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doc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doc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doc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doc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2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

2、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响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旷野里空气稀少b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c房间里空气不流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6以下事例,不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有( )a利用超声波使液体产生激烈的振动,用清洗钟表、眼镜等b外科医生利用

3、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将药物击碎后与空气混合形成“药雾”d根据隆隆的雷声,我们可以判断出大雨将至7雷雨天气里,小明从看到闪电开始计时,大约4s后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和光在空气的速度分别是340m/s和3108m/s,则雷电处距离小明大约是( )a1360 kmb2000kmc1360md12106km8目前,有些大酒店在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且讲卫生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并提高了水的温度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并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

4、动9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10热现象在生活随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

5、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2在一只玻璃杯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13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39,40c38,40d39,3914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只蝗虫的翅膀长,先后四次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的数据分别是442

6、cm、443cm、434cm、444cm,则测量结果的数值用为( )a442cmb44275cmc443cmd444cm15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1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a甲先到达b点b乙先到达b点c两人同时到达b点d不知

7、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7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_产生的,钟声通过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和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19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橡皮擦的长度为_cm20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300秒,在书店等同

8、学用了60秒,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720秒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1小宇跟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都比小丽提前10m到达终点若小宇退后10m再同小丽比赛(两人同时起跑,且两人的平均速度和原一样),结果是_先到达终点22在一段平直的铁轨上,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以54千米/小时和36千米/时的速度相向而行有一只鸟以20米/秒的速度从甲车车头向乙车车头飞去,飞到乙车车头立即反向飞回,飞回到甲车车头又立即转向回飞,向乙车飞去,如此往复,直到两车相遇,已知鸟的飞行总路程为400米,则开始时刻鸟从甲车车头飞出时,两

9、车头之间相距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2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如图所示的图象(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内能增大(3)比较图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_段吸收的热量较多24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温度/959697989898989898

10、98(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右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c;(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沸腾时温度为_;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25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_(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

11、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和_(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m/s(4)小明实验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_四、综合计算题(2分+6分,共8分)26声音在海水传播的平均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27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600m,一列长200m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过该桥,求:(1)火车完全通过正桥所需的时间;(2)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的时间;(3)司机完全通过正桥所需的时间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物理

12、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考点】温度 【专题】估算法【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温度的感性认识,我们要能够估测a、b、c、d四个选项的温度;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解: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左右;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 的最低气温约为0左右;c、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约为0左右(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d、让人感觉温度舒适的室温为

13、23左右;故选d【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2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14、阻断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采取措施的,两者对应起,可以简化对噪声减弱办法的记忆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考点】音调;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音色 【分析】声音有三大特征,分别

15、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故c正确d、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平时学习要经常背诵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4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

17、是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响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旷野里空气稀少b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c房间里空气不流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回声 【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在传播时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发生现象,即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不能区分,回声使原声加强了,导致听起响亮【解答】解: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

18、,因此听起就没有屋子里响亮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声音传播的规律和回声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题6以下事例,不能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的有( )a利用超声波使液体产生激烈的振动,用清洗钟表、眼镜等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将药物击碎后与空气混合形成“药雾”d根据隆隆的雷声,我们可以判断出大雨将至【考点】声与能量 【专题】声现象【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使液体产生激烈的振动,用清洗钟表、眼镜等,说明声波传递

19、能量;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传递能量;c、利用超声波将药物击碎后与空气混合形成“药雾”,说明声波传递能量;d、根据隆隆的雷声,我们可以判断出大雨将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别,重在与实际应用相联系7雷雨天气里,小明从看到闪电开始计时,大约4s后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和光在空气的速度分别是340m/s和3108m/s,则雷电处距离小明大约是( )a1360 kmb2000kmc1360md12106k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很快,闪电从发生处到小明处,传

20、播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粗略认为雷声到小明处传播了4s,利用s=vt进行计算【解答】解:雷声从发生处到小明处传播速度是340m/s,传播时间是4s,v=,所以雷电处到小明处的距离大约为:s=vt=340m/s4s=1360m故选c【点评】在空气,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速,利用这个规律可以解释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可以计算雷电处距离观察者的距离等等8目前,有些大酒店在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且讲卫生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并提高了水的温度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

21、表面积d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并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液体的温度、蒸发的表面积、空气的流动,对照这三个因素,分析选项的描述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热风干手器在吹热风时,既提高了水的温度,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但并未对蒸发的表面积产生影响,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明确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我们顺利解决此题的关键9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

22、特点 【分析】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解答】解: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所以又变得清晰起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的物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体现了由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10热现象在生活随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

23、现象,需要放热【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的凝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该选项说法错误;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c、秋天的

24、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

25、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或乙为参照物,判断乙或甲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故a错误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cd、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

26、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与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当然,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对应关系12在一只玻璃杯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考点】音色

27、【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a、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不符合题意;b、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成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肝脾或者其他实质性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大量积液或肿瘤时,鼓音区缩小,病变部位可出现浊音或实音,当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时,为患者叩诊时会发现腹部有气体为鼓音当移至有腹腔积液的部位时有浊音,当鼓音变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而浊音是指的是音调,故符合题意

28、;c、当有病症时敲击会发出浊音,而与音色无关,不符合题意;d、声音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音调,医生在“叩诊”时,有积水和无积水所发出的音调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13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39,40c38,40d39,39【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必须靠甩才行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

