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关系研究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的关系及心理弹性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32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逐步检验法分析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结果:(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生源地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在性别、生源地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关爱因子、父母鼓励自主因子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边缘性负相关;父母控制因子与心理弹性
2、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负相关;(5)心理弹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重要因素,心理弹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社交回避及苦恼 心理弹性 中介效应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in College Students :mediating effect of re
3、silience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and resilience in college students.Methods:322 college students were measured with PBI, RSCA and SAD. Mediating effect of resilience was tested with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
4、sult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local institution and grade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f college students.(2)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ground. (3) The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
5、tly different in gender, local institution and grade.(4)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College students in the ways of parents teaching parents car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parents upbringing and parents encourage independent factor and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
6、lated, and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marginal;Parental control factor and mental flexibility,h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Resilience and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
7、tion;Parents care factor, parents encouraged independent factor and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5) Resilience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Conclusions:Resilience was a mediator factor between parenti
8、ng style and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Key words Parental Rearing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Resilience Mediating Effect 目录1 引言11.1 研究背景11.2 概念界定21.2.1 父母教养方式21.2.2 社交回避及苦恼21.2.3 心理弹性21.2.4 中介效应31.3 研究的现状31.3.1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31.3.2 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现状31.3.3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41.3.4 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现状41.3.5 心理弹
9、性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现状41.3.6 心理弹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42 研究方法52.1 被试52.2 测验工具62.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62.2.2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62.2.3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63 结果63.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63.1.1 总体情况63.1.2 差异情况73.2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103.2.1 总体情况103.2.2 差异情况113.3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现状143.3.1 总体情况143.3.2 差异情况143.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关系173.5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中介效应检
10、验174 讨论204.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204.2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204.3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现状分析214.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分析214.5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中介效应分析215 结论22参考文献23致 谢25附 录26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关系研究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越加频繁,人们对人才的社会交往能力也越发看重。大学生作为社会生产的预备军,也即将步入复杂的社会活动,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
11、,社交能力必不可少。我国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参加各种活动或社团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大学生在社交场合无所适从,从而回避社交,社交技能得不到锻炼,社交经验得不到提高,最终严重阻碍其自身的健康发展1。幸蓉、王佳权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或多或的少的社交问题2,大家应该对其重视。影响大学生社交问题的因素是多样的。部分大学生出现社交问题是由于主观因素,在社交场合过度紧张,对社交有着过多的负面的认知,从而不能良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没办法对社交环境对出调节与适应,即心理弹性水平太低导致社交问题的出现。杨红培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社交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心理
12、弹性水平越高,社交状况越好3。还有部分大学生出现社交问题是由于客观问题。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交能力及出现的社交问题。而很多的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孩子的社交问题。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今后遇到苦恼时的耐挫能力,教养方式越积极,则越容易增强孩子的心理弹性水平,而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人今后在社交上也会较少出现回避倾向及心里苦恼的情感反应。根据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交回避及苦恼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心理弹性对社交焦虑也存在影响,而社交焦虑与社交回避及苦恼高度相关,所以推测心理弹性对社交回避及苦恼有一定的影响。不过目前缺乏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心
