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国际化学品危害控制工具箱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方法国际劳工组织(ILO)在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nternational Occupational Hygiene Association, IOHA)等机构的帮助下,草拟了一套名为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International Chemical Control Toolkit, ICCT,工具箱)。ICCT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工作场所所设计的化学品控制方法。设计研发的 团队是由IOHA召集组织的。团队成员来自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亚洲等国家 的专家。ICCT的做法主要参考英国健康安全署(Health and Safety E
2、xecutive, HSE)制定的危 险物质危害控制规程(Control of Substances Hazardous to Heal由 Essentials, COSHH Essentials ),整个流程与COSSH大同小异。ICCT的主要思路为:以化学品的毒性数据为依据,结合使用量与吸入可能性,找到控 制方法。ILO设计了整套控制方法。这些控制方法为绝大多数工人提供健康保护。对于敏感 人群,如年轻或年老工人,生育期工人或育龄妇女等,接触某些危害物质时需要给予高度关 注。对这些敏感人群应提供更谨慎的保护,避免接触,提供更高程度的控制方法。这些额外 的保护措施可在ICCT所提供的标准控制方
3、法之外,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方法。ICCT只是 基本的控制方法,对铅、石棉等的控制也不适应。农药的使用无须考虑其毒性数据、使用量 与吸入可能性三大环节,直接选择ILO制定的控制方法。工具箱的使用步骤使用工具箱,应依照五个步骤。每个步骤所收集的资料应登录在检查单上。下面是每个 步骤的说明:第一步:危害分类。找出化学品分类,对照危害表找出所属危害群。第二步:使用量。找出将要使用物质的用量。第三步:吸入可能性。找出有多少物质会挥发到空气中。第四步:找出控制方法。第五步:特例的控制方法。找出特定工艺的控制指示单。化学品控制工具箱检查表工艺内容:日期:物质为农药?是/否如是,需工艺单P100P101P10
4、2P103P104如否,遵照步骤1至5步骤1:危害组别判定ABCDE步骤2:使用量少量中量大量步骤3:吸入可能性低度中度高度步骤4:应选择的控制方法100200300400步骤5:吸入性控制单R100皮肤接触控制单SK100第一步:危害分类化学品分为A、B、C、D、E、S六大类。AE五类为对呼吸引起的危害,S类为对 皮肤接触和眼睛引起的危害。不同的物质会引起不同的伤害,而毒性更强的物质会造成更大 的伤害。例如有些物质会使眼睛或喉咙感到不适,而有的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有些 反应明显立即发生,有些则较慢,要多年后才显现。控制的严格程度与化学品的危害程度相 对应。找出危害分类依据下列程序:1、
5、对照表1记录常用化学品危害组别。表1常用化学品危害分组物质危害组别挥发性丙酮A、S中乙酸酯A、S中柴油B、S低乙酸乙酯A、S中己烷B、S中异丙醇A、S中甲醇C、S中丁酮A、S中甲基异丁酮B、S中石蜡A、S低四氯乙烯C、S中汽油B、S高甲苯B、S中三氯乙烯C、S中矿油精B、S低二甲苯A、S中2、化学品如不在表1列举内,如为农药,直接进入第五步。3、化学品如不在表1列举内,又非农药,则依照表2、表3对照属于哪一组别。表2 系根据欧盟的R危险度术语定义及GHS分类定义划分化学品组别,任何一种分类方法均可 使用。一种化学品的危害可能属于吸入性危害的组别A-E,也可能属于皮肤接触引起的危害的组别S,应同
6、时做好记录。表2根据不同分类相同界定的危害组别危害 组别目标浓度范围 固体mg/m3 液体:ppm欧盟R危险度术语GHS危害分类A固体:110 蒸气:50500R36、R38、R65、R66 所有未被置于其他组别 的粉尘与蒸气任何途径的急性毒性(致死性),5类 皮肤刺激,2或3类 眼睛刺激,2类所有未被置于其他组别的粉尘与蒸气B固体:0.11 蒸气:5-50R20/21/22,R40/20/21/22, R33, R67任何途径的急性毒性(致死性),4类 任何途径的急性毒性(系统性),2类C固体:0.01-0.1蒸气:0.55R23/24/25, R34, R35, R37 , R39/23/
7、24/25 , R41, R43, R48/20/21/22任何途径的急性毒性(致死性),3类 任何途径的急性毒性(系统性),1类 腐蚀性,次分类1A、1B或1C 眼睛刺激,1类呼吸系统刺激(GHS暂未同意) 皮肤过敏任何途径反复暴露毒性,2类D固体:0.01蒸气:0.5R48/23/24/25.R26/27/28. R39/26/27/28. R40 致癌 性 3 类,R60, R61, R62, R63, R64,任何途径的急性毒性(致死性),1或2类致癌性2类任何途径重复暴露毒性,1类生殖毒性,1或2类ER42, R45, R46, R49,R68诱变性,1或2类 致癌性,1类 呼吸道过
