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醒神散_直指小儿卷二_方剂树_第1页
南星醒神散_直指小儿卷二_方剂树_第2页
南星醒神散_直指小儿卷二_方剂树_第3页
南星醒神散_直指小儿卷二_方剂树_第4页
南星醒神散_直指小儿卷二_方剂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星醒神散_直指小儿卷二_方剂树南星醒神散_直指小儿卷二_方剂树11.原方31.1.组成:天南星(不去皮,切片)、生姜(切片)。31.2.功效:小儿惊风痰热。31.3.来源:直指小儿卷二。32.星香汤32.1.加:藿香叶32.2.组成:天南星(极大,半两以上者尤佳)半两,藿香叶半两,生姜半两。32.3.功效:小儿吐或兼泻,或独泻、惊风。42.4.来源:魏氏家藏方卷十43.祛风散43.1.加:防风、甘草43.2.组成:天南星2两(泡),生姜1两(同南星制),防风2两,甘草1两。43.3.功效:风寒头痛,遍身拘急,破伤风,洗头风,牙槽风,肩背痓直,口噤。43.4.来源:扁鹊心书神方44.防风汤44

2、.1.加:防风、甘草44.2.组成:防风1两(炙),甘草1两(炙),天南星、生姜2两(炙)。44.3.功效:少阳病,筋牵急而疼痛,发作有时,此为痹也。44.4.来源:普济方卷一四二45.导痰丸45.1.加:半夏、皂角45.2.组成:天南星4两,半夏4两,皂角半斤,生姜1斤。45.3.功效:痰饮。45.4.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二46.独活散46.1.加:独活、黑豆、防风56.2.组成:独活2两,黑豆1合(锉,炒熟),天南星半两(炮裂),生姜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56.3.功效:中风,口噤不开,筋脉拘急,疼痛。56.4.来源:圣惠卷十九57.皂白丸57.1.加:半夏、白附子、川乌头、皂角57.2

3、.组成:天南星(生)3两,半夏(生)7钱,白附子(生)2两,川乌头半两(生用,去皮脐),生姜2斤(取汁),皂角2斤(肥者,去皮子,水1升浸1宿,3次约水1斗,煮药)。57.3.功效:诸风痰、酒痰、茶痰、食痰,头痛目眩、旋晕欲倒,手足顽麻,痰涎壅塞,并诸风,他药所不能疗者。57.4.来源:御药院方卷五58.参苓丸58.1.加:人参、赤茯苓、半夏、晋矾58.2.组成:人参3分,天南星(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半夏1两,生姜1两,晋矾1两。58.3.功效:支饮不消,胸膈满闷。58.4.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三59.润肺丸59.1.加:鹅梨、栝楼、麻黄、皂角、半夏、枯白矾、寒水石69.2.组成:

4、鹅梨2个(去皮及子),栝楼2个(去皮),麻黄2两(去节),皂角3梃(去皮弦井子,捶碎,上4味一处用河水1升半浸少时,银器内熬成膏为用),天南星1两半,半夏1两半,生姜3两(同半夏、天南星作曲炒干),枯白矾1两半,寒水石2两(烧)。69.3.功效:肺气不利,咳嗽痰实,咽嗌干燥。69.4.来源:御药院方卷五610.导痰丸610.1.加:大半夏、白明矾、猪牙皂角、真紫苏子、萝卜子、麦糵、糖球子610.2.组成:天南星半斤,大半夏(各不锉)半斤,白明矾半斤,生姜半斤(洗净,切作片),猪牙皂角4两(锉碎。上五味用瓦罐以水浸过为度,煮干令透,去白矾、生姜、皂角,止取南星、半夏锉焙,同后药同研为末),真紫苏

5、子4两,萝卜子4两,麦糵4两(并炒),糖球子4两(去核,即山果子,又名猴楂)。610.3.功效:痰饮气滞,胸膈不利,喘咳气促,胁肋满胀,咳嗽多痰,鼻塞稠涕,气不升降,胸膈痞结。610.4.来源: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661. 原方1.1. 组成:天南星(不去皮,切片)、生姜(切片)。1.2. 功效:小儿惊风痰热。1.3. 来源:直指小儿卷二。2. 星香汤2.1. 加:藿香叶2.2. 组成:天南星(极大,半两以上者尤佳)半两,藿香叶半两,生姜半两。2.3. 功效:小儿吐或兼泻,或独泻、惊风。2.4.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十3. 祛风散3.1. 加:防风、甘草3.2. 组成:天南星2两(泡),生姜

6、1两(同南星制),防风2两,甘草1两。3.3. 功效:风寒头痛,遍身拘急,破伤风,洗头风,牙槽风,肩背痓直,口噤。3.4. 来源:扁鹊心书神方4. 防风汤4.1. 加:防风、甘草4.2. 组成:防风1两(炙),甘草1两(炙),天南星、生姜2两(炙)。4.3. 功效:少阳病,筋牵急而疼痛,发作有时,此为痹也。4.4. 来源:普济方卷一四二5. 导痰丸5.1. 加:半夏、皂角5.2. 组成:天南星4两,半夏4两,皂角半斤,生姜1斤。5.3. 功效:痰饮。5.4.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二6. 独活散6.1. 加:独活、黑豆、防风6.2. 组成:独活2两,黑豆1合(锉,炒熟),天南星半两(炮裂),生姜半

7、两,防风1两(去芦头)。6.3. 功效:中风,口噤不开,筋脉拘急,疼痛。6.4. 来源:圣惠卷十九7. 皂白丸7.1. 加:半夏、白附子、川乌头、皂角7.2. 组成:天南星(生)3两,半夏(生)7钱,白附子(生)2两,川乌头半两(生用,去皮脐),生姜2斤(取汁),皂角2斤(肥者,去皮子,水1升浸1宿,3次约水1斗,煮药)。7.3. 功效:诸风痰、酒痰、茶痰、食痰,头痛目眩、旋晕欲倒,手足顽麻,痰涎壅塞,并诸风,他药所不能疗者。7.4. 来源:御药院方卷五8. 参苓丸8.1. 加:人参、赤茯苓、半夏、晋矾8.2. 组成:人参3分,天南星(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半夏1两,生姜1两,晋矾1

8、两。8.3. 功效:支饮不消,胸膈满闷。8.4.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三9. 润肺丸9.1. 加:鹅梨、栝楼、麻黄、皂角、半夏、枯白矾、寒水石9.2. 组成:鹅梨2个(去皮及子),栝楼2个(去皮),麻黄2两(去节),皂角3梃(去皮弦井子,捶碎,上4味一处用河水1升半浸少时,银器内熬成膏为用),天南星1两半,半夏1两半,生姜3两(同半夏、天南星作曲炒干),枯白矾1两半,寒水石2两(烧)。9.3. 功效:肺气不利,咳嗽痰实,咽嗌干燥。9.4. 来源:御药院方卷五10. 导痰丸10.1. 加:大半夏、白明矾、猪牙皂角、真紫苏子、萝卜子、麦糵、糖球子10.2. 组成:天南星半斤,大半夏(各不锉)半斤,白明矾半斤,生姜半斤(洗净,切作片),猪牙皂角4两(锉碎。上五味用瓦罐以水浸过为度,煮干令透,去白矾、生姜、皂角,止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