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及中药ppt课件_第1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及中药ppt课件_第2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及中药ppt课件_第3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及中药ppt课件_第4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及中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 及中药作用靶点的讨论及中药作用靶点的讨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 吸科吸科 史利卿史利卿 讨论主题讨论主题 前言前言 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理的认识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理的认识 治疗的目的和切入点治疗的目的和切入点 中中医治疗现状与分析中中医治疗现状与分析 中药作用靶点的讨论中药作用靶点的讨论 有关研讨的思索有关研讨的思索 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特点察看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特点察看 前前 言言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在全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有在全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有90%-

2、95%90%-95%是由病是由病 毒所致。目前,细菌感染多能得到有效的治毒所致。目前,细菌感染多能得到有效的治 疗和控制,而病毒感染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危疗和控制,而病毒感染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危 害人类安康的重要要素。近几年来,流感的害人类安康的重要要素。近几年来,流感的 发生呈现活泼态势,流感流行时常严重影响发生呈现活泼态势,流感流行时常严重影响 人们的生活任务和安康;而发生于人们的生活任务和安康;而发生于20032003年的年的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SARS更引起世更引起世 界范围内的剧烈关注,但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界范围内的剧烈关注,但有关该类疾病的研 讨包括流行病学、病

3、因病理、诊断治疗、药讨包括流行病学、病因病理、诊断治疗、药 物开发等多方面研讨相对滞后,该当予以注物开发等多方面研讨相对滞后,该当予以注 重。重。 致病机理的认识致病机理的认识 根本认识:根本认识: 普通以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理有二:普通以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理有二: 其一是病毒侵入呼吸道后对呼吸器官的直接损伤;其一是病毒侵入呼吸道后对呼吸器官的直接损伤; 其二是机体与侵入病毒相互作用产生病变,包括炎症反响,其二是机体与侵入病毒相互作用产生病变,包括炎症反响, 免疫损伤。免疫损伤。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病毒感染后的直接损伤已为大家所熟知,而感

4、染后炎症与免病毒感染后的直接损伤已为大家所熟知,而感染后炎症与免 疫损伤的产生及其机理尤其是细胞因子在感染和炎症产生过程疫损伤的产生及其机理尤其是细胞因子在感染和炎症产生过程 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关注。并有较多相关研讨报道。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关注。并有较多相关研讨报道。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实验研讨实验研讨 : 国外文献报道在腺病毒感染模型小鼠中,在肺部早期浸润阶段,国外文献报道在腺病毒感染模型小鼠中,在肺部早期浸润阶段, 肺中并无病毒的增殖,而小鼠肺中及血浆中均可检测到高效价肺中并无病毒的增殖,而小鼠肺中及血浆中均可检测到高效价 的的IL-1IL-1、I

5、L-6IL-6、TNF-TNF-,阐明肺部炎症可以在没有病毒增生的,阐明肺部炎症可以在没有病毒增生的 情况下产生情况下产生1 1; 有研讨阐明流感病毒有研讨阐明流感病毒FM1FM1鼠肺顺应株感染小鼠后,导致气道和鼠肺顺应株感染小鼠后,导致气道和 肺本质的损伤以及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发生。病毒本身和病毒肺本质的损伤以及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发生。病毒本身和病毒 感染而产生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炎症反响,且已一感染而产生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炎症反响,且已一 定细胞因子起了重要作用定细胞因子起了重要作用2 2。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实验研讨实验研讨

6、 : 纯化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可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纯化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可诱导巨噬细胞释放IL-1, TNF-IL-1, TNF- 33;全病毒可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全病毒可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1IL-1、IL-6IL-6、TNF-TNF- 4,4,刺激肺上皮细胞产生刺激肺上皮细胞产生TNF-5 TNF-5 。因此,免疫细胞和感染。因此,免疫细胞和感染 的上皮细胞是病毒感染后前炎症因子的来源。的上皮细胞是病毒感染后前炎症因子的来源。 国内有关研讨发现,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产生典型的呼吸器官国内有关研讨发现,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产生典型的呼吸器官 炎症改动,而且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浆

