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土方二级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路基填土方二级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路基填土方二级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路基填土方二级技术交底记录_第4页
路基填土方二级技术交底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路基填土方二级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1/2)交底时间:2014年2月27日 编号:01工程名称路基工程交底部位路基填土方施工单位交底人监理单位开主持人交底内容:路基填土方二级技术交底一、概述本标段路线起点 _ 终点 _ ,路线全长约 _ 公里。路基填方约_万立方米。二、施工方案(一) 填前处理路基填前的地表处理除严格按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以及河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进行地表处理:1、地表清除150mm种植土;2、挖掘树根的坑,深度超过300mm必须分层夯实到原地表;3、迁坟开挖的墓坑,必须将坑底松散虚土全部清除,然后填土分层夯

2、实到原地表; 4、原地表凹凸不平地段相对高差小于500mm的要进行整平处理;相对高差大于500mm的要分层补坑压实到原地表;5、填筑路基前复测原地面标高后进行分段填前碾压12遍,后再次进行高程测量。(二)技术准备本试验段路基的填筑材料主要来源于互通取土场,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塑、液限,含水量,颗粒分析等,表格附后),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三)现场准备 1、试验段路基段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段落的协调工作己做好。 2、试验段路基段施工机械配备已到位

3、。 3、通往试验段路基段的施工便道位于主线右侧,且已贯通,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四)填筑要求1、清表后的填前碾压达到要求后,用全站仪重新进行放样,最后确立填土面积及坡脚位置,根据重测的地面标高,定出填筑边桩(竹竿),按要求每侧超宽50cm.所填土按松铺30cm控制;根据自卸汽车拖斗容量大致计算出每堆土倒卸间距,并派专人指挥倒车 .2、间隔20米远为一个断面,并在每个断面的竹竿上画出松铺厚度的填土标志,然后挂线控制断面之间的填土厚度,最后洒白灰作为填土边线。3、每层上土前都要用白灰划出方格网,根据自卸汽车拖斗容量大概计算出方格的面积,每个方格内只卸一车土,计算得出方格尺寸为6*7.5m

4、,现场均匀布置,并派专人指挥定点卸车。4、第一层填筑就要形成从中间往两边倾斜的横坡,坡度取2%,以利排水。(五)施工工艺 路基填筑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 施工程序组织施工。通过试验确定不同机具压实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组合和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全面开展施工。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自卸汽车施工。路基压实采用振动碾(重型)。填筑面做成2的横坡,碾压的轮迹重叠4050cm。施工时,技术人员旁站,做好施工记录。每层填土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再进行下一层施工。“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5、“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测签认边坡整修 1、填土(1)、测量放样水准点、导线点的复测与增设;对试验段段路基进行中桩恢复,边桩位置确定。(2)、基底处理1)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将表层土挖除并用车运至弃土场弃方;将坑穴用土回填夯实。2)原地表清表完成后,翻松表层土进行晾晒,达到最佳含水率时,用推土机粗平,配以人工精平后,用20T的振动压路机碾压平整,使压实度达到90%。3)当地面横坡或沿路线纵向坡度陡于1:5时,路基填筑前将清表后的地面挖成宽度大于2m,或向内倾斜坡度大于4%的台阶。(3)、分层填筑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为30cm,每层

6、检测压实度,逐层将凹凸部分填平后采用按横断面分幅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在填土前用石灰线撒出方格网,运土汽车方量为13方,松铺厚度0.3m,确定方格网大小为6 m7.5m,并在路基两侧插杆挂线,挂线高度30cm,插杆采用小竹杆,每10m插一根杆;自卸车卸土时,按每个石灰线网格内倾土一车进行填土控制。中途停工路基表层加以整理,做成表面为2%向路基外侧的流水横坡。碾压的轮迹重叠4050cm。每层填土经现场检测合格并签认后,再进行上一层施工。每填高1层进行一次高程测量控制,确定每层填筑厚度,本段路基的检查频率不少于十个断面。(4)、摊铺平整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初平高度为挂线高度,每层挂线30c

7、m做为松铺厚度,初平后用人工配合平地机精确找平,控制层面无显著凹凸。(5)、洒水晾晒粉质土填料碾压前要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及时采用洒水措施,采用洒水车配合自动喷淋装置,跟踪检测含水量,以确定最佳行驶速度,直至现场填料含水量调整到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再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当填料含水量过大,采用铧犁翻开晾晒的方法降低含水量,达到最佳压实含水量2%范围内时进行碾压。(6)、碾压压实1)根据填料的不同和路堤的不同部位,采用20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静压一遍,第二遍开始振动碾压(开弱振),压路机由路缘向路中心错位碾压,错位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从碾压第三遍(强振)

8、开始采用灌砂法检测密实度与含水量,并计算压实度,本段路基每层压实度检测频率不小于6点,记录达到93%及以上压实度时的碾压遍数,在达到压实度要求后再静压一遍,检测压实厚度及平整度。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满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强振碾压遍数宜在24遍。2)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填料来源为取土场挖方,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并做好现场数据记录,确定路基的最佳压实参数便于指导本标段路基施工。3)检测方法、高程检测:采用水准仪检测;、压实厚度检测:采用探坑法,挖至上一层压实面,用卷尺直接测量厚度;、平整度检测:用3m直尺配合塞尺直接测量;、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检测;(7)

