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
3、和1个蛋糕共付18元。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
4、问题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巩固练习:1、p3“结合
5、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五、拓展练习: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6、) 答:该付18元。第二课:买文具教学内容:p5 7 教学目标: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408 287 366 248 819 153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
7、8+6 40-64二、探索新知出示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3、解决问题。(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 .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b .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全班讨论:183
8、+4 表示什么意思?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4)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总结脱式计算写法:1、
9、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三、课题巩固练习p6“试一试”。1、提示: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四、巩固练习:p67连一连全部内容。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第三课:过河教学内容:p8 10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
10、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题:(1) 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 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计算32-88 20+164 30-45二、探索新知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
11、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 )”来帮忙。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5、提问: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因此算式为:54(9-3)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1、提示
12、: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算式:(70-46)8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四、巩固练习p910练一练所以内容。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
13、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练习一教学内容:p11-12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2、说明练习内容,
14、导入课题。二、指导练习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独立解答。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解法一: 126=2(元) 解法二: 36=18(元) 解法三: 123=4(瓶) 32 1812 64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男生买
15、的饮料便宜。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a. 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b. 独立解决问题c.在小组内交流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8、数学游戏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教学目标:1 学生经历从
16、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重点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时间为3课时第一课 看一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 让学生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那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3.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1.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观察讲台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
17、多只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 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语言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观察。2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3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重点难点: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课前准备: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创设同学们天天都在学校,学习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 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倾听体验感悟1、 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
18、,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 么样子的?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学生活动。注意:按照老师引导有序的观察。如,先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 观察后,再调换其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观察的方法。交流:总结活动体验 探究新知1 讲解每个面的名称2 板书:正面、侧面、上面3 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4 组织学生互相摆
19、放,指出不同的面1 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2 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3 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4 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实践应用完成练一练1、 第一题。(1)、引导学生审题,(2)、反馈: 2、 口算3、 连一连, 4、观察一个物体,1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2 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反馈3 说一说。4 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较好,积极举手,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第二课 看一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
20、1 引导学生动手拼摆书中要求的图形从上,侧,正面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述出来2 建立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积极动手操作愿望2 培养小组意识建立空间观念重点难点:辨认由多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课前准备: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投影仪。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创设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可是机灵狗没学会,谁愿意教一教他?倾听回答问题探究与体验感悟1指导学生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 2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呢?3 发现站在其中的两个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谁来说说
