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_第1页
【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_第2页
【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_第3页
【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_第4页
【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59?桂南跳岭头源流张秋萍(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本文在文献和田野资料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历史学等视角,追溯桂南跳岭头源流.认为:桂南跳岭头本质上是傩,可定性为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又是一种傩戏.自汉唐由秦中至楚荆,至桂林,广东,向桂南流布,因傩的传播衍生跳岭头,明清时期在桂南普及,兴盛,其传播过程是壮,汉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吸收的过程.关键词桂南;跳岭头;源流中图分类号k291/2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003-434x(200903-0059-04桂南跳岭头(又称跳大排,跳大庙,跳鬼僮,颂鼓舞等),因多在野外的岭坡上进行而

2、得名,一般在农历八月到十月间(多为中秋节八月十五左右)举行,是人民用以祈求丰收和人畜平安,祛邪纳吉的集祭祀,舞蹈,戏剧于一身的传统民俗.广泛分布于今桂南的钦州,防城,合浦等地,其中,又以钦州为盛:在钦南区的康熙岭(壮),久隆,黄屋屯(壮),那思,那丽,那彭等镇,钦北区的新棠(壮),板城,小董,青塘,平吉等乡镇,以及灵山县18个镇中的壮族村落烟墩镇邓塘村和大部分汉族古村,浦北县的三合,北通,白石水,龙门,大成,张黄,福旺等客家人聚居重镇,均留下过跳岭头民俗履痕.下文主要以钦州为例.一,桂南跳岭头的定性对跳岭头进行定性,是探讨其源流及变迁的关键所在.傩是巫的一支,是原始农耕文化(包括稻作和旱作)的

3、产物;基本形态是戴假面具沿门逐疫,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新的民俗或教派因子而有所演变;主要功能是驱邪纳吉,辞旧迎新,蕴含着人们生生不息的追求和表现人们旺盛的生命力.跳岭头今在桂南的分布地区,原是土着民族壮族的聚居之地,壮族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老的稻作民族,史上也向有岭南古越巫之说.跳岭头表演过程中随处寄寓的驱邪纳吉的内涵,村尾一村中一村头这种较为原始的沿门逐疫,戴假面具等表现形态,都与傩相合.据此,我们认为,桂南跳岭头本质上是傩.从桂南各地跳岭头以当地师公,道公为首的表演主体,与民间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唱本曲目,村落中岭头,坡地的表演地点,村民集体参与的方式等进而综合判断出,桂南跳岭头本质上应属

4、民间傩.它的表演曲目中如忠相格,五雷格等武将,武神风格的内容,又包含一定程度的军傩成分,这有可能和宋时桂林傩队的深远影响有关.因此,桂南跳岭头可进一步定义为:包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另外,学术界早有提出对傩戏的界定,曲六乙先生认为它应该具备五个特征:傩戏是多种宗教文化的混合产物;傩戏汇蓄和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面具是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早期傩戏的演职员多由傩师们兼任,当傩祭活动中出现戏剧性人物时,傩师更兼有宗教和戏剧两种职业;宗教是傩戏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o081o602o3o3m29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秋萍,女,广

5、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民俗学2006级研究生.?6o?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总第156期)的母体1.还有学者认为傩戏基于两个原则:在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的;与禳灾逐疫有关2.综合这些界定标准,再结合桂南跳岭头的种种表现和特征:纵使时空变换,通过宗教性祭祀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驱邪纳吉始终是它的主题;虽异于最初的形态,面具和沿门逐疫仍作为是桂南跳岭头中的主要形式贯串其中;在传播过程中,桂南跳岭头不断吸收佛,道,儒等教派和壮族师公教的文化,融人秋社中并衍生出吃岭头等地方民俗,加入地方人物神如朱千岁,冯公等,实现了不同时期文化上的融合和积聚,可以推断:桂南跳岭头又是一种傩戏.因此,桂南跳岭头是带有军傩成分

