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趋势_第1页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趋势_第2页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趋势_第3页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趋势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趋势 摘要:建筑节能设计贯穿于建筑设计全过程中,基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概念,本文简要归纳了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节能 节能设计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发展迅速,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人们对舒适的房屋居所的需求。很多建筑过度追求建筑物的规模和外观,大面积使用玻璃材料、办公室一年四季使用空调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建筑能耗。据报道,我国95%的既有建筑属于不节能建筑,建筑耗能约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0%,建筑业污染约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0%。能源匮乏、人均能源

2、占有量低、环境污染的警钟一再敲响,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发明显。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的相继发布,也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节能设计工作,把节能工作当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 建筑节能设计主要内容 基于保证建筑物舒适度要求,在建筑规划、设计、创造、构造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即是建筑节能的基本内涵。 (1)规划阶段。建筑规划阶段就应考虑建筑节能,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朝向、建筑通风和太阳辐射条件等。遵循气候设计方法和建筑技术措施,综合分析建筑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绿化、水体等因素,可适应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变化、减少建筑能耗

3、。基于合理选址,对建筑物的体量、角度、间距、走向进行合理组合,可充分利用自然日照和通风条件,使建筑物“冬暖夏凉”,减少供暖驱寒等能耗。从建筑冬季日照与夏季防热考虑,南向是建筑最佳朝向。建筑物的最佳高宽比和长宽比,有助于减少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辐射量。 (2)建筑围护结构体系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量计算对于空调冷负荷计算至关重要。在建筑节能中首相应考虑对建筑外墙、建筑外门墙、窗墙比、屋顶进行节能设计。 我国建筑外墙的传统材料主要是烧结粘土砖,随着相关国家禁用法令的发布,烧结粘土实心砖逐渐退出建筑市场。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复合墙体等绝热保温材料相继出现,建筑墙体的热工性能得到改善。建筑

4、外门窗是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的主要通道,节能设计中选择节能型门窗,可保证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性、抗风压性要求。节能门窗包括单层窗、双层窗和三层窗,三层窗多用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尽量减小建筑物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如不应滥用大型落地窗。窗墙比影响建筑能耗和建筑立面效果、室内采光、通风等。建筑物屋顶受到日照直射,其表面温度比其他围护结构高,可利用倒置式、绿化、蓄水、浅色坡屋面等方法达到节能效果。 (3)建筑设备节能。建筑设备节能主要包括空调、通风、照明、变配电、电梯、自控等设备的节能设计。空调是建筑耗能的主体,占建筑能耗的50%以上。 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趋势分析 在整个建筑设计阶

5、段,都应考虑节能理念,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二是研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三是提高建筑物运行管理的科学性。 (1)在建筑设计方面,应注重建筑前期规划和方案设计。近年来,生态节能方案受到欢迎,新出现的“绿色建筑”即是建筑节能的典型。利用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控制窗墙面积比、采用高效保温的节能材料、主体结构各细部设计、遮阳伞的应用等等具体方法,都可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着手,有机整合建筑规划景观、暖通、给排水、建筑电气及楼宇控制、室内设计等因素,构造完善的节能设计体系是节能设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2)建筑材料及设备选择。基于地区气候

6、环境特点和人体舒适性要求,合理选择围护结构材料。在建筑设备中,优先考虑能效比高的产品,如利用地源热泵制作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交流变压频调频电梯、公共场所照明灯具采用ba控制与就地控制相容法等,都可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4)新能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建设中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太阳能作为一种能量密度较低的环保能源,早已被建筑业引用到建筑物热水系统中。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已趋成熟,但太阳能热水器综合利用的安装、使用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建筑设计中,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是建筑节能的一大发展趋势。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可分担建筑物电力压力,可作为最重要的建筑辅助能源系

7、统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可推广不同能源的热泵技术、产品以及回收废热、余热技术。 (3)建筑运行管理。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起步较晚,标准不配套,监督机制不全面。为满足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和解决建筑节能执行力差的问题,我国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评价标准等还有待完善,建立建筑节能的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整顿违规企业,有助于加强房屋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 有效利用建筑物的物业管理系统可实现“管理的节能”。通过培训物业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高效处理建筑设备运行故障,及时检修和保养建筑系统,可是建筑系统节约人力资源和物力能源。 4结论 建筑节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

8、建筑主体结构和建筑设备、能源系统等方面。建筑设计者应秉持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合理利用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系统引用新能源等新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有助于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昕.浅析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j.赤子,2012,(5):257. 2 陈雄.机场航站楼发展趋势及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08,(5):72-76. 3 韦兰德.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18(8):164,166. 4 王金鹏.建筑遮阳节能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 5 张泽民.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1,(4):218. 6 傅盛强.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7 张婉莉.商业建筑中绿色节能设计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2,(1):221. 8 路达.综述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