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1页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2页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3页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4页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一、总 则“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深化、细化和量化,是指导全市“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减排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总量控制规划,是落实全市环境保护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落实总量控制规划,全面实施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一)编制依据1国家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2湖南省“十二五”主要

2、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3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42007年全市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52009年全市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技术报告(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减排,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质量要求、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安全为立足点,全面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管理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三)基本原则1统筹衔接规划编制要服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节能减排重大战略和全市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要求,从源头预防、过

3、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系统控制角度,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2分类指导根据各行业的技术、政策、标准等差异化要求,合理测算减排潜力。总量控制目标与任务应结合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资源能源消费需求,综合考虑区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治理现状、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环境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3分解落实按照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要求,准确掌握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重点行业治理水平,科学测算总量控制基数、新增量,上下统筹衔接,将减排任务

4、分解落实到区县(市)、行业、项目,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通过规划编制,切实推动“十二五”减排工作。4合理可行总量控制目标在综合考虑新增量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可达性、政策措施可行性、经济可承受的思路,做好存量、新增量、减排潜力、削减任务之间的系统分析,合理把握工作节奏步伐,做到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投入、政策相匹配。(四)技术路线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步骤:1对“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执行情况以及“十二五”减排形势进行分析,确定总量控制规划的范围(时间、控制指标以及控制对象等),掌握基础数据;2根据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分析2009年排放量,确定基准年排放基数;3测算“十二五”期间国

5、控主要污染物与省控特征污染因子新增量;4测算减排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总量减排措施方案,落实到重点工程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项目;5根据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总量控制目标。(五)基准年与排放基数1基准年与规划时限规划编制基准年2010年,规划目标年2015年,规划时限20112015年。2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数1)排放基数确定原则排放基数的确定,以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后的2009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基础,采用20072009年的污染源普查口径数据变化趋势递推,推算2010年排放量,作为“十二五”总量控制方案和“十二五”减排考核的基数。2)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od与氨氮表1-1 2

6、010年全市cod与氨氮排放量 单位:吨污染物名称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合 计cod300004500043665118665氨氮340480018406980 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表1-2 2010年全市so2与nox排放量 单位:万吨污染物名称电力行业非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水泥其他行业合计二氧化硫2.55.0/7.5氮氧化物1.5/0.90.30.63.3 地方特征污染物 地方特征污染物铅与镉,2010年全市排放量分别为1872kg与213kg。(六)污染控制因子、范围与目标1污染总量控制因子国控污染因子: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的基础上增加氨氮(nh3-n)和氮氧化物

7、(nox),共4项,由国家总量控制,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省控污染因子:根据我省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本省增设地方特征污染物控制因子铅(pb)和镉(cd)2项,由省政府实施考核。2控制范围水污染物cod与氨氮,总量控制范围为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工业源、生活源与农业源。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总量控制范围为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工业源与交通运输行业。重金属污染物铅与镉,总量控制范围为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工业源。3总量控制目标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降低资水与洞庭湖水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环境浓度和区域中酸沉降强度为重点,综合考虑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

8、力等因素,在分析减排潜力和测算新增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减排目标。减排目标采取相对量表达形式,即到2015年全市污染物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相对于2010年排放基数各削减10%,铅与镉各削减20%。(七)规划实施市环保局作为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规划指标分解到各区县(市)和市直相关部门,市人民政府与各区县(市)、大通湖管委会及市直相关部门,签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市直相关部门要将全市的总量控制目标任务,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量化和具体化,分别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其中,市经信委负责工业污染源、市建设局负责城镇生活污染源、市农业局负责农业污染源、市交通

9、局负责机动车尾气污染源减排指标的分解落实与年度计划。各区县(市)则根据各自的实际,再将目标任务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到具体单位。对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市环保局受市政府委派,每季度进一行一次督查,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并将实施情况报告政府,通报全市。二、减排工作进展与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进展1 目标完成情况表2-1 全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单位:万吨控制因子2005年排放量“十一五”规划指标2010年预计2010年总量控制指标总量削减排放总量减排比例%合计其 中存量新增量cod10.218.604.641.613.038.5915.8so27.817.021.7