9、、路基整修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根据结果编出整修计划。整修采用机械初步整修,然后用人工精细修整。(8)、检验签认1)、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要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2)、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随分层填筑碾压进行分层检测。每层填筑压实达到现行设计及规范要求,经试验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六) 沉降观测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必须进行沉降变形动态监测系统设计,并在施工期间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与系统的分析评估,以保证工后沉降控制精度。为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控制施工

10、填土速率,修正完善设计,预测沉降趋势及确保工后沉降量要求,在路基填筑期间和填筑完成后对路基沉降变形(含地基和本体)进行连续动态监测。路基变形监测包含地表水平位移监测、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等。为有效控制路基工后沉降,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要保证有6个月以上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表5.6 工后沉降设计指标部位桥头涵洞、通道台背一般路基工后沉降指标(cm)102030沉降观测频率:在路堤填筑期,一般每填筑12层或710d观测一次;填筑初期观测频率为每710d观测一次,以后每半个月观测一次;沉降观测成果应由专人负责记录和整理,不得随意涂抹和修改观测成果,以确保观测成果的准确可靠。根据沉降观测成果推

11、算路基的月沉降速度。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工作成败的关键。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断面的观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情况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同时还应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1)观测断面布置沉降观测断面严格按照第三方监测单位要求的断面布设,采用全站仪放样,保证观测断面的准确性。(2)观

12、测点的布置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位移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处;位移桩每断面设置2个,布置于路基两侧坡脚处。根据经验,本段路基观测断面包括位移桩、沉降板。位移桩每断面设置2个,布置于路基两侧坡脚处,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原始地面处,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七)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三、冬、雨季施工防护措施1、冬期施工措施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路基进入冬期施工,实施冬期施工措施。河南省不属于反复冻融地区,但也有冻土时期,昼夜平均温度虽在-3以上,但冻土没有完全融化,或没有清理冻土表层时,均按冬季施工办理。填

13、前应清理表层冻土后,立即进行碾压,然后立即填土,当天填土当天碾压完成。提前做排水设施,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冻害。2、雨季施工措施施工前,应与地方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避免雨、雪天施工,并在雨、雪天气做好防护措施。施工前在路基边坡范围外挖临时排水沟使雨水能及时排走,施工过程中,应保持临时排水系统的完善和畅通,能满足雨雪天气时,对受雨雪水影响大的部位的面不受浸泡,使雨雪停后能立即恢复生产,把雨雪天气对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当天填土,当天碾压成型。四、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体系本合同段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建立原则为:紧紧围绕质量管理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创优规划,通过质量管理及组织

14、技术保证措施和及时准确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2、质量监督制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下设作业队技术负责人,专职质量检查员,并授予质检员相应的权力,即质检员有权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有权禁止和纠正不符合施工建设规范的操作方法;有权对作业队及操作人员行使质量惩罚的权力。3、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施工负责人,以及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选择工人分别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实行质量奖惩制度,涉及到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对质量产生影响,也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4、质量否决制质量否决制度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查人员动用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质量监督的一项有效措施。5、施工挂牌制目的

15、是加强职责、明确范围、促进联系、方便监督。主要是在施工现场挂牌,明确现场责任人、工序负责人和主要工序操作人员。6、自检验收制由质检员、各工区主任主持有关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在原始记录上签具意见并签字。随后向试验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7、质量管理活动制重点是对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攻关,使工程质量全面得到提高,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五、安全保证措施1、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建立安全环保体系,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常务副经理、项目书记、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现场技术员等为组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招标文件我项目必须配备10名专职安全员。

16、安全保证体系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责任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教育制度,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检查各种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文明施工”,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指导思想,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全线生产、机械设备、财产物资的安全。4、工地现场要设醒目的安全标志,出现安全事故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5、施工设备配足操作人员,施工中劳逸结合,夜间施工要有足施够照明设备。6、认真做好工地的治安保卫工作,配合各施工队加强值班,搞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注意劳逸结合,不酒后

17、操作,不违章操作,夜间施工做好现场照明,防止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冬雨季施工的防范工作,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7、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应按有关规定立即通知监理机构、发包人和上级有关部门。同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1、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对林木、植被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施工中的环保重点。(2)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红线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事先要征得所有者和项目公司的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3)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地表上的植应被加以保护,并执行项目公司及BT总部的植被保护要求。(4)临时用地范围内的耕地在施工完成后采

18、取措施进行复耕。(5)对有害物质(如油料、废料、垃圾等),按照相关环保管理条例进行处置后,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动、植物造成损害。(6)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7)路基工程施工后及早施作防护工程、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8)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现场进行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用植被覆盖或其它处理措施。2、水环境保护措施(1)靠近河水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水源隔开,避免污染水源。(2)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和渠道。(3)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4)临时设施待工程完工后进行彻底清理,恢复原状原貌。3、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5)配备专用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