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浮法玻璃的发展历程_第1页
中国浮法玻璃的发展历程_第2页
中国浮法玻璃的发展历程_第3页
中国浮法玻璃的发展历程_第4页
中国浮法玻璃的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浮法玻璃的发展(一)“洛阳浮法”技术的诞生“洛阳浮法”技术的研制,始于 60 年代初。当时,英国皮尔金顿兄弟玻璃公司刚刚发表了经过约十年研 制,发明并取得成功的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平板玻璃生产方法浮法的问世。同时,国际上一些学术刊 物、杂志、论文和专利,都相继对有关浮法玻璃技术进行报道和简介。但是这些报道都侧重于商品的性能 和功能,而对浮法技术,不仅没有什么具体内容,相当多的都是不真实的,甚至进行误导。而且当时的中 国是处在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封锁的情况下,不要说参观工厂和购买技术是不可能的,就是 想买一点浮法玻璃的样品,都难以实现。因此,我国是在一无资料,二无情报,三无样品的情况

2、下,根据 物理化学的公共原理,“白手起家”着手进行研制的。 1960 年开始时,曾由北京管庄建材科学研究院与上 海耀华玻璃厂协作,进行过浮法工艺的初步探索。后来在建材部主管领导的倡议和支持下,在建材研究院 建筑玻璃研究室进行了实验阶段的研究。通过静态单元试验、半连续工艺试验和连续性工艺试验,特别是 对浮抛介质的选择,保护气体的成分和净化,玻璃成分的组成,以及加热元件和锡槽结构及耐火材料的选 取等,都历经多次的试验,探索和筛选,直到 1967 年终于获得了一系列试验室阶段性成果。接着在此基础 上进入中间试验阶段, 同时有些试验室阶段的工作, 还继续同步进行。 1968 年由建材研究院、 玻璃设计

3、院、 湖南株洲玻璃厂三家合作,利用株洲玻璃厂尚未建成的玻璃球车间,改建为浮法玻璃中间试验线。经过二 年的努力, 最后在 1970 年 7月完成了中国浮法玻璃的中间试验。 经过长达 6 个月连续试验, 终于取得了突 破性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成果是解决了浮法玻璃的成形方法玻璃液的直接流入法,并生产出了中国 的第一批 6 毫米浮法玻璃样品。同时,在技术上对流槽的安装,槽体的构造,雾点的消除以及操作方法和 工艺制度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成果。紧接着在中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与河南洛阳玻璃厂合 作,将洛阳玻璃厂建成投产不久的压延玻璃生产线改造为浮法玻璃工业性试验生产线,即进入工业性试验 生产阶段,

4、在秦皇岛玻璃研究院(建材研究院玻璃室的一部分)、株洲玻璃设计所(原北京玻璃设计院的 一部分)、株洲玻璃厂、管庄建材研究院和洛阳玻璃厂等五个单位的协同合作下,扩大进行浮法玻璃的工 业性试验,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共同奋战,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后,终于在1971 年 9 月胜利投产,并成功地拉出了原板宽近 2米、厚 6 毫米的质量较好的浮法玻璃,并向市场提供了商品,取得了商业性的成果。随 后在洛阳玻璃厂的试验生产过程中, 经过 1974年和 1978 年的两次冷修改造, 玻璃熔窑由日产 90吨提高到250吨,保护气体由净化煤气发展为空气制氮,电解制氢,玻璃原板最宽达到2.4米,玻璃厚度又增加到36毫米。在

5、 1971年到 1980年的十年期间,为了全面的改进和完善浮法工艺技术,经过六个单位(在70年代中期又加入了秦皇岛玻璃所)的长期合作和共同努力,基本上实现了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 熟。在洛阳浮法的工业性生产试验中,曾出现过许多闻所未闻的棘手问题,有时废品成山,有时数月不出 一片玻璃。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前进道路上,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曲折,也走过不少弯路,在克服了一个又 一个的难题之后,才取得了更完善的成果。洛阳浮法工业性试验生产线的主要成果,就是扩大了规模,实 现了产品的商业化,在技术上完善了锡槽的成形方法,取得玻璃展宽、拉薄和稳定产品质量的技术成果。 在退火、冷端切裁、全线的机械化和自动

