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外国诗两首教材分析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各有特点。蝈蝈与蛐蛐一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持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夜一诗,像优美的图画,像轻柔的音乐,像迷人的梦境,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全诗虽是纯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两首外国诗歌的特点是人文内涵更为丰富、含蓄,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读诗时教学生学会
2、放飞想像,用改写、续写来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培养审美水平。两首诗还很适合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水平,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生归纳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做到指导一首而带动无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水平目标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2.揣摩精美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3.指导学生使用多种方式学习诗歌,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察诗人对自然的感应,深入理解生命底蕴,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突破方法:
3、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蝈蝈与蛐蛐,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诗歌意象并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来赏析诗歌画面,体会诗人情感。难点自学夜。突破方法: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蝈蝈与蛐蛐,时刻提醒并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使用这些方法自学夜,也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目的是利用好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体验各种自学方式所带来的阅读快乐。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2.小组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学夜。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今天我们要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中去
4、走走。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饮酒归园田居等田园诗,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设计(二)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1.济慈简介。(见“资料链接”)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出节奏、重音与情感。师生交流朗读体验,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片段作朗诵示范。如开头要读得缓慢深情,“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感叹句要语调上扬感情强烈,“大地的诗歌呀,从来
5、没有停息”反复出现,能够读得快读得高些,结尾句里“鸣叫”要读得悠长些。分小组朗读比赛,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比如:男同学读这诗就能够读得激情满怀,女同学则可以读得深情款款。3.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与结构,试给诗歌加一个副标题。给诗歌添加一个恰当的副标题,如同雨说一样。拟题如“写给大地的赞歌”“歌咏大自然”“四季的歌”等,都表达出诗歌的主旨。4.感受画面。老师朗读诗歌,请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从这首优美的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词句,用散文的笔法描述出来。(多媒体出示:读了,我仿佛看到)提示:“盛夏的豪华”让我仿佛看到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的枝叶,撒在林间草地上的点点碎碎的
6、笑容。“飘荡”和“沉醉”让我仿佛看到静寂的树林里,蝈蝈开始吹响号角,奏起欢快而喜悦的节奏。“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让我仿佛看到大雪纷飞的夜晚,屋外寒风呼啸,万籁俱寂,屋内温暖如春,安详静谧。玻璃窗上水汽弥漫,作者拥着火炉,昏昏欲睡,朦胧中听到蛐蛐的歌唱,以为又回到了夏天。5.激发想像,拓展空间:诗人只选择两种景物来写,也只写了冬夏两幅画面。但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绝不但仅是这些。“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从这首优美的诗歌里,你还能想像到哪些画面?请用优美的诗句,诗意表达。(多媒体出示: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鼓励学生积极想像,示例:读这首诗,我还能看
7、到春天树林间的百鸟千啭。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秋天南飞时叫声连连的大雁。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冬去春来,冰雪融化时的流水潺潺。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山崖上一粒松树的种子在悄悄地发芽。6.探究领悟:由上一环节的诗意表达,教师自然过渡,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短小但内涵丰富、风格大气的特点。诗歌通过联想将两个画面叠印在了一起,诗人只选取两种景物来写,但留给读者更多想像空间,大自然的歌手还有很多,大地歌声不断,以少胜多。通过引发读者的想像,丰富诗歌的内涵。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
8、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7.教师小结:抓住诗中意象,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放飞想像力,可以感受诗歌的美丽。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表现了大自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这可算是诗人济慈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吧。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学生美读诗歌,放飞心灵,感受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配乐舒伯特小夜曲。三、诗歌创作为大自然写首歌1.寻找动听的歌声。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如蝉的叫声,池塘里青蛙的“呱呱”声,树林里的鸟叫声,冰雪覆盖下的流水声,深夜里传来狼的嚎叫声,乌云深处传来奔雷的轰鸣
9、声等。2.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教师示范:大自然的活力表现在春天破土的嫩芽。学生自由想像,如:冬天常绿的青松,雪地吐露芬芳的腊梅,年年南来北往的大雁等。3.学生模仿课文自己吟诵一节,课堂朗读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交流。教师可示范,如:大自然的画卷呀,从来都不会单调。当所有的树因寒风的袭击而枯黄,点缀在这枯黄的世界中就有一团青绿,那就是松树的挺拔风姿啊!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花朵在冰雪中消失,隐藏在某个角落就有一种芳香,在空气中飘荡,那就是寒梅的芬芳啊!四、指导自读夜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学习夜,具体方法:1.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读一读”部分,“写一写”和“画一画”部分自由选择独立完成。2.
