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语文教学的真味思考_第1页
学会学习-语文教学的真味思考_第2页
学会学习-语文教学的真味思考_第3页
学会学习-语文教学的真味思考_第4页
学会学习-语文教学的真味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会学习:语文教学的真味思考 摘要语文课应该怎样?智者见智。寻求语文教学的真味,是希图探究语文教学本质特点的教学追求。语文的归宿点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与发展学生。课堂教学的过程目标应是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可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堂文化三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的课堂“真味”,努力让语文成为更有魅力、学生更智慧的课程。 关键词真味;心中有人;问题解决;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45-04 作者简介陈林静(1978),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教师,小学高级。 论语中,孔子和弟子们谈论志向,孔子赞成曾点的想法

2、:“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孔子看来,人生、教育的美好境界是于天地之美中体悟自然、自由、快乐、欣赏与感受内在的价值与愉悦。课堂是师生生长的生命舞台,语文是一种幸福的生活。面对一些语文教学模式化、概念化,寻求语文教学的课堂“真味”,是探究语文教学本质特点的教学追求。 一、教学理念:以“心中有人”为学生发展立场 是否适合人的发展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斯宾塞说:“要想让孩子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不是对孩子严阵以待,而是首先让孩子快乐起来,然后再给孩子制订具体可行的目标。”教学应该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数字本

3、身说明不了儿童的具体学业成绩。”仅仅体现分数的教育无疑是目光短浅的,遗忘了教育的真正使命。以学生发展为本建构促进学生需要的课堂,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才是真正具有发展性的课堂。从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学”,使语文学习在发展学生阅读、思考、表达上变得更有效,也更有意义。 (一)获得尊重,语文课堂应适合生长 理解学生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当我们开始真正思考学生,我们发现学生的原始特质就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他们具有自然能力,体验的勇气。思考怎样让学生终身发展的问题,让笔者想到陶校长的演讲。陶校长让学生“每天四问”,尊重学生,就是关注他们全面的成长。尊重学生,就会像陶行知那样爱学生,在学生出现错误时

4、,以“四颗糖”循循善诱。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环境又是怎样呢?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乐园。学生有权利通过真实生活和秩序寻求自身的完美发展,问题只是在于教师是否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益的环境。 (二)心性舒展,语文课堂应提供帮助 “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对于教学,教师总保留一片热心,希望教学生些什么,然而学习是学生自我的完成,教师要做的是当“他”困难的时候,给“他”最恰当的帮助。 黄鹤楼送别教学中,学生合作推敲“哪些细节体会出两人依依惜别之情”,合作要求在人人发言基础上,推举队

5、员总结。合作间,教师引导、启发、激励,甚至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教师细心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合作小组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教师将对组的评价和个人评价结合起来,团队和个人的发展并进。完善的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合作的积极性。语文课堂恰当的合作,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力与沟通能力。合作学习建立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合作方式上。 (三)尊重差异,语文课堂应促进学生共成长 因为学生在群体中永远具有个别差异,所以思考“怎么学”对个体发展更合适。无论何种学习方式,都是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完成。教师应改变以往“重教轻学

6、”的观念,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平等发展、共同发展的态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形成他们个体的最佳发展状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也是获得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才学习方式的核动力。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班上有那么多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验背景,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来动动脑筋想想该怎样学习。汇报时,鼓励队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安排汇报。让教学不再是教讲生学,而是以师生的交往为主线的合作、探究性教学。 二、教学方式:以“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教师

7、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实际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促使他们能够提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及习惯,并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其答案也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开放的。 (一)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要学习 激发问题,运用实践,教师巧妙提供各种“情境帮助”的语文课堂,营造出的将是一个支持性、宽容的课堂。教师陪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并且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在教授黄河的主人时,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反映的把握人物特点上存在一定困难,笔者结合年段特点和教材特点,紧紧围绕核心问题“为什么说艄公是

8、黄河的主人”,引导学生从黄河气势、筏子轻小、乘客神情,以及“我”的见闻和感受等方面,探究文本,感受人物的特点,领悟衬托的表达方法。艄公的形象一下树立起来,高大起来。课文的点睛之笔“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了黄河的主人”,在层层对比中,在反复的映衬中,呼之欲出。这一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合作、交流、汇报,教学的内容相继出现,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展示的空间,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此时,再质疑,本文课题是“黄河的主人”,选自著名散文家袁鹰的筏子,原文的题目为什么叫“筏子”呢?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拓展阅

