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网络课程设计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知识_第1页
你认为网络课程设计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知识_第2页
你认为网络课程设计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知识_第3页
你认为网络课程设计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知识_第4页
你认为网络课程设计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你认为网络课程设计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知识、技能、素养?网络教学环境下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探讨【摘要】网络教学的发展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从教育者素质构成的六个主要方面: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信息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协作教育能力、网络心理教育知识和网络教学组织调控能力来构建教育者的素质结构。素质构成是个动态的体系,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应该随着教育环境、社会需要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网络教学 人文素质 信息素养 协作教育 网络心理教育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这些都给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教育者的素质构成

2、应作出相应调整。笔者认为新教学环境下的教育者应具备人文素质、信息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协作教育能力、网络心理教育知识、网络教学组织调控能力、艺术修养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人文素质 把人文素质摆在教育者应具备素质的首位,是由人文素质的自身内涵所决定的。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科学。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折射在教育者身上,主要是指教育者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反映在教育者思想道德、心

3、理素养、思维模式、性格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具体说即是应表现为用一种更合乎理想人性、道德、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对待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特质。它包含了正确的哲学观念、良好的师德修养、健康的身心素质等等。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弥补。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正确价值观念、不具备崇高师德、缺乏健康身心素质的老师能够培养出富有学识,拥有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同时又能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拥有高尚人格的学生。从某种意思上说,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因此,提升教育者的人文素质对于提高个人乃至社会的

4、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把人文素质把在教育者应具备素质的首位更是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大容量,互动性,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网络走进教育,并不意味教师的角色可以完全由网络取代。因为网络技术无法代替人类个体丰富的内心世界,无法完成完善学生情意系统的教育。如缺少教师的参与,网络教育所造就的可能只是认知系统发达、情意系统缺失的“单向度的人”。在我国目前的网络教育实践中,已经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重智商轻情商,重理工轻人文等倾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文危机。而我们的现代教育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个性培养,注重人的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人文素质。 二、信息素

5、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信息日益成为一种比物质和能量更为重要的资源,信息的流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教育而言,直接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影响到了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教育者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分子,也受到信息化这一大环境的冲击,直接表现为对教育者信息素养的要求,教育者的信息素养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者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turkowski)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

6、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又于1979年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2年christina doyle进一步利用循环问卷的方法,集合全美各地136位受访者的意见,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有能力自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并细分为以下十种能力:(doyle, 1992) 1能辩识自己的信息需求。 2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 3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 4知道有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 5能制订妥善的信息检索

7、策略。 6能使用印刷方式及高科技方式存储的信息资源。 7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 8组织信息使能有实用性。 9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 10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确立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和目标体系: 第一层次:驾驭信息的能力 1. 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 熟练、批判性的评价信息的能力; 3. 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4. 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层次: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与交流能力 5. 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第三

8、层次: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 6. 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具备了以上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中每个人就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具有信息素养是学习如何学习的基本条件。教育者首先必须具备这些信息素养,才能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合格教育者。 结合网络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育者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1、认识层面: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和敏锐的信息意识,包括: (1)信息道德修养:教育者作为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应具有辨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健康信息与污秽信息的能力,了解并遵守与信息文化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和道

9、德,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污染;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课外辅导、思想教育等。 (2)信息意识:教育者对信息要具有强烈的敏感性,能够敏锐地感受信息,尤其是对新的和有重大价值的信息的感悟能力。教育者只有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保持强烈的敏感性,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挖掘信息、搜集和利用信息,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受教育者使用信息工具,注重对受教育者信息素养的培养。 2、技术层面:包括掌握信息技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1)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育者必须掌握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

10、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建立与应用信息数据库来处理各种教育信息;掌握互联网的使用,能通过国内和国际通讯网络收发电子邮件;能在internet上进行文件传输;会用一些软件工具诸如dreamwaver、flash、fireworks、photoshop、a等来开发网络课程;会用几种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的语言编程;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等等。 (2)应用信息的能力。主要指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运用必备的信息技术进行读写的能力,这也是在信息社会一个教育者必备的基础能力。 要具备这种能力,教育者首先必须掌握新型的阅读方法。在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的载体已经由过去传统的书籍纸张变成光盘媒介或是以网

