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_第1页
关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_第2页
关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_第3页
关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_第4页
关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沈阳建筑大学 交通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摘要:为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实践型人才,通过对国际先进培养体系和成功案例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本文对诸如工程人才的定义不明确、从学校中走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等问题进行讨论,试图找到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向导,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体系;实践能力;社会需求;案例分析;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56-02 进入21世纪以来,工程施工建筑行

2、业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不仅仅是施工技术层次的变化,工程行业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实践是工程的核心,求职者只有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工程这个大行业中存活1。通过对目前就业形式和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情况分析得知,以目前的教学体系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只知坐论道,不知起践行”,需要被改变2。力学作为工程范畴中最重要的学科,优化改革刻不容缓。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将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中,理清两者p系,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寻得出路。 一、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一)输送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 平衡是万物和谐并存的准则。平衡一旦被打破,问题就会出现

3、。工程行业就业困难就是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这种供求关系的失衡。问题归根结底是当前的教学模式没有跟上社会行业的需求变化,导致在人才培养方向和社会需求方向出现了鸿沟。行业中没有绝对上的衰退,某种意义上是以另一种形式的兴起3。高校应该科学把控社会经济对行业的变化,通过从毕业生就业企业所反馈的信息对教学理论体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调整,与社会需求形成对口,使供给适应需求,从而达到平衡4。 (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向不明确 长期以来,我国对工程实践人才的培养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停留在广泛理论教学的阶段,并没有针对性地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大部分高校在没有弄清

4、楚实践能力的概念之前,就开始制定教学体系框架,确定培养方向,这种盲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经历了不断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步,但我国对实践能力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6。工程学是一个具有层次的学科,不仅需要高端的纵向科研领域的人才,同时也需要低端的实际应用技术型人才。根据岗位需求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阶段的教学体系框架,明确不同领域的培养方向,主动迎合社会需求,以达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毕业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国内行业发展和教学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背景还是工程行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学会抓住社会的需求点。然而,中国的教学体系缺乏这种对行业

5、局势的分析5。一方面,人才具有足够广泛的专业知识面,对实际工程出现的大部分问题能依靠实践经验找到理性的解决方案,属于对知识面广度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对某个学科的特定领域有着足够深入的认识,具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属于对知识面深度的需求。工程教学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问题:教学体系过于传统和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行业环境;毕业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差,无法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2;高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缺乏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无法把控未来行业的就业方向。 三、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带来的启示 (一)实践在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必然性 实践是工程的核心,无论是对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6、还是对工程技术的创新,都需要实践。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工程行业时时刻刻受到影响。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变革趋势,行业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发生改变在所难免,在改革更新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出现新问题。有些问题并不能在课本中找到特定的理论知识来解决,而是需要依靠一定的经验。实践是积累经验的最好途径。在美国,注册工程师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至少具有4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欧洲也出台了相关标准来严格把控工程师的质量。 (二)实践跟随工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一直以来,工程都代表着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实践作为工程的核心,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应对。美国是公认的工程师职业素养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工

7、程教学体系模式具有足够的启发意义,在对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始终以国家的政治、经济、行业前景为前提7。21世纪之后,美国对工程人才提出了回归到实际工程的新要求,并且细化了培养方向。一是对科研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二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拥有一定的经验和广泛的知识面来解决工作中随时出现的实际问题。而且,对这种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是工程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我们要时刻把控社会对工程行业的需求,并对教育机构进行适时调整,不断提高人才的环境适应能力7。 (三)注重产学合作教育 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讨论最为激烈、应用最广且取得一定效果的方法是企业与高校对人才的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旨

8、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与施工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为将来正式进入工程师岗位做好准备5。它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学生、院校、企业的三方参与下形成制度化教育,从实际工程中获取经验,探索目前工作单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现状。 四、实践培养模式的改进 教育模式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行的过程,改革效果不理想是正常现象。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寻求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明确工程实践概念。工程行业的教学方向应当多样化、层次化,以适应社会的行业需求,并将这些教学方向推进到实践实习的过程中7,以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其次,高校要重视对行业未来发展方

9、向的分析,调整招生人数和课程安排。最后,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实习,不能仅仅拘于形式主义,应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实践教学地位。 五、结束语 尽管我国始终没有停歇改革的脚步,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依然偏向中庸,既缺少实践型技术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广泛的知识体系,也缺少科研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对专业知识深度的挖掘创新能力,在工程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框架中始终没能找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实践是工程之本,实践教学的改革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动而单独考虑。本文以行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先进教学体系,结合社会近期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及社会岗位的多样性确定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框架,优化人才培养,

10、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新蕊.高职课程桥梁工程施工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5,(14):206. 2陈坚民.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打造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47-250. 3戎贤,崔武文,闫西康.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9-13. 4倪国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8-61. 5尹宁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71-75. 6余晓.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7白逸仙.社会需求导向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收稿日期:2016-11-25 基金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科研立项课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