7、中某些细胞因子程度尤其炎症改动,而且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浆中某些细胞因子程度尤其 是是TNF-TNF-明显变化明显变化6 6、7 7 。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实验研讨实验研讨 炎症与细胞因子:炎症与细胞因子: IL-1 IL-1、TNF-TNF-等炎症因子使部分血管扩张,等炎症因子使部分血管扩张, 通透性添加,补体、急性期蛋白等随血浆渗出;同时这些细胞通透性添加,补体、急性期蛋白等随血浆渗出;同时这些细胞 因子可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及白细胞,使细胞外表粘附分子表达因子可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及白细胞,使细胞外表粘附分子表达 添加,加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添加

8、,加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88,使大量中性粒,使大量中性粒 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外渗。适度的细胞因子产生,导致炎症反响,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外渗。适度的细胞因子产生,导致炎症反响, 加强了部分的抗感染免疫,但细胞因子的过量产生会导致严重加强了部分的抗感染免疫,但细胞因子的过量产生会导致严重 的病理损伤。已有实验证明,流感病毒肺炎模型小鼠的肺部炎的病理损伤。已有实验证明,流感病毒肺炎模型小鼠的肺部炎 症病变程度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症病变程度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TNF-的程度一致,用的程度一致,用TNF-TNF- 抗体治疗能减轻肺部炎症病变。抗体治疗能减轻肺部炎症病变。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

9、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实验研讨实验研讨 IL-10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对促炎介质的释放有抑制造用,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对促炎介质的释放有抑制造用, 如如IL-10IL-10可明显抑制内毒素血症时的发热反响,抑制可明显抑制内毒素血症时的发热反响,抑制IL-6IL-6、 IL-8IL-8、 TNF- TNF-的分泌及粒细胞聚集的分泌及粒细胞聚集99,在广泛抑制上述炎,在广泛抑制上述炎 症介质的同时,上调症介质的同时,上调IL-1raIL-1ra、sTNFRsTNFR等等2 2炎症介质炎症介质1010,有利,有利 于体内炎症因子及抗炎因子的平衡。于体内炎症因子及抗

10、炎因子的平衡。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临床研讨临床研讨 病毒感染与病毒感染与SIRSSIRS:近年来,由感染要素引发的炎性反响日益:近年来,由感染要素引发的炎性反响日益 为人们注重,严重者可产生全身炎性反响综合征为人们注重,严重者可产生全身炎性反响综合征SIRSSIRS, 大多数学者以为大多数学者以为SIRSSIRS的发生和几组细胞的激活和多种炎性介的发生和几组细胞的激活和多种炎性介 质的失控性释放有关,包括质的失控性释放有关,包括TNFTNF、IL-1IL-1、IL-6IL-6、IL-8IL-8等等1111, 病毒作为引发要素之一,与病毒作为引发要素

11、之一,与SIRSSIRS的发生亲密相关。的发生亲密相关。 另一项有关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讨阐明,病毒性上另一项有关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讨阐明,病毒性上 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IL-1IL-1、IL-6IL-6、TNF-TNF-明显增高,治疗明显增高,治疗 后降至正常,同时临床病症改善后降至正常,同时临床病症改善1212。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临床研讨临床研讨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SARS的病因根本明确为变异的冠的病因根本明确为变异的冠 状病毒感染所致,但发病机制及致病机理尚不明确。随着临床状病毒

12、感染所致,但发病机制及致病机理尚不明确。随着临床 与根底研讨的不断深化,不少学者发现,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与根底研讨的不断深化,不少学者发现,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 形状的变化是其重要的致病机理。包括形状的变化是其重要的致病机理。包括T T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T T细胞细胞 亚群、细胞因子亚群、细胞因子IL-1IL-1、IL-2IL-2、IL-6IL-6、IL-10IL-10、TNF-TNF-等的等的 变化。指出免疫过激引起的免疫损伤是重要的致病机理。糖皮变化。指出免疫过激引起的免疫损伤是重要的致病机理。糖皮 质激素在质激素在SARSSARS治疗中的主要作用能够为抑制机体过激的免疫反治疗中的

13、主要作用能够为抑制机体过激的免疫反 响,尤其是细胞免疫反响。响,尤其是细胞免疫反响。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小结小结 呼吸道病毒感染过程中,其致病机理是非常复杂的,除了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过程中,其致病机理是非常复杂的,除了病毒 的直接损伤外,免疫损伤也是其重要的致病机理。病毒的各种的直接损伤外,免疫损伤也是其重要的致病机理。病毒的各种 构造蛋白可在体内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应对。但是,病毒诱生构造蛋白可在体内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应对。但是,病毒诱生 的免疫应对除可引起免疫维护作用外,还可引起一定的免疫病的免疫应对除可引起免疫维护作用外,还可引起一定的免疫病

