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张总论200 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1、有 200 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 总体为 ( A )A 、 200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 家公司C 、 200 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 、 200 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2、某地区有 60 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C )A、每一个企业B、所有60家企业C、每一双鞋子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3、“三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这三个成绩分数是三个变量”,此说明是否正确?区别:ACF )C、财政税费F、商品销售额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总人口数B、学生的体重D 、汽车产量E 、设备台数
2、G 、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户数5、指标与标志有哪些区别及联系? 、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 说明总体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标志分为数量 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联系: 、统计指标是建立在标志值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的汇总,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也就不可能有总体的指标值。 、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两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6、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总体
3、是()A 、国有全部工业企业B 、国有每一工业企业C 、国有工业企业全部设备D 、国有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7、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状况,则总体单位是(C )A 、该企业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8、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A 、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 、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9、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民族B、职业C、工作年限E、年龄)C、绝对指
4、标F、时点指标D、资金利润率E、上缴利税额B 、体重是数量标志D 、人口总数是数量指标D、文化程度 10 、 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商品零售额B、工龄C、计划完成程度D、合同履约率E、企业经济类型11、 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 、 前 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D 、 前 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2、 某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额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E、时期指标13 、 下列哪几个属于质量指标()A、产品合格率B、废品量C、单位产品成本14 、在人口普查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性别是品质标志C、每一个人是总体E 、年龄是质量指标
5、第二章1、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有何异同相同点: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 并 具有调查单位少,省时、省力的特点 且在选择调查单位时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点 : 、是二者调查单位的意义和取得方式不同。 重 点调查是选择数量较少但标志量占标志总量绝大部分的单位进行调查。 、是研究的目的不同。重点调查是为了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不能推算总体总量;抽 样调查的目的是用样本数据推算总体指标。 、是适用的场合不同。重点调查只适用在总体中具有重点单位的情况;抽样调查适用 于不能或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全面数据的情况。2、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有何不同?典型调查中调查单位的选择取决于调查者的
6、主观判断,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择具有客 观性;典型调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典型单位的量推断总体总量,重点调查不具备用重点单位的量推断总体量的条件。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属于非全面调查区别: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典型调查单位的选择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具有主观性;重点调查单位的选择取决于某一标志总量在总体所占比重,因此具有客观性;因抽样调查单位的选择是随机的,故具有随机性和较好的代表性。 重点调查不具备依据重点单位的量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抽样调查却可以在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的前提下,根据样本的数量特征, 估计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典型调查虽然在一定条件下
7、,能根据典型单位估计推断总体, 但由于无法合理估计其误差, 因此不能根据典型单位的数量特征, 推断 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不过,可以利用典型调查得到的具体、详细事例,补充分析抽样调查无法获得具体、详细事例的不足。3、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A、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4、调查十多个大型钢铁企业,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B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5、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
8、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C)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举足轻重B、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 这些单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单位&专门调查包括(ABCDA、普查B、典型调查)报表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9、普查是一种(ACDA、专门调查B、经常性调查)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全面调查E、统计10、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属于(A、典型调查BE)D、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E、非全面调查11 要调查全国民营企业的情况,全国每一个民营企业是(
9、BDE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填报单位E 、 总 体单位12、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 、 该 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1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 月 1 日至 7 月 10 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B)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14、 某市对全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普查,则每一台设备是(AC )A、调查单位B、调查对象 C、总体单位D、填报单位E、报告单位15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A、是完全一致的B、填报单位大于
10、调查单位C、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完全不一致16、某调查员于 7月 15日到某厂了解该厂上半年利润情况,调查时间为(B 、上半年D 、没有调查时间A、7 月 15 日C、 7月 15日和上半年第二章1、数据分组的目的是为了体现(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 、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 、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数据分组的关键在于(B )。A、区别事物的性质B 、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C、 正确确定组限与组数D 、 正确选择分组数列的种类3、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按职工人数分组,这两个统计分组是(D )A 、 按数量标志分组B、前者按数量标志分