8、敏S 皮肤 和眼 睛接 触R2L R24, R27, R34, R35, R36, R38, R39/24, R39/27, R40/2I, R41, R43, R48/21, R48/24, R66皮肤接触急性毒性(致死性)1、2、3或4类皮肤接触急性毒性(系统性)1或2类腐蚀性,次分类1A、1B或1C皮肤刺激2类眼睛刺激1或2类皮肤过敏反复皮肤接触毒性,1或2类表3 R危险度术语的中文解释Risk Phrases中文解释1危害分组R20/21/22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是有害的BR21与皮肤接触是有害的SR23/24/25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是有毒的CR24与皮肤接触有毒SR26/27/
9、28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有极高毒性DRisk Phrases中文解释1危害分组R27与皮肤接触有极高毒性SR33有累积作用危险BR34引起灼伤C.SR35引起严重灼伤C.SR36刺激眼睛A.SR37刺激呼吸系统CR38刺激皮肤A.SR39/23/24/25有毒的:经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有极严重不可逆作用危险CR39/24有毒的:与皮肤接触有极严重不可逆作用危险SR39/27极高毒性:与皮肤接触有极严重不可逆作用危险SR40可能有不可逆作用的风险SR40/20/21/22有害的:经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可能有不可逆作用的风险BR40/21有害的:与皮肤接触可能有不可逆作用的风险SR41对眼睛
10、有严重损害的风险c,sR42吸入可能引起过敏ER43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过敏CSR45可能致癌ER46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遗传损害ER48/20/21/22有害的:经吸入、皮肤和吞食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CR48/21有害的:经皮肤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SR48/23/24/25有毒的:经吸入、皮肤和吞食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DR48/24有毒的:经皮肤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SR49吸入可能致癌ER60可能损伤生育力DR61可能对未出生婴儿造成危害DR62可能有损伤生育力的危险DR63可能有损害未出生婴儿的危险DR64可能对哺乳婴儿造成危害DR65有害的:吞食可能造成肺部损害A
11、R66反复接触可能造成皮肤发干或裂口A.SR67蒸气可能造成倦睡和头晕BR68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险E第二步:使用量判定化学品使用量的多少影响化学品的处置方法与工人可能的接触量C应该弄清楚每一批材 料的用量(或连续工作状态下,可以以一天为区间)。本步骤按照表4判定化学品的用量, 分大中小三个等级。注意:是每一次使用化学品的量。表4化学品的使用量等级分级固体液体重量典型的包装容量典型的包装小量克小袋或瓶子亳升瓶罐中量公斤桶或鼓升鼓大量吨大批(块)立方米大量第三步:吸入可能性化学品的物理性质会影响散发到空气中的可能性,即固体化学品的扬尘性(Dustiness) 和液体化学品的挥发性。只有散发到空气
12、中,才能被工人吸入引起损害。固体的扬尘性越大, 液体的挥发性越大,就越容易逸散到空气中并持久漂浮。1、固态化学品的扬尘性,可依下述界定为低、中、高度。表5固体粉状程度分级分级形态举例低度状如不会碎裂的固体小丸子使用过程中很少能见到粉尘,如PVC小球、蜡片。中度晶状体或粒状固体使用中粉尘可见,但很快下沉。粉尘散落在物体 表而,如肥皂粉。高度细微、轻重量的粉末使用时可见到尘雾形成,并在空气中保留数分钟, 如水泥、炭黑、粉笔尘,2、液体能从MSDS材料第9项中找到液体的沸点,依据沸点与液体化学品工作温度的高低, 确定其挥发性。如液体化学品的工作温度为室温,其挥发性分级如下:高挥发性:沸点低于50C。
13、中挥发性:沸点在50和150之间。低挥发性:沸点高于150C。如果其工作温度高于室温,则以图1对挥发性做出判定。沸点与工作温度交点所落之处, 即可得知其挥发性高低。如果相交点刚好落在分界线上,则应选择较高的挥发性等级。也可 以通过下述计算公式获取其挥发性高低。如果沸点忘2*工作温度+10,那么挥发性为高:如果沸点介于2*工作温度+10与5*工作温度+50,那么挥发性为中;度过沸点25*工作温度+50,那么挥发性为低。熊吸3於ng蝶嵯P工作温度图1液态化学物的挥发性第四步:选择控制方法按照表6,确定不同危害组别不同使用量不同吸入可能性的化学品的控制措施。首先找 到危害组别,其次找到使用量,最后找
14、出吸入可能性,三者交叉处的单元格即是控制方法。 将此控制方法的数字记录在检查表上。如果化学品同时也属于S组,需要同样的在第五步中找到合适的控制指示。如果为农药,直接跳到第五步,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表6控制方法的选择用量低粉状度或低挥发性中等挥发性中粉状度高粉状度或高挥发性危害类别A小1111中1112大1122危害类别B小1111中1222大1233危害类别C小1212中2333大2444危害类别D小2323中3444大4444危害类别E对于危害类别E的所有物质,选择第4种控制方法按照COSHH,表7列示了各种情形下的个人防护用品须配备的指定防护参数(APF) 值。表7不同分类的个人防护用品配