14、理损伤。理损伤。 在感染过程中免疫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它们之间存在着复在感染过程中免疫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它们之间存在着复 杂的网络联络,决议着疾病的发生、开展和预后。杂的网络联络,决议着疾病的发生、开展和预后。 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致病机理认识的新进展-炎症与免疫炎症与免疫 此外各类此外各类T T细胞亚群在感染过程中也有其重要作用,细胞亚群在感染过程中也有其重要作用,Th1Th1、Th2Th2 体内应对不平衡能够是某些病毒感染中的关键环节。体内应对不平衡能够是某些病毒感染中的关键环节。Th1Th1细胞细胞 分泌分泌IL-2IL-2、IFN-IFN-等,激活等,激活CTLCTL细胞、巨噬细

15、胞,加强细胞、巨噬细胞,加强NKNK细胞细胞 活性,促进细胞免疫应对;活性,促进细胞免疫应对;Th2Th2细胞分泌细胞分泌IL-4IL-4、IL-10IL-10等,促进等,促进 体液免疫应对。体液免疫应对。Th1 Th1 、Th2Th2细胞经过分泌细胞因子而相互抑制。细胞经过分泌细胞因子而相互抑制。 治疗的目的和切入点治疗的目的和切入点 针对病毒病原的治疗针对病毒病原的治疗抗病毒抗病毒 针对致病机理的治疗针对致病机理的治疗免疫调理免疫调理 针对临床病症的治疗针对临床病症的治疗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中西药治疗研讨现状及分析中西药治疗研讨现状及分析 中医治疗:仍以对症治疗及抗病毒化学治疗为主。常用的抗

16、病毒中医治疗:仍以对症治疗及抗病毒化学治疗为主。常用的抗病毒 化学治疗药物主要有核苷类、金刚胺类以及神经胺酸酶抑制剂。化学治疗药物主要有核苷类、金刚胺类以及神经胺酸酶抑制剂。 对症治疗药物那么多以解热镇痛药物为主要组成成分,如新康泰对症治疗药物那么多以解热镇痛药物为主要组成成分,如新康泰 克等,只需克等,只需“快克等少数种类添加快克等少数种类添加“金刚烷胺等抗病毒成分。金刚烷胺等抗病毒成分。 从治疗学角度来看,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药物在体液中不能发扬从治疗学角度来看,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药物在体液中不能发扬 作用,必需进入细胞内才干有效;另外也必需在病毒体内初期阶作用,必需进入细胞内才干有效;另外

17、也必需在病毒体内初期阶 段发病段发病4848小时之内运用才干有治疗作用,因此,抗病毒药物小时之内运用才干有治疗作用,因此,抗病毒药物 的临床效果有限。对症治疗那么存在发热等临床病症反复、病程的临床效果有限。对症治疗那么存在发热等临床病症反复、病程 迁延、有一定副作用等缺乏。迁延、有一定副作用等缺乏。 中西药治疗研讨现状及分析中西药治疗研讨现状及分析 中医药治疗方面:中医药治疗方面: 既往有长期的大量的临床阅历,远至东汉张仲景既往有长期的大量的临床阅历,远至东汉张仲景 始就有外感热病治疗的理法方药记载,近现代更是进展了始就有外感热病治疗的理法方药记载,近现代更是进展了 大量研讨。以为病毒性呼吸道

18、感染属于中医外感热病范畴,呼大量研讨。以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属于中医外感热病范畴,呼 吸道病毒属风热病邪;辩证治疗主要运用宣肺解表、清热解毒、吸道病毒属风热病邪;辩证治疗主要运用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活血化淤、扶正祛邪几个法那么;治疗药物包括中药复方、单活血化淤、扶正祛邪几个法那么;治疗药物包括中药复方、单 味药、中药提取物等。常用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有感冒清热冲剂、味药、中药提取物等。常用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有感冒清热冲剂、 柴胡饮冲剂、感冒退热冲剂、银翘散、抗病毒口服液、板兰根柴胡饮冲剂、感冒退热冲剂、银翘散、抗病毒口服液、板兰根 冲剂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响报道较少冲剂等,具有较好的临床

