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路堤填筑及基床、防护施工及排水3.6.1填料基本原则(1)填料采用原则杭长客专路基基床底层选用 ab组填料和改良土;基床以下填料 优先选用a、b组填料和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选用cs细粒土需改良 后填筑。杭长客专土石方存在填挖分布不均衡和可用填料分布不均 衡。路堑及隧道弃碎可以用作填料的移挖作填后仍缺少大量填料,所缺土源由沿线分布的取土场集中取土提供,并对取弃土场进行必要的防护和绿化。沿线主要出露岩性及填料分组如下表。填料分组表填料分组填 料 组 成附注a熔结凝灰岩、灰岩、石英砂岩、钙质胶结砾岩等硬块石土 及按规范进行分组为 a组填料的巨粒土、粗粒土硬块石、rc15mpaw不易风化软块石b钙质
2、胶结砂岩、泥灰岩等不易风化的软块石;细粒含量小于30% 级配不良漂石土、碎石土等及按规范进行分组为 b组填料的巨 粒土、粗粒土或细粒土rcw 15mpa的不易风化软块石c弱至未风化的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白垩系砂岩、粉砂岩 等易风化的软块石,细粒含量超过 30%的漂石土、碎石土及按 规范进行分组为 c组填料的巨粒土、粗粒土或细粒土易风化的软块石d强风化全风化的软块石及按规范进行分组为 d组填料的细粒土膨胀土注:本表来自技术交底路基各部位所采用的填料必须符合上述不同等级的线路对应的不同路基部位所要求的填料材质要求以及压实标准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填料分类及处理措施表”的要求。采用路堑或隧道弃碎
3、中的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但必须满足颗粒粒度及级配要求, 最大粒径, 基床底层不应大于6cmi,基床以下不应大于7.5cm;对细粒土(膨胀土、 有机土等性质不稳定的土除外)、粉土和易风化软岩块石及其风化物等c d组填料,应进行改良,同时采取边坡加筋、坡面防护等加固 措施。浸水地段以及填高大于8m地段的路基,所采用的填料不仅要满 足上述要求,还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浸水地段或高路堤路基填料要求表路堤填高h(m)场地条件应采用的填料附注h 8水塘或常年浸水地段采用/、易风化的硬块石、渗水性好的砂卵砾石土 a组填料,细粒含量小于5%粗颗粒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并满足
4、浸水路基及高路堤的设计要求。不浸水不易风化的碎石土 a组填料。粗颗粒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并满 足高路堤的设计要求。a、b组填料3 v hw 8水塘或常年浸水地段采用不易风化的碎石土 a组填料,细粒含量小于5%粗颗粒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并 满足浸水路基的设计要求。米用碎石土、砂卵砾石土 a组填料,细粒含量小于 5%季节性浸水地段米用小易风化的硬质岩碎石土 a组填料,细粒含量小于 10%米用碎石土、砂卵砾石土a组填料,细粒含量小于 10%1.5 v hw 3米用级配砂砾石、级配碎石,细粒含量小于2%加强防排水处理注:表格来源技术
5、交底(2)改良设计本线填料改良主要分为化学改良及物理改良两种,化学改良系指化学改良系指细粒土掺入5% (试验确定)的水泥或5% (试验确定)石灰进行改良,物理改良系指掺入 1025%勺粗骨料(如砂卵砾石土、 碎石土)进行改良。用于基床底层填筑时必须采用场拌法改良,用于 基床以下部分填筑时,视具体情况采用路拌法或场拌法改良, 具体应 进行现场试验确定,质量控制标准必须满足前述要求。改良站点根据 需要设置,区间一般1075km置一处。根据既有的研究成果,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质黏土、黏土,改 良方法根据其塑性指数确定,当塑性指数小于11时,采用掺入5%(试 验确定)的水泥进行改良;当塑性指数大于 1
6、1时,采用掺入5%(试 验确定)的石灰进行改良,具体掺入比可据现场试验确定,用作基床 底层填筑须采用场拌法施工。第四系更新统网纹状黏土以及灰岩残积层棕红色黏土 (膨胀土弃 运),多为ds填料,用作填料时可采用掺入 5% (试验确定)石灰进 行改良;用于基床底层填筑必须采用场拌法施工。硬质岩岩块弃碎以及强风化硬质岩及其因构造和风化影响呈碎块石土状的硬质岩岩块土填料,属 a b组填料,可通过加强施工控制 作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分层填筑;作为基床底层填料必须满足级配要 求,否则应进行级配改良。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1基床以下路基本体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7.5cm,改良后级配曲线 需通
7、过现场试验确定。不同填料、不同改良措施,在全面填筑开始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及改良工艺试验,确定填筑及改良工艺、参数及质量控制措施等。3.6.2路基填筑要符合沪昆赣工发201079号文路基填筑要求如下(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应遵照施工图设计选用或选用a b组填料,当选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石的碎石时,应级配较好,块石类填料基床以下路堤最大粒径不大于 150mm(2)基床底层填料应选用a b组填料或改良土,块石类作为填料 时,应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大于 100mm基床表层填料符合设计要 求。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填筑高度小于等于2.5m日1基床范围内的地基必须满足静力触探 比贯入阻力ps 1.5
8、mpaig地基基本承载力6 0a0.18mpa,否则应提出 变更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采用机械化施 工,采用不小于25tm型振动机进行碾压。路堤基床表层以下填筑优 先采用平地机配合推土机摊铺填料;基床表层填筑优先采用摊铺机摊 铺填料。公层放射线原则,并设置土边线和松铺高度控制标志确保路基半 宽和边坡坡率,避免工后补帮。碾压到边,确保边坡密实度。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以每层放线、设置松铺厚度控制标志为基本 措施加以控制。控制分层厚度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前提条件, 基床以下 路堤分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采用碎石类土时不得大于40cm,采用砂类土时不得大于30cm,最小