10、30.790.947.0010.332010年全市cod排放总量预期8.59万吨,比2005年减排15.8%,减排比例比国家要求高出5.8个百分点。so2排放总量预期7.00万吨,比2005年减排10.33%,减排比例比国家要求高出0.33个百分点。2主要工作1)签定减排责任状,层层抓落实市政府成立由市长胡衡华同志任组长的“全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各区县(市)政府、大通湖区管委会、市直各相关责任单位、重点排污企业签定污染减排责任状,并列入新型工业化考核目标,每季度考核一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2)争取国家“以奖代补”资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十一五”期间,全市制定

11、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国家“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银行贷款,加上自筹资金共4.34亿元,先后建成沅江市、桃江县、南县、安化县和城北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加上已建的赫山团洲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我市县城污水处理厂(大通湖区除外)的全覆盖,使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2万吨/日。3)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促进企业达标排放“十一五”期间,省、市先后下达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9个,向国家与省两级争取环保项目29个,资金4659万元;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与自筹资金3.98亿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60个,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4)严格新建项目管理,控制污染新增

12、量对新上项目,坚持“四个一律不批”、“八个不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完善“六个优先审批”的工作程序,重大项目由市项目环评审查委员会审查的原则,严把项目入口关。“十一五”期间共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登记表、报告表和报告书1150个,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108个,否决率为9.4%;“十一五”期间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88%,较好地控制了主要污染物的新增量。5)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确保环境安全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开展10次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环保专项行动,先后检查相关企业600余家,集中对涉铅、涉镉、涉砷、涉钒、涉锑等重金属污染企业进

13、行排查,查出有环境安全隐患和环保违法行为的企业94家,通过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和打击环保违法行为,有效地保障了环境安全。3主要成绩和问题1)主要成绩一是洞庭湖水质明显好转“十五”末,洞庭湖有10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为类,洞庭湖的污染已不堪重负。为此20062007年,益阳与岳阳、常德3市联手对辖区内的238家(其中益阳129家)造纸企业的环境污染进行集中整治。随后又对环洞庭湖区的污染企业持续进行污染减排,到2009年,40个水质监测断面,优于类水质的达到85%,水质明显好转,范仲淹描述的“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洞庭盛景又呈现在人们的眼

14、前。二是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09年与2005年相比,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年均值下降2.4%,2009年仅2天为轻度空气污染,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率达99.7%。沅江市城区、东坪镇、桃花江镇和南洲镇4个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由2005年的25%提高到75%。三是区域酸沉降强度明显好转2009年与2005年相比,中心城区酸雨频率下降45.6个%点,即由2005年的92.0%降至2009年的46.4%;沅江市城区酸雨频率降低17.0个%点,即由2005年的98.0%降至2009年的81%。2)主要问题一是区县(市)减排进度不平衡至2009年底,个别县二氧化硫减排比2005年不降反

15、增;部分区县尚未完成进度计划。二是少数排污单位难以确保连续稳定达标排放少数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验收时可以达标排放,环保部门检查时可以达标排放,其余时间则很难做到稳定达标排放,更有甚者,个别企业还采用暗管偷排或直排。三是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处理绩效低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部分管网未实行雨污分流,且覆盖面不大,进水浓度不高,处理负荷不足,致使处理绩效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一是强化当地政府和经济部门的污染减排责任;二是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对恶意超标排污行为要依法顶格处罚;三是要建立一支装备精良,反应快速的环境稽查队伍;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尽快配套已建污水

16、处理厂的管网。(二)“十二五”面临的污染减排形势“十二五”是通过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战略机遇时期,国家将继续并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整治范围,继续实行污染治理“以奖促治”的资金支持。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将“突出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全市“十二五”规划战略之一,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这些都是“十二五”污染减排难得的机遇。但是“十二五”污染减排也面临许多挑战与压力。1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量的压力大根据全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gdp将以年均13%以上、工业增加值

