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1工作面过第一交叉点补充措施.doc_第1页
6301工作面过第一交叉点补充措施.doc_第2页
6301工作面过第一交叉点补充措施.doc_第3页
6301工作面过第一交叉点补充措施.doc_第4页
6301工作面过第一交叉点补充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301 工作面过第一交叉点补充措施6301 工作面过第一交叉点补充措施受地质条件影响, 6301 辅助轨顺在 L15号导线点处以方位253 度,仰角 10 度掘进 46m,后又以方位 245 度俯角 0.5 度掘进 60m,布置一盲巷。此交叉点形成第一交叉点。 在交叉点处由于顶板较高, 空间较大,煤柱较小,且相临 BF7 逆断层,有可能形成应力集中区。同时在工作面回采至此处,受采动影响此处围岩压力可能增加较快。为确保顺利通过此交叉点,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技术措施1、交叉点处采取工字钢棚下架棚加强支护,棚距 1.0m,一棚至少三腿,工字钢架在原工字钢棚下,原工字钢棚不变,等同于将原工字

2、钢作为道木架设到木垛里面。长度4.5-5.0m。接顶后确保工字钢距离底板距离低于 3.3m。2、台阶的斜坡处支设支柱时,应将底板卧出平台,且应大于柱鞋的面积。3、架设台棚时,由于顶板较高,作业时在东西方向用钢丝绳吊挂6m或 8m 道轨(分别距离两帮 0.5m)。然后沿顺槽走向使用两根 3.0m 工作面将预接顶台棚架设临时支护,一棚至少两腿,单体支设在工字钢交叉点上。然后将预架棚的棚腿撤下。 垂直道轨间隔 1m 摆放一对工字钢,工字钢与道轨必须用双股 10#铁丝捆牢。在新架工字钢上拴双股防坠绳( 10#铁丝)将工字钢固定在其上方的原工字钢棚上。然后使用道木架设 “井”字型木垛接顶。 给单体供液时

3、, 单体带上劲即可, 当三个棚腿架设完毕后,躲开人员给棚腿进行二次供液。支设单体时严禁人员把手放在单体顶或工字钢棚上,防止挤手伤人。架设完一对棚后再移走向临时台棚,进行下一对棚的支护。新架设木垛要尽量和原架木垛对齐。待此交叉点处架设完棚后, 在此下摆一组液压支架并升起接顶,与其上方棚接触带上尽即可。4、在棚上架木垛时,施工人员必须认真观察顶板的完好情况,检查好有害气体情况, 防止其局部积聚。 执行好 “敲帮问顶 ”制度。确认顶板完好及无有害气体积聚后,用双股尼龙绳或保险带一头系在顶板锚杆或网子上,一头系在棚上施工人员腰上,防止坠人。工字钢棚上最后一层道木应为平行于工字钢摆设,防止升柱时道木受力

4、不均而升断。中间一路单体应支设在木垛的十字交叉点下。每两架棚上架完木垛后,棚上人员下来后支设棚腿,单体带上劲即可,防止道轨一头跷起,待道轨上木垛架设完毕后,再给棚腿二次供液。棚上严禁存放物料,以防坠物伤人。两帮木垛边缘距离原工字钢棚腿要求不大于 0.1m,由于此加强台棚的目的是工作面采至时加强端头支护用,故要求两帮棚腿与原工字钢棚支齐并带上劲即可。5、当所架棚进入超前支护区域时,不再回撤替换工字钢棚,棚腿应和超前支护顺齐。当棚距、柱距不符和支护密度时,可在工字钢棚中间再架棚或支设单体戴一字顶梁加强支护。使达到支护密度、 强度要求。6、当工作面回采至距离三叉点垛口(变坡点)不小于7.0m 时开始

