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专题十二把握结构思路归纳概括文意张PPT学习教案_第1页
语文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专题十二把握结构思路归纳概括文意张PPT学习教案_第2页
语文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专题十二把握结构思路归纳概括文意张PPT学习教案_第3页
语文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专题十二把握结构思路归纳概括文意张PPT学习教案_第4页
语文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专题十二把握结构思路归纳概括文意张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语文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专题十二语文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专题十二 把握结构思路归纳概括文意张把握结构思路归纳概括文意张 第1页/共93页 第2页/共93页 把握结构思路把握结构思路 命题指数命题指数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 2011年所有考查散文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共年所有考查散文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共 有有9套,其中有套,其中有1套套(重庆卷重庆卷)考查了此考点。考查了此考点。 第3页/共93页 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因为文章的脉络是作者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因为文章的脉络是作者 思路的直接体现。文章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思路的直接体现。文章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

2、种。 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的,叫做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的,叫做“纵向思路纵向思路”。纵。纵 向思路通常又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向思路通常又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即事即事 物发展顺序和人的认识顺序物发展顺序和人的认识顺序) )三种。三种。“横向思路横向思路”指的是围指的是围 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横向思路通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横向思路通 常又可分为总分式、对比式、纵横交错式三种。具体可以分常又可分为总分式、对比式、纵横交错式三种。具体可以分 解成下列几个方面:解成下列几个方面: 第4页/共93页 (1) (1

3、)段内的结构层次;段内的结构层次;(2)(2)全文的结构层次;全文的结构层次;(3)(3)文章材料文章材料 的组织方式;的组织方式;(4)(4)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 (段落之间段落之间) )的关系;的关系;(5)(5)文文 章主旨形成的过程。章主旨形成的过程。 作品结构是文章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是准确理解文意作品结构是文章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是准确理解文意 的关键。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关键。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 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阅读时,只有把

4、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阅读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 与段之间、段内各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与段之间、段内各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把握好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概括分把握好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概括分 析。析。 第5页/共93页 常见设问方式常见设问方式 (1)(1)文章是围绕什么逐步展开写作思路的?请简析。文章是围绕什么逐步展开写作思路的?请简析。 (2)(2)本文结构严谨,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本文结构严谨,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3)(3)作者围绕什么写了哪些事?作者围绕什么写了哪

5、些事? (4)(4)文中主要写了文中主要写了、,这些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这些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5)(5)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这一主旨的? 第6页/共93页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一文和一文和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在结一文在结 构思路上均有独特之处,下面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分构思路上均有独特之处,下面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分 析加以体会。析加以体会。 第7页/共93页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题材题材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把握方式把握方式文眼文眼 具体具体 阐述阐述 在荷塘月色中,该文的文眼是在荷塘月色中,该文的文眼是“这几天心这几天心 里颇不宁静里颇不宁静”, 因为不管是文章

6、的构思,还是材料因为不管是文章的构思,还是材料 的安排,都是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有条不的安排,都是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有条不 紊地展开的,它是该文的核心所在。作者对紊地展开的,它是该文的核心所在。作者对“素素 雅雅”“”“恬静恬静”“”“朦胧朦胧”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赞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赞 美,只是想借美,只是想借“今晚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 第8页/共93页 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君 题材题材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把握方式把握方式结构结构 具体具体 阐述阐述 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君,全文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全文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 系的整体。第

7、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 缘由,第三、四部分是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的主体,第六、七部 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 结构框架,透过这一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结构框架,透过这一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 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 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 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

8、“三一八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惨案的教训, 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第9页/共93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散文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散文的“题材题材”不不 同,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也不同。同,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也不同。 典例典例 (2011(2011重庆高考重庆高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第10页/共93页 论诚意论诚意 朱自清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 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

9、;品性的表现出 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 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 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 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 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 还有还有 一层,这一层,这 第11页/共93页 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些人对

10、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 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 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 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 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 “世故人情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 容许。容许。 第12页/共93页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

11、的看法,不诚 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虚伪”那那 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 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 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

12、的。 第13页/共93页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 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 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 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 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 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