19、疗效,且不良反响报道较少1313 1414。 中西药治疗研讨现状及分析中西药治疗研讨现状及分析 中药药效学机理研讨中药药效学机理研讨: : 众多研讨阐明众多研讨阐明, ,不少中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及免疫调不少中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及免疫调 理作用。其中免疫调理作用更为引人注目。其中瓜霜退热灵、理作用。其中免疫调理作用更为引人注目。其中瓜霜退热灵、 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等,均有药物抗病毒作用的研讨报道清开灵注射液等,均有药物抗病毒作用的研讨报道1313 1414。 免疫学研讨阐明流感病毒

20、感染小鼠后,产生典型的呼吸器免疫学研讨阐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产生典型的呼吸器 官炎症改动,中药治疗后炎症减轻;而且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浆官炎症改动,中药治疗后炎症减轻;而且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浆 中炎性因子中炎性因子IL-1IL-1、TNF-TNF-程度升高,抗炎因子程度升高,抗炎因子IL-10IL-10的含量减少,的含量减少, 中药治疗后中药治疗后IL-1IL-1、TNF-TNF-显著下降,而显著下降,而IL-10IL-10活性程度增高活性程度增高1515、 1616。提示中药能够经过免疫调理作用而产生疗效。提示中药能够经过免疫调理作用而产生疗效。 中西药治疗研讨现状及分析中西药治疗研讨现状及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有关研讨多见于儿科领域,而对成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注重缺乏。有关研讨多见于儿科领域,而对成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注重缺乏。 根底研讨与临床研讨存在脱节景象。根底研讨与临床研讨存在脱节景象。 实验研讨中,注重抗病毒,而较为忽视作为一个整体的病的研讨。实验研讨中,注重抗病毒,而较为忽视作为一个整体的病的研讨。 偏重于对免疫功能加强作用的研讨,而对该病过程中免疫病理损偏重于对免疫功能加强作用的研讨,而对该病过程中免疫病理损 害的产活力理认识缺乏。害的产活力理认识缺乏。 中药作用靶点的讨论中药作用靶点的讨论 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治疗中,辨证运用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

22、治疗中,辨证运用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等 药物时,患者多于药后数小时汗出热退,几天内病症很快缓解,药物时,患者多于药后数小时汗出热退,几天内病症很快缓解, 且无明显反复。假设从病毒自然病程、病毒复制、产生炎症的且无明显反复。假设从病毒自然病程、病毒复制、产生炎症的 过程来看,其作用之快,似乎不能主要以抗病毒作用解释;此过程来看,其作用之快,似乎不能主要以抗病毒作用解释;此 外,病毒的严厉活细胞寄生性特点使药物尤其是大分子物质为外,病毒的严厉活细胞寄生性特点使药物尤其是大分子物质为 主要有效成分的中药制剂在体内难以到达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有主要有效成分的中药制剂在体内难以到达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有 效浓度;

23、一项有关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讨效浓度;一项有关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讨 阐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阐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IL-1IL-1、IL-6IL-6、TNF-TNF-明明 显增高,中药治疗后降至正常,同时临床病症改善显增高,中药治疗后降至正常,同时临床病症改善1818 。提。提 示中药能够更多地是经过免疫调理作用而非直接抗病毒作用而示中药能够更多地是经过免疫调理作用而非直接抗病毒作用而 产生疗效。产生疗效。 有关研讨思绪的讨论有关研讨思绪的讨论 过去的研讨中似乎更加注重药物的抗病毒作用,因此抗病毒过去的研讨中似乎更加注重药物的抗病毒作用,

24、因此抗病毒 治病成为当然的思想定式,中西药的研讨重点也在于此。当前需治病成为当然的思想定式,中西药的研讨重点也在于此。当前需 处理的主要问题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处理的主要问题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SARSSARS病毒的主要致病病毒的主要致病 机制是什么?药物作用靶点在哪里?机制是什么?药物作用靶点在哪里? 既往的临床察看和实验研讨结果提示我们,在呼吸道病毒感染过既往的临床察看和实验研讨结果提示我们,在呼吸道病毒感染过 程中,由病毒引发的免疫紊乱及免疫病理损伤能够是其主要的致程中,由病毒引发的免疫紊乱及免疫病理损伤能够是其主要的致 病机理。病机理。 基于此,以为今后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包括基于此