9、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 10cm;基床表 层分层的最大填筑厚度不得大于 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 15cmi监理单位应检查分层厚度。填料中含有粒径超标的大石块,应予清除或破碎。每个分层整修横坡、并满足平整度要求。严格进行分层检测。必须严格执行每层压实指标检测。基床以下 按双指标(地基系数k30和压实系数域孔隙率n)、基床部分按三指标 (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和孔隙率n)控制。每层填筑完成施工进 行自检合格报监理单位验收,按规定填写检验批验收资料,施工单位 和监理单位分别拍摄数码影象资料。监理单位平行检测。本标段的设计中,路堤基床表层均填筑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填筑 材料为a、b组填料
10、和5%勺水泥改良土,基床以下填筑材料均为 3%勺 水泥改良土。路基上直线段 crts型双块式无柞轨道断面图 (来源技术交底)路基上曲线段 crts型双块式无柞轨道断面图 (来源技术交底)3.6.3 路基分段填筑路堤和标段之间路堤接口要符合沪昆赣工发201079号文,分段填筑路堤和标段之间路堤接口如下本标段的公段填筑路堤,在先填段接口处全断面留坡度不大于1:2的压实斜坡,斜坡填土压实度符合分层检测要求,在斜坡上挖出每 步宽度不小于1米台阶。标段之间路堤接口同样处理。先筑标段负责压实斜坡和挖台阶。填筑的施工分界及其引起的工程量改变,由两标段监理单位牵头,两标段施工单位协商处理。3.6.4 路基基床
11、结构型式及压实标准(1)基床厚度:基床表层0.7m(含轨道支撑层0.3m);基床底层 2.3m。(2)基床填料:基床表层填级配碎石;路堤基床底层填 a、b组 填料或改良土。(3)基床表层的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见下表。3.6.4.1基床底层填筑基床底层填筑材料为a b组填料、3%勺水泥级配碎石。首先对基床底层下承层中线、高程、平整度、几何尺寸及压实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基床底层填筑。施工方法基床底层填筑施工方法基本与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筑相同。其填料用自卸汽车从拌合场运至现场,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由两边向 中部填筑。推土机分层初平,检查填料含水率合格后,平地机精平, 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再用平
12、地机精平填筑面,形成路拱,经现场检测,达到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压实标准后, 进行上一层填筑。已填筑完成的基床底层交下道工序施工。施工中,要根据路基工点图的要求填筑基床以下的非冻胀土的填 筑。当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 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 率每昼夜大于5m耐,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回复到限值以内再进 行填筑。施工工艺图见下页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艺基本与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筑相同,仍然按照四区段(填土区段、整平区段、压实区段、检测区段) 、八流程 (施工测量、地基处理、分层填土、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密实、 检测签证、路基修整)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路基基床底层 a、b组填 料填
13、筑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开始测量放样也填料置备筑作业重型压路机碾压性j i按现场规划卸料推土机推铺及初平平地机精平a b组土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图,改良土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可参照本文基床以下路基填筑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基床底层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与基床以下路基填筑基本相同,填料按照设计要求在改良土中水泥掺量提高一个百分点至5%其他保证措施可根据路基试验段取得的参数来适当调整最佳含水量、松铺 厚度和振动压路机的碾压遍数等。按照每次填筑循环(填筑-平整一碾压一检测),在检测期由领工 员按照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来负责组织检测路堤外形尺 寸。基床底层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表轨道类型厚度
14、填料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士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无柞轨道2.3a、b组填料或改良土地 基 系 数g(mpa/m)/130150压实系数k0.950.950.95动态变形模量国(mpa/4040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350/注:1.压实系数k为重型击实标准;2.当采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碎、块石之a、b组填料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3 .无柞轨道可采用 电或ev2。当采用 ev2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a80 mpa且 &/eviw2. 5。4 .表格来源技术交底基床以下路堤应优先选用 a、b组填料和c组的块石、碎石、砾 石类填料。路堑及隧道挖方d组填料应弃用。当采用