13、人就如此 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 不成。不成。 第14页/共93页 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 得得“相敬如宾相敬如宾”,别人可想,别人可想 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 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 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分, 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第15页/共93页 第16页/共93页

14、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 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 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 “人生是做戏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 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 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

15、。 现在人常说,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自己标榜自己,大有 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不过一 般人也已习惯般人也已习惯 第17页/共93页 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 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 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 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 (

16、有删节有删节) ) 文章围绕文章围绕“诚意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6分分) ) 第18页/共93页 ( (一一) )审读题目要仔细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抓住5 5个关键点:围绕诚意讨论分析思路个关键点:围绕诚意讨论分析思路 ( (二二) )解题思路要清晰解题思路要清晰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 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看看作者在文中写了哪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看看作者在文中写了哪 几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将各个方面的内容用简洁的几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将各个方面的内容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出

17、来即可。注意表述时,最好用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表述时,最好用“先写先写 再写再写最后写最后写”的句式。本文分三部分,先提的句式。本文分三部分,先提 出观点,然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出观点,然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第19页/共93页 ( (三三) )评分细则要明了评分细则要明了 每个要点每个要点2 2分。分。 ( (四四) )组织答案要规范组织答案要规范 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 只把诚意当做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只把诚意当做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 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最后得出结论:意

18、,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最后得出结论: 为了别人好,做戏也有诚意。为了别人好,做戏也有诚意。 第20页/共93页 考生甲考生甲 送送 检检 样样 卷卷 本文开头论述了诚意与品性和态度的关系;接着本文开头论述了诚意与品性和态度的关系;接着 从不能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客气要大方要合身份、从不能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客气要大方要合身份、 人情也是诚意、做戏也是诚意等方面论述了诚意。人情也是诚意、做戏也是诚意等方面论述了诚意。 得分:得分:2 2分分 第21页/共93页 专专 家家 评评 卷卷 失误类型:失误类型:答题角度不对答题角度不对 失分探因:失分探因:此考生把此考生把“文章的思路文

19、章的思路”当成了各层层意当成了各层层意 的概括,没有具体分析出各层之间的关系。如的概括,没有具体分析出各层之间的关系。如“开头开头 论述了诚意与品性和态度的关系论述了诚意与品性和态度的关系”,论述了这三者,论述了这三者 “怎样的关系怎样的关系”,不具体。以下从四个方面论述诚意,不具体。以下从四个方面论述诚意 也不对,最后一段是得出的结论。里面只有也不对,最后一段是得出的结论。里面只有“人情也人情也 是诚意是诚意”符合要求,所以得符合要求,所以得2 2分。分。 第22页/共93页 考生乙考生乙 送送 检检 样样 卷卷 开篇提出观点开篇提出观点“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接。

20、接 着论述对诚意要客观地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着论述对诚意要客观地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 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可见诚意更是一种态度。最后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可见诚意更是一种态度。最后 论述客气等即使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论述客气等即使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 戏也是值得做的。戏也是值得做的。 得分:得分: 4 4分分 第23页/共93页 专专 家家 评评 卷卷 失误类型:失误类型:粗心大意,思维不深入粗心大意,思维不深入 失分探因:失分探因:此考生的观点不正确,文章只论述了此考生的观点不正确,文章只论述了 “诚诚”,没有论述,没有论述“伪伪”,所以扣,所以扣1 1分。

21、分。“可见可见 诚意更是一种态度诚意更是一种态度”原文找不到根据,所以扣原文找不到根据,所以扣1 1 分。分。 第24页/共93页 (2009(2009湖北高考湖北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房的窗子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杨振声 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 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 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 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

22、切。一句话,它打通你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 与天然的界限。与天然的界限。 第25页/共93页 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 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 光,我有一个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光,我有一个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 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 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

23、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晨光 之熹微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 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 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残夜水明楼” 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第26页/共93页 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 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光在阴阴

24、天宇下,也蛮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光在阴阴天宇下,也蛮 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 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 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 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 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 洁,庭前的树枝都压垂到地角