25、,以为今后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包括SARSSARS的研讨的研讨 中该当更加注重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紊乱形状的发生变化规律及中该当更加注重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紊乱形状的发生变化规律及 其药物的影响;中药药效学研讨的重点更应在此。其药物的影响;中药药效学研讨的重点更应在此。 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特点察看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特点察看 目的:察看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分布目的:察看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分布 特点及与体质要素的关系。特点及与体质要素的关系。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想224224例例 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并分析其中医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并分析其中医 证候学资

26、料,总结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资料,总结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 及与体质要素的相关性。及与体质要素的相关性。 摘要摘要 结果:结果:224例流感样病例发病前多有与疾病例流感样病例发病前多有与疾病 发生相关的要素存在,如受凉、劳累、与发生相关的要素存在,如受凉、劳累、与 发热病人接触及饮食等要素;发病前多出发热病人接触及饮食等要素;发病前多出 现现“炽热上炎的表现;发病时普遍出现炽热上炎的表现;发病时普遍出现 恶寒发热汗出、咽痛咽痒等邪犯肺卫之象;恶寒发热汗出、咽痛咽痒等邪犯肺卫之象; 发病人群以正常型体质及阴虚型体质为主,发病人群以正常型体质及阴虚型体质为主, 临床有典型的风寒或风热表现者,同时

27、也临床有典型的风寒或风热表现者,同时也 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寒热错杂的表现。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寒热错杂的表现。 结论:流感样病例发病前及发病时中医证结论:流感样病例发病前及发病时中医证 候学分布特点明显、发病与体质要素具有候学分布特点明显、发病与体质要素具有 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证候学分布特点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证候学分布特点在 预防及早期诊治时的重要意义。预防及早期诊治时的重要意义。 研讨背景研讨背景 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 疾病疾病-时行感冒时行感冒 可引起全气道感染,同时又是慢性气流限制性疾可引起全气道感染,同时又是慢性气流限制性

28、疾 病急性加重的重要感染性要素之一病急性加重的重要感染性要素之一 属中医属中医“外感热病、外感热病、“时行感冒时行感冒 范畴,中医范畴,中医 中药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等优势中药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等优势 大流行大流行 分发分发 中中 等等 流流 行行 发发 病病 机机 理理- -中医学中医学 认识认识 发发 病病 机机 理理- -中医学认识中医学认识 致病机理致病机理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人鼻粘膜纤毛上皮细胞人鼻粘膜纤毛上皮细胞 粘膜粘膜 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 纤毛上皮细胞损纤毛上皮细胞损 伤和脱伤和脱 落落 病毒及其产物入血病毒及其产物入血 全身病症全身病症 毒性物质毒

29、性物质 炎性反响炎性反响 免疫损伤免疫损伤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诊断规范诊断规范 中医诊断规范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诊断规范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 卫办疾控发卫办疾控发20061082006108号号 发热腋下温度发热腋下温度38.0 38.0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 根据。根据。 1 1、流行病学特点: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域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域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 病人;短时间期内本地域或临近地域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医院门诊上呼病人;短时间期内本地域或临近地域上呼吸道

30、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医院门诊上呼 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 2 2、临床病症: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病症。、临床病症: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病症。 最高体温最高体温3838,可伴有咽痛、干咳、流涕、流泪等呼吸道病症。少数病例有食欲,可伴有咽痛、干咳、流涕、流泪等呼吸道病症。少数病例有食欲 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病症。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病症。 3 3、实验室诊断: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添加,重症者、实验室诊断: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添加,

31、重症者 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计数下降。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诊断规范诊断规范 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参考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参考 及及 1 1风寒型:发热恶寒,无汗,口风寒型:发热恶寒,无汗,口 不渴,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咽痒,痰不渴,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咽痒,痰 稀或干咳无痰,苔薄白脉浮紧。稀或干咳无痰,苔薄白脉浮紧。 2 2风热型:发热不恶寒,汗出,口风热型:发热不恶寒,汗出,口 渴,头晕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咳嗽咯渴,头晕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咳嗽咯 黄白痰,苔薄黄脉浮数。黄白痰,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规范诊断规范 体质类型分类规范参照王琦的体质类型分类规范参

