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神激励:为薪酬制度插上“隐形翅膀” 重利轻义薪酬设计之大忌 薪酬问题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薪酬固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设计薪酬制度,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几乎是每个人力资源工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目前,高薪留人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薪酬制度设置的关键。诚然,高素质人才创造高效的业绩、高端的价值,高薪是对人才的一种肯定。但也应该认识到,薪水只是肯定员工成绩、提高其积极性的一个因素。企业在设立薪酬制度时,除了物质奖励,不应忽视精神激励的巨大作用,如果企业在薪酬设计上“重利轻义”,片面强调高薪而忽略精神激励,必将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人们工作首先是为了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薪水的高低固然重要,但企业
2、招聘强调高薪,留人强调高薪,不论场合、不计时间一味“唯高薪”的做法,会让员工对薪酬的认识更加世故。受其影响,员工会更加计较自己的薪酬水平,质疑薪酬制度的合理性,有时关注绩效与报酬的公平性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唯薪酬”的错误观念最终必置薪酬管理于怪圈之中:组织越强调“薪酬”,员工的“唯薪酬”观念就越严重,对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就越挑剔,组织就越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薪酬管理上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组织做出再多努力都无法满足员工对薪酬制度的超高要求,这必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巨大伤害。 事实上,无论公司的薪酬制度、薪资水平多么公正、合理,还是会有部分员工对自己的薪酬不满。这主要是因为:1.员工高估自己的价值。一
3、般而言,员工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在组织中的贡献和价值,与此对应的,就是对自己的报酬抱有过高的期望。当现实与期望出现或大或小的落差时,就会造成员工对薪酬制度的不满。2.高估他人的薪酬。出于对他人薪酬和绩效考核的好奇,员工往往会根据一些道听途说对他人的薪酬加以猜测。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会在高估他人薪酬的同时却低估他人的绩效,因此,在心理上产生“薪酬不公”的错觉,从而对公司薪酬制度产生不满。 隐性激励润物于无声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将物质激励考虑得较为周全,基本薪酬、奖金、福利、旅游、休假等一应俱全,但是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却重视不足。不少企业工资高、福利好,但员工仍对企业报怨连连。究其原因,还是缺少精神激励
4、。当企业没有精神激励,员工就会感觉缺乏情感寄托,工作没有前途,无法产生归属感。 精神激励属于内在的附加报酬,它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但不能直接获得的报酬,属于隐性酬劳。精神激励可以分为职业性奖励和社会性奖励。职业性奖励 又可以细分为职业安全、自我发展、和谐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晋升机会等等;而社会性奖励由地位象征、表扬肯定、荣誉、成就感等因素构成。物质激励虽然能显著提高效果,但持续时间不长,处理不好,还可能适得其反;而内在的精神激励虽然过程较长,但一经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效果,更主要的是能够持久。精神激励作为一种内在、无形的激励,通过向员工授权、对他们工作绩效的认可,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替员工制定职涯
5、规划等多种形式,不但可以避免上述弊端,还能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产生远比物质奖励更积极、深远、广泛的影响。 在美国俄亥俄州,有一家钢铁和民用蒸馏公司的子公司一度经营不善。总公司派了丹尼尔担任子公司的总经理,企业面貌迅速发生了巨变。原来,丹尼尔在工厂里到处贴上标语:“请把你的笑容分给周围的每一个人。”他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平时,丹尼尔总是春风满面,笑着同工人打招呼,笑着向工人征求意见。全厂2000名工人,他都能叫出名字来。在他的笑容感染下,员工的工作热情大大提高。如此三年,工厂没有增加任何投资,生产效率却提高了30%。 实践证明,企业只有不断增加员工精神上的“满意度”,才能
6、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既要重视员工薪酬这种有形的物质激励,更要重视精神激励这种“隐形薪酬”,注重员工的成长、组织认同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尤其对于高素质的员工,他们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职业认同,因此,精神激励在其职涯中不可或缺。 精神激励层次要分明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像阶梯一样由低向高逐级增强,当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适当满足,就会转向对下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针对人的需要实施相应激励是可行的,但激励的方式不是单一的,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满足
7、时,就应适时增加精神激励的内容。但由于精神待遇具有隐蔽性,员工在表达对精神待遇不满的时候,常表现为强调对物质待遇的不满,管理者容易被这种表象所误导。 调查显示,在高级知识分子密集的组织,精神层面的激励更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学者以广州、长沙、兰州3个城市的报业集团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对员工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6个全面薪酬构成要素,它们分别是:物质层面的“稿费或业绩提成”、“绩效加薪”;精神层面的“办公条件”、“工作氛围”、“工作丰富化和趣味性”、“管理授权与参与”。其中精神层面的需求比物质需求所占比重更大,尤其是对顶尖人才,对其实施个性化的激励会更加有效。 国外一些同类研究结论如出一辙。
8、美国的模型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其发展、成就和成长为主。换一种说法就是:注重长期效应还是注重短期效应。对于知识型的员工来说,应该也是以长期效应为主。”他甚至还给出一目了然的比例数据:个人成长占33.74%、工作自主占30.51%、业务成就占28.69%,金钱财富只占7.06%。安盛咨询公司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通过对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多个行业的858名员工(其中包括160名知识型员工)进行分析后,得出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最有效的5个因素依次为:“报酬”、“工作的性质”、“提升”、“与同事的关系”及“影响决策”。研究还发现,知识型员工相比其他员工更看重“工作的性质”、“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决策”三个因素。 可见,对于高层次的人才和知识型的员工,“隐性报酬”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业绩。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工作制度、员工影响力、人力资本流动政策等方式进行精神激励,让员工从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如此一来,企业减少了对高薪的依赖,员工也更多地依靠内在精神激励,使企业从仅靠物质激励员工、加薪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