17、将以年均2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市gdp将达到1280亿元,比2010年预期净增585亿元;工业增加值将达到689亿元,比2010年预期净增440亿元;城镇人口将达到233万人,比2010年预期净增31.45万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染物的排放也将大幅度地增加。经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市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分别为cod 1.74万吨、二氧化硫0.7万吨、氨氮0.12万吨、氮氧化物1.06万吨。加上原有污染物,到2015年,全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分别达到cod 13.61万吨、二氧化硫8.2万吨、氨氮0.82万吨、氮氧化物4.37万吨。污染减排将面临严峻的

18、挑战和巨大的压力。2工业污染存量减排的空间很小全市工业cod减排“十一五”期间已达到33.3%,一些cod排放大户,如制浆造纸企业等其污染工程减排在“十一五”期间已基本到位,进一步减排的空间已经很小。“十二五”工业污染减排的潜力主要在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且减排潜力很有限。所以,“十二五”进一步减排工业污染存量的压力很大。3污染结构减排一时难以到位历史形成的全市装备制造、棉麻纺织、食品加工、电力、造纸和建材6大支柱产业中,除装备制造业外,其余5个行业均为重污染型行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态势不确定性因素较大的情况下,经济结构的调整短时期内难以到位,因此,全市结构性污染问题仍将十分

19、突出。4农业污染减排和机动车尾气减排困难重重农村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市环保部门至今尚未破解的难题,是鞭长莫及的薄弱环节。农业污染减排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有效的监管手段。机动车尾气污染减排,强制淘汰过期车辆,实行国四排放标准,阻力很大,供应配套油品难以做到。所以,农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减排将困难重重,面临很大的挑战。三、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与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规划期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城镇人口、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是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的基础。根据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以下简称发展思路)和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规划指南)

20、,预测全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与主要污染物新增量。(一)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1gdp全市gdp,2010年1-6月实际295.26亿元,全年预期695亿元,发展思路全市到2015年将达到1280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3%。根据规划指南计算公式,预测20112015年各年度gdp:gdpi=gdp2010(1+gdp)i(式3-1)式中:gdpi第i年度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dp20102010年全市预期gdp,亿元i第i年,i=15,分别代表20112015年gdpgdp年均增长率,%预测结果,见表3-12工业增加值全市工业增加值,2010年16月实际111.21

21、亿元,全年预期245亿元,发展思路全市到2015年将达到690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23%。参照计算公式(式3-1),预测全市20112015年工业增加值,预测结果见表3-1。3城镇人口全市2009年实际人口总数470.55万人,城镇人口195.28万人,按“十二五”规划人口自然增长7,预期到2010年全市人口总数将达到473.84万人。根据全省统一规定,总人口数1.3%转化为城镇人口增长量,加上上一年度的城镇人口数,即为本年年度的城镇人口总量,则2010年预期全市城镇人口总数为201.44万人。按上述方法预测20112015年全市总人口与城镇人口,结果见表3-1。表3-1 全市201020

22、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与预测表年份(年)人口(万人)gdp(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备注总数其中:城镇人口2010473.84201.44695.0245.02011477.14207.64785.0301.02012480.48213.89887.0370.02013483.86220.181003.0455.02014487.25226.511133.0560.02015490.66232.891280.0689.04能源消费量1)能源消费总量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测算,根据规划指南预算公式:en2015=gdp2015e2010(1-)(式3-2)式中:en2015201

23、5年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20102010年单位gdp能耗,全市预期值1.06吨标煤/万元“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比例,参照“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比例为20%测算结果:en2015=1068.0万吨标煤2)煤炭消费增量根据“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趋势,测算2015年煤炭消费量和“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费增量。按照规划指南计算公式:m2015=m2010(式3-3)m增= m2015- m2010.(式3-4)式中:m2010 、m20152010年、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万吨en2010 、en20152010年、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万吨计算依据:en2010=gdp2010

24、2010=720.8吨标煤其中:gdp2010 = 68010420102010年单位gdp能耗,1.06吨/万元m2010= en20100.80.71=812.2万吨原煤其中:0.8煤炭在总能耗中的比例系数0.71每吨原煤折标煤的比例系数m2015= en20150.80.71=1203.3万吨原煤计算结果:m增 =391.1万吨(二)工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工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规划指南有2种方法,即单位gdp排放强度法与分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法。全省规定统一采用分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法预测。1预测模式 工业cod与氨氮新增量,为9个重点行业和其他行业2011年至20