32、照王琦的7 7分法分分法分 为:正常型、阳虚型、阴虚型、气虚型、为:正常型、阳虚型、阴虚型、气虚型、 湿热型、痰湿型、瘀血型。湿热型、痰湿型、瘀血型。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纳入规范纳入规范 1、符合中医诊断规范、符合中医诊断规范 2、初次发病、初次发病48小时内小时内 3、年龄在、年龄在18-65岁之间岁之间 4、有一定的表述才干,可以较为准确的、有一定的表述才干,可以较为准确的 表述病情表述病情 排除规范排除规范 1、不符合纳入规范者、不符合纳入规范者 2、妊娠、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3、合并心、肝、肾功能和造血系统严重、合并心、肝、肾功能和造

33、血系统严重 原发病者原发病者 符合上述其中一项者,即予排除。符合上述其中一项者,即予排除。 方法方法 察看方法 记录病人普通性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 发病过程、诊疗经过,察看并记录病人就诊时病症、体征 及实验室检查,讯问并记录病人发病前病症及可反映体质 特点的相关临床表现,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群体调查方法, 察看临床证候学分布特点及与体质要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方法 统计方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根据自 拟,逐一输入患 者资料,运用SPSS 13.0就相关数据进展统 计。 结果结果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发病前相关要素发病前相关要素 224例流感样病例中,

34、仅有例流感样病例中,仅有16例患者发病前一周例患者发病前一周 无明显诱发要素,其他无明显诱发要素,其他208例患者发病前一周例患者发病前一周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与疾病发生能够相关的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与疾病发生能够相关的要 素。其中,素。其中,92例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发热病例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发热病 人接触史;例患者发病前一周有明确的受寒人接触史;例患者发病前一周有明确的受寒 病史;病史;92例患者发病前有熬夜劳累;例患者发病前有熬夜劳累;65例患例患 者发病前有饮食不节的情况;者发病前有饮食不节的情况;19例患者发病例患者发病 前吸烟饮酒的情况较平常严重。前吸烟饮酒的情况较平常严重。117例女性

35、患例女性患 者发病时,者发病时,22例正处于经期,占例正处于经期,占18.80%;17 例处于月经期前一周,占例处于月经期前一周,占14.53%;12例处于例处于 月经后一周,占月经后一周,占10.26%。 结果结果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发病前相关要素发病前相关要素 结果结果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发病前病症表现特点发病前病症表现特点 在在224例流感样病例中,有例流感样病例中,有157例在发例在发 热前一周出现不同程度热前一周出现不同程度“炽热上炎的炽热上炎的 表现,其中鼻咽枯燥表现,其中鼻咽枯燥83例、咽痛例、咽痛72例、例、 口苦口臭口苦口臭40例、明显口渴例、明显

36、口渴12例、口疮牙例、口疮牙 痛痛30例、皮肤红肿例、皮肤红肿20例、便秘例、便秘37例,另例,另 有鼻塞流涕有鼻塞流涕14例、乏力气短例、乏力气短18例、食少例、食少 无味无味14例、呕恶嗳气例、呕恶嗳气5例、失眠多梦例、失眠多梦9例、例、 咽痒咽痒9例、头痛例、头痛7例、盗汗例、盗汗2例、五心烦例、五心烦 热热4例。例。 结果结果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发病前病症表现特点发病前病症表现特点 224例流感样病例中,就诊前体温最高 达40.0,Tmax39患者55例,占总体 24.55%。察看人群就诊前体温主要集中在 38.1-39之间,有167例,占总人群 74.55%。18-45

37、岁人群中,就诊前最高体 温Tmax38.1的有162例,占该人群总数 的92%;而46-65岁人群中,就诊前最高体 温Tmax38.1的有38例,占该人群总数 的 79.59%。经2检验,青年人群与中年 人群就诊前体温高低存在显著差别 P=0.0030.01。 结果结果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发病时病症表现特点发病时病症表现特点-体体 温温 主要病症主要病症例数例数百分比百分比 发热伴明显恶寒发热伴明显恶寒11911953.13%53.13% 发热伴轻度恶寒发热伴轻度恶寒101101454509%09% 头身疼痛头身疼痛12812857.14%57.14% 咽痛、咽痒、咽干咽痛、咽痒