11、络为载体呈现的各种网页,知识点间的链接不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状的逻辑结构,以超文本形式展示,可以有多种连接组合方式与检索方法,作为教育者必须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其次,掌握新的写作方式。信息技术为写作的内容与形式赋予全新的定义,多媒体文档以其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特点焕发出勃勃生机,掌握多媒体文档的制作则要求教师首先学会用电子输入技术取代传统的手写,教育者要学会利用电脑键盘、鼠标、扫描仪和语音录入等手段。还有在写作的构思上,要学会把每个知识点模块化,选择最恰当的“关键字”概括其内容,并使之相互间建立起网络联系,以便阅读者可以便捷地检索和高效地阅读。再次,具备网上检索信息的能力。网络上传递的信息量是巨

12、大的,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里筛选并获取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教育者掌握搜索的技巧,会用恰当的关键词来检索。另外,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把检索出的信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组织、编辑,并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发布、教学、交流和讨论,以此来有效解决实际教学和工作的问题。 3、智力层面:主要包括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1)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育者必须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发,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并根据各种教学媒体的不同特性、不同功能来选择最优的教学媒体或是媒体组合去呈现教学内容,

13、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能力。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最终还是要落到教学之一实处。教育者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就是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让受教育者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注意整合的时机、整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 三、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已是教育界的共识。而要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创新型的教育者。只有为师者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

14、识的学生。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指教师具有善于观察、捕捉信息、抓住主要问题的能力,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形成系统有效的实践操作方式和教学策略。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一种体现,往往能打破旧框框,突发奇思,创造性地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它是一种顿悟,一种灵感,一种妙思,是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至高境界。在网络教学实践中,可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实施不同的教学和指导方法,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核心。 四、协作教育能力

15、网络教学环境下,网络大学、虚拟教室、网络课程等新鲜事物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室的观念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者应该利用网络共享、协作便捷性的优势,充分发挥众家之长、集思广益,共同为受教育者提供详尽充实的教学内容。这就使得教育者应该改变以往独自备课、授课的教学模式,协同其他教育者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一个网络大学的建立、一间虚拟教室的开设或一门网络课程的建设,都不是仅凭一个教师的力量和能力所能完成的,这其中需要不同专业不同专长的教师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系统化教学设计。一个由多人组成的教学集体,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

16、面的分歧。这就需要教育者冷静思考,集合多人的意见,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习需求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选择认知工具和教学策略、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评价等等。这是进行教学的第一步,甚为重要。 2、分工明确,统筹兼顾。在协作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每个教育者的不同专业、不同专长进行明确分工。笔者建议一个教学集体或是教学小组可以分为:教学设计人员、课程主讲人员、技术保障人员(主要负责网络、多媒体技术方面的设计、开发及调试)等等。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每个教育者又不是绝对独立的,除了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外还可以协助他人,这样有分有合,可以培养教育者的团队

17、精神,这也是今天我们教育者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 五、网络心理教育知识 随着网络教育教学的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也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我们把利用网络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性教育手段和措施,称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 网络心理教育具有常规心理教育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作为教育者应该丰富自己在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利用网络的特殊优势,展开心理教育。除了建设专题心理教育网站(集合某些心理教育专家的优势和长处),教育者还应更多地在一般的、日常性的网络教学中贯彻实

18、施心理教育。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共同打造受教育者健康的心理素质。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网络心理教育就是要唤醒这种“生命感”和“价值导向”,唤醒这种善良的“人格心灵”。每个教育者把这项教育内容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 六、网络教学组织调控能力 网络教学呈现非线性的特点,在此环境下教育者的调控能力必须到位。在教学实践中重点要协调好如下的关系: 1、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都很大的变化。教师由过去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变成了如今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设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教育转为主动吸收知识文化。在一转变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员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 2、网络资源和教材的关系。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传统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处于对立的关系。教育者应该善于把者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源整合到课程当中去,各取所长,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 3、现代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