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 沙 学 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 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专业(班级) 通信一班 姓名 学号 2008043103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1-10-17至2011-10-28 长沙 学 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专 业 通信工程 2011年 10 月 27日课程名称: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课程编号:7040630420主 笔 人:陈威兵主 审 人:刘安玲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组成、系统工作原理、设备操作和配置;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知识的理解;具备实际通信设备的运用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

2、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二、课程设计的题目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设备配置与操作。三、设计内容(主要技术关键的分析、解决思路和方案比较等)1.omc网管软件无线配置td-scdma系统主要包括核心网、无线网络子系统和移动台三部分。无线网络子系统的rnc是无线资源配置的关健设备。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负责无线资源的管理。一面它通过iu接口同电路域和分组域核心网相连;一面它负责管理和控制node b,并负责空中接口与ue之间的l1以上的协议处理。在无线接入网络中,它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rnc通过omc网管软件来完成配置。中兴通信公司开发了omc网管仿真软件来帮助学习,本课

3、程实践训练就在仿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完成rnc的机架配置、设备配置、局向配置、小区开设、node b网元配置等多项训练内容2.lmt本地node b网元配置 使用中兴公司开发的tdlmtv2.21.100f软件进行本地node b网元配置,包括node b的机架配置、设备配置、小区开设,接口配置及无线资源配置等各项操作。四、设计步骤 1.由教师授课介绍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方法 2.学习omc网管仿真软件及本地node b网元配置仿真软件的操作与使用。 3.利用仿真软件进行配置和操作,记录并分析仿真结果。 4.形成实践训练报告。五、设计要点1.正确进行仿真软件的配置和操作

4、。 2.掌握各项配置参数的意义和方法。六、设计进度安排 本课程实践训练共两周,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学习td-scdma系统基本原理和仿真软件的使用。第二周:正确操作仿真软件,达到训练要求,写出实践训练报告,制作ppt答辩。七、考核标准 1.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对于学生实践训练考核的标准,将根据其参数配置方案、实践训练过程中的学习态度,配置结果的有效性、完整性,答辩及设计报告的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参数配置方案实践训练过程态度配置结果答辩及设计报告质量2020%20%40%八、注意事项(1)步骤:预习、仿真、调试、测试、总结。(2)验收时上交实践训练总结报告。实践训练总结报告要求同时上交纸质文档(

5、a4)和电子文档(word)。(3)通过本实践训练,应重点掌握仿真软件的操作与配置,理解各项参数的意义。(4)要保持整洁和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杂物。(5)爱护仪器设备及公物,凡违反操作规程不听从教师指导而损坏仪器及公物,按规定赔偿。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姓名于升升学号2008043103专业通信工程班级一班设计题目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指导教师陈威兵指导教师意见:评定等级: 教师签名: 日期: 答辩小组意见:评定等级:答辩小组长签名:日期: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 系(部)意见:系主任签名:日期:说明课程设计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类

6、; 目 录一、移动通信的概述7二、td-scdma的基本原理10三、td-scdma关键技术13四、td-scdma系统无线设备组成及功能17五、omc网管软件配置步骤表17六、实习心得29七、参考文献30一、移动通信的概述1、移动通信的概述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

7、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 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

8、较小。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1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

9、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大胶、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

10、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11、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着手数字蜂窝

12、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预计1995年将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可以说,在未来十多年内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将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及有可能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 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末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菜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其中最热门的是所谓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末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

13、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2、移动通信的发展如图所示:(图1-1)(图1-2)二、td-scdma的基本原理1、td-scdma的基本定义: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存取(英文:time division -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为:td-scdma),是itu批准的三个3g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两个主要3g标准(cdma2000)或(wcdma)它的起步较晚。该标准是中国制定的3g标准。1998年6月29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电信科技产业