13、理弹性、社交回避及苦恼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因此,本文欲探究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社交回避及苦恼和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验证心理弹性在前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有利于家长意识到健康的教养方式的重要性,以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减少社交问题。1.2 概念界定1.2.1 父母教养方式目前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具体定义,国内外学者还存在稍许分歧,至今尚未达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共识。国外学者鲍姆德林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育子女过程中,对孩子的要求和行为的及时的反馈4”。张文新把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定义为: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子女过程中在抚育子女的观念、行为和情感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
14、为形式5”。陈陈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育孩子的活动中,是父母经常会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方法和行为的概括6”。本研究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更倾向于我国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总结,即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1.2.2 社交回避及苦恼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概念最早是由Watson和Friend于1969年提出的7,他们认为社交回避及苦恼是个体在社交场合中会出现的回避行为和苦恼的感受,主要分为社交回避的行为和消极的情绪。社交回避的反面只是“不回避”社交而非参与社交活动,而社交苦恼是一种情感情绪反应。本研究将社交回避及苦恼定义为个体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和不得不面对社交时出现
15、的苦恼的负面情绪体验。1.2.3 心理弹性心理弹性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上世纪70年代最先提出的,从提出起就是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并在各个领域的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运用。但是心理弹性的定义同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一样在国内外学术界中还没有达成共识。其定义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结果性定义:心理弹性是根据个体适应困境的结果的良好形象来判定8;二是品质性定义:心理弹性作为个体所具有的的一种能力和素质,是个体的一种特征9。三是过程性定义:强调心理弹性在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进程10。本研究对于心理弹性的定义更偏向于:心理弹性是应对待挫折和压力时的能力,是个体在面
16、对挫折、压力时的反弹,是一种良好的回应。1.2.4 中介效应 中介效应是指,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通过M来实现的,那么M就是X和Y的中介变量。研究中介作用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在已知的X和Y关系的基础上的内部作用机制11。而中介效应是由中介变量产生的作用。 其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路径c是X对Y的总效应,路径a、b是经过中介变量M的中介效应,路径c是直接效应12,效应之间的关系为:c=c+ ab12。1.3 研究的现状1.3.1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研究者开始重视起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方式的研究。我国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多是从人口学变量因素进行
17、探究。学者徐锦华、曾丽萍等人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的职业、家庭成员关系、家庭内部结构、个体受教育程度这四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3”。王颖的调查也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的文化水平之间有着十分显著的关系。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父母对孩子采取更多的严厉处罚、训骂的教育方式;高中至大学的文化水平父母采取更多的干涉限制、拒绝的教育方式;大学或大学以上文化水平的父母会采取更多的民主自由、尊重的教育方式14”。范正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某些因子分别存在性别、地域和年级差异,其中男生在父母拒绝因子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生15”。总之,国内大多数关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
18、式的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个别因子会在性别、生源地、年级、父母文化水平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性。1.3.2 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现状影响对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学科、是否独生子女和年级等。宋广文、郝丙辉对大学生石澳回避及苦恼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存在显著的年级、系科之间的差异16”。王艳芝的研究则发现:“大学生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地域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少出现社交问题,大一、大四学生较大二、大三学生更少出现社交问题,独生子女、城镇学生分别较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更少出现社交问题17”。除此之外,代金芳等人的
19、研究发现:“孩子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问题会受到父母从小对其教养方式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生活负性事件等因素的影响18”1.3.3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心理弹性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所以研究较少,且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群体,比如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子女、经历重大灾难的人群等等。其中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也多是从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和年级等因素进行分析。逯嘉等人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发现:“普遍大学男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要略高于同一年龄组的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大一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要高于大四学生,理工医科类专业学生的心理弹性要高于文科类专业学生,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的心理弹性高于独生子女
20、、农村学生19”。学者张运红也对823名大学生进行了团体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在年级因素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1.3.4 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现状我国关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研究较少。其中宋广文、郝丙辉16对大学生社交回避行为及其苦恼体验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方式 ,尤其是父亲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与其子女今后会出现的社交回避行为与苦恼问题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越积极健康,其子女今后会出现的社交回避行为和苦恼问题越少16。1.3.5 心理弹性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现状目前
21、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研究是较为缺乏的,但是有学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丁洁、杨红培就对这两者的做了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其存在的社交焦虑越少3。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与社交焦虑量表都是测量个体社交问题的,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所以大胆猜测,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出现的社交回避及苦恼越小,两者是呈负相关。1.3.6 心理弹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新西兰学者弗格森等人就不同类型家庭对个体心理弹性的影响进行了纵向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家庭因素是影响个体心理弹性重要因素之一,家庭内部群体的质量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弹性21。我