6、的民间傩,傩仪,傩舞,傩戏三个阶段在其中都有体现.有人主张跳岭头即师公戏,其判断依据为:跳岭头从事人员中有师公参与;酬神表演中有山字头动作与花山壁画所刻乐舞形似.笔者认为,这些的判断是片面的,不足以说明问题.首先,任何一民族,都有一部分民间信仰从事者,与此相关的民俗活动,自然由他们来担纲主演.这只是历史和现实的随意选择,似乎不能据此给一种民间民俗的下本质定论.其次,不同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碰撞融合,这是显而易见的民俗传播规律,跳岭头对道,儒,佛等不同教派文化,师公文化的学习,吸收等也是自然.因此,桂南跳岭头并非师公戏.笔者的田野资料显示,灵山县城是桂南跳岭头极盛之地.据灵山县前文联主席陈宜坚先生

7、多年的察访,研究,灵山各主要姓氏皆不超过二十代.这至少说明一点,今灵山住民以移民为主.这也证明跳岭头为壮族原生说之不可证.另据岭头班的传承谱系记载,钦南区壮族分布的三那(那彭,那丽,那思)地和浦北县白石水,北通等许多村庄的跳岭头,都以灵山县武利镇安金村的六禾堂(岭头班名称)为主力,而安金岭头班又传承自伯劳镇邓阳村,这表明,灵山邓阳村很有可能是桂南跳岭头(包括壮族地区)的兴发之地.而邓阳村的首任师傅曾先后游历江西,广西的桂林,横州等地学习傩艺,这就说明,桂南跳岭头因傩的传播而衍生,和师公戏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二者之间的关联只能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来表述.比照笔者分别在灵山县汉族村落大芦村(该村岭头

8、队的发展历史还不是最古老的,灵山县岭头始祖应数伯劳镇邓阳村)和黄屋屯镇壮族村落料家村(该村的岭头队在该镇享有盛名)搜集到的岭头唱本,也印证了这点.大芦版本中对神的传承,情节的描述等都非常完整,对其他教派等的文化吸收也较为全面,体现一定的可溯性;而后者虽然大体也沿用了与前者类似的三师,二师,四帅,五雷等名称和顺序,但具体内容却明显是不完整的情节和不同人名的拼凑和移位,最后只能在每一出中都加入与主题全然不符的生活情节的描述来延长篇幅,且辞不达意,让人不觉有后者沿袭自前者的判断.综而观之,桂南跳岭头与师公戏之间应不能划上等号.因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具体探讨.二,跳岭头的历史源流及变迁各时各地之傩的发

9、生的可能是:传播,或是共生,或彼此共生且相互影响引.这样,桂南跳岭头的发生至少有三种可能:本土壮族原生,与傩共生;傩由北向南传播而来,由汉族带入;传自傩,但由壮族接收.笔者认同第二种可能.首先,跳岭头缺乏与傩共生的考古和文献依据;与之相反,佐证傩源远流长的考古,文献依据却是充分的.其次,灵山县城居民构成主体为移民的事实,结合跳岭头兴起于明清,也可排除跳岭头为壮族原生的可能.再次,通过现存唱本中汉族村落的自成一体与壮族村落的的比照,也可证明,桂南跳岭头应是由汉族带入.根据民族学的传播理论,民俗或文化的传播,其最完整的形态往往保存在最外围而非核心区域.桂南位于中国南疆,跳岭头完整地保存了傩傩仪一傩

10、舞一傩戏的发展阶段.总之,桂南跳岭头应是由汉族带人的,傩由北至南传播的演变形态.早在20世纪9o年代初,张紫晨先生便已提出,任何文化现象,割断其发展源流,都是不可理解的.傩文化产生在历史悠久,幅员广阔的中国,要认识它就需要在更广阔的地理历史背景上去探索.那种认为傩是某一地区或民族的特有现象,因而它的渊源只能在某一地区或民族中去探寻的认识是不对的.因为它把今天存有傩戏遗踪的地区看作是自古如此,从而排除了傩在历史上长期流布与变异的过程4.因此,我们要考察跳岭头的历史源流,也得把它放到整个中国傩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61?经过论证,张紫晨先生认为,从周秦至汉,傩传承主要在都城长安及黄

