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_第1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_第2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_第3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_第4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行)一、背景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传染性疾病。该病在全球广泛分布,我国是高流行区。1992年甲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抗-hav阳性率高达80.90%。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人们防病意识的增强,特别甲肝疫苗的广泛应用,我国甲肝发病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我省近年来甲肝病例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在疫苗针对传染病里仍然是发病较多的传染病之一,且在局部地区,仍时有暴发疫情的出现。为有效控制甲肝流行,我国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我省也自2010年起在全省范围将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为此,及时开展甲肝监

2、测对于科学指导甲肝疫苗免疫和甲肝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指导各地开展甲肝监测工作,特制订本方案。二、监测目的(一)及时发现甲肝病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二)掌握我省甲肝发病及流行趋势,完善甲肝预测、预警机制;(三)掌握甲肝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识别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四)掌握我省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三、监测病例定义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8-2008)(以下简称“甲肝诊断标准”),结合当前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有关要求,将甲肝监测病例定义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其中临床诊断病

3、例与“甲肝诊断标准”中的临床诊断病例一致,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甲肝诊断标准”中的“确诊病例”一致(即在本监测方案中,确诊病例即实验室诊断病例)。(一)临床诊断病例:有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或者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二)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血清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临床诊断病例中,如果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在无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情况下也可诊断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流行病学联系是指病例出现临床症状前的5-50天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如确诊病例的家庭成员、性伴侣

4、等。无症状的抗-hav igm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暂不纳入本方案规定的监测对象。今后随着甲肝病例的进一步减少,将适时调整监测病例定义。三、监测内容与方法(一)流行病学监测1、病例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甲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实行网络直报的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单位应于24小时内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发现甲型肝炎病例后,在诊断与报告方面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根据病人症状、体征、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和特

5、异性检查(如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做出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诊断病例的诊断。如果在短时间(如1周内)连续接诊多例甲肝病例时,应详细询问病例有关情况,警惕暴发疫情,并以最快的方式(电话或派人)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医院防保科应认真核实本单位报告卡质量。2、病例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于48小时内对甲肝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并进行实验室核实诊断。调查时采用统一的“甲型肝炎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1)”。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史、血清学检查结果、感染危险因素以及需要采取暴露后预防措施的密切接触者的判定等。3、病例的实验室复核有条件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

6、开展甲肝病例的实验室复核。复核的重点是临床诊断病例和未分型肝炎病例。复核方法包括甲肝抗体的检测和病毒分离。甲肝抗体检测要求采集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于密闭螺旋口小管中,置冰壶内送至实验室或-20低温冻存待检。甲肝病毒分离标本要求采集潜伏期或急性期早期患者的粪便、血清或其他样本于密闭塑料容器中,置冰壶内送至实验室或-20至-80低温冻存待检。对临床诊断病例和未分型肝炎病例,除开展甲肝的检测之外,还应开展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如戊肝的检测。4、主动监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10天到辖区内医院有关科室进行一次主动监测,查阅门诊及出入院登记,及时发现有无漏报病例,特别要加强对托幼儿童、中、小学生甲肝病

7、例的主动监测。甲肝主动监测工作应与其它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监测和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结合起来。5、订正报告鉴于甲肝的发病与诊断特点,做好病例订正工作十分必要。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主动监测中,也应了解已报告病例的最新情况,汇总统计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订正卡”。(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每年选择一定数量的县区,开展针对各年龄组健康人群甲肝抗体水平的血清学监测。一般每个年龄组监测对象不少于50人。血清学监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提出监测计划,选

8、择监测地区,开展质量控制,分析监测结果,进行结果反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则完成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布置的监测任务,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同时要注意将抗体水平监测与疫情监测有机结合,进行总和分析。(三)甲肝暴发疫情监测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技术指南开展甲肝暴发疫情监测和调查处置。1、流行与暴发定义流行:某地区甲肝发病水平达到近3年同期平均水平的2倍及以上(不包括暴发年数据)。暴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甲肝暴发在30天内,一个学校、幼托机构、工厂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甲肝病例;在15天内,在一个自然村或居委会出现5例甲肝病例;在15天内,一个乡、镇、街道发现20例

9、甲肝病例。2、甲肝暴发(流行)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或医疗)机构发现甲肝暴发或流行(以下简称“甲肝疫情”)后,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报告工作。(1)集体单位或医疗机构在发现甲肝疫情后,应在小时内以电话或最快的方式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或学校亦可向当地乡级卫生院)报告。乡级卫生院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并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接到报告或发现甲肝疫情应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进行报告,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在甲肝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

10、,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随时对甲肝疫情首次报告进行相应更正,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3.疫情调查与处置发生甲肝暴发(流行)后,省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派人赴现场指导参与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与访谈,描述三间分布,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人群发病居住环境、疫苗接种以及人口流动等影响因素,掌握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并及时开展疫情处置工作。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应遵循边调查边处置的原则,同时还要采取如下针对性的控制措施。(1)病例管理:对甲肝病例积极开展救治,防止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病例可在医院、集中治疗点或家中进行治疗;患病儿童和学生不应带病坚持

11、上课,但可在无临床症状后即返校。饮食行业和保育人员中的甲肝患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2)粪便管理和环境消毒:对病例粪便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对疫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3)水源和食品管理:针对调查发现的食品和水源污染,卫生部门及水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合作,确保饮水安全。专人负责对水源消毒,进行卫生学指标检测;对可能引起甲肝暴发的商业化流通的食品、饮料及饮用水立即召回、封存和销毁。(4)应急接种:根据疫情状况和既往甲肝免疫状况等,评估疫情蔓延风险,确定接种范围和对象,按照“知情同意、自愿接种”的原则开展甲肝疫苗应急接种。(5)健康教育:开展预防甲肝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做好饮水卫生、食品

