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_第1页
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_第2页
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_第3页
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_第4页
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ere is never a real desperation in lif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 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篇1一、分析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一课。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想办法验证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为以后了解更多化学变化的现象和本质打下基础。本课教学内容由“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三部分组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2、,为了更好的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知识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观察、阐述小苏打和醋发生的变化。【教学难点】分析小苏打和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二、处理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1、完善了实验材料将玻璃杯换成了集气瓶,生活中的玻璃杯太大太长了2、注意了实验的公平性。当学生讲到按比例来取小苏打和白醋时,我特意请一位学生上台来取一勺白醋,接着请他帮我们再取一勺小苏打。通过一个学生演示

3、,引起全体学生的关注,自主去发现要取一平勺小苏打才能公平,他们还想到用牙签来帮助操作。通过学生的上台演示,集中了学生的智慧,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更是很好的渗透了科学方法,可谓是一举多得。3、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猜想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探究,教师只是引导者、指导者。本来打算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想到用“玻璃片”:怎样才能让瓶中的物质不出来,也不让瓶外的物质进去呢?没想到学生由可能会产生气泡这一猜想就想到要选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这是我意料之外的,足可以看出学生完全进入角色了,真正做到了动手之前先动脑。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篇2说教材: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单

4、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系列研究课中的第二课,是物质变化之化学变化探究的深入,是前一课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探究的承接,也是后几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探究的前奏,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主要是化学变化中产生气体及气体特点的探究。说学生:六年级的学生,经过3年半的科学学习,其科学探究的意识已经较为清晰,探究过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为实用灵活,这已经为其在方法论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在前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的概念也基本掌握,两者物质混合会产生变化的观点,也已经涉及,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这是其认知上的储备,为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识上的基础。该班

5、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常规的不断熏陶和影响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品行,能充分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的力量,为今天的学习做好了行为上的储备。说目标:正是对于上述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说理念:拟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一次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讨方法实验证明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完整的探究过程,在课前铺垫、课中构

6、建和课后延伸的过程参与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演绎科学概念构建的完整思维过程,从而有效构建科学概念。说设计:1、课前铺垫。二氧化碳的两个重要特点,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对学生而言很遥远,加上气体本身看不见摸不着的特质,更加深了学生对其的陌生感和想象力。不支持燃烧,曾在四年级科学“跳起来会怎样”一课中涉及,但是当初执教老师都会因为学生年龄关系而一般不采取分组实验的方式,由教师演示完成。这样,对于学生的印象相对较浅,加之时间已久,学生遗忘的也就差不多了,很难勾起回忆而支撑今天的探究。所以,唤醒学生的意识就显得较为重要,这是帮助学生搭建思维脚手架的必要途径和方法。第二个特点,比空气重,要想到与空气比

7、较轻重,这对学生来讲,更是遥不可及。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前做些_,还是很有必要的。2、导入部分。因前一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已经开始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接触的探究,所以本课的研究对学生而言已经有过程和方法上的铺垫。故本课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奔探究主题。3、混合预测。让学生对两种物质混合进行预测。一是源于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要求,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探究过程。二是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为学生后续的重难点解决做好认知上的铺垫。三是,与上节课碘酒与淀粉接触的场景再现,以求建立起心理和思维的对接,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构建。4、混合方法的讨论。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中方法的

8、多样性和选择性。虽然,混合的一般方法有三种甚至更多,但是有的方法还受现场材料的限制,针对材料的特点和实验效果,选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实验,是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有效实验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探究品质的一种培养。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去实验,能锻炼学生的选择能力,也同时蕴含问题。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其探究的质量无疑是一种考验。同时,对于材料的选择,也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在实验室内,既要取固体的小苏打,又要取液体的醋,还要有量的把握,这样的工具还真不好配置,若采用粗线条的估计,则是对实验态度的不负责,不利于学生实验相对严谨性的培养。所以,最终选择小的量筒作为

9、取材工具的补充,也算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研究。5、难点突破。让学生比较研究气体的轻重,可以说学生是根本想不到的,即使有了课前的谈话,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难度还是太大,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般解决的方法,无非由上课老师直接提出,让学生尝试完成。在本课教学中,我对此作了略微的调整,反其道而行之,先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看到气体可以灭火,再去分析能灭火的原因,从而建立起这种气体比空气重的.概念,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会成功,有的小组则不会成功,这就有方法上或材料把握上的问题,是对前面小组确定实验方法、材料数量使用的反思。从某种角度上将,需要部分小组不成功,只有这样

10、,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探究中,方案规划和考虑的更加周密。个人认为,实践中构建思维和构建思维之后再实践,在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同等重要。关键在于,在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需要。6、教学延伸。杯子中剩下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学生会疑问,有进一步探究的。课堂时间允许,则让学生通过观察等手段进行初步证据的找寻,课后再进一步查询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通过不同的证据来证明材料。以此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同时,又演绎出制作汽水的问题,从两者混合中学生其实已经看到了汽水的影子,这里作为探究的延伸,学生绝对有这样的兴致去进行探究。这就是,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素养提升,串成一个整体,一个过程

11、,努力营造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有机结合。说得失:学生经历里一次较为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尤其是对实验有效性的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学生思维构建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本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选择,是本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不放羊,主要体现在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提供策略支持。虽然在整个过程中,还没有达到十分的流畅,但是总的势头还是不错的。课堂教学,遗憾的艺术。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一是,扶着走的痕迹还有,对学生的能力还不充分信任,不能更放手让学生去更加自主的探究。整改策略,拟以探究计划制定

