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糖类教案及反思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品质文档糖类教案及反思糖类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 蔗糖 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演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只要走进大自然无论是公园、农田、森林、草原,还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你们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生命要为生存而感激太阳,同

2、时也要感谢把能量转化为生命物质的化学过程。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导课我们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板书 第一章 化学与生活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设问

3、如果有人问今天你吃糖了吗你将怎样回答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吃糖了,因为淀粉就属于糖类。讲述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动物(包括人)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糖类的分解。我国居民食物构成中大约75%来自糖类,淀粉就属于糖类,淀粉就属于糖类。资料表11含糖食物与含糖量设问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谁来回答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学生讨论 回答: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思考由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通式总结糖类通式。板书大部分通式cn(h2o)m。自学资料卡片。讲解 糖类在以前, 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 cn(h2o)m;这是

4、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1、通式并不反映结构: h和o 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2、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 鼠李糖 c6h12o5 、乙酸 等设问 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板书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板书 糖的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过渡 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 果糖 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板书 一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讲述葡萄

5、糖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单糖,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于葡萄糖等带甜味的水果里。板书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 ,有甜味,溶于水。1、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1-1注意操作顺序和用量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讲述通过实验进行分析(实验见下页),葡萄糖分子里含有醛基,已知1mol葡萄糖与银氨液反应能生成2molag.又知1mol葡萄糖可以和5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由此推知,一分子葡萄糖里含有5个-oh,请同学们推断一下葡萄糖分子结构。探究 葡萄糖组成与结构:联系生物学写出分子式,结合性质写出结构式板书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

6、choh)4cho。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写出实验所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板书复习写出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反应方程式:讲述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我们来看一下葡萄糖是怎样转化为能量的板书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讲解糖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能源,机体所需能量的70%是食物中的糖所提供的。人体每日所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占食物的大部分),最终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协调作用下,血糖维持在 70110mg/dl(3.96.1mmol/l)的范围内,随血液循环至全身各组织,为细胞的代谢提供能量,发生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板书 c6h12o6(

7、s)+6o2(g)6co2(g)+6h2o(l)讲解多余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到肝脏、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中,或转化为甘油三脂储存到脂肪组织中。肌糖原是骨胳肌中随时可以动用的储备能源,用来满足骨骼肌在紧急情况下的需要。如剧烈运动时,骨胳肌主要靠分解肌糖原获得能量;肝糖原也是一种储备能源,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肾糖原与肝糖原作用相同,但含量较低。血糖的代谢异常往往又引起血脂的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过量食用糖类如淀粉等容易使人发胖。科学视野 糖尿病的检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

8、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惩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用尿糖试纸进行糖尿病病情检测是一种简单、快捷、廉价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高低。 使用尿糖试纸时应注意:1.尿液要新鲜,随排随测,容器也要清洁。2.将尿糖试纸带色部分浸入尿液中约2秒,顺容器边缘取出试纸,除去多余的尿液。3.取出试纸后在1分钟内与标准比色板对照观察颜色,最好在光线充足处观察。4.试纸取出后立即将瓶塞盖紧,防晒、防潮,放于阴凉干燥处。5.使用试纸时要注意试纸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避免过期试纸影响结果。

9、投影图1-3丰收在望的甘蔗阅读资料卡片:蔗糖和麦芽糖,归纳蔗糖和麦芽糖的主要性质。学生回答归纳: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c12h22o11 + h2oc6h12o6 + c6h12o6 3 (蔗糖) (葡萄糖) (果糖)(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化学性质:(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10、(麦芽糖) (葡萄糖)小结略课堂练习1.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2.蔗糖3.42g与麦芽糖3.42g混合后并完全水解,若生成m个葡萄糖分子与n个果糖分 子,则m与n的比值是a.1:3 b.3:1 c.1:2 d.1:13.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它的操作如下: 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h2so4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

11、其原因是 _。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c.煮沸后的溶解中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4.棉子和甜菜中含有棉子糖,使棉子糖水解,一分子棉子糖水解为一分子蔗糖和一分 子半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棉子糖的分子式是 ,如果使1mol的棉子糖完全水解时,则生成 和 、 各1mol。参考答案:1、d 。2.b。3.c;在水解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以中和h2so4后,再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4.c18h32o16,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糖类反思今天是跟岗学习第11天,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要走上*中学的课堂亲自上一节课,虽然之前早就已经知道今日要上课,也早就做足了一切准备。这节课的内容我听了很多次,每次听课之后的评课我都暗暗去分析,对这堂课的设计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路,*中学学生的基础薄弱,而且他们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又很少,这也是前面不少教师上课容易拖堂的原因。实际上,上课的每位教师都非常优秀,或许他们是没想到特区的学生基础原来会那么薄弱。因为有了这个认识,我的课堂改变了过分过多侧重学生实验这个方向,对于第一次上实验课的学生而言,可以让他们去做,但第一次就让他们做很多很多的实验并不可取。有了这个认识之后,我在试验中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进行了有机结合,我会做一些实验也会让学生做一些实验,但不会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