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分析论文_第1页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分析论文_第2页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分析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分析论文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年17月在我院分娩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202例,除152例妊 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外,行子宫下段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的病例1050例,年龄最小22岁、 最大44岁。手术指征:本组病例中就单一指征而盲,胎儿宫内窘迫290例(27.62%)、 头盆不称159例(15.14%)、社会因素155例(14.76%)、臀位150例(14.29%), 其次是脐带异常、icp、引产失败等。两组病人均按常规逬行各项术前准备,其手术指征、 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失血量、身高、体重均无明显差异。术后6h 开始进流质,第1天开始进半流质,第3天开

2、始进普食,留置导尿管24h后拔除,术后 常规使用头抱二代类抗生素及抗厌氧菌类抗生素,术后5天拆线,第6天行彩超了解腹部 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1.2方法对1050例不同产程行新式剖宫产的产妇术后观察其体温、宫旁局限性固定 压痛、阴道流血情况,术后第6天行彩超检查,子宫切口愈合判断标准按照古自修4 两种声像图的诊断标准:子宫切口声像图呈平或弧状强回声光带确定为愈合良好;子宫切 口呈实质非均质团块,子宫切口呈低或无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团块确定为愈合不良。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软件处理,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2结果2.1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者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0.05),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lo表1未临产与临产后产妇子官切口愈合情况比较(略)2.2不同产程宫口扩张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比较通过比较:临产后第一产程潜伏期 (3cm)与活跃期(39cm)行剖宫产术者其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p0.05), 而临产后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实行剖宫产术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p0.05), 见表20表2产程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略)2.3体温、压痛、阴道流血与子宫切口愈合的关系情况比较通过比较:不正常体温者、 术后出现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者、术后出现不正常阴道流血者其子宫切口愈合明显差于正 常者,差异有

4、显著性(p0.05),见表3。表3体温、压痛、阴道流血与子官切口愈合的关系情况(略)3讨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1)子宫切口愈合与是否临产有关,未临产者子宫下段未得 到充分扩张,下段形成往往较差,肌层较厚,损伤的肌纤维相对要多,在做下段横切口时, 往往把向下斜行的子宫动脉分支切断,致使切口处尤其切口下段血供不足,增加了愈合难 度,致切口愈合不良,同时,出血相对要多,加固缝扎止血的可能性大,可影响切缘的正 确对合;下段肌层厚亦不便于操作,若在进针、拉线等方面稍有不慎,就可因内膜嵌入肌 层或内膜边缘对合不良而造成痿道或肌层裸贍,增加创口感染的机会且宫口未扩张影响术 后恶贈的排出。(2)子宫切口愈合

5、与产程有关,第二产程剖官产者,其子宫切口愈合较 第一产程者差,原因为进入第二产程剖宫产者,多在开全一段时间的试产失败后改行剖宫 产术,先露压迫子宫下段时间长,造成局部缺血、水肿、组织脆性增加,宫口开全剖宫产 取头困难,均致切口易撕裂,而切口裂伤边缘不齐,部分组织回缩,造成漏缝,止血不彻 底形成血肿,过多过密地盲目缝扎止血同样影响切口愈合;再者,由于子宫峡部组织和宫 体组织相似,以肌组织为主,愈合能力好,而子宫颈部组织主要为纤维组织,肌细胞仅占 10%左右,愈合能力差,第二产程剖宫产,因胎头位置深,选择切口位置往往接近宫颈或 宫口处,其愈合能力较差,易致伤口缺血、感染,产生组织坏死。(3)体温、

6、压痛、阴 道流血与子宫切口愈合有明确的相关性。除术后23天因手术创口组织分解产物以及进 入腹腔的羊水、血液吸收所致的吸收热外,发热是炎症时最常伴有的一个全身反应,应是 疾病发展的一个信号,剖宫产术后病率是指术后110天,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 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C。各地报道剖宫产术后病率悬殊较大,这当然与收治对象、社会 经济条件、全身状况、产程长短、破膜与否、阴检次数、操作技巧、手术时间长短、术后 护理、用药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38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的体温、术前体温正 常,术后体温39C者7例,体温37.5C持续712天有21例,上述28例均列入不 正常体温组。术后体温正常者仅1

7、0例,不正常体温者其子宫切口愈合明显低于正常体温 者(p0.05),而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的1012例,只有15例不正常体温,因此,在排除 泌尿道、呼吸道、乳房等产褥期常见的发热原因外,对术后39C以上高热或持续1周以 上低热患者,更应警惕以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为表现的不同程度感染的可能性,在抗生素的 选择与护理上均应慎重,本文共有24例在术后311天出现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有19例在24天后缓解, 有5例压痛持续10天后缓解,均无腹膜刺激症状。24例中18例伴有不正常体温,仅3 例的体温37.5C持续2天,于术后第3天体温、血象正常。检查官旁仍有固定压痛,3天 后缓解,,上述24例B超证实全为子宫切

8、口愈合不良。而在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的1012例 中,无一例有宫旁压痛。因此,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是局部炎症较有意义的阳性体征, 尤苴是伴有体温不正常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当然,术口正常的切口疼痛易与宫旁压痛混 淆,故应由两位医师检查核实。医者检查技巧、患者痛阈也可影响检查结果,这就更多取 决于经验。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晩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524天5,本文有7例分别 于术后第912天有多于月经量的鲜红色出血,B超提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其中1例于 术后第22天因第二次阴道大流血急诊行剖腹探查,行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创口修补术,清 除组织病检回报:坏死平滑肌组织,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另6例经积极抗炎治

9、疗,阴道 流血于第14天停止,复查B超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因此,对于术后2周左右突然增多的 鲜红出血,应为子宫切口感染比较确切的症状。因此我们认为如何预防与减少剖宫产术后 子宫切愈合不良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D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 会因素的择期剖宫产,尽量避免宫口开全后剖官产,当官口开全,子宫下段过度伸展时, 组织变薄水肿,切口不宜过低(以免损伤子宫血管),当宫口未开,下段形成不良时,切 口可偏低些,两端呈弧形向上以避免损伤子宫血管;(2)避免切口向两端撕裂,切口可 先横行切开2cm,再做钝性分离或向两角斜向上剪开做切口呈弧形,长约1012cm为宜, 可减少撕裂与子宫血管损伤,

10、切口缝合不宜过紧过密;(3)重视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排除其他原因的发热,子宫局限性压痛及不正常的阴道流血时,要考 虑子官切口愈合不良,尽早B超检查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悄况。裾纠正一般情况,提高抵抗 力,及时行细苗培养指导运用抗生素,抗生素应联合应用,并注意耐药情况6。【参考文献】lHaddadH,landle.changingindicatiosforcesareansectionj38- yearexperienceatacommunityhospital.lundyobstetgrynecal,1978,51(2):133.2姚娟,冷丽丽25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临床医学,2

11、004,24(12):47.3沈艳萍涪I宫产在世界的流行.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 13 (3) : 109.4古自修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监测与分析.中国医刊,2002,39(4):41.5令狐荣铁,李艺晚期产后出血48例临床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 26(4) : 543-544.6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 16 (5) : 259【关键词】剖宫产【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产程中行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的情况及其临床监测指标。方 法通过对未临产及临产后不同产程中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1050例观察其体温,宫旁 局限性固定压痛和阴道流血惰况,结合术后第6天B超检查了解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 分析。结果(1)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一产程行剖官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与临 产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官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