12、为媒质,开放学生探究流程,达成开放探究过程。二是,老师的话,还显得比较多,这是对学生信心不足的具体表现。三是,学生实验的注意点,强化的还不够,造成学生在操作中出现手法上的错误。四是,学生的科学提升还不够,需要对学生的开放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提升,让学生在认识层面上更上一楼,等等。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篇3一、教材简析: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这一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到所有的物质都是变化的;第二课:知道变化有两种,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第三课: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第四课:化学物质的变化。这是一堂典型的培养学生描述能力的课,先描述小苏打和白醋的外形

13、,紧接着描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实验现象,再描述“气体检验”的实验现象,最后从现象描述基础上抽象得出化学变化的概念。二、教学背景: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本课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在本课中,当学生混合醋和小苏打时,它们将会看到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看到气泡的产生和听到嗤嗤声。这一化学反应的发生是因为小苏打包含有碳酸氢根,当醋酸与小苏打反应时,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就生成了。对二氧化碳的确定,不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

14、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这是一个严谨的分析、推理过程,它可以提醒学生,分析、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实验验证。三、教学设计:(一)科学概念:1.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难点重点: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现象的观察、描述。2.新产生气体特征的判断。难点:新产生气体特点的检验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火

15、柴、细竹棒、蜡烛、玻璃杯、毛玻璃片、小苏打、白醋、三只玻璃杯、毛玻璃片、细木棒、火柴、蜡烛、记录纸蜡烛点燃后要放入玻璃杯内,玻璃杯要尽可能的小教学流程观察:实验:验证:小结、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拓展延伸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1.认识小苏打和白醋,讨论观察方法。(1)师:同学们,你们桌上放着两种物质,你们看是什么?(学生根据瓶外的标签来认识)(2)简单介绍“小苏打”。(出示:食品中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疏松剂,用于生产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等)(3)师:对这两种物质,你打算怎样来观察呢?(看、听、摸、尝、闻等)师:今天的这两种物品都是安全无毒的,所以我

16、们可以放心地运用多种感官对它们进行观察,但如果以后遇到不知名的物质,可不能轻易地尝试。(4)学生分组观察、记载。2.交流汇报。(从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方面)(二)实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猜测混合后现象,讨论混合方法。(1)猜测: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根据:物理、化学变化)(2)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点。师:刚才大家做出了许多猜测,那我们该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来做这个实验?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要点)a放要小心;b看变化;c摸外壁;d听声音;e整材料;f记现象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作好记录。教师指导。3

17、.交流汇报。(听到声音、冒出气泡、温度下降等)(三)、验证:产生了什么气体1.猜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会是一种什么气体呢?(板书:气体?)老师也很想知道,我们先给它取个名,叫“不明气体”。书本中向我们介绍了两种检验它的方法。请大家快速地默读一边。2.学生自学书本中介绍的两种方法。3.请学生上台演示。要点:点燃火柴,伸进不明气体中,观察现象;再点燃蜡烛火焰,放到玻璃杯内,将另一瓶不明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4.学生分组实验。(出示实验的方法及注意点)点燃火柴和蜡烛后再移开毛玻璃片不把火柴梗丢进杯内,不把杯内液体倒出来5.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根据汇报板书。(1

18、)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火柴在不明气体中立刻灭了;不明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蜡烛马上灭了。)(2)师:根据这个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这种不明气体有什么特点?(板书: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3)师:我们找到了这种气体的两种特征,现在能判断这是一种什么气体了吗?(不能,符合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气体不仅只有二氧化碳。)6.确定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师:虽然我们收集到的证据还不足以判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不过,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才得以确定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板书:二氧化碳)(2)简单介绍二氧化碳的用途。(出示)(四)、小结、拓展延伸1.得出“化学变化”。(1)师:这节课我们把小苏

19、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成了一种新的气体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呢?(板书:化学变化)(2)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玻璃杯中留下的物体:剩在杯中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仍是白醋吗?谁能用简单的方法来证明?(再放一勺小苏打、闻一闻等方法)(3)师:白色的沉淀物还是原来的小苏打吗?你能有什么好办法来证明,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思考一下。2.小结。除了小苏打和白醋外,生活中还有许多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我们在后续的活动中将会继续研究。板书设计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化学变化不支持燃烧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课外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的事例。生成预见1.学生对小苏打比较陌生,因此

20、,应对它作较为具体的介绍。学生对二氧化碳其实并不陌生,早在四五年级,就已经多次接触过,所以当猜测产生的气体时,多数学生都会认为是二氧化碳,教师一定要指出:“我们的实验证据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的态度比得出一个结论重要的多。课堂评估将产生的气体像流水一样倒到蜡烛火焰上,这一个实验学生能否做成功。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能否推断出产生的气体具有两种性质: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篇4【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

21、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教学过程】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

22、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_和性质)三、验证产生气体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

23、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阅读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四、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2021年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篇5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一课黄豆和沙的混合的背景下展开教学的,前一课是观察物质混合后,特征和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分离出原来的物质。本课是观察物质混合后,特征和性质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探究活动的思维过程基本和前一课

24、相似,也是由“观察物质变化前的特征混合活动观察物质变化的特征”构成。有所不同的是,小苏打和醋在混合的时候,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本课教学中需要对这些特殊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尝试进行合理的解释。这些变化过程的观察活动在前一课中并没有作为观察的要求。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小苏打和白醋会混合后会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过程与方法:明确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的过程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三、教学设计: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前的观察活动解析观察活动的内容我并不满足于学生通过看的方式对小苏打和白醋进行观察,学生们在以前的观察活动中,已经学会了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例如:看。闻。摸。尝等。小苏打和白醋是厨房必备品,浅尝一下对身体并无妨碍,教师事先说明这一点。让学生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