25、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洁,庭前的树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 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第27页/共93页 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 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 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 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 情思了。情思了。“疏影

26、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比之“晴晴 雪梅花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 风清欲堕时风清欲堕时”比之比之“枝头春意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宿 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水晶帘下看梳头 ”更动人怜惜之情。更动人怜惜之情。 第28页/共93页 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 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

27、得明透;使 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 像春草一般地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地向内像春草一般地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地向内 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 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绝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绝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 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 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28、第29页/共93页 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 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 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窗子以外”了。我不敢了。我不敢 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 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 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

29、去窗太近,太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 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 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 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 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第30页/共93页 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 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

30、的舞容;有月,你可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 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 那素洁,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那素洁,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 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 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 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要得”。 ( (选自选

31、自品味人生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1992年版,有删改年版,有删改) ) 第31页/共93页 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3(3分分) ) 答:答:_ _ _ 第32页/共93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我们学过的课文,以标题为线索的文章不少,如我们学过的课文,以标题为线索的文章不少,如白白 杨礼赞杨礼赞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故乡故乡等。考生可以从中联等。考生可以从中联 想到本题的解答思路。文章的行文、构思,可以先看想到本题的解答思路。文章

32、的行文、构思,可以先看 标题、开头和结尾,再看文章大意。本文标题标题、开头和结尾,再看文章大意。本文标题“书房书房 的窗子的窗子”和题干和题干“窗子窗子”自然有某种联系;文章的主自然有某种联系;文章的主 要内容又与要内容又与“窗子窗子”有关,或以其延伸,或以其为思有关,或以其延伸,或以其为思 想奔流的触发点。因此,想奔流的触发点。因此,“窗子窗子”就是就是“线索线索”。 第33页/共93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1(1分分) )作作 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我”喜欢北窗的理喜欢北窗的理 由,最后具体形象

33、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2(2分分) ) 第34页/共93页 一、思维趋向一、思维趋向 把握文章结构思路一般可分把握文章结构思路一般可分“四步走四步走”。 第一步,粗读全文,第一步,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 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把握文章全貌。这一步可以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把握文章全貌。这一步可以 从以下方面思考:从以下方面思考: 第35页/共93页 (1) (1)从散文的情感变化从散文的情感变化( (神神) )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写景抒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写景抒 情散文尤其如此;情散文尤其如此; ( (如如

34、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不静:不静求静求静得静得静 生静。生静。) ) (2) (2)从散文蕴涵的道理从散文蕴涵的道理( (神神) )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哲理散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哲理散 文需这样;文需这样;( (如本讲如本讲“考点一考点一” 典例典例 论诚意论诚意) ) (3) (3)从散文散乱的事件从散文散乱的事件( (形形) )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叙事性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叙事性 散文需这样;散文需这样;( (如如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君) ) (4) (4)从时间、空间变化从时间、空间变化( (形形) )的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游记的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游记 散文更需如此。散文更需如此。 第3

35、6页/共93页 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审读,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然后用一句简明 的话把段意的话把段意“标示标示”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 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的脉络。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的脉络。 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划分文章层 次,把写相同内容的合并为一个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次,把写相同内容的合并为一个层次。这一步的作用 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的结构。具体做法是寻找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的结构。具体做法是寻找 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段

36、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 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 示。另示。另 第37页/共93页 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 也要注意。也要注意。 第四步,无明显信息的段落,第四步,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应该通读全段,找出 概括性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概括性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 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 综合成段意。

37、综合成段意。 二、答题模板二、答题模板 文章以文章以为线索,首先写了为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其次写 了了,最后写了,最后写了 第38页/共93页 归纳概括文意归纳概括文意 命题指数命题指数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 2011年所有考查散文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年所有考查散文类文本阅读的试题 共有共有9套,其中有套,其中有7套套(北京卷、大纲卷、福北京卷、大纲卷、福 建卷、天津卷、重庆卷、四川卷、广东卷建卷、天津卷、重庆卷、四川卷、广东卷) 考查了此考点。本考点是考查对散文考查了此考点。本考点是考查对散文 “形形”“”“神神”是否基本理解的主要题型,因是否基本理解的主要题型,因 此历来是高考的重点。此历来是