14、集团)向itu提出了该标准。该标准将智能天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sdr)等技术融于其中。另外,由于中国庞大的通信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制造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生产支持td-scdma标准的电信设备。td-scdma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独特优势。td-scdma由于采用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基本一致,因此,基站根据接收信号估计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比较容易。此外,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有先天的优势,而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又引入了sdma的优点,可以减少用户间干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td-scdma还具有t

15、dma的优点,可以灵活设置上行和下行时隙的比例而调整上行和下行的数据速率的比例,特别适合因特网业务中上行数据少而下行数据多的场合。但是这种上行下行转换点的可变性给同频组网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td-scdma是时分双工,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和另外两种频分双工的3g标准相比,在频率资源的划分上更加灵活。一般认为,td-scdma由于智能天线和同步cdma技术的采用,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复杂性,适合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因此,设备造价可望更低。但是,由于时分双工体制自身的缺点,td-scdma被认为在终端允许移动速度和小区覆盖半径等方面落后于频分双工体制。同时,td只可以在线500人,是个问题。2、

16、td-scdma的物理层结构3、td-scdma信道结构逻辑信道:直接承载用户业务;根据承载的是控制平面业务还是用户平面业务分为两大类,即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传输信道:无线接口层2和物理层的接口,是物理层对mac层提供的服务;根据传输的是针对一个用户的专用信息还是针对所有用户的公共信息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两大类。 物理信道:各种信息在无线接口传输时的最终体现形式,每一种使用特定的载波频率、码(扩频码和扰码)以及载波相对相位都可以理解为一类特定的信道。4、信道编码与复用(1)td-scdma数据简要发送过程,如图所示:(2)编码和复用过程如图所示:三、td-scdma关键技术1、tdd技术2

17、、智能天线的作用(1)智能天线基本原理智能天线是一个天线阵列:它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不同天线单元对信号施以不同的权值,然后相加,产生一个输出信号。原理: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可以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3、联合检测技术实现以及原理联合检测实现原理图:4、动态信道分配信道分配指在采用信道复用技术的小区制蜂窝移动系统中,在多信道共用的情况下,以最有效的频谱利用方式为每个小区的通信设备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使用信道。信道分配过程一般包括呼叫接入控制、信道分配、信道调整三个步骤。不同的信道分配方案在这三个步骤中有所区别。 信道分配方案可分为以下三种: (1)固

18、定信道分配(fca) (2)动态信道分配(dca) (3)混合信道分配(hca)5、接力切换技术(1)接力切换优点 : 与通常的硬切换相比,接力切换除了要进行硬切换所进行的测量外,还要对符合切换条件的相邻小区的同步时间参数进行测量、计算和保持。接力切换使用上行预同步技术,在切换过程中,ue从源小区接收下行数据,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数据,即上下行通信链路先后转移到目标小区。上行预同步的技术在移动台在与原小区通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与目标小区建立起开环同步关系,提前获取切换后的上行信道发送时间,从而达到减少切换时间,提高切换的成功率、降低切换掉话率的目的。接力切换是介于硬切换和软切换之间的一种新的切换方

19、法。与软切换相比,都具有较高的切换成功率、较低的掉话率以及较小的上行干扰等优点。不同之处在于接力切换不需要同时有多个基站为一个移动台提供服务,因而克服了软切换需要占用的信道资源多、信令复杂、增加下行链路干扰等缺点。与硬切换相比,两者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简单的算法、以及较轻的信令负荷等优点。不同之处在于接力切换断开原基站和与目标基站建立通信链路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而克服了传统硬切换掉话率高、切换成功率低的缺点。具体如图所示:6、功率控制(1)功率控制的作用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的基础,没有功率控制就没有cdma系统。功率控制可以补偿衰落,接收功率不够时要求发射方增大发射功率。功率控制可以克