25、15年逐年工业cod与氨氮新增量之和。9个重点行业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治炼),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采用各行业上年度工业增加值cod与氨氮排放强度和该行业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量分别测算;其他行业采用剩余30个行业的上年度工业增加值cod与氨氮平均排放强度和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量之和进行测算。重点行业cod新增量测算公式如下:e行业cod=i行业cod (式3-5)ei行业cod=ii-1,行业cod(vi,行业- vi-1行业)(式3-6)ii-1行业cod=i2010行

26、业cod(i-行业cod)i-1(式3-7)式中:e行业cod“十二五”期间该重点行业cod新增量,吨ei行业cod第i年该重点行业cod新增量,吨i第i年,i=15,分别代表20112015年ii-1,行业cod第i-1年该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吨/万元。以该重点行业2010年的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为基础,逐年等比例递减vi,行业第i年该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i2010行业cod2010年该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吨/万元。采用2010年要本辖区预期值行业cod“十二五”期间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年均递减率,%。取2007-2009年该重点行

27、业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年均递减率的几何平均值,公式如下:行业cod=1-(式3-8)其他行业(共30个行业,作为一个整体)cod新增量测算方法同上。氨氮新增量预测模式同上。2计算参数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全市“十一五”9个重点行业和其他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根据市统计局20052009年的实际数据与2010年的预期值,采用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除以前一期水平;平均发展率=环比发展速度乘积开5次方;平均增长率=平均发展率-1的方法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2。表3-2 全市“十二五”9个重点行业和其他行业工业增加值与年均增长率计算表 单位:亿元序号行业名称2005年2006年2007年

28、2008年2009年2010年年均增长(%)1农副食品加工业5.957.6115.1717.2026.6738.8045.52食品制造业1.962.912.914.886.068.9535.53饮料制造业1.951.492.613.243.844.5618.54纺织业11.0911.3514.7413.9817.6419.8012.3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0.280.320.550.891.301.9146.86造纸及纸制品业6.766.995.408.889.7210.649.5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068.2412.0211.0011.3114.2012.08医药制造业1.1

29、11.581.932.102.634.6733.3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00000010其他行业43.3454.3172.37112.83120.83141.4726.7合 计82.594.8127.7175.0200.0245.024.32)工业增加值预测全市“十二五”各行业工业增加值,采用2010年各行业工业增加值预期值与“十一五”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预测,其结果见表3-3。表3-3 全市“十二五”9个重点行业和其他行业工业增加值预测表单位:亿元序号行业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年均增长(%)1农副食品加工业38.8.56.4582.

30、14119.51173.90253.0145.52食品制造业8.9512.1316.4322.6630.1740.8835.53饮料制造业4.565.406.407.598.9910.6618.54纺织业19.8022.2424.9728.0431.4935.3612.3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912.804.126.048.8713.0246.86造纸及纸制品业10.6411.6512.7613.9715.3016.759.5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2015.9017.8119.9522.3425.0212.08医药制造业4.676.238.3011.0614.7419.65

31、33.3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00000010其他行业141.47168.20197.07226.18254.20274.6514.19合 计245.0301.0370.0455.0560.0689.023.03)排污强度递减率各行业cod与氨氮 工业增加值排污强度递减率,根据2007年“污普”与2009年“污普动态更新”资料的排污强度数据,采用(式3-8)计算,其结果见表3-4。表3-4 全市“十一五”各行业cod与氨氮排污强度递减率计算表序号行业名称2007年排污强度(kg/万元)2009年排污强度(kg/万元)递减率(%)cod氨氮cod氨氮cod氨氮1农副食品加工业8.600

32、.062.760.0543.38.72食品制造业14.910.629.110.2021.843.23饮料制造业29.670.7810.310.2641.042.34纺织业89.680.1247.590.0927.213.4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272.1918.9212.770.9278.377.96造纸及纸制品业452.633.53191.670.7434.954.2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780.997.150.829.79.08医药制造业22.694.889.770.0834.487.2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0其他行业2.310.101.340.0823.810.