38、高考的重点。 第39页/共93页 归纳概括文意,归纳概括文意, 指在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基础上切指在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基础上切 分层次,概括层意或段意,有的是对文章内容、主旨、情分层次,概括层意或段意,有的是对文章内容、主旨、情 感的概括。感的概括。 归纳概括文意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归纳概括文意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 常见题型。它又可分为整体归纳常见题型。它又可分为整体归纳( (针对全文针对全文) )和局部归纳和局部归纳 ( (针对段落针对段落) ),涵盖层意概括、主题概括、情感概括、作用,涵盖层意概括、主题概括、情感概括、作用 概括、原因概括等多种形式。概括、原因概括

39、等多种形式。 第40页/共93页 常见设问方式常见设问方式 (1)(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2)结合全文,概括结合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 (3)(3)作者为什么说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请简要概括。 (4)(4)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的?请分条概括。 第41页/共93页 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在第一小节中在第一小节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可是啊,北国的秋, 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无可置疑这一句,无可置疑 地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地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神神”之所

40、在。作者之所在。作者 在文中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在文中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槐树落蕊、秋蝉、槐树落蕊、秋蝉 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作者正是用这五幅画面来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作者正是用这五幅画面来 表表 第42页/共93页 现故都秋的现故都秋的“清清”“”“静静”“”“悲凉悲凉”的。的。要归纳概括这五要归纳概括这五 幅画面需要切分层次,第三自然段是幅画面需要切分层次,第三自然段是“小院清晨小院清晨”图,图, 第四自然段为第四自然段为“槐树落蕊槐树落蕊”图,第五自然段是图,第五自然段是“秋蝉嘶秋蝉嘶 叫叫”图,第六自然段至第十自然段是图,第六自然段至第十自然段是“闲话秋凉闲话秋

41、凉”图,图, 第十一自然段是第十一自然段是“秋果奇景秋果奇景”图。可见要归纳文意,需图。可见要归纳文意,需 要切分层次后归纳概括。要切分层次后归纳概括。 第43页/共93页 典例典例 (2011(2011福建高考福建高考) )阅读阅读走进腾格里走进腾格里( (节选节选) )( (文文 本见本专题第一讲本见本专题第一讲“考点一考点一” 典例典例),回答下面的问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6(6分分) ) 文章第文章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 (一一) )审读题目要仔细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抓住4 4个关键点:第个关键点:第段作者思想感

42、情你的看法段作者思想感情你的看法 第44页/共93页 ( (二二) )解题思路要清晰解题思路要清晰 本题是考查本题是考查“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属于,属于“概括文意概括文意” 的一个题型。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全文,尤其是最后一的一个题型。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全文,尤其是最后一 段,从对现实物质生活、对沙漠生活段,从对现实物质生活、对沙漠生活( (精神精神) )、对未来生活三、对未来生活三 个角度找出关键语句;二要仔细分析这些语句,从中体会作个角度找出关键语句;二要仔细分析这些语句,从中体会作 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 (三三) )评分细则要明了评分

43、细则要明了 概括出情感概括出情感3 3分,每一点分,每一点1 1分;分析分;分析3 3分,每分析一点分,每分析一点1 1分。分。 第45页/共93页 ( (四四) )组织答案要规范组织答案要规范 对城市对城市“物资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用自来水冲洗身用自来水冲洗身 上的汗渍和沙粒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用灯光 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诅咒过的物资诅咒过的物资”) );对沙漠的不;对沙漠的不 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

44、“”“像像 一匹骆驼一匹骆驼”“”“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 间,带回去间,带回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 一匹骆驼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 ); 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让灵魂有一个呼 吸的地方吸的地方”) )。 第46页/共93页 送送 检检 样样 卷卷 第第段表达了作者这些感情:段表达了作者这些感情:(1)(1)厌恶城市的物质生厌恶城市的物质生 活,这在

