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如何变清-雍正的养廉措施_第1页
浑水如何变清-雍正的养廉措施_第2页
浑水如何变清-雍正的养廉措施_第3页
浑水如何变清-雍正的养廉措施_第4页
浑水如何变清-雍正的养廉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浑水如何变清:雍正的养廉措施 康熙六十一年八月,陕西巡抚噶什图奏请用通省火耗弥补亏空,孰料折子上去后,康熙立刻下谕痛批:“火耗关系重大,断不可行。自古以来,惟禁止火耗而已,不可开加派之名,朕岂受乎?”“民间火耗只可议减,岂可加增?朕在位六十一年,从未加征民间火耗,尔等胆大昏愦,理应斩之!”看到这里,读者或许要问,究竟什么是火耗,康熙又为何对这个折子火冒三丈呢? 康熙晚年的无奈 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标准化银圆,地方官府需将百姓交纳的零碎银两重铸为银锭才能上交,而熔铸过程中,原银两会有些许损耗。因此,地方官在百姓缴纳田赋时往往要求加收这部分

2、损失,即所谓“火耗”。此外,官府征收“漕粮”时,也会因粮食晾晒、簸扬及长途运输而有所损耗所有这些损耗(或说成本),官府不愿承担而将之转移给老百姓,即所谓“耗羡”。“耗”者,损耗;“羡”者,多余也。 通常来说,碎银熔铸的损耗其实并不大,每两至多也不过一至二分,即百分之一至二;粮食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及成本或许会大一些。但这些看似合理的要求,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膨胀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之后的所谓“耗羡”,都已不是原始字面上的意思而发展成正税之外的附加税,不容小视。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收入并不上交朝廷而归地方官府掌管,朝廷虽明知如此,却从未公开承认过。 不承认并不代表不存在。康熙年后,征收火耗一如明代,

3、且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河南、山东等省的火耗率甚至达到正赋的八成左右。这些私征、私派、私用的所谓“耗羡”,不但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被地方官吏们视为约定俗成的“半合法”收入。如此,法外之税,又无监管,官吏们自然是上下其手,腐败丛生。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几个英主之一,对于这等乱象,他如何会看不明白呢?为何不加制止呢?究竟是因为年老力衰还是有意宽仁?是无力制止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情况看来并不简单。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在给河南巡抚鹿佑的谕旨中,康熙说,所谓廉吏,也不是一文不取;若真的一文不取,那他的日常生活及家人胥役,又何以为生?如果州县官只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那就是好官。若一概纠摘,岂不是参不胜参

4、?同年十一月,康熙又说,凡事不可深究者太多,州县一分火耗,也是法所不应取。但仅以此法一概绳人,则人皆获罪,无所措手足矣! 由此看来,康熙不但对火耗心知肚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予以容忍。不仅是耗羡,康熙对地方官员收取节礼、规礼也同样采取姑息态度。康熙曾对官员直白地说:“外边汉官有一定规礼。朕管不得。” 当然,凡事得有个度,“只取一分,便是好官”。可惜的是,这只是康熙的一厢情愿,贪官欲壑难填,他们取的远不止一分而最高达八钱,两者相差有八十倍之多! 康熙之所以容忍这些“法外之物”,原因有三:一是官员低薪制,二是各级官府普遍缺乏办公费,三是地方亏空太大。说到官员薪俸问题,监察御史赵禧早在康熙八年就有过一

5、段议论,他说,总督每年支俸一百五十五两,巡抚一百三十两,知州八十两,知县四十五两。若以知县论,一家一日,粗食安饱,兼喂马匹,亦得费银五六钱,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费,尚有二十余日将忍饥不食乎?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督抚则必取之下属。俸禄不增,贪风不息;下情不达,廉吏难支。 养家活口之外,地方官员还得聘请幕友、书吏、仆役、家丁等,否则办公、顾问、保卫、勤杂等事务无人承担,这些编制外支出,全部由官员自掏腰包,朝廷是一分钱都不管的。除此外,过境官员的送往迎来、交际应酬,逢年过节还得打点孝敬各级上司,各种费用加起来,根本不是这点低微的俸禄所能应付的。 地方官员的困境还不仅于此。“三藩之乱”后,军需浩繁,朝