11、河地区这是官傩的正统表现,并发展成完善状态.但从汉代开始,官傩已向地方州县波及,迅速走向地方化.其流布路线,由长安而至秦中,再至荆楚,而且在波及地方后,与当地民族固有习俗传统(如荆蛮的鬼神观念,祭祖观念等,发展到后世则为祖先崇拜观念)结合,因而变化十分显着.当然,流布的前提是地方具有民间傩的基础,即地方固有古俗及各式驱鬼活动.跳岭头正是在越巫与稻作的历史积淀之上,结合地方固有民俗如歌圩,秋报,赛社等最终形成岭头节这一独特民俗的.宋代以后,是傩仪向南流布最盛的时期.广西桂林和苗瑶地区,便为傩仪重地.最后,张先生指出,南方固有的重巫的古傩传统等,使得傩流南归,汇集西南,这是数千年历史造成的一个趋势

12、4.那傩从荆楚到桂林,再到跳岭头如今的分布区域桂南等地,究竟经历一个怎样的历程?根据研究,楚文化和中原文化迅速向岭南流传的主要通道是从湖南境内沿着湘江,通过湘桂低谷,进人广西全州,兴安一带,最后到达桂林.据1983年民间舞蹈集成普查,桂北跳神正流传在这条古道上r5.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南宋与元兵的交战中,是沿着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一路败下来的,而桂东,粤西一带的傩舞,与南宋广西傩队有很深的渊源6,意即傩的南传路径有可能自广东而桂南.据自汉始合浦与今广东徐闻等地的密切关系卷五疆域推测,很难否定这种可能性.钦州汉族村落大芦村的岭头唱本中的三官格,钦州黄屋屯壮族村落料家村岭头唱本中的四帅格唱等,均

13、有雷州庙的字眼出现,这与合浦曾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隶广东雷郡的历史记载有重合之处.灵山县邓阳村跳岭头首任班首何兴瓒的学艺过程中所游历之处与何氏族源等也提及广东一江西一桂林这条路径,这似乎有某种刻意强调和暗示.然而,大芦唱本中母在江南,冯公从贵县至横县娶妻等情节又有中原痕迹.综合言之,傩进人广西前的路线可能有主流和支流之分,但前一说的源流更有可塑性.只是,不管如何,讨论傩在广西内的传播似乎更有直接意义.有人认为,现广西桂林跳神中保留的土地,门神,判官,灶神等,和宋代宫廷傩队的傩目同名,这表明最初被称为百姓傩的傩队所表演的傩目,应由宫廷傩转化过来.而宫廷傩的倡行者很可能是静江诸军.岭外代答有

14、载:桂林傩队,自承平畴,名闻京师,日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然,盖桂人善制傩面,佳者一直万钱,他州贵之如此,宜其闻矣.83该作者周去非还认为,由于影响的巨大,当地的老百姓则群起而效之.当然,百姓傩的规模可能稍逊诸军傩一筹,但两者的合力生发出来,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渐使静江诸军傩的称号名闻京师.元代,静江诸军傩失去载体而逐渐消失,百姓傩则失去军队作为支柱,必定要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途径.元末明初,它渐与当地的巫舞风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乡人傩的一种新形式,即是跳神,引.这种说法自有一定的道理,又有不成立之处.首先,

15、周去非也算一文人雅士,百姓傩之名更多是出于与静江诸军傩相对而命,亦能说明参与主体及活动本身的一俗一雅.因此,百姓傩有可能指的就是跳神.且桂林的跳神主神是唐初大将李靖,史书确有其人,他于唐武德四年(621年)由四川出兵两湖,到桂林后尽力招抚,关心民众疾苦,受到桂林等地人民的崇敬,民众在他死后立庙祭祀.可照上述一说,到元末明初,受军傩宫廷傩影响至深的百姓傩作为主体,才形成跳神,前后相隔六七百年,难免牵强.其次,一种民间信仰形成规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静江诸军傩之前,桂林当地对巫应形成一定的信仰,才能在与其有相似驱邪纳吉内涵的军傩到来之时回应强烈.如桂林跳神主要的乐器腰鼓,便是自西域传人,隋唐为伎乐

