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剑,也离不开北大_第1页
离不开剑,也离不开北大_第2页
离不开剑,也离不开北大_第3页
离不开剑,也离不开北大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离不开剑,也离不开北大 伦敦,2012年8月1日,15:13,这是将载入中国击剑史的数字。决赛最后时刻中国剑客雷声连拿4剑,逆转取胜埃及选手,获得了中国花剑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雷声在剑道上仰天长啸。 奥运会后,摘金夺银的健儿们成了广告商和媒体的宠儿,雷声却鲜少在媒体前曝光,他回到了母校北京大学,继续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学业。 重回学校:击碎天花板靠读书 雷声在10岁时,就被教练相中,开始了“剑客”生涯。17岁进入广东省队,19岁在保加利亚世青赛上崭露头角,雷声一直被视作中国花剑的“希望之星”。一路拿过很多冠军的雷声,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8进4比赛中,过早地被淘汰。雷声坦言,当时发挥得

2、并不好。北京奥运会之后,雷声开始反思,他发现自己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技战术水平已成熟,但在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上,与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差距。 雷声发现,顶尖的欧洲花剑选手,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高学历和稳定的社会工作,这使得他们在赛场上显得从容不迫。雷声说,这不仅仅是心理问题,更是心胸和视野的问题。而中国运动员很小进入体校和专业队训练,面对的人和事单一,心智相对不成熟,过分依赖教练,独立思考能力差,就更谈不上心胸和视野了。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以求在成绩上有更大的突破,雷声决定回学校读书。 进北大前,雷声已拥有广州体育学院本科学历,他本可以享受优惠政策,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但他

3、却选择进入北京大学重读本科。这就意味着,他要和比自己小七八岁但文化基础好的同学一起学习。做出这个决定需要极大的勇气,雷声说,是家人和教练鼓励了自己。毕竟,上北体大还是和体育圈的人打交道,视野依然有限,要上学就去一流的综合大学从本科开始学,学些体育和击剑之外的东西,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外面的世界。上学的目的是重塑自己,而不是做秀或为了一纸文凭。 在2009年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的面试环节,雷声告诉面试老师:“我真的想读书。”正是这份诚恳和期待,最终打动了面试老师,使他获得了进入北大学习的机会。 关于北大:遗憾总可弥补 在体校学习,文化课相对轻松,学习进程也会随着比赛和训练调整。进入北大,意味着运动员的特

4、殊不存在了,雷声必须一个学分一个学分地挣,也必须在学习和训练间寻找平衡。 除比赛和周末,国家击剑队队员每天都要训练,而这恰恰也是上课的时间。为了既学到知识又不影响训练,雷声争取到“开小灶”单独训练的机会,把所有的训练都安排在上课的间隙。这也意味着,他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北京西五环的老山训练基地和北四环的北京大学之间,还常常要在经过一天学习的晚上,赶回训练场馆独自训练。这样的生活持续了4年,这期间,雷声没有一门课“挂科”,有的科目还获得了90多分。 回顾北大4年,雷声觉得收获不仅在于文化知识,而且拓宽了视野,使自己不再局限于体育这狭小的天地里,看到了除击剑以外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不过,大学生活并不总那

5、么完美。作为专业运动员,总没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当比赛任务到来,学习生活不得不中止。雷声说,这算是他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遗憾。 不过,雷声现在多了一年的时间来弥补遗憾。因为伦敦奥运会的备战、比赛和赛后休整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雷声延长了一年大学生活,在赛事集中的大四上学期,他几乎没参加国际剑联的任何赛事。大四下学期,他仍要学习七八门专业课。现在,他基本上一周4天来北大上课。雷声说,他会尽量在这个学期把所有的课程修完,下一年安心准备毕业论文。2013年下半年,他还要回广州备战全运会,所以也要常去击剑俱乐部进行身体训练。也许,在运动员与学生身份间的来回转换,是雷声的北大生活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关于同学

6、:一辈子的朋友 除了开阔视野,雷声说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这些可爱的同学,并和他们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日常的小组作业,雷声尽量参与其中,而同学们也会照顾雷声,分工时给他派些能发挥优势的任务,比如,访谈击剑队队友,或收集自己参与商业活动的资料。在雷声出国比赛或集中训练的日子里,同学们尤其是他的室友,会把老师上课的讲述用录音笔录下来,雷声则抓紧时间追赶同学们的课程进度。当然,雷声也绝不端着冠军架子,他会开车载着同学们一起外出聚餐,并作为班级中锋参加“新生杯”篮球赛。 雷声与室友们在大学4年有个传统,每年都制作一件属于宿舍的“舍服”。雷声说,最初的“舍服”创意纯属好玩。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创意本

7、就是应该掌握的,用雷声的话说,无论春游还是聚餐,宿舍4人集体穿一样的衣服很有趣。大一时,“舍服”的正面是西游记的师徒4人,因为雷声年龄最大,他自然是“唐僧”;大二,“舍服”的正面变成了4人头像,按年龄顺序依次排列,舍友们口中的“声哥”又排在最前面;而大三,也就是2012年,雷声参加伦敦奥运会,“舍服”的创意变成了剑客雷声的剑上坐着3位室友。大四的创意还没有最终的结论,不过不会变的肯定是舍服背面的“2013 our home”(2013为雷声的寝室门牌号)。 虽是毕业季,不过对雷声和室友们而言,毕业不意味着分离。雷声还要在北大度过一年的本科学习,室友们全部选择保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还将在北大继续他们“2013”的故事。 雷声在北大的本科生活还没结束,但他已对学业的未来有了明确规划。他准备在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北大读研充实自己。雷声说,也想过是否出国深造,但是,出国后将无法兼顾训练,因为他还将参加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虽对研究生的生活并不十分了解,也许学习任务更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