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研究 摘要:青年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存在不少误区,如完全依赖课件而不认真备课,用课件取代学生操作和交流,使用课件过程中忽视学情等。如何走出种种误区,本文分析了青年教师产生误区的原因,并探求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解决策略 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它是开发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多媒体课件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模拟、再现,视听丰富;多媒体课件有着极大的共享性,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近年来,各版本教材都开发了配套的多媒体

2、课件,也使其在一线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更是深受青年教师的喜爱。近日,笔者参加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观摩学习活动,发现所有教师无一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参赛的38名教师中,有32名使用了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种种使用上的误区,引起了笔者深深的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使之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好帮手?下面笔者试着以活动中的参赛课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以求与读者共同商榷。 一、按“需”使用,让课件发挥其应有价值 备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包括了解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学目标的设计、教

3、学过程的构建、教学活动的开展、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具的使用策略等。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积累得少,对教材不熟悉,对学情不了解,在读教材、阅教参之余,很自然就把配套多媒体课件作为备课和上课的支撑。例如,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24时计时法一课,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是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间,并进行计时法之间的互换。难点是如何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换,也就是把两种计时法的时刻能够一一对应转换。为了突破难点,课件把从0时到24时的产生过程,运用动画的形式完整地展示出来(如图1)。在钟表指针不断运转的同时,再把弯曲的2圈钟表刻度逐渐“拉直”为1把“24时尺子”,帮助学

4、生清晰地理解24时计时法的产生。在这把尺子上,两种计时法的时刻就能清晰地一一对应起来,数形结合,直观明了。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就按课件的编排,把教学活动一一演示了一遍,感觉任务完成了,教学目标就基本达成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看似面面俱到,但实质上只是“走过场”。上述课例中,教师只借“24时尺”找了找“15:00是下午3时”,就弃之不用。其实两种计时法的转换看似简单,但转换的思维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例如,15:00是几时,要思考这个时刻过12时了没有,如果过了,过了几个小时,用下午还是晚上来描述等。而“24时尺”就提供了这样一把转换的尺子,非常直观。对这样一把尺子,它的产生其实完全可以放手

5、给学生,让学生随着钟表指针的转动,把它画下来,这样就比课件演示体验深刻得多。再借助这把尺子,不断进行计时法的转换,学生可以同桌互问互答,也可以自问自答,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逐渐形成表象,抽象出计时法转换的方法。相比而言,这位青年教师把这个活动的课件照本宣科地演示了一遍,就一掠而过,真是浪费了这么优秀的教学资源。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备课,教学目标不清晰,重难点不了解,过分依赖课件,而又不理解课件的设计意图,才导致了课堂上的“走过场”。这样长此以往地使用课件,非但不能助力其成长,反而会成为教学上的羁绊。那么如何“备”课件,让其真正发挥辅助作用呢?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首先应自主独立地备课。

6、在教参的辅助下,读懂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其次再来“备”课件。通过观摩课件,进一步明晰自己确立的教学目标是否正确,思考课件中的教学重难点通过怎样的教学活动来突破,再与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比一比,这样就能体会课件的设计意图,进而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等教学经验再丰富一些,还可以在对比中来思考哪种教学活动更符合自己的教情和学情,进而还可以修改、调整课件。这样,就把课件作为备课的帮手,而不仅仅是抓手,真正成为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二、用而有度,让动手操作与课件运用完美结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不会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7、合作交流才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其实可以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例如,进一步增加对角大小的理解,即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长度无关;增加对量角意义的理解,即要用小角来量大角,角的大小就是包含几个同样大小角的数量;积累量角的经验,即点重合、边重合等。而这些经验,学生只能在操作中积累,在思考和交流中提升,如果仅靠看与听,是积累不起来的。那么,既然演示取代不了操作活动,课件中为什么又要这样设计呢?其作用又是什么呢?它可以让青年教师知晓这里要开展这样的活动,活动是怎样具体开展的。至于课堂上用不用在学生操作之后再演示一遍,取决于学情的需要了。如果学生的操作可

8、以非常清晰、到位地展示出来,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再“锦上添花”地播放一遍课件;如果学生操作中出现了困难,或者展示操作不好,这时可以用课件的演示回放来引导交流、总结提升。当然,还有一些演示是必须而必要的,那就是课堂上不能操作的活动。 三、灵活处理,让生成资源凸显重要作用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多媒体课件也是对教学的预设。一套优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者,多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相对来说他们比较了解学情,因此在课件中,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可能的想法,往往都会列举出来1。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处理学情与课件的关系呢?教师要先“备”课件,看看课件中预设了哪些学生

9、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就弥补了不了解学情的短板,做到了精心预设,这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关键所在。当然,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难免会发生意外。有时课件中没有预设的情况,在学生中可能出现了。例如,在一次课例中,学生出现了“先合整捆、再合单根”的做法,如果用竖式记录下来,就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这不正是体验加法为什么“从个位算起”的精彩资源吗?比起教师再人为创设情境来体验,学生要感兴趣很多,因为这是学生生成的问题。有时课件中出现的做法,学生没有全部想出来,这时是否展示就取决于这种做法要起到的作用了。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对青年教师来说,确实存在不少误区。无论是哪种误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分依赖,或者对误区视而不见。走出误区的关键在于“备”课件,只有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