为M2同上日本民间金融体系的贷款增量M2CD同上德国银行流动储备先以央行货

33、币量CBM,后改为以M3为主货币供应量意大利以利率为主国内信用总量利率汇率 演变的原因: (1)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新型金融工具使 M 系列的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与计量越来越困难 贷币需求利率弹性的降低,改变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 (2)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加大了中央银行调节企业投资行为的难度 (3)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弱化了一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3、汇率 将本币盯住某一种商品,比如黄金,也可以盯住一个较大的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 根据购买力理论: 其中,为汇率,为两国增长率的差异,p为本国货币物价水平,p*为盯住国的物价水平 当汇率固定时,本国物价的变动取决于盯住国的

34、物价水平*ppe 根据汇率平价理论: 即:两国汇率的相对变动等于两国利率的相对变动,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必须根据盯住国的利率水平随时调整本国利率 两个基本条件:汇率与利率盯住目标国eEii* 优点: (1)能稳定国际贸易产品的价格水平,有助于保持整体价格水平的稳定 (2)如果汇率盯住的承诺是可靠的,使本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盯住目标国的水平,既不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也降低了通货紧缩的可能性 (3)固定汇率减少了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了本国国际经济活动的成本 (4)有利于促使中央银行审慎地制定货币政策,实现汇率盯住的承诺 例证: 法国和英国分别在1987年和1990年通过将本币盯住德国马克而

35、成功地降低了本国的通货膨胀率 阿根廷于1991年建立货币公告制度,要求中央银行随时无限制地以1:1地比率为公众兑换美元和新比索,使阿根廷高达1000%的恶性通货膨胀率(1989,1990)迅速降到5%以下(1994),经济年均增长率为8%(19911994年) 局限性: (1)在开放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固定汇率使得盯住国丧失了实施独立货币政策的机会 (2)目标国的经济波动将直接传导到盯住国,目标国的利率变动会迫使盯住国利率相应的变动 (3)在开放资本市场条件下,固定汇率制使得本国货币更容易受到投机基金的冲击(二)充当操作目标的金融变量 1、短期利率 短期市场利率主要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中央银行可

36、随时观察到短期利率的水平,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影响短期利率的水平和结构 短期利率易受通货膨胀、市场供求以及心理预期等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容易误导中央银行的判断和决策 2、存款准备金 优点: (1)满足可测性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可控性 (2)存款准备金与货币政策目标有高度的相关性 局限性: (1)央行对超额准备金的控制力度较弱 (2)准备金变量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联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性,这与准备金和存款之间的乘数关系的不稳定性有关 (3)现金和存款之间的迅速转化,使央行控制准备金的行动和对货币总量的调节之间存在传导损耗 3、基础货币 定义:也称为强力货币,由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

37、备金构成 基础货币的性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作用: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可创造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应量 说明:中央银行是货币与信用创造的源泉 优点: (1)基础货币是央行的负债,其数额变化易于掌握 (2)央行可直接控制基础货币中的现金,可以再贴现、再贷款,以及法定准备金比率调节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 (3)由于M=mB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局限性: (1)中央银行无法控制货币乘数 m ,从而削弱了其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力度 (2)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很多, m的波动明显且不平稳,央行难以预测与把握 货币乘数的特性决定了预测上的小小误差,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远离央行的预定目标(三)我国

38、央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贷币供应量 (1)现金控制(M0):现金在基础货币中占的比重较大;现金的可控性较差,流通中现金的变化不能完全反映一般货币流通的变化 (2)存款控制(M1):活期存款主要是企业在银行的结算帐户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是生产资料市场购买力的主要媒介手段。控制住 M1,就能对消费物价和生产资料价格加以影响 (3)对超额准备金 M2的控制 2、贷款量 特点:准确性强,一般不会误导中央银行,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较高 3、利率 利率自1997年以来,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多次操作的中介目标,但利率链条的传导效应不理想三、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政策

39、、措施手段 目的: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调节信用总量、货币供应总量关系的政策工具,也称为数量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政策含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使用此政策工具: 一是需要

40、大量吸收或补充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时 二是需要对货币政策作重大调整时 (2)作用机制 一是通过调节法定准备金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手持超额准备金的数量,调节其信用创造能力,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 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同商业银行现有的超额准备金、货币供应量呈负相关变动关系 同货币市场利率、资本市场利率呈正相关变动关系 基本操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上调准备金率;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下调准备金率 二是通过改变货币乘数,使货币供应量成倍的收缩或扩张,达到调控目的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张缩倍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 当准备金率为10%时,存款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倍数关系为10 当准备金率为2

41、0%时,存款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倍数关系为5100%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存款余额 图示: REKMSrI、MdR mMS 说明: R为法定准备金率, R 为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 E 为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K 为信用创造量 MS 为货币供应量,Md 为货币需求量 I 为投资需求,r 为利率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特点 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器,它的公开性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 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具有强制性的影响,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效果显著 三是货币乘数的作用,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化,都会带给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4)局限性 一是对经济产生强烈的震荡,使之缺乏应

