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材料_第1页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材料_第2页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材料_第3页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材料_第4页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案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 产品名称: 申报人: 、目的 验证xxx包装的完整性,确定在其运输储存条件下不会对其主机造成任何影响,保证使 用者的安全和临床应用中检测的准确性。 二、包装结构 申报产品采用三层包装, 最内层为塑料薄膜, 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水、防潮;最外层为 纸质包装箱,起方便运输与基本防护作用;中间层为泡沫,起缓冲作用,产品的运输、贮存 条件应符合包装上的标识要求。 包装示意图如下: 包装尺寸说明: 包装上壳 227*127*60 厚度为 3MM ,材质瓦楞。 包装内衬 213*113*48 材质为 EVA。 包装下壳 220*120*57 厚度为3MM, 材质瓦楞。 包装运

2、输标志 易碎物品 堆码层极限 三、包装件分类 包装件按照包装件重量和包装形式分为以下三类: 包装重量(kg) 包装件分类、 M 68 68 100 100 M 300 不带托盘 带托盘 A类包装件 V B类包装件 C类包装件 四、运输包装件标示 如果有加工接缝,标识人员正对包装箱接缝处一侧, 使接缝处于标识人员右侧, 标识原 则如下:面的标识方法:正常放置,顶面为 1面,底面为3面,右侧面标识为 2面,左侧 标识为4面,正对标识人员的端面为 5面,对面为6面; 例如面1和面2 2、面3 棱的标识方法:棱的标识方法采用构成该棱的两个面的标号进行标识, 相交构成的棱标识为棱 1-2 ; 角的标识方

3、法:角的标识方法采用构成该角的三个面的标号进行标识,例如面 和面5相交而成的角标识为角2-3-5 ; 如果没有加工接缝,将包装箱含有最短边的任意一面正对标识人员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标 识。 如图所示: Joint 五、试验项目及方法 5.1、跌落试验 5.1.1、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产品在搬运期间遭到跌落后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5.1.2、试验条件 a、跌落表面应该是混凝土制成的平滑、坚硬的刚性表面; b、跌落区内有无杂物,确保跌落范围内地面清洁; 5.1.4、跌落高度 W H 0W W9.54kg 762mm 9.54W W18.63kg 610mm 18.63W W27.72kg 457mm 27

4、.72W W45.45kg 305mm 45.45kg9mV 结论:合格 2.2输入阻抗 对于所有的通道,在规定的测试频率下输入阻抗应高于10M Q。在规定直流偏置范围内 也应满足此要求。 电流偏置电压(mV) 原信号(mV ) S1断开后信号(mV ) 限制值 0 5 4.96 6% 300 5 4.95 6% -300 5 4.97 6% 0 5 4.98 6% 300 5 4.94 6% -300 5 4.93 6% 结论:合格 2.3共模抑制 对于网电源频率下的正弦信号,共模抑制至少为60 dB,对于2倍网络电源频率的信号 时,则至少45 dB。 网电频率 0mV偏压 300mV偏压

5、-300mV偏压 限制值 2.7mV 2.6mV 2.4mV 4mV 结论:合格 2.4增益精确度 在所有可能增益设置下,输出信号等效到输入的测试信号,最大振幅误差为土10%。 增益设置 输出幅值 误差 0.25mm/mV 1.98mV 1% 0.5mm/mV 2mV 0% 1mm/mV 1.99mV 0.5% 2mm/mV 1.99mV 0.5% 结论:合格 2.5定标信号 1mV,允差土 5%。 测1 测2 测3 误差 1mV 1mV 1mV 0% 结论:合格 2.6系统噪声 所有输入端通过一个 51 k Q电阻和47 nF电容的阻容并联网络串接各患者电极时,等 效到输入的内部噪声在任意1

6、0s内都不能超过50uV (峰-谷值)。 测1 测2 测3 测4 测5 测6 测7 测8 测9 测10 26uv 20uv 28uv 25uv 25uv 30uv 31uv 23uv 26uv 28uv 结论:合格 2.7频率响应 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对记录仪施加一个 3 mV 100ms的方波脉冲后的基线与脉冲出现前的基线之间的偏 移不应超过0.1mV,脉冲终点后的斜率应不超过0.3 mV/s,脉冲边缘的过冲应小于10% ; 或 b) 对于频率在 0.05 Hz40 Hz之间的正弦信号,其响应幅度应在5 Hz时响应幅度 的 140% 与 70% 之间(+3dB -3dB )。 c)对用于模拟一系列 R波窄波的1.5 mV 40 ms 三角波脉冲群的响应幅度应在对1.5 mV 200 ms 三角波脉冲群响应幅度的 60%110% 之间。 a) 基线漂移 脉冲后的斜率 脉冲边缘过冲 3mV 0.2mV/s 0.1mV 结论:合格 b) 测试点 频率(Hz ) 信号幅值(mV ) 误差(%) 幅度基准点 5.0 2mV 上限 40 1.71mV 15.5% 下限 0.67 1.83mV 8.5% 中间值 1 1.89mV 5.5% 10 1.96mV 2% 20 1.91mV 4% 结论:合格 c) 输出幅度V2 输出幅度V1 限值比值 1.46mV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