22、国学者张运红22用对153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现:父母养育方式中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过分干涉因子和母亲的温暖理解因子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得出结论是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过程中对子女体现出越多的温暖理解,子女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孟繁莹23以社会支持为中介,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之间的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水平之间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的。2 研究方法2.1 被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地级市一所本科院校的350名被试,收回有效问卷322份,其中男生151人,女生171人;城镇户口150人,农村户口172人;独生子女196人,非独生子女126
23、人;大一98人,大二83人,大三75人,大四66人;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155人,高中/中专/职高107人,大学/大专及以上60人;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200人,高中/中专/职高87人,大学/大专及以上35人。表1 被试情况一览表项目类别人数性别男生151女生171生源地城镇150农村172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196非独生子女126年级大一98大二83大三75大四66父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155高中/中专/职高107大学/大专及以上60母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200高中/中专/职高87大学/大专及以上352.2 测验工具2.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24、(PBI)由Parker根据依恋理论编制的24,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问卷是一份自陈量表,评估个体16岁以前父母对个体的教育和抚养方式。量表分为母亲版和父亲版,父母版本各有关爱因子、鼓励自主因子和控制因子这三个因子,且各23个条目。该量表采用李可特4点计分形式,有分为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我国学者刘琴等人结合我国的情况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和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检验25,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蒋奖等人的研究也验证其信效度26。2.2.2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是由Watson等人编制27。该量表内容包括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两个维度,共包含28个条目,每个维度含14个条目。量表采取“是
25、否”方式评分,分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个体得分越高,表示该个体社交回避及苦恼越严重。该量表的两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为0.87和0.85。彭纯子等对来自湖南某些高校的598名大学生和湖南某些中学的256名中学生施测验证了其信效度27。2.2.3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是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的胡月琴28等人于2008年编制。该量表分为两个分量表:个人力和支持力,其中个人力又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三个子量表,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两个子量表,共27个条目,采用五级评分法,分为正向和反向计分。胡月琴、甘怡群对RSCA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该量表的克伦巴赫信度系数为
26、0.801,内部一致性系数很好28。3 结果3.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3.1.1 总体情况通过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表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分析MSD父亲关爱19.313.25父亲鼓励自主11.523.67父亲控制7.102.84母亲关爱19.722.69母亲鼓励自主11.723.53母亲控制7.442.81从表2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上的得分。其中父母关爱因子总分33,父亲关爱平均分19.31,母亲关爱平均分19.72;父母鼓励自主因子总分18,父亲鼓励自主平均分11.52,母亲鼓励自主平均分11.72;父母控制因子总分18,父亲控制平均分7
27、.10,母亲控制平均分7.44。3.1.2 差异情况3.1.2.1 性别差异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MSD)男(N=151)女(N=171)tP父亲关爱19.153.6419.462.87-0.850.394父亲鼓励自主11.763.92711.313.441.100.271父亲控制7.282.8906.942.801.080.280母亲关爱19.912.7619.552.631.190.235母亲鼓励自主12.323.6411.183.352.930.004母亲控制7.552.787.332.840.710.
28、478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关爱因子、父亲鼓励自主因子、父亲控制因子、母亲关爱因子和母亲控制因子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母亲鼓励自主因子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男生在母亲鼓励自主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母亲对男生更提倡独立自主。3.1.2.2 生源地差异通过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析,结果如表4:表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MSD)城镇(N=150)农村(N=172)tP父亲关爱19.133.5919.472.94-0.950.345父亲鼓励自主12.103.8611.023.432.630.008
29、父亲控制6.953.007.242.70-0.920.359母亲关爱19.552.6019.862.77-1.020.308母亲鼓励自主12.213.7811.293.252.340.020母亲控制7.463.067.422.580.130.895 从表4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关爱因子、父亲鼓励自主因子、父亲控制因子、母亲关爱因子和母亲控制因子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母亲鼓励自主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p0.05),城镇学生在母亲鼓励自主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说明城镇的母亲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更为科学,更多的鼓励其自主,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3.1.2.3
30、 是否独生差异通过对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5:表5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MSD)独生子女(N=150)非独生子女(N=172)tP父亲关爱19.553.0218.943.571.620.106父亲鼓励自主11.843.6611.023.651.960.051父亲控制7.262.795.862.911.240.215母亲关爱19.922.5419.402.891.670.095母亲鼓励自主12.003.5011.283.551.800.073母亲控制7.602.707.192.971.270.296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各
31、个因子不存在显著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p0.05),但独生子女学生在各个因子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说明大部分多子女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也是较为公平的,但是独生子女还是可能比非独生子女获得父母更集中的关爱和控制。3.1.2.4 年级差异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表6 不同年级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方差分析大一(N=98)大二(N=83)大三(N=75)大四(N=66)FP父亲关爱19.512.8219.423.2018.493.5319.803.492.260.081父亲鼓励自主11.423.6210.573.6812.513.7111.763.453.890.