6、控制方面发展了为浮法生产专用的一些机电装备和材料,并且在 保护气体的制备方面,达到了国际的同等水平。与此同时,上海玻璃机械厂为浮法专用设备的配套,武汉 建材学院为浮法激光检测仪的研制也都做出了贡献。 因此, 才有前言中所述的国家科委在 1981 年召开全国 性的技术鉴定会。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的正式诞生,从此也就向全世界宣告了中 国人 民经 过 自力 更生 、艰 苦奋 斗, 在世 界玻 璃 领 域占 有 一席 之地 。(二)“洛阳浮法”的技术成就“洛阳浮法”技术,自 1981 年经国家科委鉴定命名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地就像雨后春笋 般地推广开了,从洛阳玻璃厂第

7、一条工业性试验生产线开始到 1999 年底,采用“洛阳浮法”技术装备投产 的生产线累计达 55 条,还有几条正在建设中,将在今后几年内相继投产,加入到“洛阳浮法”的行列。通 过 80 年代和 90 年代 20 年的继续深入发展和完善,“洛阳浮法”技术在拉薄、增厚、加宽、着色和在线镀 膜、喷涂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的配套装备等多方面,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除诞生“洛阳浮 法”本身是一项重大发 明创造外, 其继续发展和完善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 生产能力按已建成的 55 条生产线计算,其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玻璃 8000 多万重量箱,比洛阳第一条试验 生 产 线 年 产 玻 璃 1 2 0 万

8、 重 量 箱 最 大 生 产 能 力 增 加 了 近 66 倍 。2. 产品质量由于浮法玻璃的发展, 在 80年代, 国家专门制定了高于普通平板玻璃的浮法玻璃质量标准, 国并部分地提供出口。 目前标 GB 一 11614。其优等品都能满足国内一般汽车和制镜等加工玻璃的使用需求,国家已制定了要求更高的浮法玻璃质量标准, 将在 2000年 1月 1日起实施。 届时将有部分生产线达到发达国 家 的 质 量 标 准 或 中 外 合 资 产 品 质 量 的 同 等 水 平3.生产规模浮法玻璃熔窑的熔化能力,已由最初的日产 90吨发展到日产 600 吨,目前大多数都是400-500最大日熔化能力比最初的提

9、产品种主要指玻璃的厚度宽度色彩和功能玻璃厚度由36毫米发展到2-19毫米玻璃宽度由原板宽约米发展到约5米玻璃色彩:由无色发展到蓝、绿、灰褐等不同深浅色调的颜品种玻璃功能由透光、透明发展到吸热反射、单向透视和低辐射等多种改性品种5.燃料构成熔化玻璃的燃烧技术,由单一的发生炉煤气,发展到可根据能源条件选择,除发生炉煤气外的重油、天然气、焦炉煤气或全电力等多种途径,在技术上都已完全掌握6.技术指标是以国内先进的可比的技术指标而言,主要包括熔化率、能耗、窑龄和渗锡量,而其他由于条件各异,就不叙述了熔化率:一般由1.41.5吨/平方米天,发展到一般都能保持在 2.0吨/平方米天以上,最好的可达 到 2

10、. 42 . 5 吨/平方米天。这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相当能耗:一般由 2400 千卡千克玻璃液左右(即 10032 千焦千克玻璃液左右),发展到国内先进的熔窑可达到 1650 千卡玻璃液左右(即 6897 千焦千克玻璃液左右),这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近。窑龄:一般由23年发展到国产耐火材料可达到56年以上,而发达国家用国际优选耐火材料配套,可达 至U 810 年, 个另U的 达 到 10 年 以 上渗锡量:主要指浮法玻璃下表面的渗锡量(以锡计数及表面微克量计)与中外合资的产品比较,由过去成 倍 的 差 距 , 发 展 到 优 质 的 只 差 1 0 左 右 , 一 般 的 相 差 5 0 左