42、有的灵活性和弹性,应适当控制调整幅度 二是由于它强有力的影响,会引起大众心理预期的强烈变化,不利于商业银行稳定正常的经营 三是法定准备率的调节效果受整个社会货币需求状况的制约 2、再贴现政策 (1)政策作用机制的特征:价格机制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发生暂时性资金不足时,可用客户借款时提供的票据或中央银行同意接受的其他抵押品作担保,向中央银行进行短期贴现 政策含义:一般的或主要的是变动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达到扩大或紧缩信用的目的 政策操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上调再贴现率;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下调再贴现率 (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一是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为满足金融机构的应急性、流动性需

43、求提供融资渠道 二是传递货币政策信号,对市场利率的变动起着“指示灯”的作用 三是实现信贷结构调整,间接调整产业结构 具体做法: 一是通过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二是对再贴现的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影响各种再贴现票据和贴现数量 (3)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 一是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通常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 二是再贴现率的调整,通常只能影响利率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 三是再贴现工具的弹性较小,频繁调整再贴现利率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不经常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货币供应量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操作的层次划分: 公开市场业务在一级市场上的操作:发行短期政

44、府债券或中央银行债券 公开市场业务在二级市场上的操作:抵押贷款、适当资产的单向交易、证券回购协议、外汇掉期交易等 (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调节、控制社会信用和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不足时,中央银行买入债券,增加货币投放 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时,中央银行卖出债券,形成货币回笼 (2)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应 一是调节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银行提供信贷的规模 二是通过影响被直接买卖的证券的价格和收益,间接影响金融市场上其他证券的价格与收益,调节投资与储蓄 三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 购买政府债券,向政府提供融资方便 大量购入政府发行新债,有利于降低公债的收益率,减少政府的

45、利息支出 中央银行通过“换券活动”推迟政府在公债方面的财政支出 (3)公开市场政策工具的优点 一是央行可根据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这一政策工具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调节,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二是央行可根据每日对金融市场的信息分析,随时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规模,不断调整其业务,减轻货币政策实施中给经济带来的冲击 (4)实施公开市场政策的必备条件 一是流通中有足够数量的有价证券,其期限结构配置合理,以供有选择的买卖 二是应拥有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足以保证各种金融工具可以顺利地进行交易 三是相对发达的信用制度,社会普遍具有使用票据的习惯,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通过银行信用的方式奏

46、效(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企业、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政策工具 主要的政策工具: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定义:指中央银行对使用贷款进行交易活动的控制,规定贷款额占证券交易额的百分比,以限制对证券市场的放款规模 控制内容: 一是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证券的第一次付款额实施管制,即对证券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的控制,以此控制证券市场的最高放款额 最高放款额=(1法定保证金率)交易总额 二是根据金融市场状况,调整法定保证金比率 2、消费者信用控制 定义: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

47、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主要控制措施: (1) 规定并调整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时第一次最低付款金额,调节消费信用 (2)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 (3)适合于采用分期付款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等 3、不动产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动产贷款的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措施 主要控制措施: (1)规定商业银行不动产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限 ( 2)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和对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等 目的:阻止因房地产及其他不动产交易的投机性导致的信用膨胀(三)其它工具(三)其它工具(一)直接控制(一)直接控制 利率管制利率管制 信贷规模控制信贷规模控制 信贷分配信贷分

48、配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 (二)间接指导(二)间接指导 道义劝告道义劝告 窗口指导窗口指导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含义 货币政策传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policy)的含义的含义 中央银行运用

49、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或者说是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目标。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讲,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货币政策

50、传导的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过程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 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货币政策传导的关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键 金融市场在整个货币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

51、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市场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 其次,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接受金融机构对资金供应的调节进而影响投资与消费行为; 最后,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也通过市场反馈信息,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的行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类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类型传导机制分为两类:传导机制分为两类:l 货币渠道货币渠道(money channel)l 信贷渠道信贷渠道(credit channel) 一、货币渠道货币渠道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影响总需求 (一一)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资产

52、结构调整效应(利率与资产价格(利率与资产价格 传导机制)传导机制) 基本思路:货币供给量变动,引起各种资产收益率变化,人们由此基本思路:货币供给量变动,引起各种资产收益率变化,人们由此重新调整资产结构重新调整资产结构即调整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物价、产出、就即调整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物价、产出、就业、国际收支业、国际收支关键词:关键词:资产(实物资产;金融资产)、资产结构、资产结构调整资产(实物资产;金融资产)、资产结构、资产结构调整资产结构调整过程:资产结构调整过程:Ms变动变动利率变动利率变动替代效应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收入效应1、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3、1)凯恩斯的利率调整资产结构理论)凯恩斯的利率调整资产结构理论基本思路:通过货币供给量基本思路:通过货币供给量M的增减影响利率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变化影响,利率变化影响资本边际收益率,使投资资本边际收益率,使投资I按乘数方式增减,投资增减进而影响按乘数方式增减,投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总支出E和总收入和总收入Y 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是利率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是利率 传导过程:传导过程: MsrIEY 说明:凯恩斯学派认为:若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利率将下降,从而将刺激投资,最终将通过乘数作用而使收入成倍增加。2)现代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学派)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现代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学派)的