15、c组中细粒土和 易风化软岩块石填料时,应进行改良后填筑。对于填高大于8m地段, 基床以下部分采用a、b组填料,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要求;浸水地 段路基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 a b组粗粒土填料。填料压实标准应符 合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压实标准详见下表。基床以下路堤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表线路等级填料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 土碎石类及粗砾土无柞轨道a、b、c(不 含细粒土、 粉砂及易 风化软质 岩)组填料 及改良土地 基 系 数k30(mpa/m)/110130压实系数k0.920.920.927d饱和无侧 限抗压强度(kpa)250/注:1.压实系数k为重型击实标准2.当采用
16、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碎、块石填料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7.5cm。3 .无柞轨道可采用 k30或ev2。当采用 &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a45mpa且ev4eviw2.6。4 .表格来自技术交底。3.6.5 预压土施工路基预压要符合沪昆赣工发201079号文路基预压要求如下:本段为无延轨道路基,其中预压土加固路基,在填筑基床表层前 堆载预压,预压土高度符合设计要求,预压时间根据沉降分析资料, 结合沉降观测数据分析确定,按 6个月计算(包括1个月的上卸载)。预压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当有损坏应及 时恢复。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 果,经
17、沉降评估确定卸载时间。施工方法堆载预压于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基床表层施工前进行。我分不选 在dik532+580.56dik532+704.56段进行预压试验。实施堆载预压,先于路基基床底层顶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铺设宽度要大于堆载范围每侧不小于1.5m,其上分层摊铺预压土,碾压后平均重度应不小于18kn/m3预压土堆载边坡坡度按照1 : 1控制,高度按照2.5米控制.其主要施工方法为:用汽车将成卷的复合土工膜运至现场, 人工 将其满铺在基床底层的顶面,用自卸汽车运土至现场,推土机平整, 振动压路机碾压。按每层30cmr筑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施工工艺 见上图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首先,认真选择堆载填料,
18、使其填筑碾压后能够达到土体平均重 度不小于18kn/m3的要求。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框图基床底层面验收复合土工模检验铺设一层复合土工模运送复合土工模到现场氏l二填筑平整一层预压土j j 尸碾压检测卜堆载预压未至设计标高堆载预压至设计标高一结束其次,通过试验确定松铺厚度,每层填料全断面分层纵向分区摊 铺均匀,填筑过程中按设计要求观测沉降情况,控制填筑速度,绘制 “填土-时间-沉降”曲线图,若发现曲线有突变现象,立即停止填筑, 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填筑达到土体平均重度不小于18kn/m3的要求 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直至填筑到顶层。施工中做好临时排水,预压土填筑时每层填土表面填成 24%勺向外排水横坡
19、,并在每次收工前用光轮压路机将表面碾压平整,及时排除路基表面雨水至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内。 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压 实达到设计要求。每填筑一层后用人工将边坡整理平顺。预压堆载完成后,加强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绘制填土一时间一 沉降曲线图,并进行分析预测工作,为确定预压土卸载时间提供依据。当推算的工后沉降不大于设计值即可向业主和监理单位报告,请求卸除预压土。卸载采用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大于 50cmi预压土卸除后,对基床底层进行修整,必要时补充填土,碾压达 到设计要求后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3.6.6 基床表层填筑设计中,基床表层填筑是在预压土卸载后实施。 无硝轨道基床表 层全部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
20、表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级配碎石的 主要试验项目性能指针(见开工报告)施工方法基床表层填筑前对基床底层的几何尺寸、 压实密度等各项指标进 行全面检查,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并完善相关工程施工(如过轨 钢管、横向排水管等)后实施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基床表层施工,以两座桥梁之间的路基自然段落为一个施工作业面,分两层填筑,每层级配碎石的摊铺厚度不大于 30cmi配备两台平 地机,全断面联合作业,从一端路基桥路过渡段沿线路纵向摊铺至另一端的路桥过渡段(过渡段的填料按照设计要求在级配碎石内掺水泥,并在拌合站拌合均匀用自卸汽车运往施工现场卸在摊铺机料斗内),配备两台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及时碾压, 配备35人配合压
21、路机 对表面局部不平整或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及时补平或调整。根据摊铺工 点至料场距离,利用足够的自卸汽车运送级配碎石填料, 杜绝停机待 料情况的发生。进入基床表层施工阶段,禁止一切无关车辆在路基上 通行。施工工艺图见下页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基床表层的填筑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 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以两座桥梁之间的 路基自然段落为一个施工作业面。基床表层分层摊铺,摊铺厚度不大于30cm,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参数严格控制。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实施碾压作业, 防止摊铺后表面水分蒸发。碾 压时,采用先静压、后弱