11、右 。7技术出口在 80 年代未和 90 年代中,我国先后向印尼、印度和伊朗出口了四条“洛阳浮法”技术和装备的生产线,其生产能力是日产 300 吨至 500 吨的玻璃熔让量。还为印尼一家由西方发达国家转让技术和 装备的生产线进行了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的服务,并取得了成功。这都标志着中国洛阳浮法技术已在国际舞台 上 占 有 一 席 之 地 。(三)国外浮法技术的引进从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的后期,我国先后通过合资、合作和购买国外浮法玻璃的许可证技术,在国内兴建了 8 条现代化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其中除 1 条全部是用内资建设的以外,其余 7 条都是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建设起来的,另外,还有 2条中

12、外合资线在建设中。用国外浮法技术装备建设的这810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其技术基本涵盖了国际上领先的、有代表性的跨国玻璃公司,它们是英国皮尔金顿公司、美国匹兹堡公司、日本旭硝子公司、板硝子公司和法国圣哥班公司,以上这些公司都是国际上着名的玻璃生产商和销售商,同时也是玻璃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商。可以说这些玻璃公司在国际玻璃技术开发和市场销售上,都具有强大势力和瓜分市场的地位,同时也都涉足了中国市场。另外,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些专门从事有关 浮法玻璃技术、装备和材料的服务商和供货商,它们都是国际驰名的专业公司,也都在中国云集了它们各 自专有技术和装备、材料。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国外浮法技术及有关设备

13、、材料和仪器、仪表 的引进,对“洛阳浮法”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借鉴、竞争和促进的作用。中国广阔的土地,集世界 浮法玻 璃技 术和装 备的 大成, 也成为世界 浮法 玻 璃技 术和装 备的 大展馆。( 四 )“ 洛 阳 浮 法 ” 的 技 术 差 距这里所说的差距,不是中国浮法玻璃的差距,因为不包括购买国外许可证技术装备起来的中外合资和内资企业,而这些中外合资企业的外资方,多数都是拥有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中一流水平玻璃技术的跨国公司, 都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而它们又都在中国生产浮法玻璃。因此,换句话说,是“洛阳浮法”与它们的差距,另外,对一些有的已经做到,而能够做到,但又有多数原因还没有做到

14、的事,如原料的选矿等,就 不在此述及了。1品种主要是超薄和特厚玻璃的品种,其中超薄玻璃是指小于2 毫米厚度的玻璃,包括 1.5、 1.0、0.8、0.5 毫米等,既不能兼产,也没有专产的生产线,不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也不能提供商品。特厚玻璃是指19 毫米以上厚度的玻璃,包括22、 25 毫米等,也没有做到能兼产或专产的生产线,自然也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也不能提供商品。同时,也包括有关成形、退火和冷端处理的技术,都是尚待研制和开发。2规格由于不能生产超薄和特厚的品种,自然就没有形成在线自动处理切裁、分片、堆垛等小规格(如600毫米X900毫米)、大规格(如 4000毫米X6000毫米)的成套定型

15、的配套装备和地面水平输送专用设 备。3规模主要指玻璃熔窑的最大日熔化能力。国际上有日产700吨、 800吨甚至更多的大型玻璃熔窑,而我国“洛阳浮法”最大的玻璃熔窑也只有日产 600 吨,所以,这方面的技术差距尚待填补。4. 质量除个别企业的个别生产线,在现有的产品品种中,能达到或接近中外合资的水平外,大多数生产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玻璃板的渗锡量多, 不能做为加工玻璃使用, 其他如点状缺陷、 线状缺陷、 含铁量、 平整度、 公差等,不能普遍的经常保持良好状态,稳定性差。5. 改性主要指本体着色,在线镀膜、镀银和在线喷涂等的本体改性和表面改性。其中包括吸热、反射、阳 光控制、

