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卫生实训指导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2014年10月一、实训目的:职业卫生实训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实训课,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职业卫生实训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的核心实训课程之一,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它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检测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开设本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职业卫生检测基础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职业岗位中存在的危害,初步掌握职业卫生评价的步骤和方法。课时安排为30课时。二、实训的要求职业卫生实训主要以职业危害检测及评价为主,学生通
2、过实训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信息检索查询基本能力。(2)掌握分析危险源,制定及设计预防措施的能力。(3)掌握职业卫生检测规范标准的能力。(4)掌握一些职业卫生检测及评价的能力。三、实训内容阶段一:选定评价项目,确定评价范围,并识别该项目地域的职业危害因素,确定项目评价计划。阶段二:根据项目工作计划对所选项目进行检测分析。阶段三:编制评价报告四、实训审批单格式 职业卫生检测项目审批单1.评价项目:2.评价范围:3.项目组成员:4.评价项目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分析:5.评价项目计划:五、实训课题资料高频电磁场1 编制目的为进行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的测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 适
3、用于工业企业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测量,不适用于环境辐射及作为医疗和诊断为目的的辐射。3 制定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2部分 高频电磁场gbz189.2-20074 测量仪器 仪器量程能够覆盖10v/m1000v/m和0.5a/m50 a/m,频率能够覆盖0.1mhz30mhz的高频场强仪。5 测量对象选择 5.1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5.2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5.3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6 测量方法6.1仪器使用前应经有关部门校准;6.2测量操作位场强时,一般测量头部和胸部位置。当操作中其他部位
4、可能受更强烈照射时,应在该位置予以加测。6.3测量高频设备场强时,仪器天线探头距离设备不得小于5厘米,当发现场强接近最大量程或仪器报警时,应立刻停止前进。6.4手持测量仪器,将检测探头置于所要测量的位置,并旋转探头至读数最大方向,探头周围1米以内不应有人或临时性的放置其他金属物件。磁场测量不受此限制。每个测点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于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取三次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场强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定微波辐射1 编制目的为进行工作场所微波辐射的测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场所微波辐射的测量,不适用于居民
5、所受环境辐射及接受微波诊断或治疗辐射的测量。3 制定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5部分 微波辐射gbz189.5-20074 测量仪器 选择量程和频率适合于所检验对象的测量仪器。5 测量对象选择 5.1应在各操作位分别予以测量,一般测量头部和胸部位置。5.2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眼睛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和下腹部。6 测量方法6.1仪器测量前应经有关部门检定或校准。6.2应在微波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进行测量,测量中仪器探头应避免红外线及阳光的直接照射及其他干扰。6.3将仪器探头用随带的屏蔽袋套牢,打开仪器电源,观察仪器读数,并调零,慢慢拉出
6、探头,将探头对着辐射方向,旋转探头至读数最大值。6.4各测量点均需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6.5测量值的取舍:全向辐射取头、胸、腹等处的最高值,肢体局部辐射取肢体某点的最高值;既有全身又有局部的辐射,则取除肢体外所测的最高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定紫外辐射1 编制目的为进行工作场所紫外辐射的测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场所紫外线我工光源辐照度的测量。3 制定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 紫外辐射gbz189.6-20074 测量仪器 uva、uvb紫外辐照计。5 测量对象选择 5.1应测量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辐照度或照射量。5.2当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
7、罩时,应测量罩内辐照度或照射量。具体部位是测定被测者面罩内眼、面部。6 测量方法6.1测量前仪器应经有关部门检定或校准。6.2为保护仪器不受损害,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测量值不应超过仪器的测量范围。6.3计算混合光源的有效辐照度方法:需分别测量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的辐照度,然后测量结果加以计算。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定高温1 编制目的为进行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方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温作业的wbgt指数的测量。3 制定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 高温gbz189.7-20074 测量仪器 wbld指数仪。5 现场调查 5.1调查工作场所的面
8、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作业方式等一般情况,绘制简图。5.2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等。5.3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频度及持续时间等。6 仪器要求6.1仪器应事先经有关部门检定或校准。6.2在储水槽内注入蒸馏水,确保棉芯干净且充分浸湿,注意不能添加自来水。6.3在开机过程中,如果显示的电池电压低,则应更换电池或充电6.4测定前或者加水后,需要10分钟的稳定时间7 测量方法7.1测点选择7.1.1测点数量7.1.1.1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工作场所,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7.1
9、.1.2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2 个测点,取平均值。7.2测点位置7.2.1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7.2.2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7.2.3测量高度:立姿作业为1.5米;坐姿作业为1.1米。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立姿为1.7米,坐姿作业为1.1米、0.6米、0.1米 。wbgt指数的平均值按下式计算:8 测量时间 8.1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浙江省在每