33、13.预测结果根据计算公式:(式3-5)、(式3-6)、(式3-7),分别预测出20112015年各年度、各行业工业cod与氨氮的新增量。全市“十二五”工业cod新增量共计为7530.0吨,其中造纸及纸制品业2334.0吨,占31.0%,纺织业2136吨,占28.4%;工业氨氮新增量共计为228吨,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1吨占31.1%,农副食品加工业69.0吨占30.3%。cod与氨氮新增量各行业预测结果见表3-53-13,汇总见表3-143-15。表3-5 全市“十二五”农副食品加工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34、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17.6525.6937.3754.3979.11214.21排污强度(kg/万元)cod1.560.880.500.290.160.09/氨氮0.0450.0420.0380.0340.0310.028/新增排污量(t)cod/155.0128.0108.087.071.0549.0氨氮/7.010.013.017.022.069.0表3-6 全市“十二五”食品制造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3.184.306.237.5110.7131.93排污强度(kg/万

35、元)cod7.125.574.363.412.662.09/氨氮0.110.0620.0350.0350.0350.035/新增排污量(t)cod/177.0187.0212.0200.0224.01000.0氨氮/2.01.52.22.63.712.0表3-7 全市“十二五”饮料制造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0.841.001.191.401.676.10排污强度(kg/万元)cod6.083.592.121.250.740.43/氨氮0.150.0870.0500.0290.0170.0

36、10/新增排污量(t)cod/30.021.015.010.07.083.0氨氮/0.70.50.30.20.22.0表3-8 全市“十二五”纺织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2.442.733.073.453.8715.56排污强度(kg/万元)cod34.6525.2218.3613.379.737.08/氨氮0.0780.0670.0580.0510.0440.038/新增排污量(t)cod/615.0501.0410.0336.0274.02136.0氨氮/1.61.61.61.51.5

37、8.0表3-9 全市“十二五”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0.891.321.922.834.1511.11排污强度(kg/万元)cod2.770.600.130.0280.0060.006/氨氮0.200.0440.0100.0100.0100.010/新增排污量(t)cod/5.31.70.50.20.28.0氨氮/0.40.10.20.30.41.0表3-10 全市“十二五”造纸及纸制造品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

38、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1.011.111.211.331.456.11排污强度(kg/万元)cod124.7881.2352.8834.4322.4114.59/氨氮0.340.160.0710.0330.0150.007/新增排污量(t)cod/820.0587.0417.0298.0212.02334.0氨氮/1.60.80.40.20.13.0 表3-11 全市“十二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1.701.912.142.392.68

39、10.82排污强度(kg/万元)cod6.465.835.264.754.293.87/氨氮0.750.680.620.560.510.46/新增排污量(t)cod/99.0100.0102.0103.0104.0508.0氨氮/11.611.812.012.212.360.0表3-12 全市“十二五”医药制造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1.562.072.763.684.9114.98排污强度(kg/万元)cod6.414.202.761.811.190.78/氨氮0.010.010.010

40、.010.010.01/新增排污量(t)cod/66.057.050.044.038.0255.0氨氮/0.20.20.30.40.52.0表3-13 全市“十二五”其他行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时间(年)类别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工业增加值新增量(亿元)/26.7328.8729.1128.0220.45133.18排污强度(kg/万元)cod1.020.780.590.450.340.26/氨氮0.0720.0650.0580.0520.0470.042/新增排污量(t)cod/208.0170.0131.095.053.0657.0氨氮/17.

41、416.715.113.28.671.0表3-14 全市“十二五”各行业cod新增量预测汇总表 单位:吨序号行业名称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所占%比1农副食品加工业155.0128.0108.087.071.0549.07.32食品制造业177.0187.0212.0200.0224.01000.013.33饮料制造业30.021.015.010.07.083.01.14纺织业615.0501.0410.0336.0274.02136.028.4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31.70.50.20.28.00.16造纸及纸制品业820.0587.0417.029

42、8.0212.02334.031.0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99.0100.0102.0103.0104.0508.06.78医药制造业66.057.050.044.038.0255.03.4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0其他行业208.0170.0131.095.053.0657.08.7合 计2175.01753.01446.01173.0983.07530.0100.0所占%比28.923.319.215.613.0100.1/表3-15 全市“十二五”各行业氨氮新增量预测汇总表 单位:吨 序号行业名称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所占%比1农副食品加工业