45、活,这在“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诅咒过诅咒过 的物资的物资”等句子中可以看出;等句子中可以看出;(2)(2)向往沙漠的生活却又不向往沙漠的生活却又不 得不回到现实的无可奈何之情。这在得不回到现实的无可奈何之情。这在“我没有办法像那我没有办法像那 些甲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些甲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 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 的物资中去的物资中去”中可以看出。中可以看出。 得分:得分:4 4分分 第47页/共93页 专家专家 评卷评卷 失误

46、类型:失误类型:概括不全面概括不全面 失分探因:失分探因:此考生能透过具体语句来把握作者此考生能透过具体语句来把握作者 流露语句中的情感态度,但没有把流露语句中的情感态度,但没有把“让它照亮让它照亮 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等语句等语句 蕴涵的内容概括出来。所以扣掉蕴涵的内容概括出来。所以扣掉2 2分。分。 第48页/共93页 (2009(2009江西高考江西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车的激情木车的激情 张炜张炜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

47、捷而 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 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 交通工具交通工具飞机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 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第49页/共93页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 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却是那样脆弱和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却是那样脆弱和 渺小。我们怎么能够

48、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 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 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 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得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得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 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木车的激情”。 第50页/共

49、93页 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 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 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 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 “ “政治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

50、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声中,听到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声中,听到“政治政治”的真正含义,的真正含义, 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 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政治”和和“诗诗” 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 各个阶各个阶 第51页/共93页 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 索到的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

51、,索到的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 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 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 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 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 腔燃烧的诗情吗?腔燃烧的诗情吗? 第52页/共93页 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人类的诗,是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人类的诗,是

52、 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 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 我们相信,一本我们相信,一本论语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 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 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 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 透和感染。透和感染。 第53页/共93页 那个

53、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 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行为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行为 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 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给这样一位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给这样一位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 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

54、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远途,才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远途,才能 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 驶进一片灿烂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 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 第54页/共93页 原来只有激情,只有它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原来只有激情,只有它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 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 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

55、可以笼罩整个宇宙。激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整个宇宙。激 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 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 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这样一个基 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 第55页/共93页 抽掉了心灵,

56、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 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 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 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 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 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

57、悟。 ( (选自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有删改) ) 第56页/共93页 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6(6分分) ) 答:答:_ _ _ _ 第57页/共93页 解析:解析: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可知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可知 “木车的激情木车的激情”是文章中心内容,作者围绕这一中心内容,是文章中心内容,作者围绕这一中心内容, 用对比的手法,揭示现代人的问题所在。然后据此内容,用对比的手法,揭示现代人的问题所在。然后据此内容, 提取文中概括性的句子,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主旨:提取文中概括性的句子,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

58、主旨: 体现了对孔子及其弟子的体现了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木车的激情”的崇敬赞美,对的崇敬赞美,对 现代人忽视精神需求、缺乏激情的批判与忧思,表达对创现代人忽视精神需求、缺乏激情的批判与忧思,表达对创 建精神世界、呼唤激情的心声。建精神世界、呼唤激情的心声。 第58页/共93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木 车的激情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 (2(2分分) )抒发了作者对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的崇敬之情,(2(2 分分)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

59、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2(2分分) ) 第59页/共93页 一、思维趋向一、思维趋向“四步走四步走” 第一步,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知答题方向;审题干,明要求,知答题方向; 第二步,第二步,读原文,切分层次,知大意;读原文,切分层次,知大意; 第三步,第三步,找区域,作对应,析要点;如上面找区域,作对应,析要点;如上面“考点考点 二二” 典例典例 走进腾格里走进腾格里( (节选节选) )的对第的对第段表达的作者情段表达的作者情 感的理解只要根据内容切分出三个层次,答案就出来了。感的理解只要根据内容切分出三个层次,答案就出来了。 第60页/

60、共93页 第四步,第四步,组织语言加以概括。概括时,可采用组织语言加以概括。概括时,可采用“三法三法”: (1)(1)摘取法。摘取法。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 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 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归纳时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归纳时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 录出来,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录出来,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第61页/共93页 (2) (2)合并法。合并法。层次大意概括了一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层次大意概括了一个层次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