20、服远近效应,对上行功控而言,功率控制的目标即为所有的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够用即可由于移动信道是一个衰落信道,快速闭环功控可以随着信号的起伏进行快速改变发射功率,使接收电平由起伏变得平坦。(2)功率控制的具体参数如图所示:四、td-scdma系统无线设备组成及功能五、omc网管软件配置步骤表omc网管软件配置步骤表rnc数据步骤配置内容step1创建子网step2创建rnc管理网元step3创建rnc全局资源step4创建机架step5配置各单板ip地址(romb、gipi、apbe)step6统一分配ipudp ip地址step7atm通信端口配置step8iucs_aal2路径组配置step9

21、创建iu-cs局向step10创建iu-ps局向step11静态路由配置step12快速创建iub局向step13创建服务小区手工开通nodeb步骤配置内容step1创建nodeb管理网元step2创建模快step3配置机架、机框、单板step4配置atm传输模快承载链路step5配置atm传输模快传输链路step6配置无线模快物理站点step7配置无线模快扇区step8配置无线模快服务小区 rnc数据配置对接表:#1机架前插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sdtb10sdtb10imab10apbe11imab10uimu1uimu0gipi1gipi0imab11rub

22、10sdtb11rub11rub11rcb1011rcb0rcb1213rcb0uimc1uimc0romb12romb0clkg1clkg0chub1chub0sdtb12sdtb12imab12apbe13imab12uimu1uimu0imab13sdtb13rub12rub12rub13rub13服 务 器#2机架前插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sdtb20sdtb20imab20imab20uimu1uimu0rub20rub20rub21rub21rcb2021rcb0uimc1uimc0gli1gli1psn 1psn 1uimc1uimc0note: a

23、pbe(1/1/6) 1st stm-1与mgw相连(iucs)、3rd stm-1 与sgsn相连(iups)参数属性移动国家号码(mcc)4603g移动网号(mnc)07 (现网为22)rnc数据配置:参数取值说明rnc标识1(本虚拟后台,动态数据跟踪和信令跟踪只对无线网络控制器为1的子网跟踪有效。)取值范围:04095。缺省值:无。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对应本无线网络控制器标识号,后台配置自动填写,编号原则是从1开始顺序递增编号。操作维护单板ip地址129.0.31.x(1、本虚拟后台,操作维护单板ip地址所在网段必须为:129.0.31;2、本虚拟后台,操作维护单板ip地址必须与ro

24、mb的ip一致。)操作维护单板ip=129.0.31.xx对应rncid时区480取值范围(枚举类型):gmt-12:00gmt+13:00。缺省值:gmt+8:00。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根据当地的时区设置。时钟同步周期1800000取值范围:0.172800000。缺省值:1800000。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0表示不进行周期同步,没有特殊要求,同步周期就是30分钟。sntp服务器ip地址129.0.1.1取值范围:无(ip地址)。缺省值:无。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该字段设置ntpsvr的ip地址,现在通常ntpsvr是在omc server上的,所以一般就设置成omc server

25、的ip地址 。局号1取值范围:1253缺省值:1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设置成与rnc子网标识一致网络类型中国移动网无测试码3132333435(本虚拟后台,cn侧提供的测试码:3132333435。)无本局14位信令点编码0.0.0本rnc 14位信令点编码(opc (14 bits)): 取值范围:无。缺省值:0。14位信令点编码的格式是国际规范;在实际配置信令点时还应按照运营商对信令网的整体规划进行。对接参数,需要与对端匹配。本局24位信令点编码14.31.11本rnc 24位信令点编码(opc (24 bits))取值范围:无。缺省值:可以取0。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本地rnc的24

26、位信令点编码,当与邻接局通信时,若对端局使用24位的信令点编码,则rnc也使用24位的信令点编码。24位信令点编码的格式是国内规范,分为主信令区(8bit)分信令区(8bit)信令点(8bit)。在实际配置信令点时还应按照运营商对信令网的整体规划进行。对接参数,需要与对端匹配。atm地址编码方式nsap(本虚拟后台,cn侧提供的atm地址编码计划是nsap。)取值范围:1-e164,2-nsap(枚举)。缺省值:1-e164。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目前atm地址编码计划统一使用nsap的地址格式。atm地址长度(byte)20取值范围:20。缺省值:20。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只有唯一取值

