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牵伸法及体疗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96例体会_第1页
屈曲牵伸法及体疗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96例体会_第2页
屈曲牵伸法及体疗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96例体会_第3页
屈曲牵伸法及体疗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96例体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屈曲牵伸法及体疗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96例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腰椎屈曲牵伸法及体疗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96例采用屈曲牵伸治疗后,指导腰椎活动度康复训练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6例患者均获得快速缓解症状。体会:屈曲牵伸法及体疗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具有起效快、疗效准确,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紊乱;屈曲牵伸法;体疗 【中图分类号】q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086-02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亦称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或腰椎间小关节综合症,是骨科常见病。发病常

2、因久坐、久蹲后猛然起立,或者腰部劳累后突然弯腰发病。伤后腰部立即发生难以忍受的剧痛,其疼痛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的急性腰扭伤。既往归入“急性腰肌扭伤”范畴,采用口服消炎止痛药、静脉使用皮质激素或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欠佳。经常治疗不及时,形成慢性腰痛。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96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均采用屈曲牵伸治疗后,配合腰椎屈伸训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96例病人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出院后获得3-12月随访。其中男性59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4.5岁。病史最短30分钟,最长5天,平均1.5天。 1.2诊断标准: 诊断

3、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急性腰扭伤制定):、急性起病,久坐、久蹲后猛然起立,或者腰部劳累后突然弯腰诱发。、症状:立位时呈微屈腰, 不敢伸直, 常需扶桌、别人肩部或双手扶骼。不能坐直或呈直腰后仰, 双手撑床状。不能主动上床,平卧需屈髋屈膝或者腰部与床面不能相贴。疼痛严重程度vas疼痛评分介于8-9之间,与所受外力不符。、查体:腰肌和臀肌痉挛呈板状,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状,棘旁可有压痛, 紊乱的椎间关节体表投影区压痛明显,棘突、棘突间无压痛,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侧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病理征阴性。、影像学:x片伴有或不伴有腰

4、椎生理弧度改变及侧弯;ct及mri排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及其他破坏性病变。 2方法 2.1牵伸法:患者屈髋90屈膝120仰卧, 术者面对患者, 跪或站在患者足端, 双手扶住患者双膝,缓慢左右摇晃双下肢约1-2分钟,逐步放松腰部紧张的肌肉后,缓慢加大屈髋角度至患者出现腰痛角度,分散患者注意力后猛力向患者胸部推按, 使双膝尽量靠近胸部, 使患者臀部离床, 达到仰卧屈曲牵伸腰肌的目的。逐步恢复平卧位,翻身为俯卧,使用摩、揉等轻柔放松手法进一步放松腰肌约2-3分钟,帮助患者跪式膝胸位,施术者一手置于患者l2/3棘突,另一手置于患者骶髂部,用分推手法使腰部进一步牵伸,逐步加力,反复数次后突然加力,使

5、患者臀部贴于足跟,胸部贴于膝部。在俯卧牵伸过程中的某一角度, 患者可有一侧或者双侧腰痛剧烈发作, 但双膝碰到胸部时则缓解;然后继续膝胸俯卧位,脊柱侧先前呈45位左右继续重复牵拉,充分拉伸侧方腰肌。以上动作重复数次直至患者疼痛缓解,改为侧卧位行常规侧扳法。患者腰痛缓解或消失,腰椎活动度恢复,手法成功。 2.2体疗:患者取俯卧位,逐步屈膝屈髋呈膝胸位,臀部紧贴足跟,腰椎屈曲,上半身尽可能紧贴双膝,维持20-30秒;逐步调整为双膝分开如肩宽,跪于治疗床上,双手与肩宽支撑上半身,收腹屈曲腰背至最高点,头部自然向下,双目看双膝,配合缓慢呼气,持续约10秒钟,缓慢抬头,腰部不用力变直,配合吸气,持续5秒钟

6、左右(动作类似瑜伽猫式)。反复数次,直致腰痛缓解,腰椎活动度恢复。 3结果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急性腰扭伤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未愈:症状无改善。结果治愈72例,好转24例,有效率达100%。 4体会 腰椎小关节紊乱系指腰椎关节突关节因外力作用发生微小错动,关节滑膜嵌顿,不能自行复位所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类似传统医学“骨错缝”“关节脱骱”。 其特点是腰痛与所受外力不成正比,急性发病, 腰部疼痛较剧烈腰部活动明显受限,手法治疗后可即刻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现代医学认为腰椎小关节是滑膜关节,关节囊

7、位于关节突后外侧,前内侧被黄韧带代替,滑膜突入关节间隙形成皱襞,成人滑膜皱襞的出现率为85.9%1。患者在弯腰后突然伸腰, 该处关节囊上的滑膜皱襞来不及回到正常位置,被卡压于两关节面之间2,从而形成腰椎“滑膜嵌顿”。小关节神经支配是脊神经后内侧支发出的神经支配的。内侧支在横突基部的浅沟并在同一平面椎间关节的前下缘被横突间韧带遮盖,其主干继续向下走行发出分支到棘突两旁的肌肉,韧带和皮肤。同时又发出一细支到下一节段的椎间关节。嵌顿的滑膜水肿,临近神经受压而产生剧烈疼痛。因此使用激光3、冷冻4等消肿止痛的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成人腰椎滑膜皱襞主要出现在外上、外下及外侧1,任一皱襞均可能被嵌压,笔者既

8、往单纯使用旋转侧扳法5、6、7、8均不能快速、完全缓解症状,需要使用药物或者其他辅助治疗。腰椎小关节压力在后伸时增高,前屈时减低,所以复位方法应当以屈曲法为主,方能将被嵌压的滑膜皱襞复位,但是单纯屈曲手法复位仍有少数患者侧方皱襞嵌压复位不彻底9。笔者所用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起效快,疼痛缓解彻底,腰椎活动度恢复满意,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俞阳,刘利君, 彭明惺等.腰椎椎间关节滑膜皱襞的解剖学研究及成人儿童的比较a.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 (5) :518-521. 2 engel r,bogduk n.the menisci of zygapophyseal joints

9、 j.j anatomy,1982, 135(pt 4):795809. 3 唐晨.超激光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9):812. 4 任丽霞,于少平,吉文彬.手法、冷冻与中药热敷交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286 例b.山东中医杂志,2010;29 (11):772. 5 陈福洪,陈振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80例a.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7:66. 6 朱建伟,邱志汝.定点斜扳治疗胸、腰椎小关节紊乱所致髋关节周围疼痛42例a.江苏中医,2010;42(8). 7 李向阳,王拥祠.斜搬法加七叶皂苷钠静滴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b.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