21、?4 完成连一连5 做一做1 观察后交流。2 生:我是站在机灵狗的位置,看到了三个横着排列的正方形。生:我站在笑笑的位置,看到积木的上面和侧面,生:你说得不对。图上的积木很高,笑笑根本就看不到上面3 是在上面和正面看。4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同桌交5 弄清题意。搭积木,小组观察、交流。实践应用“练一练”1.完成第一题。2完成第2题3成第3题。4.完成第4题。1 审题。根据图形进行想象,连一连2 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动手操作、观察并交流。3 (1)填图号。(2)搭一搭。4 动手连线。集体交流。教学后记: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能正确指出物体的
22、正面、侧面、上面。但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来参与的时间不够。 第三单元 加与减第一课 捐书活动教材分析教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小学捐书的情况,从而创设出“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列出数学问题,并独立列出算式,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自己尝试算出得数,然后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教材还提供了三个数连加的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格式的指导。学情分析1、 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本课正是在两个知识点基础上继续学习的。2、 大部分学生具备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利
23、用旧知,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独立正确进行计算。但同样也有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学习后反复练习才能正确计算。3、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以及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习目标1、能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及进行简单的估算,说出估算的方法。2、结合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忙吗?我们数学经常要进行单元考试是不是,这些试卷都我们老师们轮流着自己出,自己印的哦,接下去的这个单元要轮到蓝老师去印试卷,我在想,试卷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一
24、份的,可我不知道我们二年级到底有多少个小朋友,但我知道我们二年级有五个班,你觉得老师大概要印多少份试卷才够呢呢?一、提供材料 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一堆书)师:这是什么,(书),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部就举行为贫困地区儿童的捐书活动,这是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同学捐的课外书,你知道有多少本吗?(学生说)大家都说不出来吧,老师也估不出来,想知道大概有几本吗?那怎么办?蓝老师有办法啊?我去大队部去找一个人!2、看看、说说 :找出数学信息结果啊,姜老师给我这样一个东西,(课件出示)出示统计表:航埠小学四、五、六年级捐书活动情况统计)。仔细观察这张表格,看看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3、提
25、出问题 师: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又该怎样列式?(同桌互相先说说)反馈:直接说出问题并同时列式,其它小朋友可要注意听了,如果回答对了,请你用掌声鼓励一下好吗?4、分类引出新问题师:现在小朋友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也列了一些式子,观察这些式子,哪些式子的计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我们还没学过?师:哦,你们同意这位小朋友的说法吗?那这些学过的算式你们都会做了吗?真的?好,那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加法来算一下。算之前,老师要问一下,两个三位数相加,我们一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反馈:反馈,拿一个小朋友的展示一下。好,看来二个三位数相加,小朋友们真得会了,那我们就把它也擦
26、了,剩下的这是三个数(连加) 三、解决问题 1、估算:师:老师记性不好,谁还记得这个式子是根据哪个问题列出来的吗?板书问题:四、五、六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师:刚才一大堆书我们大家都估不出大概有多少,因为信息不够,现在,老师给了我们这张统计表,我们能不能估一下这三个年级一共大约捐了这么多的书吗? 可能估的结果会有: 100+100+90290100+100+100300 110+100+90300 120+100+100320反馈:注意学生的讲法,并提问:根据刚才小朋友们的估算,你觉得哪些结果是少估的,哪些结果是多估的呢?根据小朋友们的回答:我们知道,正确的结果肯定比290大,比小,也就是在29
27、0到320之间。2、我们刚才估算了它的大概结果,那我们把它结果大概估出来有什么用呢?(有时,不要求准确结果的,我们也可以估一个大概结果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估”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3、算一算:(学生独立演算)但是,我们学校最终要把这些书捐到灾区去,那得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可不能是一笔糊涂帐是不是。师:那你有办法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哦,这么多小朋友都会啊,那让我们在草稿本上试着来做一做好吗?(学生独立尝试):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尝试情况,对有特点的进行收集)如果已经有同学尝试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情
28、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3、四人小组交流: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来看看你组里的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的算法吗?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4、全班汇报:第一种:两个数相加 方法1、118+104+95 1 1 8 2 2 2222+95 + 1 0 4 + 9 5 317(本) 2 2 2 3 1 7师:根据题目的意思,118加104表示是四、五年级共捐书多少,再加95就表示(请学生回答),你的方法和这个一样吗?这种计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吗?看来,有时旧知识可用来解决新问题的是吗?方法2、 1 1
29、8 + 1 0 4 2 2 2 + 9 5 3 1 7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以前学过的吗?如果让它和刚才的那种方法比较一下,你觉得你的这处方法怎么样? 方法3、 1 1 8 1 0 4 + 9 5 3 1 7师:和这个小朋友一样做法的举手,这种方法你以前学过了吗?哦,没学过也能想得到啊,还敢试一下,真了不起,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的这种尝试精神。但是,你怎么会想到有这种方法来计算呢?(两个数相加可以放一起,三个数也可以放一起的) 还有其它不同的做法吗? 方法4、100+100+100=30018+4-5=17300+17=317师:你是怎么想的?哦,小朋友们,把118看成100,你想到了什
30、么?(估算)对,这其实是对估算的一种精确化,是一种口算的方法。先把这些数看成整十,整百地相加,然后把少估的加上去,多估的减去。它在计算时,能使数字变简单方便容易记忆。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观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深刻体会计算的方法。5、对比估值与计算结果观察,写答语师: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317本,我们还要在横式写出答案 ,让我们和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是不是在我们的估算范围之内?那你觉得我们前面的估算有没有价值?(一种初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师:由此,我们对估算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估算可以初步检验我们的计算结