16、光线过滤、低辐射、光变色、单向透视和耐急冷急热等。这些通过在线改性而生产的产品,不仅 增加了品种和使用功能,同时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发达国家的玻璃公司都在大量投入研帘、开发和创新, 而我国虽然有部分地起步,但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包括行业的导向和企业的支持等,所以这方面的差距是在扩大。6. 素质我国大多数玻璃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职工,数量多、平均素质差,如车间 主任、工段长、班组长以及车间技术管理和维修、维护、检测等岗位)多数都缺少工科大专以上学历的人 员。如果多数操作工人,都具有中专或同等学历,再经过相当的培训和实践,则素质的平均水平,比现在上升一到二个学历等级,预计生产人数

17、将可减少,事故将会降低,事故的处理将会及时,生产的稳定性将 会提高,效益将会更好其他象管理、窑龄、材料、元器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其本身基本不属于单纯的技术问题,有的是 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办法,只要有钱,适当选购,就可以解决,有的就需要在人事劳动制度方面进行调整, 这里就不述及了三、中国浮法玻璃的展在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信息高速公路急速来临的时代,展望我国跨世 纪的浮法玻璃工业的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看法,值得关注(一)需要形成几个大型的跨国玻璃集团公我国现在的玻璃企业,大多数都是地域性的,生产线不多,各自孤立经营,品种不多,效益不高,国内外 市场占有率低

18、,竞争力差,缺少统一的销售网,管理费用高,原料、燃料、材料等物资都是分散采购,没 有统一的配送等。为了改变这种高成本低收益的状况,应当组建具有四跨性质的大型玻璃集团公司,每个 集团公司拥有生产线应在 10 条以上。目前国内还没有具有如此规模的玻璃集团公司。可以以“洛阳浮法, 技术为纽带。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破产拍卖、合资合作等方式,达到组合成大型集团的股份制公司,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进行独立自主的经营和决策,克服政企不分的弊端,体现自负盈亏的 机制。若能在全国早日实现几个大型集团公司,则企业的积极性和活力,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挥和发展。)实施鼓励淘汰限 制 和 约 束 的 积

19、极 政 策当前和今后对玻璃工业的发展,不是采取一刀切,而是应当区别对待,对一些先进的要支持,对一些落后 的要禁止,对一些一般的要制约。1. 鼓励不同时期可以赋予不同内容。就目前来讲,像建设大规模的生产线,日产500600吨以上的规模、 像超薄、特厚的专业生产线,像发展在线新品种或新功能产品的创新生产线以及建设大型的原料采选与配 送基地和耐火材料品种发展与提高的基地等,都应视为先进的行列,不仅应当鼓励,而且在资金的贷款、 税收和融资的发行债券与股票上市等政策方面,都应予以优待、减免和关照,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发展。2. 淘汰对那些工艺落后、质量低劣、能耗高、污染重的生产线,要坚决勒令予以淘汰,像小

20、平拉、小压延、 四机以下的垂直引上等,都应停产、转产,至于质量、能耗、环保等都要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没有法规的 要立法。凡不能达标的,都要勒令停产,甚至在资金、税收、罚没以及水、电等方面予以制约,促其淘汰。3. 限制凡是资源、能源,即大宗原燃材料都不能就近取材,而要通过长途运输才能获得的,必然成本高, 不能任其再改造和壮大;有些企业、在大中城市的商业和居民住宅的中心,就不能任其再发展,只能维持 现状,如果有条件,迁移到资源、能源、电源、水源等更加富集地区去扩大生产,再就是一些中型厂,工 艺并不先进, 应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促其消亡或转产, 诸如此类, 都是属于应当予以限制的。4. 约束就是根据社会主