29、,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为39的体温计测体温38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因此,示数仍为39;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40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0故选b【点评】了解体温计的构造,理解缩口这一结构在测量时所起的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14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只蝗虫的翅膀长,先后四次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的数据分别是442cm、443cm、434cm、444cm,则测量结果的数值用为( )a442cmb44275cmc443cmd444cm【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长度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常用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确方法,但这里我

30、们首先应该判断出,有一个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应该去掉【解答】解:434cm跟其他几个数据相差很大,所以它是错误的数据求平均值时要舍去;求平均值后的值的有效数字应该跟所给数据的有效数字一样,除不尽时应四舍五入,计算得=443cm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时应注意,求平均值前一定要先去除错误的测量结果,并在最终的结果后保留与原结果相同的小数位数15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考点】液化及液化现

31、象 【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分析时要注意水蒸气在外面还是在小轿车里面!【解答】解:夏天轿车内是冷空调,轿车内是低温,轿车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轿车内是热空调,轿车内温度高,轿车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常见的物态变化液化,分析时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气液化1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a甲先到达b点b乙先到达b点c两人同时到

32、达b点d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推理法;方程法【分析】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s,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甲,则v1t甲+v2t甲=s,得出t甲大小;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乙,则t乙=,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得出谁先到达b点【解答】解: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s,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v1t甲+v2t甲=s,t甲=;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t乙=,=v1v2,(v1v2)20,v12+v222v1v20,v12+v22+2v1v24v1v20,v12+v22+2v1v24v1v2,(v1+v2)24v1v2,1,即:1,t甲t

33、乙,甲先到达b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利用数学知识判断t甲和t乙的大小关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7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故答案为:振动;空气【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是声现象重要的知识点,但难度不大,容易解答1

34、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乙【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实验题;图析法【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的运动速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得出第一个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5s,谁的速度大,谁运动的路程就长,谁就在最前面【解答】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

35、,运动的速度v甲=4m/s;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故答案为:甲;丙;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19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橡皮擦的长度为310cm【考点】长度

36、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长度单位;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橡皮擦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10cm对齐,所以橡皮擦的长度为310cm故答案为:cm;31

37、0【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0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300秒,在书店等同学用了60秒,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720秒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

38、度是多大?【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已知家到书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求出全程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家到书店的时间t1=300s,平均速度v1=6m/s;(2)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1800m+3600m=5400m,运动时间t=300s+60s+720s=1080s,平均速度v=5m/s答:(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5m/s【点评】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路程与时间

39、的对应性,尤其是全程的时间计算是本题的易错点21小宇跟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都比小丽提前10m到达终点若小宇退后10m再同小丽比赛(两人同时起跑,且两人的平均速度和原一样),结果是小宇先到达终点【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设小宇的百米成绩为t,知道小宇每次都比小丽提前10m到达终点,则小宇在时间t内跑100m、小丽跑90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若让小宇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小丽仍在原起点处与小宇同时起跑,因速度不变,可分别求出二人所用时间,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小宇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v1=;小丽的速度为v2=;第2次比赛时,s1=100

40、m+10m=110m,s2=100m,因为速度不变,小宇用时:t1=t=11t;小丽用时:t2=t11t;可见t1t2,因此还是小宇先到达终点故答案为:小宇【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明确小宇跑100m所用时间和小丽跑90m所用时间相同,然后可求出二人速度,这也是此题的突破点,再比较第2次比赛时二人所用的时间就可以了22在一段平直的铁轨上,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以54千米/小时和36千米/时的速度相向而行有一只鸟以20米/秒的速度从甲车车头向乙车车头飞去,飞到乙车车头立即反向飞回,飞回到甲车车头又立即转向回飞,向乙车飞去,如此往复,直到两车相遇,已知鸟的飞行总路程为400米,则开始时刻鸟从甲车车

41、头飞出时,两车头之间相距50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知道鸟的飞行总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小鸟飞行的时间,即为两火车相遇的时间;即可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解答】解:由v=得小鸟飞行的时间:t=20s,则两车相向行驶到相遇的时间t=20s,v甲=54km/h=15m/s,v乙=36km/h=10m/s;则两车相距:s=(v甲+v乙)t=(15m/s+10m/s)20s=500m故答案为:500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并理解题目的意思,注意小鸟飞行的时间等于两车相遇的时间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23在探

42、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如图所示的图象(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3)比较图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cd段吸收的热量较多【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热量的计算 【专题】实验题;图析法【分析】要解决此题主要掌握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知道熔点的概念: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q=cmt【解答】

43、解:(1)从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其熔点是0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所以是固液共存态故答案为:0;固液共存状态(2)该物质是晶体,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故答案为:不变(3)由题意知,该物质在ab段是冰,在cd段是水,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所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水吸收的热量多由图可知cd段加热时间长,所以cd段吸热多故答案为:cd【点评】此题通过对图象的分析,考查了对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从图找出相关的信息:熔点、熔化过程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对物体吸热多少的分析24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有

44、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温度/95969798989898989898(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右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91c;(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沸腾时温度为98;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低于(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实验题;探究题;实验分析法;图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体积逐渐减小;沸腾

45、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体积逐渐增大(2)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从而正确的读数水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3)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升高时,沸点也升高,气压降低时,沸点也降低【解答】解:(1)a气泡在上升过程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2)图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柱指在90上面第1个小格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92;(3)由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升高到98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并且在沸腾过程,保持这个温度不变;因为实验水的沸点是98,小于100,根据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实验时的大气压是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故答案为:(1)a;(2)91;(3)98;低于【点评】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沸点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是一道很好的实验题25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