27、,atm长度固定。atm地址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omp对后台的子网掩码255.0.0.0(本虚拟后台,cn侧提供的omp对后台ip的子网掩码是255.0.0.0。)无omcb服务器ip地址139.1.1.1139.1.1.x x对应rncidgipi板ip地址:(1/1/11,所属模块号1)omcb:接口的端口号: 1 ip:139.1.1.101 掩码 :255.255.0.0 广播:139.1.255.255(本虚拟后台,gipi板硬件的接口ip地址与om

28、cb的ip地址必须在同一网段,但是不能发生冲突;gipi板硬件的接口ip掩码地址是:255.255.0.0;广播地址前两个字节与omcb服务器ip地址前两个字节保持一致,后两个字节为255。)gipi的ip=139.1.100.10xx对应rncidapbe板接口ip地址(1/1/6,所属模块号11)接口的端口号:3ip个数:2ip:137.1.1.2、137.1.2.2掩码: 255.255.255.0 广播:255.255.255.255(本虚拟后台,apbe板硬件的接口ip掩码是:255.255.255.0;广播地址是:255.255.255.255。)接口板apbe的ip137.x.y

29、.2x为rnc的编号,y为一个rnc内部接口ip的数目接口板ruib板可以输出4路fe接口,在组网配置中配置两条接口输出,以防止网线坏了一根还可以正常对nodeb进行维护;相应的omcb服务器和客户端,都要配置双ip/双网卡romb板ip地址接口的端口号:1 ip个数:1 ip:136.1.1.1接口的端口号:2ip个数:1 ip:136.1.1.2接口的端口号:3ip个数:1 ip:136.1.1.3掩码:255.255.255.255广播:255.255.255.255(本虚拟后台,romb板硬件的接口ip掩码是:255.255.255.255;广播地址是:255.255.255.255。

30、)1、romb的rpu模块上有128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配置4个ip;共可分配512个ip。每个ip支持60000个端口;2. rnc的rup地址为136.1.m.n,掩码为32位(4个255),m为rnc id,取值范围为1254,n=资源框数量,取值范围1254;ip udpip地址分配rpu接口ip:136.1.1.1需要设置的单板:1/1/14、1/1/16、1/1/17rpu接口ip:136.1.1.2需要设置的单板:1/3/14、1/3/15、1/3/16、1/3/17rpu接口ip:136.1.1.3需要设置的单板:2/1/14、2/1/15、2/1/16、2/1/17每个rub

31、板都要配置dsp业务ip地址; 每个资源框的rub统一分配一个ip;该ip全局唯一;atm通信端口配置(iub局向快速配置时自动生成:选取1/1/5):架/框/槽通信端口传输方式ima链路号uni标识端口可配置的最大vp数端口中的vp可配置最大的vc数1-1-130imauni220481-1-52ima1/9、1/10、1/11、1/12、1/13uni220481-1-50imauni220481-1-60stm-1uni220481-1-64stm-1nni322561-1-66stm-1nni322561-1-80imauni220481-3-110imauni220481-3-50i

32、mauni220481-3-60stm-1uni220481-3-80imauni220482-1-50imauni220482-1-80imauni22048 iucs-aal2路径组配置:路径标识rnc id路径组编号路径前向带宽(bps)路径后向带宽(bps)说明iucs-aal2-11145000004500000iucs局向配置:参数取值说明局向类型mgw和mscserver分离邻接局类型(office type)取值范围(枚举类型):1:msc,2:msc+sgsn,3:sgsn,4:rnc,6:mscalcap,7:mscsgsnalcap,8:rncalcap,10:alcap