21、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对玻璃企业的建设、发展与消亡,应当成为投资者的自我约束 行为,而不是政府或行业导向的决策。因为一切市场行为,都取决于投入产出比,如果回报率不高,投资 者就不会轻易地把资金投向元底的深渊, 如果前景暗淡, 投资者就会悬崖勒马, 而转向有投资效益的产业。 要实现投资者的自我约束行为,就应把政企不分的投资主体予以改制,在竞争和优胜劣汰中,自我调节这种长期失衡的供求关系。( 三 ) 应 建 立 自 主 的 具 有 创 新 能 力 的 研 究 、 开 发 和 培 训 中 心这对具有四跨性质的大型玻璃集团公司尤为重要。一个大公司,如果没有自主的创新能力,就永远不能位 于行业的前沿,只能跟

22、在别人后面走,就没有占领制高点的优势和活力,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的 地位,在知识产权保护逐渐完善的当今世界,是丝毫不能松懈的。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企业重生 产轻创新,致使多数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研究开发中心,而一些科研、设计等单位,都集中在行业的主管部门。又往往不能完全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而产生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即使有的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些自主的研究开发力量,但由于基础薄弱,短期内还形不成拳头,更谈不上产生突破前沿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推动这方面的进程,最好把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单位,与四跨大型集团公司联合起来进行前沿性 的开发研究和现实生产的监管。同时加大投人力度,如用每年企业销售

23、总额的5左右,作为研究开发资金。若能组建这样的研究开发中心, 在短期内必将会有加倍的回报。 同时相应地还要组建自主的培训中心, 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不仅在线生产的各级员工需要培训, 就是从事研究开发的各类科技人员也要培训, 以及企业对外转让技术或进行技术服务时,亦需要对接受方的各类员工进行培训,因此,培训中心需要强 化,也是长期的使命。(四)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结合我国资源和能源的国情,开展战略性研究1硅砂由于我国幅源广大,硅砂资源分散,多数的硅砂质量和品位都不高。因此,如何通过选矿、配料 成分、助熔、分解、脱色等多种途径的研究,使之能就近就地使用,可充分利用硅质资源,具有重大意义。2能

24、源玻璃熔化最好是高热值燃料。目前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重油和天然气,而我国能源的构成,煤又 是其中蕴藏量最丰富的,所以,研究如何利用煤气或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燃料,如焦炉煤气等,将有不可估 量的前景。又如水电、在我国西部地区,水电资源丰富,又是洁净能源,价格便宜,国家正着力加紧开发。 为此,如何 加强全电熔和辅助 电熔等在玻璃工业上应 用范围的研究,其前 景将是十分 可观的。3材料主要指耐火材料,由于耐火材料品种繁多,资源分布极其分散,根据已探明的储量,有的资源又 十分紧缺,如锆英砂等,因此,如何根据资源状况充分利用国产资源,研究开发符合需求的各类耐火材料 新品种,是非常迫切的,若能取代一些当前必须进

25、口的品种,其贡献就相当可观。4碎玻璃碎玻璃也是一种资源,如何着力研究,使之有效地回收和合理利用,将是一大福音。过去由于 没有很好地研究,留给小玻璃厂再生和利用,造成了对大玻璃厂市场的冲击,如果对碎玻璃的回收和利用 取得成效,就可使小玻璃厂断粮,并促其淘汰,岂不美哉。因此,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势在必行。可行 的方法有回收分类,把可替代原砂和纯碱符合一般使用要求的分离出来,供普通平板玻璃厂使用,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如利用经破碎处理的碎玻璃微粒修建公路,既可增加耐磨性,又可在夜间反光,提高路面的亮度,又如用碎玻璃制造泡沫玻璃等产品,还可提高附加值等。总之,只要加大研究的力 度,就可变废为宝,避免不应有的泛滥。以上这些对资源和能源的研究, 是具有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理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若能实现,则功德无量。(五)积极加强浮法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究,从而带动浮法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1改性浮法玻璃工艺,在当今世界虽然只有40 年的历史,但已发展到相当广泛和成熟的地步,往后应向何处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