12、卫生和环境卫生,提高防病意识,养成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疫情期间不吃生冷食物。4、标本采集与运送(1)血清采集及运输采集病例急性期的静脉血5ml,离心后取血清装入血清管,冷藏运输至实验室开展抗-hav igm检测。每起暴发疫情应采集10例标本,不足10例者全部采集。清采集及运输。(2)检测项目与方法甲肝病例急性期血清检测抗-hav igm和抗-hev igm。有条件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甲肝病例急性期抗hav-igm阳性血清标本开展hav核酸检测(rt-pcr)及基因分型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报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各级职责(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全省的甲肝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13、,负责组织开展甲肝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免疫成功率监测和甲肝疫苗接种率监测;参与甲肝暴发流行的调查和处置;开展甲肝病毒分离工作;负责全省监测资料的汇总、整理、分析、反馈及上报。培训下级单位业务人员,对监测工作进行督导、评价。(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下级单位业务人员,组织或参与暴发流行的调查和处置,负责当地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反馈及上报;对甲肝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有条件的市,开展甲肝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三)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个案调查、暴发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标本收集与转运、接种率监测、免疫成功率监测、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有条件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甲肝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培训指导医疗

14、机构人员开展监测工作,收集、汇总及上报相关资料。(四)医疗机构负责病例报告、标本采集、协助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转运,培训医护人员。五、资料收集、整理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按照各级职能,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传送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开展监测数据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将分析结果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级部门应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反溃。(一)个案信息上报对甲肝病例调查后,应将个案调查表与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进行核实与订正,使两者基本信息一致。核实无误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个案调查表录入数据库,并于3天内通过网络上报市级;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个案调查表后

15、,立即通过网络报告省级。(二)资料管理原始个案调查表、暴发流行调查总结报告、报表资料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保存备查。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要对上年度监测工作进行总结,认真分析监测工作,数字详实,内容具体,既要总结经验教训,寻找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又要提出建议和设想。六、监测系统的评价为了解监测系统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要对监测系统开展定期评价。监测评价指标如下:甲肝病例报告率 100l 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率 80%l 实验室诊断病例在报告的甲肝病例中所占比例大于95%l 死亡病例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核实率 100%l 暴发流行疫情省或市级疾病预防控

16、制机构现场调查率 100%l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标本7天内完成检测、反馈率 80%附表1 甲型病毒性肝炎个案调查表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 病例编码口口口口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 家长姓名: 工作单位: (学生填学校)集体居住地址: 户籍地: 省 市 县 乡 村 组现住址: 省 市 县 乡 村 组是否流动人口?联系电话: 联系人 :邮政编码 性别: 男 女身份证号:民族: 出生日期:_/_/_ 年龄: (岁)患者职业:干部 工人 农民 学生 教师 个体户 医护 献血员 饮食业 其它 是 否 不详 诊断和就诊原因诊断名称: 本次就诊原因:l 有急性肝炎症状l 评价或检测肝功能l 肝炎病人的无症状接触

17、者高危人群筛查l 肝炎病人的无症状接触者非高危人群筛查(如:主动要求)l 献血或器官捐献者筛查l 既往感染肝炎病毒者的复查l 孕检或分娩前检查l 正常体检l 其它: (如为其它详细说明)是 否 不详 诊断日期和临床表现诊断日期:_/_/_有无症状如有症状,发病日期:_/_/_纳差 厌油 恶心 呕吐 腹痛 头痛 巩膜黄染 尿黄 皮肤黄染 发热 体温: 其他症状 是否孕妇?如是,孕多少周? 是否住院病人?如住院,住院日期:_/_/_有 无 不详 实验室检查结果抗-hav抗-havig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hbv-dna抗-hcvhcv-rna抗hdv抗

18、hev阳 阴 不详 alt: 正常值上限为: 检查日期:_/_/_ast: 正常值上限为: 检查日期:_/_/_传染源接触史出现症状前2-6周是否接触甲肝确诊或疑似病人如果是:接触类型(与病人关系)为家庭成员(非性接触)性接触被看护者看护者一起玩的玩伴其它: 接触日期(起止): _/_/_ 至 _/_/_接触程度: 接触方式: 饮食 同住 同玩 护理 其他方式 患者是否为托幼机构的幼儿或工作人员?患者家中是否有人为托幼机构幼儿或工作人员如果是,请问在托幼机构里是否有甲肝确诊病例?是 否 不详 甲肝疫苗注射史接种过甲肝疫苗吗?如接种过,共 针?接种疫苗种类:灭活 减毒 两种都接种过 不清楚第一针接种时间:_/_/_第二针接种时间:_/_/_最后一针注射单位: 是否打过免疫球蛋白?如打过, 时间为:_/_/_是 否 不详 3.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前15-75天)发病前2-6周,外出史:性伴史:同性性伴:0 1 2-5 5异性性伴:0 1 2-5 5药物注射史病例是否被怀疑为一起共同传染源暴发的一个病例?如果是,暴发的类型是食物传播吗?与确诊的饮食从业人员有联系的暴发与确诊的饮食从业人员无联系的暴发 具体的食物为:是水型传播吗?是不明原因的传播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