54、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托宾的扩展:托宾的扩展:q投资理论投资理论 MsrPsqIYPs :股票价格:股票价格说明:货币政策将通过股票价格的影响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托宾把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高,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因而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而言,新的厂房和设备比较便宜,此时投资较少。真实资本的重置成本企业资本的市场价值q M 人们将超额货币余额转化成金融资产,导致其价格人们将超额货币余额转化成金融资产,导致其价格 ,收益率,收益率 人们会用其它资产来替代收益降低的资产,进而导致其它资产价格人们会用其它资产来替代收益降低的资产,进而导致其它资产价格 ,收益率收

55、益率 最终推动资产系列价格全面最终推动资产系列价格全面和收益率和收益率 C、I Y 实际上,货币供给变化通过不同途径导致各种资产需求变化,从而影响实际上,货币供给变化通过不同途径导致各种资产需求变化,从而影响产品的需求和价格,进而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价格,最终影响消费和产品的需求和价格,进而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价格,最终影响消费和投资投资 货币传导过程:货币传导过程:M黑箱黑箱C、IY 说明:说明: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需通过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2、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两种传导机制的区别:两种传导机制的区别: 凯恩斯主义者凯恩斯主义者注重利率

56、的传导作用注重利率的传导作用 货币主义者货币主义者将货币视为对所有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将货币视为对所有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一般替代物,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多种多样,可在货币市一般替代物,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多种多样,可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进行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进行基本思路:货币供应量变化影响财富价值基本思路:货币供应量变化影响财富价值影响人们的支出影响人们的支出三个途径:三个途径:(1)价格诱发的财富效应;)价格诱发的财富效应;Ms实物资产价格实物资产价格财富价值财富价值支出支出(2) 利率诱发的财富效应;利率诱发的财富效应;Ms r 有价证券价格有价证券价格财富价值财富价值支出支出

57、(3)实际现金余额效应)实际现金余额效应Ms 货币余额货币余额,但物价未同时上升,但物价未同时上升财富价值财富价值支出支出(二)财富传导机制(二)财富传导机制 (财富效应)(财富效应)(三)汇率传导机制(三)汇率传导机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传导机制的核心是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核心是利率(i) 对汇率(对汇率(E ) 的影响的影响 传导过程:传导过程: MS i E NX( 净出口)净出口) Y 说明:说明: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国的短期名义利率将下降,在存在价格粘性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短期真实利率将下降,从而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也将下降,本国货币就会贬值。本国货币贬值使得本国产品比外

58、国产品便宜,因而使净出口上升,最终导致总产量的上升。 当银行贷款与债券、股票不可完全替代时,货币供给当银行贷款与债券、股票不可完全替代时,货币供给的变化将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从而影响信贷供的变化将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从而影响信贷供给,并进一步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给,并进一步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信用可得性传导机制信用可得性传导机制(信用供应可能性效应) 金融机构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这将影响其信贷供给金融机构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这将影响其信贷供给(可得性),而流动性状况受到货币量和利率的影响。(可得性),而流动性状况受到货币量和利率的影响。 传导过程传导过程: M R、 r

59、L K Y R: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L:金融机构流动性:金融机构流动性 K:信贷量:信贷量二、信贷渠道二、信贷渠道(一)一)银行贷款渠道银行贷款渠道 在大多数国家,银行仍然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它们专门从事克服信贷市场上的信息问题和其它摩擦的工作。因此,银行在金融体制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某些借款者除了从银行借款外别无他途。这样银行就有了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增加银行准备金和银行存款,从而使可行的银行贷款数量增加。银行贷款数量的增加将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 (二)平衡表渠道 含义货币政策将影响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会导致企业净值、现金流量及个人金融财富的变化,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

60、情况下,银行贷款、投资规模及收入水平都会受到影响. 所谓的平衡表在这里指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平衡表渠道中,一个关键概念是借款者的净值(net worth)。这个净值可理解为借款者的流动性资产与可售抵押品之和。平衡表渠道也因信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而出现。企业的净值越低,在向这些企业放贷时逆向选择和道德障碍的问题越严重。 作用机制1. 紧缩货币政策降低股票价格,企业资本净值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银行慎贷。2.紧缩货币政策加重企业利息负担,进而减少投资。3.紧缩货币政策也会减少消费支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 (一)利率渠道传导缺乏必要条件 1. 发达和完善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