32、009父亲控制7.352.847.123.096.612.957.272.361.060.365母亲关爱19.872.4119.613.1119.372.2020.023.020.820.485母亲鼓励自主11.223.4110.783.5013.053.8012.112.936.760.000母亲控制7.792.817.243.057.172.767.472.540.860.463表6表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鼓励自主因子和母亲鼓励自主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p0.05),而在父亲关爱因子、父亲控制因子、母亲关爱因子和母亲控制因子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事后检验结果表明:表7
33、不同年级大学生对父亲鼓励自主因子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I)年级(J)年级均值差(I-J)P父亲鼓励自主大一大二0.850.116大四-0.340.557大二大三-1.940.001大四-1.190.047大三大四0.750.222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鼓励自主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p0.05),大三、大四的学生在父亲鼓励自主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表8 不同年级大学生对母亲鼓励自主因子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I)年级(J)年级均值差(I-J)P母亲鼓励自主大一大二0.440.390大三-1.830.001大四-0.880.109大二大三-2.270.000大四-1.320.0
34、20大三大四0.940.104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鼓励自主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p0.05),大三学生在母亲鼓励自主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大四学生在母亲鼓励自主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的学生。3.1.2.5 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通过对不同父亲受教育程度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9:表9 不同父亲受教育程度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方差分析初中及初中以下(N=155)高中/中专/职高(N=107)大学/大专及以上(N=60)FP父亲关爱19.083.5519.423.0719.722.720.930.397父亲鼓励自主11.203.6411.543
35、.4512.324.062.010.135父亲控制6.972.947.172.837.322.630.360.701母亲关爱19.792.7119.702.6119.552.820.180.836母亲鼓励自主11.533.4111.603.6512.423.591.460.233母亲控制7.392.877.502.837.432.660.050.952表9表明: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3.1.2.5 母亲受教育程度差异通过对不同母亲受教育程度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0:表10 不同母亲受教育程度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方差分析
36、初中及初中以下(N=200)高中/中专/职高(N=87)大学/大专(N=35)FP父亲关爱19.043.5219.642.6520.032.902.010.136父亲鼓励自主11.273.6812.023.3311.744.350.080.921父亲控制6.972.947.172.837.802.481.370.257母亲关爱19.732.7719.752.1819.543.380.010.989母亲鼓励自主11.703.5211.753.4511.773.871.190.306母亲控制7.412.857.362.827.822.630.390.680表10表明: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父母教养
37、方式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3.2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3.2.1 总体情况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弹性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1所示。表11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总体分析MSD目标专注18.163.20情绪控制18.654.08积极认知15.832.520家庭支持20.872.91人际协助19.844.67心理弹性总分93.3312.41从表11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体上的得分。心理弹性量表总分范围为0到135,,得分越高说明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大学生心理弹性平均分为93.33。其中目标专注总分25,平均分18.16;情绪控制总分30,平均分18.65;积极认知总分20,
38、平均分15.83;家庭支持总分30,平均分20.87;人际协助总分30,平均分19.84。3.2.2 差异情况3.2.2.1 性别差异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弹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2:表12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MSD)男(N=151)女(N=171)tP目标专注13.343.2417.993.161.000.320情绪控制18.784.3418.533.840.560.576积极认知15.992.7115.682.331.120.263家庭支持20.623.1121.082.72-1.410.158人际协助19.254.8320.364.47-2.150.033
39、心理弹性总分92.9912.9793.6311.92-0.470.642 从表12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在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中,人际协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男生在人际协助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男生比女生可能更为独立。而在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中,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人际协助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3.2.2.2 生源地差异通过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心理弹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3:表1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自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MSD)城镇(N=150)农村(N=172)tP情绪控制19.154.3918.203
40、.752.100.037积极认知16.022.6215.662.421.290.197家庭支持21.112.9320.652.891.420.156人际协助20.944.9418.874.204.060.000心理弹性总分95.7613.6291.2110.843.330.001 从表13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p0.05),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显著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中,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p0.05),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则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p0.05),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人际协助得分显著
41、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3.2.2.3 是否独生差异通过对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4:表14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差异比较(MSD)独生(N=196)非独生(N=126)tP目标专注18.263.1118.003.340.700.486情绪控制18.524.0718.854.10-0.720.474积极认知15.882.4715.752.590.460.648家庭支持21.132.7020.453.172.060.041人际协助20.384.8018.984.342.650.008心理弹性总分94.1612.1192.0312.801.510.13
42、3 从表14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不存在显著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p0.05)。在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中,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不存在显著的是否独生差异(p0.05),但在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得分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获得支持力更集中。3.2.2.4 年级差异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弹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5:表15 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方差分析大一(N=98)大二(N=83)大三(N=75)大四(N=66)FP目标专注17.883.36 17.802.83 18.613.05 18.503.52 1.370.252情绪控制18.61