6、廷加大了对地方的起运比例,甚至还会挪移正项钱粮,以致亏空日积月累,越积越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不复杂请中央拨款。但话说回来,地方上的亏空说白了就是欠中央的钱;若要给官员加薪、弥补地方办公经费,中央拿不出钱只能加税,而加税势必增加百姓负担,康熙又不愿承担这个骂名,正如他自己说的,“加派之名,朕岂受乎?”他宁可睁一眼闭一眼,实行得过且过的“鸵鸟政策”。 公开不能搞,查办又不行,康熙最后只能祭出儒家的道德大旗,寄望官员们本着天地良心,看在多年熟读诗书的份上,“只取一分,便是好官”。但如某句名言说的,“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道德反腐不奏效,他的这一烂摊子也只能留给雍正去解决了。 雍正

7、的财政改革 对于康熙末年的巨额亏空及耗羡的滥征滥派,自诩比康熙老爷子还要洞察世情的雍正,自然心里跟明镜似的。即位之始,雍正即把清查亏空当成上任后的首要大事,赔补、革职、抄家,各种铁腕手段,一时闹得官员们怨声载道,几至“官不聊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方上的亏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其间,上任、下任交代不清,日积月累,很多其实形成了无头账。为此,一些督抚大员认为这样逼迫中下层官员也未必公平,于是提请“明定火耗额数”、以火耗弥补地方亏空并提取办公费的呼声再一次兴起。雍正元年五月,湖广总督杨宗仁奏请将耗羡提出二成,以充地方“一切公事之用”;山西巡抚诺敏则奏请将每年收取的五十五万火耗银全部归公,其中

8、二十万两垫赔实无可追的亏空及地方其他公用。之后,山东巡抚黄炳、河南巡抚石文焯也都提出了类似的奏请。 耗羡归公关系重大,何况这是康熙生前一再反对的,雍正对此当然不敢大意。为慎重起见,雍正将此议交付廷议,以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时为雍正宠臣的吏部右侍郎沈近思即为反对派官员之一。他认为,耗羡归公是“正项之外,更添正项”,今日如此,“他日必至耗羡之外,更添耗羡”。他还特别强调说,“臣尝为县令,故知其必不可行”。雍正听后诘问他:“你作县令时,收不收火耗?”沈近思答:“当然收。不收怎么养活妻儿老小?”雍正冷笑道:“你也是个读书明理的人。你这样做,难道就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沈近思抗辩道:“妻儿老小不能不养,否则

9、即绝人伦矣!”雍正听后大笑,“虽终不用其言,亦不以为忤也”。 沈近思是宠臣也是直臣,他敢于冒犯龙颜为民说话固然是一种胆魄,但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地方官员收取耗羡有一定的合理性。 廷议之前,山西巡抚诺敏将本省的改革情况奏报朝廷,要点包括:一是定火耗率,并以减火耗为原则。根据各州县情况,高者降至一、二成,低者加至一、二成之间;二是将火耗银公提司库,州县官无权经管,以防中饱私囊;三是用火耗银弥补无着亏空,以示公平;四是从火耗银中提取公费,杜绝滥派理由;五是考虑实际情况,提高官员的养廉标准。 雍正对此极为赞许,他夸奖说:“山西通省亏空,诸务废弛。今诺敏到任方半年,料理清楚,钱粮分厘皆有着落,实可谓天下抚

10、臣中之第一者也。”事后,诺敏请求将分配剩余的三万余两银赏赐给自己养廉时,雍正朱批道:“不但全给尔,作为巡抚,这些何以够用?应当领银用以劝奖。” 相比于康熙晚年的宽仁无为,雍正在实事求是、承认现实方面更值得称道。有了山西的成功经验,雍正于二年七月乾纲独断,宣布实行耗羡归公。 耗羡归公无疑是一项重大的财税改革。耗羡银由“非法”变“合法”,同时由“暗征”变“明征”,并使其数量和用途固定化。这样一来,地方官员不得再私自加派,明规则取代了潜规则,此前说不清道不明、半明半暗的财路由此被堵死,原本流失到州县官员手中的非法所得也被收归省库国库。这种做法,不仅完善了之前的财税制度,而且也是一种反腐、防腐的制度创

