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每小题各2分)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憎恶 绥靖jng 琐屑xi人才济济 jB.提防d 歼灭jin 箱箧qi 举箸提笔 zh C.瓦砾l 震悚sng仄歪zh 精疲力竭 ji D.拂晓f 奔丧sng 杀戮l锐不可当dng2.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寒噤 狼籍 愧怍 张皇失错B.肃慕 溃退 晨羲 富丽堂皇C.淡薄 取缔 鞠躬 触目伤怀D.诘问 惦记 颓堂 响彻云宵3.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阻遏(遏:阻止) 情不自已(已:停止)B.惊骇(骇:伤害) 永垂不朽(垂:直立) C.繁琐(琐:事情多) 精疲力竭(竭:软弱)D.接济(

2、济:救助) 微不足道(道:道理)4.下面句子朗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读后一句时,重音应放在“背影”二字上,以突出父亲的背影给我印象之深。)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性。 (朗读第一句句尾要轻声,因为“耳”是虚词,没有实在意义。)C.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读这二句时重音应在“陶渊明”“菊”“世人”“牡丹”,用以形成鲜明的对比。)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未了”应用重音读,因为是回答第一句问题的,有实在意义。)5.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

3、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什么是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的长短。这种用时间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A B C D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花荡荷花淀是现代作家孙犁白洋淀记事中的作品。B.雨果是英国著名作家,他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劫掠烧毁圆明园的罪行。C.这几个作品的先后顺序是:山海经陋室铭爱莲说桃花源记。 D.背影作者是朱自清,石壕吏作者是白居易,老王作者是余秋雨。7.默写判断。和原文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

4、室铭B.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D.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道之行也8.默写填空望岳中体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 。汉乐府长歌行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哲理 , 。9.解释语段中的词语清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曾在开学典礼上说过一句话:“学校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干粮”指: “猎枪”指: 10. 给下面的一则新闻加上一个醒目的标题,不超过20字。 中广网西昌9月3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的时间范围终于得到确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昨天表示,“嫦娥二号”任务拟于今

5、天(30日)开始加注火箭推进剂,并将于10月1日到3日择机实施卫星发射,第一个发射窗口是明天,也就是10月1日晚上的6时59分57秒。但最大的一个悬念就是天气,因为几天来,西昌一直在降雨。嫦娥二号最终能在10月1日、2日还是3日发射,天气就会是其中的一个决定因素,目前气象系统还在严密地监测各项天气因素的变化情况。二、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10分,每小题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1.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C.黄发垂髫 “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D.停数日,辞去 辞去:告辞离去12.对下面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7、()A.“悉如外人”“逐与外人间隔”两句中的“外人”都指“桃花源以外的人”。B.“具答之”中的“具”和“咸来问讯”中的“咸”意义相同,全是“都”的意思。C.“便要还家”中的“要”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延”都是“邀请”的意思。D.“遂与外人间隔”中的“遂”和“乃不知有汉” 中的“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13.翻译下列句子 渔人甚异之: 林尽水源: 14. 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答: 。1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B.村人纷纷前来问讯,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C.村人“皆叹惋”,

8、是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此的经过,是那么曲折而又神奇。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轻点关门,回答问题。(14分。1619每小题2分;20题6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请他们进屋。 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

9、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

10、,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和与妻子深深地鞠了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我急忙扶起来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

11、担不起哪。“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16.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 17.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怎样的心情? 答: 18.文章第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 19.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20.写出你对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感悟。(100120字。)(二)阅读刘禹锡的陋室,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2分)刘禹锡的陋室,坐落在安徽和县城内东北方向,以它为中心建成的公园面积约有百亩。这个新开辟的公园,早在1000多年前曾是唐代和州刺史刘禹锡居住的所在地。据和州志载:明正德年间州守黄公标和谓南薛

12、祖学等先后在“陋室”的旧址上,修建了亭、楼、轩、池。清乾隆年间,知州宋思仁重建成一所小巧的园林。民国初年又一次修剪,并由岭南金宝福补书陋室铭碑。今日的陋室公园仍然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格局。既有北方建筑浑厚的气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丽的风格。 一走进陋室大街,放眼就能看到一堵长达300多米的青瓦披檐、空花漏窗的古式围墙,幽谧地关着一片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我们走进公园大门,走进小巧院落,便看到一个形似月牙的池沼。碧波粼粼的水面,明光如镜,清澈见底;杨柳盈岸,风光旖旎。这就是明代正德年间的遗迹“半月池”。池上架着一座造型古朴的拱桥,名叫“履仙桥”。沿池环水四周,新建了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路。路面

13、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面环水,几立池中。沿环山路拾级而上,可见花木扶疏的小仙山,绿茵匝地,老树参天。这里的西山顶,有一连环古亭,名曰“江山一览亭”。亭边有一块飞来石,上书“览胜”。庭下有一条崎岖的石径,贯通着人工制成的仙人洞,洞长20多米,石洞被迫的峭壁上,刻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八个大字,形神颇近苏体。此山虽然不大,但亭、洞、摩崖护卫生辉。举目东眺,是一片幽篁竹园;北眺,可见圆门庭,上书“万花谷”。顺着东边山头攀藤而下,有一座扇形马头墙小庭院,簇拥着

14、三幢九间清代建筑古屋,它就是名扬中外的刘禹锡陋室。这里松竹滴翠,绿草如茵,名人墨宝、历代遗物触目皆是。内有陋室铭碑石一座,仿柳字体,树立碑亭之中。21.据史书记载,刘禹锡的陋室经过了那几个朝代的整理或修建?建成的“陋室公园”的园林建筑的特征是什么?答: 22.文章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半月池”及其周围的景色的?答: 23.文章的第段所写内容和陋室铭中所描写的哪些意境相照应?(用陋室铭中的原句回答。) 答: 24.这个“陋室”是不是当年刘禹锡住的陋室,为什么?答: (三)阅读不欺小节,回答问题。(8分)为了准备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苏联宇航局从1960年3月开始招募宇航员,这期间训练了至少20名

15、,最终选中了加加林。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就是在确定人选几周前的一个偶然事件。在尚未竣工的陈列厂内,受训的宇航员们第一次看到东方号宇宙飞船。主设计师科罗廖夫问谁愿意试坐,加加林报了名。在进入飞船前,加加林脱下了鞋子,只穿袜子进入还没有舱门的座舱。这一举动赢得了科罗廖夫的好感。他发现这名27岁的青年人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加加林脱鞋进舱这个细小的动作,赢得了“一步登天”的机遇。这也反映了加加林洁身自爱、尊重他人的品格。在德国有一位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他在当地向许多跨国公司投了自己的资料,可都被拒绝了。他最后选取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职,没想到仍被拒绝。他有些愤怒了,于是,招聘人给他看了一份记录:他乘坐公共汽车曾被抓3次逃票.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到的几率是万分之三,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住3次,在以认真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看来,是不可饶恕的。这位留学生在车票这件小事上欺人自欺,最终咎由自取。“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图大者,当谨于微”。不欺小节,才能驶向成功与辉煌。25.这篇文章的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不超过20字)26.“咎由自取”是个成语。“咎”的意思是“过失,罪过”。根据语言环境来理解这个成语 。27.第段中的“居然”,如果要用其他词来替换而不改变意思,恰当的一个是( )A.竟然 B.仍然 C.偶然 D.虽然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