43、3.45 18.734.12 18.274.38 19.024.56 0.410.746积极认知15.522.43 15.452.37 16.292.58 16.232.65 2.570.054积极认知20.572.52 20.843.14 21.372.92 20.763.15 1.130.339人际协助18.464.63 20.074.07 20.695.09 20.614.57 4.500.004心理弹性总分91.0411.01 92.8911.52 95.2413.19 95.1114.00 2.210.087表15显示:大学生心理弹性在总分和维度中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积极认
44、知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在人际协助维度上存在显著年差异(p0.05)。事后检验结果表明:表16 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人际协助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I)年级(J)年级均值差(I-J)P人际协助大一大二-1.610.019大三-2.230.002大四-2.150.004大二大三-0.620.397大四-0.530.482大三大四0.090.910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心理弹性中的人际协助子因子年级差异显著(p0.05),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大一学生。3.2.2.5 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通过对不同父亲受教育程度大学生心理弹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7:表17 不同父亲受教育程
45、度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方差分析初中及初中以下(N=155)高中/中专/职高(N=107)大学/大专(N=60)FP目标专注18.463.05 17.613.32 18.333.28 2.410.092情绪控制18.624.24 18.363.58 19.224.48 0.840.431积极认知15.842.43 15.802.66 15.822.51 0.010.991家庭支持20.822.61 20.903.01 20.933.49 0.040.959人际协助19.574.69 19.874.66 20.474.64 0.810.446心理弹性总分93.3211.59 92.5412.53 94
46、.7714.23 0.620.541表17表明: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3.2.2.6 母亲受教育程度差异通过对不同母亲受教育程度大学生心理弹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8:表18 不同母亲受教育程度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方差分析初中及初中以下(N=200)高中/中专/职高(N=87)大学/大专(N=35)FP目标专注18.093.24 18.262.95 18.263.62 0.110.896情绪控制18.284.23 19.323.71 19.093.92 2.240.108积极认知15.822.34 15.782.89 16.002.56 0.100.
47、906家庭支持20.702.98 21.222.72 20.972.99 1.000.368人际协助19.694.67 20.314.61 19.514.85 0.640.530心理弹性总分92.5612.34 94.9012.27 93.8313.13 1.110.332表18表明: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3.3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现状3.3.1 总体情况通过对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9:表19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总体分析MSD社交回避5.043.66社交焦虑6.343.95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12.377.15从表19中
48、可以看到大学生在社交回避及苦恼各因子及总体上的得分。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总分范围为0到28,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两个分量表得分范围为0到14,大学生社交回避苦恼总分的平均分为12.37,社交回避平均分为5.04,社交焦虑平均分为6.34。3.3.2 差异情况3.3.2.1 性别差异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0:表20 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差异比较(MSD)男(N=151)女(N=171)tP社交回避5.563.786.463.50-2.230.026社交焦虑5.604.006.983.80-3.170.002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11.167.4513.
49、446.70-2.900.004 从表20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在总分和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女生在社交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说明高校的女生存在更多的社交问题。3.3.2.2 生源地差异 通过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1:表21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差异比较(MSD)城镇(N=150)农村(N=172)tP社交回避5.553.766.463.52-2.230.026社交焦虑5.593.776.984.00-3.190.002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11.157.1213.447.01-2.910.004 从表2
50、1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在总分和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生源地差异(p0.05)。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在社交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为城镇的学生,说明农村的学生更容易在社会交往中出现问题。3.3.2.3 是否独生差异通过对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2:表22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差异比较(MSD)独生(N=196)非独生(N=126)tP社交回避5.873.806.293.42-1.010.314社交焦虑6.274.006.443.89-0.400.692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12.147.3312.746.86-0.740.463
51、从表22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在总分和各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p0.05)。3.3.2.4 年级差异 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3:表23 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方差分析大一(N=98)大二(N=83)大三(N=75)大四(N=66)FP社交回避6.913.24 6.863.30 4.923.904.983.85 7.870.000社交焦虑7.153.73 7.163.60 5.444.195.113.95 6.310.000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14.066.29 14.016.44 10.367.6810.097.48 8.000.000 表23表明: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和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事后检验结果如下:表24 不同年级大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无效由哪些部门确认
- 2025年变更劳动合同协议 副本
- 2024年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医疗保障局选聘社会监督员笔试真题
- 2024年邳州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柳州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湖北省中医院招聘聘用工作人员真题
- 2024年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福建福清元载中学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真题
- 2024年安国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二模)衢州、丽水、湖州2025年4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水下潜水艇课件
- 36 阶段统计项目风险管理表甘特图
- 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中央2025年中国日报社及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露酒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 2024年中能建投(六盘水)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YKK、YKK-W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 沟槽管件尺寸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