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和改革的三种错误倾向_第1页
经济转型和改革的三种错误倾向_第2页
经济转型和改革的三种错误倾向_第3页
经济转型和改革的三种错误倾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转型和改革的三种错误倾向 笔者无力用此短文去阐释改革转型的战略和步骤,只是想讨论一下标准化答案中常常让人犯错误却不自知的三个倾向。 错误倾向之一:过度强调城市化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经济学界都接纳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广义的)工业化。笔者也曾经一直在宣扬这个观点之所以如此,起因于观察到的两个常用指标:中国的非农就业比重超过了60%,但城市人口比重刚刚过50%。因此,直觉很容易使我们以为城市化比工业化慢了10个百分点但这是错误的。 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例,这三个国家都早已完成了工业化,其非农就业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重远低于90%。而作为一个常常被

2、引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在2010年,巴西的非农就业比重和总人口中城市人口比重分别为83%和86%。 实际上,上述四个国家的案例仅仅是阐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非农就业是关键,工业化应领先于城市化,这样才能保证城市里不会集聚大量无业游民和贫民。 单纯的城市化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如果以美国非农就业比重/城市人口比重的值0.83(2010年数据,同年中国为0.71)作为一个不会发生大量城市无业游民和贫民的阈值,再假设中国的工业化停滞以至于非农就业比重维持在60%强的水平不变,那么,中国的城市人口至多只能达到总人口的53%这只比目前的水平高2到3个百分点,按照过去城市化的速度,

3、明年或至多后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就会达到这个临界点。 所以,在“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中,城市化是依附性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以非农就业的增加为基础,城市化不能、绝不能成为单独的政策目标。 错误倾向之二:过度强调消费 这里,同样存在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中国经济是靠外需拉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gdp的支出结构中,过去十年中内需(国内消费和投资)的比重平均在97%左右。在内需中,除了2008年的危机冲击和之后的扩张政策,消费的比重一般超过投资的比重达8到10个百分点。既然内需,尤其是消费一直是我国gdp构成中的主要成分,那么,如何继续提高消费的比重呢?或者,反过来提问:过度强调

4、消费主导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再指出一个目前流行的错误观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经济增长的理论和现实告诉我们,增长只有两个源泉:要素(劳动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我们知道,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的话,消费的增长意味着储蓄乃至投资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意味着经济的减速和可供消费的资源的减少。所以,没有技术进步支撑的消费主导是不可能维持的。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gdp减去消费等于储蓄减去净出口,最后等于投资。因此,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消费主导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形有两个:第一,消费增长如果能够伴随净出口的下降,即经济从依赖国外消费转向依赖国内消费,则投资驱动

5、的经济增长也可以维持;第二,进一步,如果能够借用国外储蓄,即净出口为负,则更能够支持消费主导的gdp支出结构。但是,纵观世界,在过去几十年中能够持续借用国外储蓄的国家只有美国,而美国的这种能力来自美元霸权及其背后的经济、金融、政治、军事实力。 所以,消费主导的gdp支出结构,只有在经济从依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增长的基础上才是可行的,只有在人民币有能力成为关键储备货币的前提下才是可以被大力倡导的。否则消费的增长只能维持在抵补外需、保持经常项目平衡的水平上,不能因此导致投资的趋势性下降。 错误倾向之三:过度强调收入分配 一些激进的论者常常引用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收入

6、分配不公是导致这次全球危机的主要因素。 对此,以危机的震源美国为例。1999年,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399,危机全面爆发的前夜2007年是0.394,基尼系数没有显著恶化。1999年,美国收入最高的20%家庭和5%家庭占有总收入的49.4%和21.5%,2007年这两个指标分别变为49.7%和21.2%,家庭收入分配格局也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如果再考察欧洲国家,情况也大体如此。换言之,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的确存在,但绝非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因素,甚至不是危机发生的原因。 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要比其他国家严重,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发展阶段相关的。可以看到,在全球216个人口在3万以上的国家/经济体中,发达经济体的基尼系数较低,低收入国家和穷国的基尼系数与发达国家一样低,中等收入国家的基尼系数较高,而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如中国)又比下中等收入国家(如印度)具有更高的基尼系数。这种状况并非什么奇怪的事情,库茨涅茨倒u曲线早就分析了收入分配先是随经济增长恶化、然后逐步改善的规律。 具体分析可知,城乡差异、东中西部差异、部门收入分配问题是造成我国基尼系数较高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城乡差异和东中西部差异需要通过继续的工业化予以消解,政府部门收入占比过高需要通过政府职能改革予以解决。如果超越发展阶段,回避政府职能改革这样的难题,而是以财政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