11、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C 、 按品质标志分组D 、 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4、下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CD)A、产值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工人按出勤率状况分组D 、 工人按工龄分组E、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5、下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ABC )。A、工人按文化程度分组B、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C、工人按地区分组D 、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E、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6、下面的数列属于( ACE)类型。A、变量分配数列B、品质分配数列C、等距式数列D、 单项式数列E、次数分配数列7、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其相邻两组的组限(A)A 、 必须重叠B、必须间断C、既
12、可以间断,也可以重叠D、应当是相近的8、某市工业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90%以下90% ? 100%100% ? 110%110%以上9、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两者(C)A、成正比B、无比例关系C、成反比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10、某公司 500 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1100 元以上五个组,这一分组是(A、等距分组B、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C、末组组中值为1150元D、某职工工资1000元,应统计在E、某职工工资1000元,应统计在F、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800 元以下, 800? 900 元、BCDE1000? 1100
13、 元”这一组900? 1000 元”这一组900? 1000 元、1000? 1100 元、)11 、制作统计表时,若某项数据缺乏时,其符号(C)A、XB、/ C、 D、一12、统计表按分组的情况可分为( ACE )A、简单表B、调查表C、分组表D、整理表E、复合表1 3 、从形式上看,所有的统计表都是由(ABE)部分组成。A、横行标题B、纵栏标题C、宾词D、主词E、数字资料第四章1、如果研究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状况,则总体单位总量是(A、工业企业的个数之和B、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之和C、职工工资总额D、工业企业总产值之和2、总量指标(ACDA、是计算其它指标的基础B、是相对指标的派生指标C、是综
14、合指标也是数量指标D、是进行经济管理的依据E、可以评价现象发展的结构和水平 3、某企业 2002 年初在册工人数为 2500 人,这是( ABCEA、综合指标B、总量指标C、数量指标D、时期指标E、时点指标4、下列哪些是时期指标( BE)A、黄金储备量B、人口出生数C、商业网点数D、土地面积E、基本建设投资额5、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有(BCDE)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B、月末商品库存额C、历年产值增加额D、某市人口净增加数E、某企业年初固定资金额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D)A、商品销售额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库存额7、某厂 2005 年的商品销售额为 1050 万元,年末
15、商品库存额为 75 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C )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 ,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 ,后者是时期指标&为研究某地工业企业总体的状况,经对企业调查资料汇总,得到该地区工业企业2007年 12 月 31 日职工总数为 110 万人。这一职工总数指标是(ACE )A、总量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指标C、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D、时期指标9下列属于结构时点指标的是( AC),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BDA、非团员占 49%B、第一、二、三产业比是 2 : 6: 5C、农业人口占 43%D、男女比例为 110: 10010、下列哪个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指标(A、男性人口
16、数与女性人口数比例B、中国人口数与印度人口数比例C、合格品数与不合格品数比例D、GDP 与人口数的比例11、 甲地区 2006 年轻工业增加值为乙地区同时期轻工业增加值的56.8% ,该指标为 ( C )A、强度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相对数12、 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 98%,这个指标是 (A).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3、 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8%,实际提高了 10% ,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 计划完成程度为( A )A、101.85% B 、 98.18%C、 125% D 、 1.85%14、按人口
17、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是(B )A、平均指标B、强度指标C、结构指标D、比例指标15 、某地区 2007 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2006 年的 118.2% ,这一指标是( D)|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 、动态相对指标 16 、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不能互换的有BE)A、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17 、下列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平均考试分数C、人均粮食产量E 、职工平均工资18 、下列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B、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BCD)B 、人口死亡率D 、产值利税率ADEA、 某市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占全市职工总数28%B、 某产品产量
18、二月份比一月份增长15%C、 某地新生婴儿中,男婴是女婴的1.2 倍D、 某新型产品第一次批量生产的合格率为85%E、某市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私营企业占了46%19 、某地区人口密度 =某地区人口(千人)十某地区面积(km2 ),这是(ADE)A、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的正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逆指标B、平均指标E 、质量指标第五章1、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A、中位数C、 算术平均数2、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的有(A、变量值B、次数B、众数D 、调和平均数ABCEC、标志值D、离散程度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3、 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 2000 名工人。已知每个企
19、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 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其权数是B、实际产值D、企业数A 、计划产值C、工人数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5、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C)A、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B、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C、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总体单位总数对比D、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6 、 变量数列中,当变量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B)A 、 接近于变量值大
