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与方法_第1页
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与方法_第2页
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与方法_第3页
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与方法_第4页
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与方法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也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课堂;有效性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

2、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情境”是一个含义多重的词汇,多见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近年来,“情境”一词被数学教师和研究者广为使用。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有来自新课程的课程观影响之外,还与学习观的变化密切相关。就后者而言,主要表现为建构主义对学习理论的影响,即学习的内涵由“知识的理解”与“知识的获得”,转向“知识的建构”与“意义的制定”。 建构主义是20

3、世纪80年代后期风靡于欧美的一种认识理论。它强调知识的建构性,而非客观性,就是说,知识不再被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有关世界的意义。学习就是“如何把新的学习内容与主体(即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使之获得明确的意义”。这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强烈冲击。由于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受到重视,其中包括大量非系统化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经验,加强经验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对于促进主动建构很有帮助。因此情境就是这种联系的载体。一方面,问题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问题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

4、知识的生长点。为了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特定需要,创设能引发其主动建构的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使思维处在爬坡状态。这是因为,人要形成新的认识,即知识能够进入人的头脑中被理解和成为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首先是要能引起人原有认识的失衡(通俗地说,就是“好奇”、“生惑”),然后才会有自我调节并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即进行思考、探究然后形成新理解)的过程。情境要促进主动建构,其内在含义就是引发认识的不平衡并帮助生成新的认识。 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数学

5、现实的重要源泉。这意味着,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种基于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需要,以学生的经验为着力点,以数学初始条件的创设和生活素材的选取为主要环节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平台,同时也架设了一座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创设问题情境来实施创新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主动发生。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是其数学现实的基本构成,因此,在情境创设中,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题材,其教育意义是明显的。创设问题情境来实施创新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动机

6、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探究能力,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来实现。课改以来,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所接受,并已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探索、实施。 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认识到情境的重要性。要关注问题情境的有效性,而是否有效就在于能否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而不是去关注情境的本身的形式,呈现的方式等。创设的情境要实在、有效,要联系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并方便操作等方面去

7、考虑,要让情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要善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情境、去分析问题。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有创设好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我认为:创设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要以下面三点为依据:学生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知识基础(能学);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即能反映人类认识成果(该学);学生应具有获得材料的意义和学习动机(愿学)。具体来说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要求: (1)合理性。即问题情境创设中的背景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其数学信息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所设计的问题情境要围绕既定的数学知识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

8、思维发展的实际;兼具有科学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发展性。 (2)有效性。首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因无关紧要的问题情境影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要难度适宜,兼顾对学生的挑战性与可及性,做到能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要注意时机,问题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在不同的课堂教学阶段,向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1 问题要有趣味性利用数学故事来创设教学情景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

9、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数学课堂中的故事可以包括数学史及一些名人轶事,或一些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有趣的民间故事等等。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史,提高数学素养。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讲一段故事给学生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笔者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笨汉拿着竹竿进城门,可是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拿比门宽4尺,竖着比门高几尺。这时,有一个聪明的人,教给他斜着拿竹竿对城门

10、两角,笨汉试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竹竿有多长吗?同学们听到这个故事后,非常好奇,一下子激起了他们想探究结果的强烈欲望。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极大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节课就是通过介绍生动而有趣的一则数学故事,创设了具有巨大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 2 问题要有现实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数据,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案例2: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我们应根据大部分学生喜欢打篮球这一事实,利用课本上

11、的例题创设了这样一个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消除了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在顺利引入新课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服务于生活。 3 问题要有思考性设置悬念或矛盾,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

12、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在认知冲突下产生学习需要。 案例3:在进行人教版3.2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先让几位学生画过点o的直线和过两点a、b的直线(如图),然后提出问题: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呢?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结论。在得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刚才甲同学画的是哪一条?乙同学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既是知道是哪一条,也不能清楚地说出来,这就产生了认知矛盾,要想明确地表示不同的直线,就需要知道直线的表示方法。这时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过点o直线不能明确地说出谁画的,而过点a、b的直线却可以明确地知道呢?然后思考如何表示一条直线比较合理。在得到直线的表示方法

13、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能用同样的方法表示线段和射线吗?如果不能,应怎样修改? 这样从看似简单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一层层、一步步去挖掘思考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4 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而,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 案例4:在讲授函数的定义这节课时,我就紧扣函数的定义,创设了这样一个与现实有关的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你到超市买练习本,若单价为1.5元,那么你在付款时所付的款额将是与什么量对应

14、的呢?又乌鲁木齐市目前出租车价格规定为:起步价6元,可乘坐3千米;3千米以后每千米按1.2元计价,现在若你乘坐了5千米的路程,你应付给驾驶员师傅多少元了?你所付的车款又是与什么量对应的呢?由此,就能很自然的引出函数的概念。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和相关的问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5 问题要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 我们知道:少年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15、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案例5:在讲授侧面展开图这节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cm,高为10cm,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学生沿一条母线剪开得到侧面展开图后,容易求出最短路程为cm,待学生完全理解后,教师可将习题进行变式,提出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要展开? (2) 如果半径和高均为6cm,最短路程又为多少? (3) 若将点b移到点a的正上方,如图,最短路线是哪一条? (4) 若将圆柱改为圆锥结果怎样? 这样不断变换题目的条件,逐渐提高难度,学生要想正确解答出来,要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正确地空间想象以及较强

16、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从上面的五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还有很多,它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依赖于教师的知识面,依赖于教师的创造性。但是无论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服从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究和思维的发展;都要讲究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要根据数学问题的性质和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