15、置表危害分组使用量扬尘性或挥发性低中高A小中APF=4APF=10大APF=4APF=10APF=20B小APF=4APF=4中APF=10APF=20大APF=10APF=20APF=40C小APF=4APF=4中APF=10APF=10APF=20大APF=20APF=20APF=40D小APF=10APF=20APF=40中APF=20APF=40APF=40大APF=20APF=40APF=2000E小APF=10APF=20APF=40中APF=20APF=40APF=40大APF=20APF=40APF=2000第五步:特例的控制方法如果化学品为农药,则不需经过上述四个评估步骤。农
16、药危害控制单见表8, 表8农药危害工艺控制表工艺描述拽制卡浓缩与稀释P100使用(喷雾、喷粉)P101烟熏P102使用毒饵P103处置使用过的容器P104吸入性危害控制卡见表九表9工艺与控制措施对应表工艺描述控制卡工艺描述控制卡控制方法1控制方法3一般原则一般原则300袋、瓶、罐储存101手套箱301大量储存102清除萃取器的废弃物302从空气洁净单元排出废物103固体转运303控制方法2高通量袋排空3Q4一般原则200填充鼓305排气工作台或工作橱柜201沾空鼓306排气柜202填装或清空IBC (固体)307从空气洁净单元排出废物203填装或清空IBC (液体)308以输送带运送204填装
17、或清空槽罐车(固体)309填充袋子205填装或清空槽罐车(液体)310清空袋子206填装小桶311从囊或袋加料到反应釜或搅 拌器207以唧筒转输液体312填充或清空IBC(中型散装容 器)208填装小容器(袋或瓶)313填充鼓209以荷重计量固体重量314用唧筒清空鼓210以荷重计量液体重量315固体称重211搅拌固体316液体%液体或固体搅拌212液体与液体或与固体搅拌317搅拌固体213蒸气除油槽318过滤214控制方法4筛215一般原则400喷漆216浸泡/电镀槽217蒸气除油槽218盘架烘干炉219制成小丸或小球220压磨颗粒221表9中的控制方法除依据前述表4风险采取相应控制方法选择
18、其一般原则外,如有工艺 与控制卡相同者亦须选用。例如采用控制方法2则除选择控制卡200 一般原则外,如有固体 称重则亦要选用211控制卡。每组控制方法都有一个一般原则,如果工艺内容不在表8表格 中,则应采取一般原则所建议的控制方法。国际劳工组织网站()列有各种控制卡的具体方法。控制卡100:因风险较低,故通风工程可采取整体换气,即全面通风。控制卡200:采用局部排气装置。控制卡300:因风险较高,采用密闭式的通风方式,如化工厂的密闭管道。控制卡400:针对致癌物,故必须掌握化学物浓度,随时实施个人接触浓度测定,佩戴 个人防护用品等。安全与环境问题(略)附:评估范例一、职业名称:机器零件超声波清洗作业二、作业概况:机器零件的脱脂洗涤。A公司从从事机械零件的脱脂洗涤作业,使用超声波 清洗剂。洗涤槽的容量为30L,洗涤时间为50c下30分钟。洗涤剂:1,1-二氯乙烷。 作业时间为8小时,作业工人2名。三、评估步骤:步骤1-危害分类化学品名称:1,1-二氯乙烷的CAS号为75-34-3, R危险度术语为Rll R20 R21 R22 R36R38o取C组与S组危害。步骤2-使用量洗涤槽容量为30L,定为中量。步骤3-吸入可能性该化学品常温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研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古籍文物储藏保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户外探险保险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钢材现货购销及仓储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项目不动产地皮开发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内资股协议转让农业产业化项目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电商平台内容审核与版权保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苗木种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木材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开发协议3篇
- 2025年度年薪制劳动合同法实施指南及员工福利保障2篇
- 2023年成都市青白江区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考试真题
- 2024中考复习必背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苏教译林版)
- 海员的营养-1315医学营养霍建颖等讲解
- 《现代根管治疗术》课件
- 肩袖损伤的护理查房课件
- 2023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 公司差旅费报销单
- 我国全科医生培训模式
- 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精校word打印版)
- 八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100题含参考答案
-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