10、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感受。请各个小组课堂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自由点评。在自学和点评的过程里,教师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要让学生感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评价时多关注学生的优点,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学活动方案设计:读一读:1.配乐(舒曼的梦幻曲)朗读课文。把握语调:轻柔舒缓,体会意境:静谧美丽。2.带问题自读夜。(1)诗歌抓住了“夜”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美景。(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试比较夜与蝈蝈与蛐蛐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学生自学诗歌,然后交流学习成果:(1)诗歌写出了夜静谧、美丽的特点。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第二节写在夜
11、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2)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在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3)在内容上,两首诗都在描写大自然,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蝈蝈与蛐蛐重在表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勃勃生机,而夜重在表现大自然的静谧和美丽。在表现手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复
12、吟诵的表现形式,造成了诗歌的节奏美,形成回环复沓的旋律美。在写景时,两首诗也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只是蝈蝈与蛐蛐是以静衬动,而夜是以动衬静。写一写:教师营造写作氛围:如果说叶赛宁是大地的歌手,你们也是大自然的歌手,用自己手中的笔把你的心灵感悟写出来。1.用散文的笔法,描写诗中的美丽景色。2.听小施特劳斯的森林圆舞曲,写出听曲时的感受。画一画:1.用手中的画笔,结合自己的想像,描绘出“夜”的美丽。可以描绘三幅画面:林边河水流,明月松间照,原野银辉耀。2.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大自然,你心中最美的画是什么样的?用美图渲染出来,并配以抒情的文字说明。五、课堂小结教师: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
13、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今天的课堂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学习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们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六、布置作业课下阅读外国优秀诗篇,并选择几首背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学习外国诗总是觉得困难一些。一方面是因为语言文字总是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社会习性等,外国诗歌的语言表达、思想流动所带有的那些民族特色对我们而言是阅读欣赏时的障碍;另一方面是因为翻译
14、的诗歌经过了译者的中介,语言的转换有时会削弱或改变原诗的艺术魅力,或者我们的体验感悟有时并不能与译者同步,从而产生阅读的障碍。但是诗歌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诗歌都离不开想像联想。所以在指导学生赏析济慈的这首蝈蝈与蛐蛐时,设计了两个主问题:想像诗中的画面和读了这首诗,你还能想像到哪些画面。这两个问题都在力求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来感悟诗中的意蕴。事实证明:一旦学生的想像力被激发,就能发现诗歌的美,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二、大自然的美丽无穷无尽,往往是诗人创作的源泉。两首诗都在写大自然,却展现了大自然不同的魅力。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大自然的力量。所以,我想到了诗歌创作。初中的学生可能在创作技巧
15、上感悟不是很多,但如果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很不错。我先让学生拓展想像,然后仿写,却发现初中孩子的诗歌也很美。资料链接作者资料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像”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医护就业合同模板(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论坛会务接待与翻译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粮食仓储物流保险合同
- 2025年医用植入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临时用工劳务服务合同
- 2025年空气烟气监测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汽车尾气自动测定仪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性能气敏传感器项目建议书
- 矫形外科手术器械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 机场信息网络系统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 中国古典文献-第七章-文献目录
- 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
- 注塑领班简历样板
- 骨骼肌-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 基于康耐视相机的视觉识别实验指导书
- 三年级书法下册《第9课 斜钩和卧钩》教学设计
- 儿童财商养成教育讲座PPT
- 大学学院学生奖助资金及相关经费发放管理暂行办法
-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2023年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证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九年级物理实验记录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