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案新版粤教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案新版粤教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案新版粤教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案新版粤教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案新版粤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 乳化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乳化现象,认识一些乳浊液和乳化剂。(2)知道溶解过程伴有热现象。2.过程与方法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乳化作用。【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植物油、洗涤剂、水、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广口瓶、橡胶塞、玻璃管、橡胶管、U形管、气球、蜡烛、小木块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NaOH等药品。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物质能

2、分散到水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帮助。比如,我们把洗衣粉分散到水中,可以用来洗衣服;把咖啡分散到水中,可以供人饮用,提神醒脑;把葡萄糖分散到水中,可以用来制得葡萄糖注射液生活中我们还知道食用油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所以通常如果衣服上沾有油脂,可用汽油来洗净。但如果洗油锅,我们就不适合用汽油来洗,用得最多的是洗洁精。看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大有学问。那么,物质在分散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呢?本节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推进新课活动1 知道乳化现象引言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知道硫酸铜、蔗糖可以溶于水,植物油能溶于水吗?我这有两块沾有油污的手帕,你能帮我洗干净吗?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观察活动

3、1如何去油污知道乳化现象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仪器:试管。实验7-31.如课本P194图7-3所示,在1支试管中注入3mL水和数滴植物油,观察到的现象是 。2.剧烈振荡试管,摇匀后观察到植物油会分裂成很小的油滴,并与水混合。3.静置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4.向试管里滴加洗涤剂,振荡,静置,细小的油滴和水 (会/不会)分层。提问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否和上节课配制得到的溶液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液体稳定吗?投影乳化剂的去污原理小结这种液体叫做乳浊液。板书二、乳化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

4、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提问沾有油污的手帕该怎么清洗呢?现在实验桌上有洗涤剂、肥皂水、汽油、纯碱溶液等,用你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把手帕上的油污洗干净。交流结合生活经验设计洗涤方法。提问汽油和洗涤剂去油污的道理一样吗?交流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将油污分散成无数的小液滴,小液滴不聚集在一起,而是随水流走。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油脂分子分散到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去掉油污。提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交流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课堂练习教材P195“检查站”1.D 2.C 3.A活动2 感知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提问用洗衣粉洗衣服时有时会感到烧手,那是怎么回事?

5、交流洗衣粉有热量放出。板书三、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提问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呢?并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观察活动一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药品:固态NaCl、NH4NO3、NaOH等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实验并观察记录:提问为什么在溶解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讲解在溶解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微观过程。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当Q吸= 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板书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1.溶质的分子向水中扩散:放热。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吸热。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

6、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可供选择的用品有: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U形管、玻璃片,NaCl、NH4NO3、NaOH。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设想一种实验方案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讨论与交流:交流各组的设想。观察活动二学生设计学生:在玻璃杯底部用石蜡粘上小木块,就可用来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学生:在小木块上洒一些水,再放上一

7、个玻璃杯,即可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学生:将用过的小玻璃瓶用合适的橡皮塞密封,在橡皮塞上安上一支用完的透明圆珠笔芯,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学生:在三个盛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以手触摸烧杯外壁来判断溶液温度的变化。学生:在三个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固体,迅速将带导管的塞子塞住瓶口,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轻轻振荡广口瓶,观察导管另一端的现象。若导管另一端出现气泡,则证明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气体膨胀;若导管中有一段水柱,则证明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气体收缩。学

8、生:在三个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固体,迅速用带U形管的塞子塞住瓶口(在U形管内事先装一段水柱),轻轻振荡广口瓶,观察水柱的移动情况教师:同学们的设想是否正确,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请同学们课外继续去探讨。我们看哪些组的同学完成得出色,完成得好的组将有一份纪念品。学生:用到了温度计,适合于测量任一物质溶解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学生:用生活中的代用品做实验,只有温度有很大的变化,才有明确的实验现象教师:你们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善于比较、善于分析,说不定未来的科学家就诞生在你们中间。阅读教材P196“知识视窗”。三、典例剖析例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

9、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药品器材水、NH4Cl、CaCl2、NaCl;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数据分析(1)表中X为 mL。(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结论是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反思提升(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填选项,可多选)。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解析】 数据分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NH4Cl、CaCl2、N

10、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水的量要控制,所以X=50mL。(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往水中加入氯化钙后,温度升高,因此可获得结论是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说明这种物质溶解时吸热,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物质中氯化铵溶解时吸热。反思提升(4)A实验操作过程中若保温措施不行会影响实验效果,故A符合题意;B加入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否则影响实验效果,故B符合题意;C探究的就是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会影响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答案】(1)50 (2)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3)NH4Cl (

11、4)A、B四、课堂检测教师引导学生做状元导练P15“当堂训练”中的题目,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五、课堂小结提问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小结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只要水分不蒸发)不会发生分层现象。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会分层。2.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六、布置作业1.状元导练P16“课后作业”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节的内容,试着做状元导练P17“课前预习”。2.课本P197习题第3、4题。3.课外作业:(1)家庭小实验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继续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

12、热和放热现象。(2)调查研究围绕洗涤用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7.1 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 乳化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一、乳化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1.溶质的分子向水中扩散:放热。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吸热。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核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猜想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的原因,设计实验方案,反思评价不同的方案,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