20、的一方B 、 接近于变量值小的一方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变量值D、不受权数的影响7、 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A 、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 、各组次数都为 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位置平均数包括(DE)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9、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DE)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则两个变量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比较( D )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C、乙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高
21、于甲数列D、不能确定哪一个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一些。10、为了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B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11、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D)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 、一样的D 、无法判断12 、标志变异指标(C )A、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C、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D、反映总体总量的变动程度13、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越分散,平均数代
22、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A)D、标准差系数)14、离中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 是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15、 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指标意义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16、 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CEA、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B、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C、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散趋势D、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E、社会生产过程的均衡性17、标志变异指标有(ABCD)C、标准差A、全距B、平均差D、标准差系数A、变量E、相关系数CE第八早B、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
23、间D、现象所属的地点E、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值19、 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B、相对数时间数列A、绝对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20、2000-2005年的人均粮食产量时间数列是(A、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21、A、时间长短一般应相等C、指标经济含义一致E、计量单位应一致B、时期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ABCDE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要求是(B、总体范围应一致D、计算方法应一致22、 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CD)A、历年银行储蓄存款余额B、历年工业企业产值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初产品库存量E、历年社会商品零售额23、 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B)oA、绝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
24、、时点数列;D、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24、 时间数列中的派生数列是(C ) oA、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和相对数时间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 D)A、简单平均法C、加权序时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25、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数列是(ABDA、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时点数列D、绝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D26、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指标均可以27、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基础指标是(A)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28、根据牧区
25、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为(D)A、345B、300C、201.5D、295人数 280 284 280 300 302 304 32031、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 . 2万人,该地区月的人口1029、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CDEA一般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C序时平均数D、动态平均数E平均发展水平30某车间每月月初工人数资料如下: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平均数为(C)A、150万人 B、150. 2万人 C、150 . 1万人 D、无法确定32、时期数列中各指
26、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A)A、有直接联系B、没有直接联系C、有时有联系,有时没有联系D、无法判断33、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按(A )计算A、简单算术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D、序时平均数34、时间数列中的水平分析指标有(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D、平均增长量E、平均发展速度ABCD)C、增长量35、统计中常用的序时平均数有ABEFA、平均发展水平C、增长速度的绝对值E、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量D、环比发展速度36、 某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近三年逐年增加,2006年比2005年增长25%, 2005年比2004年增长10% , 2004年比2003年增长7%,贝U 2003-2006年该校学生人数增长速度应用(C)计算A、7% X 10% X 25%B、7%+10%+25%C、107% X 110% X 125% 100%D、107% X 110% X 125%37、 以1980年为基期,2005年为报告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开(C)38、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岩棉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女装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塔式机立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合成脂肪酸改性醇酸树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印花油性台板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自动铝塑盖铆合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冷拉盘丝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VC易撕胶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雨伞用铝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门磁传感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YS/T 431-2009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
- SB/T 10439-2007酱腌菜
- GB/T 33644-2017数控板料折弯机精度
- 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主要设备设施布局和操作流程文件
-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 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资料课件
-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 酒店员工奖惩管理规章制度
- 视频号精细化运营培训课件
- 雅马哈便携式电子琴KB-100说明书
- 固定财产清查登记汇总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