43、7.010.013.017.022.069.030.32食品制造业2.01.52.22.63.712.05.33饮料制造业0.70.50.30.20.22.00.94纺织业1.61.61.61.51.58.03.5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0.40.10.20.30.41.00.46造纸及纸制品业1.60.80.40.20.13.01.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611.812.012.212.360.026.38医药制造业0.20.20.30.40.52.00.9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0其他行业17.416.715.113.28.671.031.1合 计42.043.04

44、6.048.049.0228.0100.0所占%比18.518.920.221.021.5100.1/(三)城镇生活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1预测模式根据规划指南,城镇生活cod与氨氮新增量测算,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其计算公式:ei生活cod =(pi,人口- pi-1,人口)综合,codd10-2(式3-9)式中:ei生活codi年度,生活cod新增量,吨(pi,人口- pi-1,人口)i年度城镇人口增加数,万人综合,cod人均cod综合产污系数,克/人日d365(天)计(综合,cod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和餐饮、医院、服务业等污染源cod综合产污系数) 氨氮新增量测算方法同上。2预测结果根据(

45、式3-9)计算,全市“十二五”城镇生活cod与氨氮新增量分别为8381.0吨和919.0吨,见表3-16。表3-16 全市”十二五”城镇生活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年份(年)城镇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增量(万人)新增排污量(t)备注cod氨氮2010201.44/dcod=73克/人日dnh-h =8克/人日2011207.646.201651.0181.02012213.896.251665.0183.02013220.186.291676.0184.02014226.516.331689.0185.02015232.896.381700.0186.0合 计31.458381.0919.0(四

46、)农业源cod与氨氮预测根据规划指南,已纳入污染源普查的农村生活污染源因统计口径不全,不做预测;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且不易监控,不做预测;“十二五”期间,农业源cod与氨氮只预测规模化畜禽养殖业部分(污染源普查口径范围),采用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等5种畜禽的产污系数分别预测,其中肉畜禽(猪、肉牛、肉鸡)以出栏量为统计基量,奶、蛋等畜禽(奶牛、蛋鸡)以存栏量为统计基量,其他畜禽不在污染源普查统计范围内和非规模化养殖的,不做预测。1预测公式规划指南关于农业源水污染物的预测模式为:e2015农业=(n2015畜禽i畜禽i 10-3)(式3-10)式中:e2015农业2015年农业

47、源水污染物产生量,吨n2015畜禽i2015年i类畜禽统计基数,头(羽)畜禽i畜禽种类,包括猪、奶牛、肉牛、肉鸡、蛋鸡畜禽ii类畜禽产污系数,见表3-17表3-17 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污染物产生系数表畜禽养殖类别猪(千克/头)奶牛(千克/头年)肉牛(千克/头)蛋鸡(千克/羽年)肉鸡(千克/羽)cod36.002131.001782.004.750.42氨氮1.802.857.520.100.02n2015畜禽i优先采用“十二”规划数据,没有规划数据的,以本辖区2010年预期数据作为基数,按2005-2009年各类畜禽存栏量或出栏量的年均增长率作为“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进行测算,公式如

48、下:n2015畜禽i= n2010畜禽i(1+畜禽)5(式3-11)式中:畜禽 2005-2009年各类畜禽存栏量或出栏量的年均增长率,%n2010畜禽i、n2015畜禽i分别为2010年和2015年各类畜禽数量,头(羽),n2010畜禽i采用本辖区预期数据 2预测结果因全市尚未制定“十二五”畜禽养殖规划,本预测采用“十一五”的增长率与规模化率,以2010年养殖数为基准,按(3-11)预测出全市“十二五”各类畜禽养殖数,计算出规模化养殖量,再按(式3-10)预测cod与氨氮的新增量见表3-18。表3-18 全市“十二五”畜禽规模化养殖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表 单位:只/头/羽种类“十一五”养殖数量(只/头/羽)“十二五”年均增长率(%)“十二五”规模化率(%)2010年规模化养殖数量(只/头、羽)2015年养殖数量规模化数量2015年预测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