38、、咽干19519587.05%87.05% 舌象舌象舌质舌质边尖红边尖红21421495.54%95.54% 淡淡1010 4.46% 4.46% 舌苔舌苔白而厚腻白而厚腻393917.41%17.41% 薄白薄白606026.79%26.79% 黄而厚腻黄而厚腻515122.77%22.77% 薄黄薄黄525223.21%23.21% 苔少津亏苔少津亏22229.82%9.82% 脉象脉象浮数浮数60.27%60.27% 浮紧浮紧606026.79%26.79% 沉而细沉而细13135.80%5.80% 浮而滑浮而滑16167.14%7.14% 结果:主要病症结果:主要病症 结果结果 证候学

39、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病症表现特点病症表现特点-主要病症主要病症 sx 恶寒例数 最高体温n/% 39.138.1-39 38 明显 11919 15.9788 79.9512 10.0838.620.42 轻度 10112 11.8878 77.2311 10.8938.600.42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病症表现特点病症表现特点-恶寒程度与体温恶寒程度与体温 结果结果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病症表现特点病症表现特点-恶寒程度与体温恶寒程度与体温 经经t t检验,发病过检验,发病过 程中有明显恶寒患程中有明显恶寒患 者与出现轻度恶寒者与出现轻度恶寒 的患者体温虽未存的

40、患者体温虽未存 在显著差别,但可在显著差别,但可 见不同程度的恶寒见不同程度的恶寒 病症多集中出如今病症多集中出如今 38.1-3938.1-39体温区体温区 间。间。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病症表现特点病症表现特点-兼夹证兼夹证 224例流感样病例中,除主证外,还出现 不同程度的兼挟证候。其中,出现纳呆 甚或厌食表现的有例,占人群总数的 62.05%。由下表可以看出发病过程中兼 有夹湿型表现的患者明显多于其它。 兼证 表现 例数 百分比% 夹湿 型 头重或头胀如 裹 3415.18 肢体困倦7834.82 苔白腻3917.41 纳呆甚或厌食 62.05 夹痰 型 头晕9441.96

41、 呕恶3816.96 脉滑16 7.14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病症表现特点病症表现特点-兼兼 夹证夹证 结果结果 证候学分布特点证候学分布特点 -病症表现特点病症表现特点-兼夹证兼夹证 结果结果 辨证分型:辨证分型:224224例流感样病例中,典型的风寒表现者例流感样病例中,典型的风寒表现者6161例,占例,占 27.23%27.23%;典型风热表现者;典型风热表现者117117例,占例,占52.23%52.23%;另有寒热错杂表现;另有寒热错杂表现 者者4646例,占例,占20.53%20.53%。 结果结果 体质要素分析体质要素分析 经经22检验,调查人群体质构成与安康人群体质

42、类型构成检验,调查人群体质构成与安康人群体质类型构成55存在显著性差别存在显著性差别 P=0.0000.01P=0.0000.01; 男女体质构成存在差别男女体质构成存在差别P=0.0110.05P=0.0110.05。 中医治疗优势明显,但相关中医证候学研讨报道不多。中医治疗优势明显,但相关中医证候学研讨报道不多。 本研讨察看了本研讨察看了224224例流感样病例,表现发病前多有与疾病发生例流感样病例,表现发病前多有与疾病发生 相关的要素存在,如受凉、劳累、与病人接触及饮食等要素。相关的要素存在,如受凉、劳累、与病人接触及饮食等要素。 -本身抗病力降低加之病毒侵袭是主要发病缘由。本身抗病力降

43、低加之病毒侵袭是主要发病缘由。 中医学以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食,脾胃被困、痰湿内中医学以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食,脾胃被困、痰湿内 生,中焦饮食积滞、痰浊化热,感邪后邪气易从热化。生,中焦饮食积滞、痰浊化热,感邪后邪气易从热化。 中有中有“劳那么气耗之说,劳那么气耗之说, 说说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阐明过度劳累损伤人体筋骨肌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阐明过度劳累损伤人体筋骨肌肉, 耗散气血阴阳而感邪。耗散气血阴阳而感邪。 较多女性患者发病于行经期或经期前后一周时间,此时机体较多女性患者发病于行经期或经期前后一周时间,此时机体 生理机能变化明显,气血营卫失调,营阴耗伤,阴血虚衰而生理机能变化明显,气血营卫失调,营阴耗伤,阴血虚衰而 阳气偏亢,那么感邪后亦从热化。阳气偏亢,那么感邪后亦从热化。 现代人们饮食油腻辛辣较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