22、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 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 肩进行碾压并人工配合在压路机采用冲击夯实并满足规范和设计要 求。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箕箕箕箕箕箕箕箕箕箕箕箕基床表层摊铺施工工艺流程图实不应小于40cmi当天不能完成一个自然段落的摊铺和压实时。次日施工时,将横向接缝处的填料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 进行碾压,并调整其含水率。为确保基床表层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前,由试验室负责拌合站级配碎石的加工质量,严格控制级配碎石的含水量;由施工技术部门提出,基床表层的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表轨道类型填 料厚度(m)压实标准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0
23、(mpa/m)动态义形模量evd(mpa孔隙率n变形摸量ev2 (mpa无柞轨道级配碎后0.40.9719055/120注:1.无柞轨道可 采用k30或ev2。当采 用ev2时,其控 制标准 为日2封120 mpa1&/e viw2.3。2.表格来自技术交底。机械设备部门负责合理组织摊铺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的组合与搭配, 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按照上述施工方法和施工工 艺合理组施工机械实施流水作业。每层级配碎石施工碾压完毕后,由试验室及时对其施工质量进行 检查:k3r evd、n三项指标按照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用ev2测试仪测试变形模量。基床表
24、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中线高程 10mm2路肩图程 10mm3中线至路肩边缘0, + 20mm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5横坡0.5%6平整度不大丁 10mm7厚度-20mm注:表来源tz212-2005 45页3.6.7 沥青混凝土封闭层施工基床表层上设计了 8cml的沥青混凝土防渗层。施工方法根据规范和业主文件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目标配合比结果,在拌合机热料仓中取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试验, 确定生成 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通过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机械组合、碾压遍 数、碾压设备的配备、碾压方法和运输车辆的数量等数据用于指导以 后的施工。按照施工总体安排,沥青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
25、合,摊铺机摊铺, 摊铺前将摊铺机的受料斗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压路机碾压。沥青混凝土防渗层的施工方法、步骤基本与基床表层施工相同,仍然以两座桥梁之间的路基自然段落为一个施工作业面,配备两台沥青摊铺机,分两幅先后摊铺,采用热搭接方法,两幅之间有3060mm 宽度的搭接。摊铺机采用自动找平方式,采用钢丝绳引导、平衡梁或雪橇式等 摊铺厚度控制方式。在局部机械作业不能到位部分采用人工摊铺。 铺 设压实厚度按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工艺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沥青混凝土施工艺流程图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在拌制沥青混凝土施工,首先要作好原材料的验证和准入管理, 过程中,严格按照拌制工艺进行,按照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表控制好工序间的温度。不得在气温底于10c、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c)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称号5000 号70号90号110号加热温度160170155165150160145155矿料加热温度间歇式拌 合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合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凝土出料温度150170145165140160135155沥青混凝土储料仓储存温度储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沥青混凝废弃废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美容师考试团队合作题目与答案
- 工程测试试题及答案
- 电气系统与电子元件知识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评估师需要参与的市场竞争分析试题及答案
- 食品检验结果沟通技巧试题及答案
- 药理学基础概念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修剪技能面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解读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专业解读统计学考题及答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系统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含答案
- 10.2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 地理视角解读电影《哪吒》-开学第一课-高中地理
- 门急诊陪诊管理制度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原物料环保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语文园地三
- 六年级数学下册-4.1.3 解比例
- 《莫比乌斯环》课件
-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及有效路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