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肾上腺皮质激素PPT文档_第1页
第30章肾上腺皮质激素PPT文档_第2页
第30章肾上腺皮质激素PPT文档_第3页
第30章肾上腺皮质激素PPT文档_第4页
第30章肾上腺皮质激素PPT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一、概述一、概述n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各种类固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各种类固醇(corticosteroids)的总称。的总称。n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由球状,由球状带分泌,以醛固酮、脱氧皮质酮为代表,带分泌,以醛固酮、脱氧皮质酮为代表,n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由束状带分,由束状带分泌,以氢化可的松泌,以氢化可的松(皮质醇皮质醇)和可的松和可的松(皮质素皮质素)为代表,主要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药为代表,主要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药理剂量

2、时作用广泛。理剂量时作用广泛。n性激素,由网状带所分泌,如脱氢表雄酮性激素,由网状带所分泌,如脱氢表雄酮(dhea)和雌二醇等。)和雌二醇等。n通常所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性激素。通常所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性激素。 n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n ( (通过分布广泛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而起作用。当通过分布广泛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而起作用。当其进入靶组织细胞后,立即与胞浆特异性受体结其进入靶组织细胞后,立即与胞浆特异性受体结合,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合,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dnadna基因上的基因上的激素反应位点结合,影响基因转录,改变介质相激素反应位点结合,影响基因转录,改变介质相关蛋

3、白的水平,进而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关蛋白的水平,进而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 )n1.1.抗炎抗炎 n其特点为显著、非特异性。其特点为显著、非特异性。n在急性炎症早期,可抑制局部血管扩在急性炎症早期,可抑制局部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渗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渗出减少、白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减弱,出减少、白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减弱,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慢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慢性炎症或急性炎症的后期,能抑制毛性炎症或急性炎症的后期,能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炎症引起的疤痕和粘织的形成,减轻炎症引起的疤痕和粘

4、连。连。n抗炎机制:抗炎机制:n(1)抑制磷脂酶抑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使细胞膜上的磷脂不能释放出花生四:使细胞膜上的磷脂不能释放出花生四烯酸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烯酸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因而减少前列,因而减少前列腺素类腺素类(如如pge2、pgi2) 及白三烯类及白三烯类(如如lta4、ltb4、ltc4、ltd4)的生成,降低血管通透的生成,降低血管通透性。性。n(2)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反应。反应。n(3)增加血管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n(4) 抑制中性粒细胞

5、、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向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向炎症区域的聚集。炎症区域的聚集。n(5) 抑制某些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产生:如抑制某些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产生:如白介素白介素-1(il-1)、白介素、白介素-3(il-3)、巨噬细胞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使一氧化氮等。使一氧化氮(no)生成减少,而发挥抗炎生成减少,而发挥抗炎作用。还能在转录水平上直接抑制粘附分子如作用。还能在转录水平上直接抑制粘附分子如e-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等的表达,等的表达,也能通过改变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性

6、而间接也能通过改变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性而间接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n(6) 抑制吞噬细胞功能:抑制吞噬细胞功能:n(7) 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增生: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增生:n(8)诱导炎症细胞凋亡:诱导炎症细胞凋亡:n2. 抗过敏与免疫抑制抗过敏与免疫抑制 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阻碍淋巴母细胞的增殖,原的吞噬和处理,阻碍淋巴母细胞的增殖,加速致敏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使血中加速致敏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使血中淋巴细胞迅速降低。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淋巴细胞迅速降低。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n3.抗

7、内毒素抗内毒素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缓和机体对内毒素的反应,减轻细胞损伤,缓缓和机体对内毒素的反应,减轻细胞损伤,缓解毒血症状。解毒血症状。n4.4.抗休克抗休克 n机制机制: :n抗炎、稳定溶酶体膜、抗炎、稳定溶酶体膜、n免疫抑制、免疫抑制、n抗内毒素、抗内毒素、n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n减少心肌抑制因子(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mdf)的产生。)的产生。n5.5.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 n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使血液中使血液中嗜中性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

8、白含量、 血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增多小板、纤维蛋白原增多; ;血中淋巴细胞、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6.6.其他作用:其他作用:n(1 1)退热:)退热: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应、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n(2 2)中枢兴奋:)中枢兴奋:减少脑中抑制性递质减少脑中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的浓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氨基丁酸的浓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奋性。 n(3 3)促进消化:)促进消化: 可刺激胃产生过多的胃可刺激胃产生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加快消化性溃疡的进展。酸和胃蛋白酶,加快消化性溃

9、疡的进展。 n(4 4)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n(5 5)促进胎儿发育)促进胎儿发育n(6 6)允许作用(与其他激素协同作用)允许作用(与其他激素协同作用)n应用应用n1.1.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阿狄森病)阿狄森病) 适当剂量维适当剂量维持正常生理作用。持正常生理作用。n2.2.严重感染严重感染 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者。克者。n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在应用有效、足量抗生素治疗感染的同时,可用在应用有效、足量抗生素治疗感染的同时,可用糖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糖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n一般病毒性感染不宜使用,因用后可减低机

10、体的一般病毒性感染不宜使用,因用后可减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反使感染病灶扩散而恶化。防御功能,反使感染病灶扩散而恶化。n3.3.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 防止或减防止或减轻粘连及疤痕形成而引起的功能障碍。轻粘连及疤痕形成而引起的功能障碍。n4.4.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性及类风如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湿性关节炎、风湿性性心肌炎心肌炎、红斑狼红斑狼疮、疮、肾病综合征及自身免疫性贫血等,肾病综合征及自身免疫性贫血等,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一般采用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不宜单用,以免引起不良综合疗法,不宜单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反应。n5.5.器

11、官移植排斥反应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与环孢素等免疫与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合用,疗效更好,并减少两药的抑制剂合用,疗效更好,并减少两药的剂量。剂量。n6.6.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等。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等。n能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组织损害能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组织损害和炎症过程。和炎症过程。n7.7.休克休克 n对感染性休克,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对感染性休克,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下,及早大量突击使用糖皮质激素,产生下,及早大量突击使用糖皮质激素,产生效果后即可停药。效果后即可停药。n对过敏性休克,应先采用肾上腺素,随后对

12、过敏性休克,应先采用肾上腺素,随后合用糖皮质激素。合用糖皮质激素。n对心源性休克,须结合病因治疗。对心源性休克,须结合病因治疗。n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在补液补电解质或输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在补液补电解质或输血后效果不显著者,可合用超大剂量的糖血后效果不显著者,可合用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皮质激素。n8.8.血液病血液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癜等。能改善症状,但停药症和过敏性紫癜等。能改善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后易复发。n9.9.皮肤病皮肤病 局部应用治疗接触性皮炎、湿局部应用治疗接触

13、性皮炎、湿疹、牛皮癣、肛门瘙痒等。疹、牛皮癣、肛门瘙痒等。n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n1. 1. 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cushings syndrome(cushings syndrome,库欣综合征,库欣综合征) )n2.2.诱发或加重感染诱发或加重感染n3.3.诱发或加重消化系统溃疡诱发或加重消化系统溃疡n4.4.骨质疏松、延缓伤口愈合骨质疏松、延缓伤口愈合 n5.5.延缓生长延缓生长 n6.6.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n7.7.神经精神异常神经精神异常 精神病或癫痫;儿童精神病或癫痫;儿童大量应用可致惊厥。大量应用可致惊厥。n8.8.白内障、青光眼白内障、青光眼n9.9.反跳现象反跳现象 宜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宜待症状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