31、果是否正确。师:到现在为止,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没有),对了,还应该写答语,把问题回答完整。设计意图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相比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也体会估算可以验证计算的结果。三、方法优化1、教师:我们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捐了这么多的书,我们低年级的小朋友是不是也该,于是我又问姜老师:姜老师啊,高年级的同学捐书这么积极,那低年级的小朋友怎么样啊?你猜姜老师怎么做的。她二话不说,又给了我一张(出示课件)大家自己找一下数学信息好不好。大家找好了,你估计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口答一下)师:在动笔计算准确结果之前,我们要对这个式子的结果进行做什么? (估一估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必要
32、吗?真聪明!那先估计一下结果在哪个范围之内,并和你同桌说说,完了之后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好吗!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来全班汇报:刚才老师转了一下,找了几种不同算法的小朋友,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实物投影展示)小结:刚才小朋友用的是一种凑十法,凑十法在我们数学里经常会用到,它能给我们的计算带来方便。设计意图优化计算的方法,引导学习数学的方法。四、巩固算法:今天学的三位数连加你觉得已经学会了吗?有没有信心跟老师去进行闯关活动。第一关:竖式计算:475 + 263 + 149 7 2 4+114+86 四、综合应用第二关:购物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连
33、加,想不想到实际生活中用一用?(课件出示)师:再过几天又是周末了,听说有个商场刚开张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呢!买1000送大礼包。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每样商品的价格?师:先来看它的第一个问题:(课件)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一块手表。你能帮妈妈估算大概要带多少钱?你是怎么估的?反馈教师板书,之后问:生活中的数学要符合实际,看看以上几位小朋友估的结果,你觉得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可能不合理。同桌说说。 (感受数学用到生活中要符合生活实际)课件出示:妈妈至少要买哪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 师:在这句话,我觉得有一个词在我们数学里面经常会出现的,也很重要的,(至少),说说是什么意思?怎样能用同样的钱
34、买最少的东西呢?(尽量买贵的商品,那么所得的件数就会更少) 师:可惜妈妈今天只带了500元,想买三样商品回家,你帮妈妈参谋一下,妈妈可以买哪三种商品?你可以先跟你同桌商量商量,再算一算。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带的钱比较少,那就先把商品往便宜挑)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三位数连加的知识,我们一般会有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你会比较喜欢哪些解法?平常计算时,你会进行选择吗?这节课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三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110+100+90300 118+104+95317(本) 估:100+100+100300 1 1 8 120+100+100320 1 0 4 + 9
35、 5 3 1 7答:三个年级共捐书317本。第二课 运白菜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学内容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二节运白菜二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教材通过运白菜的问题情境提出连减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
36、学情分析 这一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三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经验和体现。低年级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因此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便于理解。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并且有一定与连减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积累,认知范围相对广泛,有一定的迁移学习能力。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中探索连减具
37、体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解决问题不同策略的过程,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六 教学方法 讲解法 练习法七 教学具准备 课件 草稿纸 八 教学流程一 激趣导入师:五一劳动节到了,淘气和笑笑也去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帮忙收白菜。(出示主题图)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我们从图中都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预设一:一共收了白菜850棵。预设二:第一次运走白菜288棵。
38、预设三:第二次运走白菜256棵。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我们能根据我们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预设一:一共运走多少棵?预设二:第一车运走之后,还剩多少棵?预设三:运走两车之后,还剩下多少棵?(预设一、预设二边回答边解决,预设三边说边板书)师:同学们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并把算式写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只列式,不解答)(巡视全班,取代表)板演:式子一:850-256-288 式子二:850-(256+288)师:那老师请你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算呢?(式子一)预设:我是先求第一辆车运走之后剩余的白菜,在减去第二辆车运走的白菜。师: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式子又是怎么列
39、的呢?(式子二)预设:我是先求两辆车一共运走的白菜,再把总的棵树减去运走的数量。二 探求新知师:下面我们来估一估,运走了两次之后,农田里还剩下多少棵呢?预设:还剩300棵。师:你是怎么估的呢?预设:850不变,把256看成260,把288看成290,那么850-260-300=300(棵)师:还有谁有不同的答案呢?预设:大约还有290棵。师:你又是怎么估的呢?预设:850不变,把256看成260,把288看成300,那么850-260-300=290(棵)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不同的答案,那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菜园里到底还剩下多少棵白菜呢?(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请学生板演)师:你是如何计算
40、这第一个式子呢?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的呢?预设: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850-256-288 =594-288 =306(棵)师:那要注意什么吗?预设: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够向前借一。师:有谁是算第二个算式的呢?是怎么算的呢?预设:我也是列竖式计算的 850-(256+288) =850-544 =306(棵)师:列递等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么?预设:等号对齐。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式子,你们有什么发现么?预设:有两个减号,都是三位数。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三位数连减。那老师再考考同学们,这样的式子是按什么顺序做的呢?预设: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师:如果有括号呢?预设:
41、先算括号里的。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两个式子,你们能发现什么异同点么?预设:一个式子减号变成了加号,还多了一个括号。师:也就是说,一个数连续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三 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师:同学们非常棒,下面我们来做这几道题。456-278-132 930-(80+480) 368-(168+70) =178-132 =930-560 =368-168-70 =46 =370 =200-70 =130 二)巩固练习四 全课小结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学了什么啊?你又学会了什么?生活中有很多连减的数学问题,就像今天研究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善于发现这些数学问题,并且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
4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九 板书设计运白菜估一估 运走两车后,还剩下多少棵?850-260-290=300(棵) 850-256-288 850-(256+288)850-250-290=310(棵) =594-288 =850-544 =306(棵) =306(棵) 十 教学反思1、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
43、活技能。3、站在学生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总之,教师要精心的组织、要有效的引导、真诚的合作,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第四单元 乘与除一、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
44、、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4、能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6、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2、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
45、。3、能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单元教学内容(一)小树有多少棵(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二)需要多少钱(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三)练习一(四)参观科技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五)植树(一位数除两位数)(六)练习二 四、单元预备课时:7-8课时第一课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
46、算方法。教学用具:小黑板、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78 = 96 = 65 = 85 = 46 = 2、70、100里面有多少个十?500、2000各有多少个百?4000里面有多少个千?3、4个十、11个十是多少?5个百、13个百是多少?6个千是多少?(复习数的组成,为口算乘法做准备。)二、新授。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一共有几捆树,每捆有多少棵。(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小树一共有多少棵?”(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4)小组交流。2、探索口算方法。(1)203 =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60”表示
47、有60棵小树。(2)202020=203=60(可以用学具摆一摆)(3)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4)因为23=6,所以203=60。(5)还可以理解成再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3、小结:203表示的意义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4、找规律。(发现了什么?)23=6 203=60 2003=600 (2个百乘以3是6个百,是600) 20003=6000(2个千乘以3是6个千,是6000)师:刚才我们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些算式都是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师:你有什么好方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先用乘法口诀
48、算出乘数和被乘数零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零。)思路:提出问题 算法多样化 建立数学模型 摆学具 讨论算式的表示方法 类比推理。三、试一试。1、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2、304= 508= 9600=四、练一练。1、每箱草莓有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2、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0 70043、看图解决实际问题。(1)让学生理解图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有几堆香蕉,每堆香蕉有几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几根。(2)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方法一:603=180(根),再计算200180
49、=20(根),说明够吃一天。方法二:603=180(根),再比较大小,因为180根比200根少,所以够吃一天。(3)解决问题(2),先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4)解决问题(3),因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问题一:一共有多少根香蕉?问题二: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每天吃多少根香蕉?问题三:它们3天吃多少根香蕉?五、数学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作业设计:书上第3页的第2题。板书设计: 小数有多少棵 每捆20棵 有3捆 20+20+20=60(棵) 203=60(棵)课后记:第二课 需要多少钱教学内容: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汽车销售合同范本
- 2024陕西智能制造行业劳动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品牌加盟店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施工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高温高压管道材料购销合同2篇
- 专用仓储物流仓库建设施工协议模板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国有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解除与经济补偿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购房贷款担保与房屋权属登记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代生产加工服务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餐饮品牌加盟保密合同范本3篇
-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第3版 课件 【ch02】软件无线电理论基础
- 国网山东电力生产技术改造原则
- 铁路运输安全现场管理
- 2023年某保险公司春节经营教材
- 刘都才-南方水稻田杂草发生动态及防控技术
-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操作规程
- 北仑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告知书
- 深蓝的故事(全3册)
- GB/T 42461-202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服务成本度量指南
- 职校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 央国企信创白皮书 -基于信创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