33、_for_cn,11:alcap_for_rnc。缺省值:无。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该属性确定该邻接局的工作类型,可以参见atm配置的局向配置中的局向类型。该邻接局是否与本局直接相连是与本信令点的连接关系(am)取值范围:am_sure-1:直联方式(associated mode),am_quasi-2:准直联方式(quasi-associated mode)。缺省值:一般都是直联方式。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标识本局与这个邻接局的信令关系是直联的还是准直连的。直连是表示本局与这个邻接局之间存在直接连接的信令链路,准直连的是表示本局与邻接局间没有直接连接的信令链路,他们之间需要有一个或多个

34、信令转接点,如果rnc和msc之间是通过mgw来转接的,需要填写成“准直连”。atm地址编码计划nsapatm地址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由cn给出子业务国内信令点编码子业务字段(ssf)取值范围(枚举类型):national_ reserved,取值0x0c,14位信令点编码,国内网络保留, national_network,取值0x08,24位信令点编码,国内网络,international_reserved,取值0x04,14位信令点编码,国际网络保留,in

35、ternational_network,取值0x00,14位信令点编码,国际网络。缺省值:national_network。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标识邻接局使用的信令点编码类型,与邻接局信令点编码一起确定一个信令点;对接参数,需要与对端匹配。mgw信令点编码(24位)14. 29. 5由cn给出msc-server信令点编码(24位)14.27.5由cn给出传输路径信息传输路径编号1路径组编号1路径前、后向带宽(bps)4500000aal2通道信息aal2通道编号1aal2通道的局内编号(path id)取值范围:1232-1(dword,十进制)。缺省值:无数据选取原则及数据选取原则及设

36、置规范:aal2 path id在一个邻接局向内唯一标识一条aal2 pvc,必须与对端网元配置一致,path id不能为0 。后台修改此参数,需要重启rnc系统后数据生效。管理该通道的smp模块号 apbe板归属的模块号aal2架/框/槽 连iucs的apbe板的位置通信端口号 vpi/vci2/41 局向内唯一,必须和对接局向的取值相同,特别约定:aal5的链路vpi取1,aal2的链路vpi取2;mgw局向aal5信令链路的vci取值从32开始编号,aal2链路的vci取值从40开始编号;sgsn局向的aal5信令链路的vci取值从42开始编号,aal5数据链路的编号从50开始编号。归属

37、的传输路径组编号1 通道承载的业务类型mix类型aal2服务类别cbraal2流量类型noclpnoscraal2流量描述参数1(kbps)4500宽带信令链路信息信令链路组内编号0 管理该链路的smp模块号 apbe板归属的模块号信令链路架/框/槽 连iucs的apbe板的位置通信端口号 vpi/vci1/32 同上vpi/vci说明信令链路服务类别cbr信令链路流量类型clptrsprtnoscr信令链路流量描述参数1(kbps)2000iups 局向配置:参数属性说明atm地址编码计划nsapatm地址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8、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24位信令点编码14. 26. 5由cn提供ipoa消息目的ip地址137.1.1.1cn的接口板siup端口地址源ip地址137.1.1.2rnc的接口板apbe端口地址地址掩码255.255.255.0ipoa架框槽 连sgsn的apbe板架框槽ipoa对端通信端口号 连sgsn的apbe的相应端口vpi/vci1/50同上vpi/vci 说明信令链路服务类别cbr信令链路流量类型clptrsprtnoscr信令链路流量描述参数1(kbps)40000宽带信令链路消息信令链路组内编号0 管理该链路的smp模块号11 信令

39、链路架/框/槽 通信端口号 vpi/vci1/42 同上vpi/vci说明信令链路服务类别cbr信令链路流量类型clptrsprtnoscr信令链路流量描述参数1(kbps)4000静态路由配置(全局资源-高级属性): 参数取值说明静态路由号标识1静态路由号标识(static route no)取值范围:1128。缺省值:无。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仅仅是一个路由的编号,只要唯一即可。下一跳是ip还是接口地址ip(本虚拟后台,cn侧提供的下一跳是:ip。)静态路由网络前缀138.1.1.0(本虚拟后台,cn侧提供的静态路由网络前缀是:138.1.1.0。)静态路由网络前缀(route pref