16、所用.旧唐书卷二九音乐二中即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木胡鼓也.至宋时,桂北人民已能自己烧制腰鼓并饮誉中原.可见,跳神至少在唐时已有,而非元末明初,但宋时静江诸军傩的到来确对桂林跳神中保留的与宋宫廷傩队相同的面具,规模的改变等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桂林跳神有可能自唐时已形成并开始传播至桂南,这从清嘉庆灵山县志对钦州跳岭头曾经的主神的记载中得到侧面佐证,宁原悌,钦江人授校书郎,累官谏议大夫,为德才兼备者,卷三.选举有传.在传播的过程中,桂林跳神中的主神发生变异.笔者在2008年9月两次在钦州灵山等地的田野?62?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总第156期)调查中,当地师傅或民众答主神是

17、千岁.从现况来看,桂林跳神和钦州跳岭头都以戴面具跳神,舞毕接唱为主要表演形式;两地的巫师均被称为鬼师,鬼师的宗教意识比较淡薄,他们主要主持集体性的酬神仪式;时间都在八月中秋前后;侧重于跳神表演而非迎神和送神;伴奏乐器中的腰鼓相同等,皆表明两者间密切的渊源关系5.广西地区从桂林到桂南各地的交通,汉至唐代主要靠水路,从桂林沿漓江而下到达苍梧,再从苍梧逆西江上溯到今藤县的北流河口,在这里沿河南下进入玉林平原,然后起岸转人南流江,最终到达北部湾畔的合浦.楚巫与傩仪结合的桂林跳神很可能在唐代前后沿着这条水路流传至桂南地区,并逐渐演变成今日的跳岭头5.灵山与合浦曾有着密切联系.汉时,灵山属合浦郡之合浦县;

18、三国时,归人合浦郡属交州,晋同;齐时析置三县,其中之宋广县属合浦郡;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钦州,二年属钦州府,九年改属廉州,隶雷州,十年改南宾为灵山县,十四年州府还属钦州,仍隶廉州府.而自汉代至明,合浦郡址或州治大多位于浦北县境内.这就从行政上确认了灵山与合浦乃至浦北间的密切联系,为岭头由灵山发散至浦北的判断提供了又一依据.从清嘉庆灵山县志的地图上看,其时,灵山辖地东抵合浦,南至北部湾沿海即今钦州今犀牛脚镇三娘湾等地,西南至今钦州市那丽,那彭,久隆,康熙岭等地,西至今钦州平吉,小董,青塘,新棠,板城,今南宁的那楼,百济等地,北至今之横县及浦北县三合,北通,白石水等地.上述所列之地均为今桂南

19、跳岭头主要分布地.岭头班内部传承谱系表明,现灵山县东部,钦南区壮族分布的三那(那彭,那丽,那思)和浦北县白石水,北通的许多村庄的跳岭头,都以安金村六禾堂(岭头班名称)为主力,而安金村承自于邓阳村.除此之外,灵山中部的檀圩镇谢赖村以及灵山西部沙坪镇旺屋垌村旺兴堂等,均是邓阳村的传承支系.可见,其传播路线沿着桂林至桂南的水路,一路到达浦北等处(初在浦北等地未能兴起),由浦北而灵山.具体到跳岭头在桂南内部地区的传播,前灵山县文联主席陈宜坚先生据多年的田野经历认为,应是遵循从伯劳镇邓阳到武利镇安金,再向灵山其他乡镇和周边的壮族地区,浦北客家聚落等辐射.虽然桂林跳神可能自唐起已有传播,钦州旧地也有信巫基础,但信仰要真正深入人心,仍需一定的时间,加上元朝对傩的打击,至少到明清时期,跳岭头才开始在桂南普及,兴盛,尔后反而带动今浦北等地岭头的发展.明嘉靖钦州志卷一风俗中关于跳岭头的描述也说明,至迟在明嘉靖中叶,跳岭头盛行今之大寺,大直,黄屋屯一带.作出明清兴起的时间推断,还有如下佐证:明清时期,跳岭头才被广泛记载于史志材料中;明时开始推行里社制度,使社深人人心,而它又是吃岭头形成的基础和今日跳岭头格局的必要构成,这在后续文将有具体论述;还与汉族迁入的历史对应:明代以前,钦州一带的居民仍以土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