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第二课时)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学会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浓硝酸与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实事求是原则的教育。通过微型实验培养
2、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二、重点、难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硝酸性质实验的设计。三、主要实验器材1ml一次性注射器,小青霉素瓶,小试管,50ml 烧杯,玻璃棒。四、实验药品浓硝酸,稀硝酸,naoh溶液,稀硫酸,na2so4 溶液,铜丝,蒸馏水。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图片引入】观看硝酸泄露的新闻图片。【问题探究】硝酸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运用浓硝酸的容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学生观看,初步认识硝酸的特殊性。为学习硝酸的性质做铺垫,给学生具体的形象记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硝酸的性质。【板书】第四节 硝酸【定向自学】阅读教材 【展示交流】简述硝酸的主要用途。认
3、识学习硝酸性质的意义。【板书】一、硝酸的性质(一) 硝酸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请用自己实验桌上的药品(一瓶浓硝酸、一瓶水)和仪器(烧杯、玻璃棒)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展示交流】每两人一组观色态、闻气味、掂轻重(同水比);打开盖观察酸雾;将浓硝酸与水混合放热。由一个学生综合概括,得出结论: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比水重,能溶于水。给学生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评价能力。【展示】一瓶久置而发黄的浓硝酸样品。【问题探究】为什么呈黄色?【启发】先判断黄色物质可能是什么,然后推测硝酸的分解还应有什么物质生成?【导入】硝酸的化学性质【板书】(二)硝酸的
4、化学性质1浓硝酸的不稳定性。hno3 = 2h2o+4no2+o2【精讲归纳】在hno3中,由于氢元素和氮元素都处于最高价,又因no2 的生成,是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只能是hn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可能有氧气生成。 【展示交流】分析,讨论发黄的原因。结论:可能有no2 产生,由于no2溶于硝酸而使浓硝酸发黄。 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导入】在化学性质上,浓硫酸的特点是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铜。硝酸是否也有如此性质呢?【实验探究】请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设计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要求】没有气体泄露,安全、经济。【提示】浓硝酸盛装在小青霉素瓶中,已为大家准备好
5、不同长短的铜丝。【实验探究】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交流】各组汇报方案。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讨论获得一种成功的快感。【精讲归纳】评价总结出较合理的实验方案。 较好的方案:将细小的铜丝(约4mm 长)事先放在1ml 一次性注射器中,然后从装有浓硝酸的小青霉素瓶(带橡胶塞)中抽取约0.2 ml 的浓硝酸,立即将注射器插在盛有少量naoh 溶液的另一个青霉素小瓶(带橡胶塞)中。装置的优点:1、可以做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2、有毒的no2 气体用碱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3、微型化实验,培养节约意识。【板书】2浓硝酸的强氧化性cu+4hn
6、o3(浓) =cu(no3)2 no2+2h2o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现象:针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其中反应液的颜色变为绿色,反应液被气体压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青霉素瓶中,产生蓝色沉淀。结论:铜和浓硝酸常温下能快速、剧烈地反应。推测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现象,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推测反应产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探究 】在cu与浓硝酸的反应中,体现强氧化性的微粒是什么?分析得出是no-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实验探究】()将铜丝插入盛有nano3溶液的小试管(配有橡胶塞,防止污染)中,观察现象;然后小心加热片刻。()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适当加热),再观察现象。做实验()
7、并观察现象:铜丝在nano3溶液中即使受热也不反应。做实验()并观察现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开始缓慢产生气泡,试管中气体逐渐变为浅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发现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启发】你能从上述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你还需要哪些实验来支持你的观点?【实验探究】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o-、so42-、na+、h+提出假设:与铜丝反应的可能是naso4、h2so4、hno3(通过实验nano3已经被排除。)实验论证:分组实验,分别取上述物质的稀溶液于试管中,将铜丝分别插入,观察现象。得出结论:cu能与稀硝酸反应。(铜丝只有在插入稀硝酸时会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教给学生一种探究问
8、题的思路方法:发现问题提出观点实验论证得出结论。【精讲归纳】no3-在酸性条件下才体现强氧化性,无论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能与铜反应,都具有强氧化性。【板书】稀硝酸的强氧化性3cu+8hno3(稀) = 3cu(no3)2 +4h2o+2no【展示交流】回忆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时的实验现象,并作出对比:()反应速率;()反应液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的颜色。对比法分析问题。渗透量变到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问题探究】硝酸能氧化不活泼的金属铜,能否氧化较活泼的金属呢?学生猜想。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和收敛。【实验探究】将锌片插入一盛有少量浓硝酸的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放出,立即拿出,用水冲洗。
9、再将铝条、铁钉放入浓硝酸中。(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浓硫酸的性质推测浓硝酸能否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观察现象:铁、铝放入浓硝酸中后无明显变化。结合铝、铁常温下遇浓h2so4发生钝化的现象判断铝、铁遇浓h2no3发生了钝化。以实验的方法学习钝化;以对比的方法掌握知识点。【精讲归纳】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和历史故事介绍王水: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王水的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用“王”的构成(三横一竖)形象记忆王水的配比。观看有关王水的故事片段。联系生活,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定向自学】阅读教材,并回忆初中知识,归纳硝酸的化学性质。【板书】强酸性(但和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展示交流】学生讨论、总结。锻炼自学阅读能力,学会总结。【评价总结】学生的表现和本节知识。做“随堂检测”。应用并巩固所学知识。【巩固训练】1、根据硝酸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答辩10分钟全攻略
- 商贸公司合作合同协议
- 湖北荆门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含答案2024年
- 广东揭阳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室内设计商务汇报
-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课件大纲
- 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托班蔬菜沙拉课件
- 急危重症护理配合
- 企业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SH/T 1673-1999工业用环己烷
- GB/T 9661-19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 GB 29541-2013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 社会组织培训概述课件
- 春节作文优秀课件
- 三角函数的应用论文Word版
- 农业创业风险控制与防范培训课件
- 生物制造国内外状况课件
- 幼儿园大班数学口算练习题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