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浅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浅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浅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浅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高职思政课仍然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观念陈旧、方法单一、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堂轻实践的缘故,因此,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必须从改变观念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师生情感活动。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课 教学 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16-01 1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现状 总的来看,经过不断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导致一些学生不爱学,一些教师不认真教。其具体表现在:(1

2、)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他们认为思政课没用,学好专业课才是硬道理。(2)绝大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体现在日常行为上,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是常态,课上睡觉、玩手机、吃东西屡见不鲜。(3)从政治课教师角度看,由于其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政治课教师的辛勤努力和付出,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和认可,使教师产生懈怠心理,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敷衍了事。 2 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2.1 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落后 许多高职院校重专业课轻思政课,导致一些思政课教师缺乏压力感和动力源,对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较少关注和研究,许多教师仍固

3、守传统教育观念,如“以教师、教材、学科为中心”的观念、重知识轻能力和素质的观念、重教师主体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个性的观念大量存在,观念决定着教育教学,进而决定人才的培养模式,最终导致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培养出的人才是:考试能力强,创造能力弱;眼高手低,素质差。对此,学校和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2 重知识传授,轻学生品德的培养 一些思政教师将思政课混同于其它人文学科,教师习惯于逻辑推理和演绎,从概念入手,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基本理论观点。并强调学生对概念、原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就知识而知识,就理论而理论,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养成

4、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使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3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在思政课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方法大量存在,绝大多数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宰者,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老师转,学生就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容器,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讲授占用的时间过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太少;二是教师控制课堂过多,学生参与的太少,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成了课堂上的“木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重受挫,对学习索然无味。 2.4 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脱节 许多思政课教师把认知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全部,不仅教师投入的情感活动少,而

5、且对学生的情感也采取漠视的态度,只研究教材内容、重点难点,而不去研究学生的认知兴趣、情绪、态度以及精神世界,教学活动中只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及独特的情感体验,无形中丧失了教学活动的动力和资源。 2.5 重课堂讲授,轻实践教学 思政课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其教学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活动牵涉更多的精力,同时涉及资金、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只局限于课内的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教学搞得较少或流于形式,这也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 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6、,就是强调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根本。它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做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丰富个性的人,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不当言行,要耐心引导,不要全盘否定,要多用“拇指”教育,少用“食指”教育。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领域真正实现教学是为了学生、教学必须依靠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作为主体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3.2 教学内容紧贴社会和学生实际 思政课的教材内容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相比具有相对滞后性,思政课教师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方面要联系当前的实际;另一方面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

7、具体表现为:认知方式感性化;意识个性化;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多样化。 3.3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参与率低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将参与式、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讨、发现、体验、深化和运用知识的全过程,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3.4 强化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及对社会的认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应根据自身特点,将课内实践与校内实践有

8、机结合,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学生寒暑假的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到工矿企业、乡村学校、社区街道参观考察、调查,让他们接触鲜活的事和人,有效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空洞抽象的不足,最终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育人目的。 3.5 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要达到互融共鸣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作为认识活动的两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入,认知的积极性、主动性越高,因此,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的融合对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教师情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教与学是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积极情感活动,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和爱戴,对其所授的观点、理论及表达的教育目的认同、接纳,课堂气氛愉快、学生思维活跃;若教师情感消极,学生对教师不认可,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紧张,死板,学生会感觉如坐针毡,就想逃避,因此,教师在给学生积极情感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体验,情真理切,情理结合、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鲁建明.浅谈如何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