10、年的6-9月进行高温测量。8.2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在工作开始后及结束前半小时测1次,工作中测1次,取平均值。如在规定时间内停产,测量时间可提前或推后。8.3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变化较大时,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9 测量条件9.1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9.2测量期间应避免受到人为气流影响。9.3wbgt指数仪应固定在三脚架上,同时避免物体阻挡辐射热或人为气流,测量时不要站立在靠近设备的地方。10 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计算10.1在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应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公式如下: t1表示劳动者在第1,2个工作地点实际停留的
11、时间。手传振动1 编制目的为准确测量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手传振动,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手接触受振工件时手传振动的测量。3 制定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9部分 手传振动gbz189.9-20074 测量仪器 手传振动仪,采用设有计权网络的手传振动专用测量仪,直接读取计权加速度。5 测量方法 按照生物力学坐标系,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取三个轴向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值。6 记录将读数直接记录到专用记录本上。公共场所微小气候的检测1 编制目的为进行公共场所卫生微小气候的监测,正确测定公共场所的微小气候,特制定本作
12、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共场所微小气候的测定,对新风量适用于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的测定,也可用于有空调的居室及办公场所室内新风量的测定。3 制定依据3.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3.2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18204.13-20003.3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gb/t18204.14-20003.4公共场所空气风速测定方法gb/t18204.15-20003.5公共场所空气气压测定方法gb/t18204.16-20003.6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18204.18-20004 采样按gb/t17220-1998做5仪器5.1温湿度
13、计5.2 大气压表5.3 热球式风速计5.4 二氧化碳测定仪5.5 直尺5.6 摇摆式电扇5.7示踪气体 二氧化碳6 测量6.1温度测定将温/湿度计置于待测定房间内,待读数稳定后,即可读出温度值。6.2 湿度测定将温/湿度计置于待测定房间内,待读数稳定后,即可读出湿度值。6.3气压将大气压表置于待测定房间内,待读数稳定后,即可读出大气压值。6.4风速6.4.1调整风速仪上的机械调零螺丝,使指针调到零点6.4.2将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将测杆插头插在插座内,将测杆垂直向上。6.4.3将校正开关置于满度,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置满刻度位置6.4.4将校正开关置于零位,调整粗调、细调旋钮,将电表调
14、到零点位置。6.4.5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测头上的红点应对准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值。6.4.5根据表式风速计的测定值,查校正曲线,得实际风速。6.4新风量6.4.1室内空气总量的测定6.4.1.1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容积v1,及室内物品总体积v26.4.1.2计算室内空气容积(m3):vv1-v26.4.2采样与测定6.4.2.1关闭门窗,在室内通入适量的示踪气体后,将气源移至室外,同时用摇摆式风扇搅动空气35分钟,使示踪气体分布均匀,再按对角线或梅花状布点采集空气样品,同时在现场测定并记录。6.4.3计算空气换气率 用平均法进行计算:测定开始时示踪气体的浓度c0,15分钟后再测
15、定最终示踪气体浓度c15,前后浓度自然对数除以测定时间,即为平均空气交换率a(h-1)。6.4.4新风量(q,m3/h)的计算 7记录将各测定值记录到专门的记录单上。公共场所照度的测定1 编制目的为进行公共场所照度的监测,正确测定公共场所照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共场所照度的测定。3 制定依据3.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3.2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gb/t18204.21-20004 仪器照度计5 测定5.1测定点的选定5.1.1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厘米。一般大小的房间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
16、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的测量可用等距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布10个点。5.1.2局部照明:在狭小或因特殊需要的局部照明下,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由于有 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5.2测定5.2.1测定开始前,白炽灯至少开5分钟,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分钟5.2.2在测定前照度计要至少曝光5分钟5.2.3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于测定面上6记录6.1对于多个测定点的场所用各点的测定值求出平均照度。必要时记录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其点的位置。公共场所噪声的测定1 编制目的为进行公共场所噪声的监测,正确测定公共场所噪声,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共场所噪声的测定。3 制定依据3.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3.2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gb/t18204.22-20004 仪器积分声级计5 测定5.1仪器设置 可手持仪器但应离地1.2米,与操作距离0.5米左右,距墙面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米5.2布点在较大的公共场所(大于100m2)距声源中心划一直线至对侧墙壁中心,在此直线上取均匀分布的三点为监测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大型快餐连锁店厨房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电线电缆购销合同协议书
- 2025策略合作合同发展协议
- T起重和吊装作业
- 采购苹果合同范本
-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培训
- 2025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项目合同
- 冬季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培训
- 技能培训专题-多措并举提升矿井综合防尘能力
- 安全心理工程
- 社会医学(含考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2025大学英语考试六级汉译英中英对照
-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课件
- 《安全阀培训》课件
-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训练题(含答案)(部编版)
-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笔记
- 学校直饮水施工方案
-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
- 2024中考化学总复习必刷80题(第1-80题)(含解析)
- 人力资源管理测试题答案
- DL∕T 1901-2018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