5、以14-16 度的俯角回采,回采至三叉点垛口处时减小俯采角度,回采至平坡段后沿轨顺倾角进行回采。此时严格控制采高在2.5-2.7m 之间。回采至垛口时要求煤机进机尾时提前拉移超前支架护顶。在拉移最北侧支架时,距离其北边缘不大于0.5m 支设至少 3 棵辅助单体,防止顶板垮落。加强此处新老网搭接强度,要求网扣密度为0.2 0.2m。网子探出煤帮不少于 0.5m。7、在此处加强台棚架设完毕后,要求在交叉点处摆设两组液压支架并升起,支架接触台棚带上劲即可。8、随着工作面的回采,木垛或工字钢棚进入端头区域后,应及时加强端头支护。局部鼓帮严重处,可使换行 用木料背帮。同时不提前回撤工字钢棚,使工字钢棚直

6、接作为端头支护使用。工字钢搭接到排头支架上,与巷道内支设的单体形成一棚至少三腿支护。9、同时由于此段顶板压力较大,在后部机尾距离交叉点5.0m 及超前2m 时随增加支架可不增加后部溜槽,只增加排头支架,以防止增加后部溜槽作业时由于压力大而造成作业困难。此时拉移支架过程中必须将后部机尾电机至北侧排头支架的尾梁摆平,采取多次拉移到位的方法拉移支架,防止挤刮坏后部机尾电机或减速箱。10、进入切顶支护区域后,采取平行于工字钢棚支设一字梁或在棚间架棚形成关门支护。此时,关门支柱紧跟排头支架后立柱支设。关门支柱密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当增加后部溜槽作业时,最后两排不回支机尾关门支柱。以确保作业安全。二、安全

7、措施1、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地点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处理,隐患未处理或处理不彻底严禁作业。2、架棚作业前必须对帮及顶上的网子仔细检查,破网及时补齐。防止掉渣或漏煤伤人。同时严格执行好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的敲帮问顶制度。3、架设高顶区台棚至少3 人同时工作。抬放物料要口号一致,有管理人员统一指挥。架设台棚必须有专人监护,观察顶板,清理好退路。斜坡上作业时,人员站在上方作业,斜坡下不准有人作业或逗留。4、到台棚上架设木垛时,必须先检查棚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工作,并且有专人监护。5、斜坡处支柱时,必须进行卧底见平面,不可支设在斜面上。由于使用的单体支柱较高,在拆挂防倒绳或其

8、它登高作业时必须使用好梯子或脚手架作业。扶柱、运柱要求不少于两人作业,并安排专人监护,防止刮碰或歪倒。6、严禁高压枪口对人,严禁用其它代替U 型销或插单匹销子。7、供液人员必须听清信号后,人员躲开所能波及的范围后方可进行远距离供液。8、工字钢棚至少拴两股防坠绳,支设单体必须有双股防倒绳,棵棵穿铁鞋,台棚及木垛必须接顶严实。高顶处架棚时,必须使用脚手架或梯子。9、架后回棚或木垛必须使用好长把工具,回料前应首先检查此处瓦斯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否超标,若出现瓦斯浓度接近1.0、一氧化碳接近 0.0024或其它有害气体接近超标时严禁作业。架后回工字钢棚或木垛要使用 5T 手拉葫芦作业,拉工字钢前应首

9、先检查手拉葫芦,是否灵敏可靠,要求葫芦总额定承载能力不得小于拖拉力的2 倍,严禁使用单链葫芦。 拖拉工字钢必须先进行试吊, 检查工字钢平衡情况、顶板情况、捆绑情况及起吊工具应正常,方可进行正式拖拉。严禁使用后部或其它设备拉移。作业时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好、支护完好和工字钢歪倒刮碰波及的范围之外的安全地点作业,必要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架后回料严格执行敲帮问 换行 顶和先支后回制度。作业时必须时刻保持后路畅通。10、采取多次拉移支架作业时,后部电机向机头方向5 个支架及向机尾方向的所有支架全部自机头方向向机尾方向拉移一个小步距( 0.2m-0.3m)。拉移支架后及时拉移后部运输机。根据同样的方式依次拉移支架及后部运输机,直到将支架及后部运输机拉移到位。此项作业必须有熟练的支架工操作,管理人员现场监护,防止损坏设备。11、回棚等回料作业有班组长或其以上管理人员现场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