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时孕期、围产期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46例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同时探讨处理方法 。讨论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时孕期母儿风险均增加,需加强管理。产时谨慎处理确保围生期母儿安全。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分娩结局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约占临床妊娠总数的0.30.5%,实际发病率高于此数值,随着产前检查逐渐规范、超声检测水平的提高及生育年龄的推后,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不同部位、性质、大小的肌瘤,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处理方式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妊娠的

2、结局。我们对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5.7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2例。 1.2肌瘤发现时间 孕前发现3例(6.5%),孕期发现26例(56.5%)。剖宫产时发现17例(36.9%)。 1.3肌瘤部位及类型 浆膜下肌瘤28例(60.8%),肌壁间9例(19.5%),混合型(浆膜下+肌壁间)9例(19.5%),其他1例:为,宫颈肌瘤1例(2.1%)。单个肌瘤19例(41.3%),多个肌瘤27例

3、(58.6%)。肌瘤最大直径14.5cm,最小0.3cm。 1.4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14例,肌瘤均 1.5剖宫产指征 29例剖宫产指征如下:肌瘤18例(62.0%),胎儿窘迫3例(10.3%),臀位4例(8.6%),产道梗阻6例(20.6%),瘢痕子宫4例(13.7%),珍贵儿5例(17.2%)。 1.6手术时间和出血量 取同期50例正常剖宫产术作对照,与46例剖宫产同时作肌瘤剔除术作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经统计学软件spss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164+81.5)ml对(187+81.3)ml,手术时间(50+12.5)min对(58+18.0)min,p0.05。

4、 2 处理方法 2.1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孕前或孕检时由超声发现。本组中有5例在腹壁即可触及,直径36cm。辅助检查中,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肌瘤最好的检查手段。有较高的准确性还可以动态观察妊娠过程中子宫肌瘤的变化。但需注意的是在妊娠中晚期,但由于肌瘤软化,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无明显包膜,超声也容易漏诊。在后壁的肌瘤,更可由于增大的子宫影响超声波的检测而引起漏诊,本组中有23例剖宫产时才发现。故即便是孕期超声无异常提示,剖宫产术中也应仔细探查子宫有无合并肌瘤。 2.2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影响 肌瘤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与肌瘤类型及大小有关。黏膜下肌

5、瘤可引起受精卵着床困难,导致不孕和流产;肌壁间肌瘤过大可使宫腔变形或内膜供血不足引起流产,也可引起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增大,如早产,胎盘异常,难产产后出血等,同时也导致剖宫产率的增加。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为58%。临床表现有疼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处理首选保守治疗,绝大部分可缓解。本组中有45例的剖宫产指征为子宫肌瘤,占67.2%,大多数是由于患者要求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并不是因为肌瘤本身的原因。另外,一般多认为妊娠后子宫肌瘤受雌激素水平升高影响体积增大。据我院统计数据显示,约50%肌瘤在妊娠期无形态变化,这可能与肌瘤内部雌激素受体在妊娠期的状态不同有关。本组早孕期发现的40例子

6、宫肌瘤,直至终止妊娠时,26例基本没变。剔除的子宫肌瘤病理回报有4例出现变性,3例为红色变性,均症状轻微,保守治疗至足月。 2.3妊娠各期子宫肌瘤的治疗 妊娠早期,较小的肌瘤可不必处理。如果肌瘤较大,不宜继续妊娠者,也可建议患者终止妊娠先行肌瘤剔除术再妊娠,但需充分评估生育能力及手术风险并与患者沟通。妊娠中晚期的子宫肌瘤可以定期监测,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肌瘤大小、与胎盘关系及母儿状况。必要时卧床休息,应用宫缩抑制剂1。一般不主张在妊娠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除非:肌瘤蒂扭转、肌瘤嵌顿或子宫扭转以致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经保守治疗无效。有报道提示妊娠中期剔除肌瘤并不增加

7、流产的发生率。本组46例患者妊娠期无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 2.4分娩方式的选择 子宫肌瘤并非剖宫产指征。较小的肌瘤不影响产程进展,又无产科因素存在可经阴道试产。如肌瘤在盆腔内阻碍胎先露下降,可考虑剖宫产。对于较大肌瘤,剖宫产指征可适当放宽。本组29例行剖宫产术,27例术中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 2.5剖宫产术时子宫肌瘤的处理 妊娠期子宫壁血供丰富,术中易出血,手术难度增加,产后出血及产褥期感染的风险增加,如肌瘤过大、解剖部位较深剔除后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且术后依然存在子宫肌瘤复发的可能。故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需根据患者情况、子宫肌瘤部位、大小、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医院的输血

8、急救条件综合决定。不可强行剔除。术后加强宫缩剂及抗生素的应用,减少并发症。在本组剖宫产术的27例患者中,有2例未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肌瘤位于子宫左侧壁,上缘达子宫角肌壁间。另1例宫颈肌瘤也未行剔除术。 3 讨论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约占临床妊娠总数的0.30.5%2,随着产前检查逐渐规范、超声检测水平的提高及生育年龄的推后,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不同部位、性质、大小的肌瘤,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处理方式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分娩的结局。 肌瘤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与肌瘤类型及大小有关;肌壁间肌瘤过大可使宫腔变形或内膜供血不足引起流产,也可引起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增大,如早产,胎盘异常,难产产后出血等,同时也导致剖宫产率的增加。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为58%。临床表现有疼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处理首选保守治疗,绝大部分可缓解。一般多认为妊娠后子宫肌瘤受雌激素水平升高影响体积增大。据我院统计数据显示,约50%肌瘤在妊娠期无形态变化,这可能与肌瘤内部雌激素受体在妊娠期的状态不同有关。总之,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属高危妊娠,提高对妊娠各期及产时并发症的认识,加强围生期管理,不断探索有效、安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