11、新。 事实证明,雍正朝实行耗羡归公后,康熙末年以来的滥征加派之风得到明显遏制,而各省火耗率的普遍降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以河南、山东为例,其火耗率由之前的八成分别降低到13%、18%,其他各省也都在一成左右。另外,耗羡归公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亏空并充实了国库,缓解了之前财政紧张的局面。据统计,到雍正三年时,户部存银由康熙六十一年的八百万两跃升至六千万两,三年间增长了六倍多。 雍正的这次改革,正如时人评价,“自耗羡归公后,一切弊窦,悉涤而清之,是为大利”。 以养廉银替换各项陋规 雍正的精明不是吹的。 在耗羡归公的制度设计上,其中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监管上的“收支两条线”,即州县官

12、员征收耗羡后,不再由其自行支用而是解归省库国库,由上级分派。这条建议,是山西布政使高成龄提出来的。此前州县官是用耗羡养上司,而上司既在经济上仰仗下级,监督也就无从谈起;现在反过来,耗羡提交上级掌管,下面的公费开支由此拨出,下级也无从挟制上司,上下级关系才能理顺,良性的官场风气才能形成。 当然,上下级的经济往来不仅仅在于耗羡。除此之外,节礼、门包、部费等,种种陋规,没有人公然索取,但又都是不成文的规矩,遵守则无事,不遵则处处为难。久而久之,地方上也就主动奉纳,上边也安然收受,正如流行的一句话,“未必记得谁送了,但一定记得谁没送”。 试举数例。雍正元年,年希尧上任广东巡抚后向雍正奏报:“巡抚衙门规

13、例,司道府州县每节送巡抚节礼一万二千余两,一年四节约计银五万两,奴才钦遵圣训,概行拒绝。”广西布政使刘廷琛则上奏说,“节礼除土府州县从无馈送外,所有九府每节各四十两;六十三州县大小不同,或二十四两或十二两不等,约计每节得银一千三百余两”。同年,山东巡抚黄炳也奏报说,其主管的衙门每年收规礼银达11万两,规礼不除,吏治难清。 节礼之外,还有中央部门的部费。省外官员难免要与各部打交道,特别在奏销等方面,更有严格的时限性,而各部各书吏借机吹毛求疵、随意拖延驳回,“凡事不讲部费,事不能完结”。不得已之下,省外官员提前缴纳,以致部费逐渐演化成地方给中央官员的补贴,而且数目日益固定。但归根结底,“部员取之于

14、督抚藩司,督抚藩司取之于州县,州县取之于火耗”。 雍正继位后即发出上谕,禁止钦差、各部官员接受地方馈赠,督抚也不得以此向州县摊派。雍正二年后,随着耗羡归公政策的推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被截断,虽说在公费上有一定补偿,但官员还有家口及幕吏需要供养,在当时实行的低薪制下当然是无以为继。另一方面,雍正在堵死了官员的各种腐败渠道后,作为一国之君,他也得从大局考虑并顾及手下官员的感受,如让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恐怕又会别生事端。由此,与耗羡归公配套的养廉银制度也随后推行。 北魏时,曾任中书侍郎的大臣高闾就说过,“饥寒切身,慈母不能保其子。今给禄,则廉者足以无滥,贪者足以劝慕;不给,

15、则贪者得肆其奸,廉者不能自保。”这大概是最早提出“以酬廉吏”观点的。当然,养廉不能说空话,也不能零打碎敲,要有真金白银才能见实效。 按光绪清会典事例,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各省总督养廉银在1.3万至2万两,巡抚l万至1.5万两,布政使5千至9千两,知府8百至4千两,知州5百至2千两,知县4百至2千两上下。其他如河道总督6千两,漕运总督1万两,盐运使5千两,都是原俸的几十甚至上百倍。对于京官,则先后推行“恩俸”和“双俸”制,使其收入增加明显。 应当指明的是,官员的养廉银是包含办公费用在内的。乾隆时期,曾有人奏请督抚藩臬所奏事件俱用驿站,乾隆对此十分恼火并斥责说:“督抚藩臬每年廉俸不薄,即遣人寄奏,途间资斧需用无多,而必欲吝此区区,过为计较,尤属见小。”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支出包括聘请幕吏等应该由官员自付,只有公务办得妥当并经营得法,剩余的才能纳入私人腰包。 总体而言,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一系列改革后,一般的守法官员不必再为生计发愁,而部分官员的贪腐之路也相对被堵死,欲贪而不能,且风险成本大为提高。如此,雍正朝国库较康熙朝要充足许多,官场风气有所扭转,百姓负担也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