40、ix)取值范围:无(dword,十进制)。缺省值:无。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配置为目标ip,也就是期望到达的目标ip网络前缀。不能以0, 127, 224239, 240255开头。rnc上配置时,是使用cn侧的gtpu地址的前缀。静态路由网络掩码255.255.255.0(本虚拟后台,cn侧提供的静态路由网络掩码是:255.255.255.0。)下一跳ip地址137.1.1.1(本虚拟后台,cn侧提供的下一跳ip是:137.1.1.1。)下一跳ip地址(next hop)取值范围:无(dword,十进制)。缺省值:无。数据选取原则及设置规范:这里填写的ip地址需要和逻辑子网的ipoavc配

41、置中的ip地址一致,“下一跳是ip还是接口”为0-next hop时,此参数有效。下一跳ip地址是rnc需要到达的cn侧的ipoa ip地址。说明:此处的静态路由是针对ps业务的 iub局向配置(快速创建)配置基站、服务小区:参数取值说明站型s333小区模板非hsdpa小区根据实际选择小区标识10、11、12本地小区标识10、11、12nodeb内小区标识0、 1、 2小区参数标识0、 1、 2位置区码7(本环境只认可7)由cn提供,本实习环境中与rncid一致服务区码10由cn提供路由区码2(本虚拟后台,cn侧提供的值:2)由cn提供频点2010.8、2012.4、2014.0pccpch功

42、率33单载频最大发射功率33.9载频时隙3:3、3:3、2:4现网常用的是:2:4创建node b:参数取值说明node b号1模块一ip地址140.13.0.1(本虚拟后台,要求模块ip地址必须为:140.13.0.1。)建立omcb通道时钟参考源未配置外部时钟之前分配的nodeb管理网元的ip地址支持atm oam不支持固定 是否安装防雷器安装设置避雷装置安装状况有效atm地址长度160本虚拟后台固定为160atm地址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用来与rnc对接的

43、atm地址是否设定gps作为19锁相环的源 否固定为1,表示接口板上的第一个cpu。iub接口联机介质属性e1同轴电缆根据iub接口联机介质属性,选择配置快速创建b328机架(本虚拟机房固定模式):b328 机架1234567bem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tbpatbpatbpatorniiabccsbccs配置相关传输资源:参数取值说明iia单板e1线维护端口号0、1、2、3、4e1的端口号设置,0代表第1条e1,依此类推有无复贞无复贞与rnc配置保持一致torn单板光纤维护光口编号0、1、2、3、4、5(本虚拟机房,用3个天线组,须提供6个端口)torn的光

44、口编号设置,0代表第1对条光纤,依此类推光纤编号0、1、2、3、4、5本bcr框对torn板提供的光纤资源统一编号,每个光纤编号唯一射频资源号0、1、2、3、4、5目前版本支持一个光口连接一个r04。配置承载链路:参数取值说明单板架/框/槽1架/2框/15槽e1所在iia的位置ima组号1ima组的编号,从配置e1线时录入的ima组号中选择连接对象rnc如果是node b级联,则选择node b连接标识1 1 1 1 1 0 0 01表示本根e1线使用,0是未使用是否加解扰否ima组属性,与rnc侧保持一致贞长度128bytesima组属性,与rnc侧保持一致时钟模式itcima组属性,与rnc侧保持一致ima版本号1.0ima组属性,与rnc侧保持一致配置传输链路:参数取值说明aal2链路标识1、2、3node b内对链路的标示aal2链路标识1、2、3必须与rnc中的iub局向保持一致vpi/vci1/150、1/151、1/152必须与rnc中的iub局向保持一致承载性质ima(本机房用e1)根据aal2链路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