9、读,深入探究。 课堂上核心问题的讨论,有的来源于学生,有的来源于教师。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的最佳动力,没有问题的课堂恰恰是最有问题的。学生具有天生的好奇心,问题教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到语文的价值和魅力。 (二)发展思维,让思考有力度、有创新 发展思维应努力让思考更具有力度。换一个角度思考教学,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选择“学什么”能凸显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望月时,教师和学生交流:“你自己的阅读感受是什么?最喜欢谁眼中的月?还有什么疑问解不开,特别想和同学们探讨什么?”学习目标从学生处来,在探究疑问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做积极的发现者,碰

10、撞激情、凝聚方法,思维欢快而真实地流动着。基于学生的学,是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了解他们的已知、未知,预测他们的能知、想知,促进学生更会学、更爱学。课堂教学的高效体现在学生的思维状态上,表现为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并能在同学之间交流与丰厚。 发展思维还要注意思辨与发散,让思维创新。传统教学常把问题分解成容易处理的碎片,然后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小技巧。今天,知识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人们具有开放的思维,需要在似乎不相关联的观点之间建立联系。在“城南旧事班级读书会”中,教学设计里有“合作阅读”和“辩辩论论”的环节,力图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才是一个力量

11、无边的人。”可见人的思考力、创造力对人生的价值,教师必须将21世纪的生存技能更有效地教给学生,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并成为可以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来从事复杂工作的人。 (三)趣味探究,学习需要不断超越 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趣味探究,使每个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影响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清平乐村居是小学阶段学生正式接触的第一首词。教学中,首先,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发现词和诗形式上三个基本不同点。“词牌名”对学生而言是完全模糊的概念,用音乐辅助感知,对比了解,让学生对词的特点初步认知,对刚刚接触词的五年级学生,这是一种有趣的探究。其次,借助团队合作,探究完成“解词义、想画面、悟情感”和“联系作者生

12、平经历,理解词深层情感”,让学生学会品读诗词的两种阅读方法。进一步以师生搜集的词拓展,点到即止,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既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又注意让课堂带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含量”。让诗词教学贴近学生的生命状态,触发他们的思想情趣,滋润学生的心灵。 三、课堂文化:建构“学习共同体”的生态文化 所谓课堂文化,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它是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学习,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自我改造,不断探索和自我反思,不断开拓和创新的学习组织。

13、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旨在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能置身于形式、内容不尽相同的共同体之中,成为学习共同体的受益者。 (一)学生学习共同体促进快乐成长 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落实合作学习,学生不但能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共同体验互相帮助,共同争取集体荣誉,收获成功的喜悦,培养团队精神。 合作探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设计共同探究的问题要体现开放性、参与性、实践性,准确把握新知点、深入点、疑问点和发散点。把握这些“合作探究点”,需要整合思想,交流分享智慧,有深入与互补价值的合作探究才最有效。其次,强调建立合作探究的规则,注重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是在自主学习,有一

14、定的独立学习认识基础上的再探究。小组内有明确分工,每位承担一定角色,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达到人人锻炼、个个提高的目的。最后,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起到良好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作用,甚至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合作探究伴随学习、伴随生活。学习过程的预习与复习怎样共同探究?生活中怎样互帮互助?教师需要发现亮点,以点带面地深入指导。老师做积极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设计者,让学生参与更多有趣的合作学习,让他们享受更多共同的乐趣。 (二)师生学习共同体同构课堂境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习共同体,让师生互教互学,学生互教互学;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

15、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共进的目的。学习最终是内化、提升的过程。课堂中,及时让学生梳理、归纳是从“装载知识”的学习变革到“提升自我”的学习,这是一种有意义的转变。 望月中,作者赏月部分文字精美,教师设计可由学生在文本中的加以批注推进教学。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感受和批注,教师巡视捕捉预设点。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学生圈画批注的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半成品”,利用学生的动态生成指导其他学生提高圈画批注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生成“半成品”,通过讨论加工成成品,生成性的资源成了方案性的资源,以此来推进教学。课时结束前,教师关注学生有哪些收获,并让学生在课文旁重新批注。教师发现,学生的圈点、批注也是绝妙的作品,在课堂上教师也产生了新的思考与发现。 重视教与学,语文课的真味恰在“走进儿童,走进语文”这一标识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理想的语文课是充满个性的,但是科学、优质的语文课又是具有共性的。探寻语文之道,寻找各种融合之美,把握住儿童的需要与发展却是最“根本的”。教师应让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最终走向智慧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