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能源汽车技术分类及三大关键技术详解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新能源汽车技术分类及三大关键技术详解来源:第一电动网作者:杨伟斌2013年01月12日14:03导读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笔者结 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 行了分析。#在三级模块体系和平台架构中,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 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榊充电设施不完善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 推广的重要因素,对特斯拉成功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解决方 案、剖析充
2、电系统组成。关键词: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8万辆,发展态势喜人。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 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笔者结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 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新能源汽车分类在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弱混、强混”与“串联、并联”不同分类方法令非业内人士 感到困惑,其实这些名称是从不同角度给出的解释、并不矛盾。消费者角度消费者角度通常按照混合度进行划分,可分为起停、弱混、中混、强混、插电和纯电 动,节油效果和成本增等指标加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无此功能或较弱、“ + ”个数 越多表示效果越好,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节油效果
3、改善、成本增加也较多。表1消费者角度分类技术角度功能弱温1中退专二尸幡电*屯电动典型车型奇瑞BSG通用亲威750Hy“】a丰田Prius匾用Vol*日产Z电功率比例30%50%100%节油效果5-12%15-25帑25-40%50%100%起动丿偉机卜卜卜卜-再生制动-卜HF+卜+卄发动机数率优化-卜H卜+4+ +-纯电动能力I-+4-或本增加U兀).2-0.5|12-16甘8|12|图1技术角度分类技术角度山简到繁分为纯电动、串联混合动力、并联混合动力及混联混合动力,具体 如图1所示。其中P0表示BSG (Belt starter generator,带传动启停装置)系统,P1 代表ISG
4、(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启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装置)系统、电机处 于发动机和离合器之间,P2中电机处于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P3表示电机处于变 速器输出端或布置于后轴,P03表示P0和P3的组合。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结构在 国内外乘用或商用车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相对来说P2在欧洲比较流行,行星排结构在日 系和美系车辆中占主导地位,P03等组合结构在四驱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欧蓝德和标致 3008均已实现量产。新能源车型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性、节油效果和成本增加,例 如山通用、克莱斯勒和宝马联合开发的三行星排双模系统,尽管节油效果较好,但山于结 构复杂且成
5、本较高,近十年间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2新能源汽车模块规划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 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总体上讲,整个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三级模块体系、如图2 所示,一级模块主要是指执行系统,包括充电设备、电动附件、储能系统、发动机、发电 机、离合器、驱动电机和齿轮箱。二级模块分为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执行部分包 括充电设备的地面充电机、集电器和车载充电机,储能系统的单体、电箱和PACK,发动 机部分的气体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发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离合器中的干式和湿 式,驱动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齿轮箱部分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包
6、括AMT、AT和 DCT等)、行星排和减速齿轮;二级模块的控制系统包括BMS、ECU、GCU、CCU、MCU TCU 和VCU,分别表示电池管理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电机控制器、离合器控制单 元、电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器。三级模块体系中,包括电池单体的功率 型和能量型,永磁和异步电机的水冷和风冷形式,控制系统的三级模块主要包括硬件、底 层和应用层软件。图2三级模块体系根据功能和控制的相似性,三级模块体系的部分模块可组成纯电动(含增程式)、插 电并联混动和插电混联混动三种平台架构,例如纯电动(含增程式)山充电设备、电动附 件、储能系统、驱动电机和齿轮箱组成。各平台模块的通用性
7、较强,采用平台和模块的开 发方法,可共享核心部件资源,提升新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缩短周期、降低研发 及采购成本。3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技术在三级模块体系和平台架构中,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和电池管理 系统(BMS)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幕性和安全性等有着重 要影响。VCU是实现整车控制决策的核心电子控制单元,一般仅新能源汽车配备、传统燃油车 无需该装置。VCU通过采集油门踏板、挡位、刹车踏板等信号来判断驾驶员的驾驶意图; 通过监测车辆状态(车速、温度等)信息,由VCU判断处理后,向动力系统、动力电池系 统发送车辆的运行状态控制指令,同时控制车载附
8、件电力系统的工作模式;VCU具有整车 系统故障诊断保护与存储功能。图3为VCU的结构组成,共包括外壳、硬件电路、底层软件和应用层软件,硬件电 路、底层软件和应用层软件是VCU的关键核心技术。图3 VCU组成VCU硬件采用标准化核心模块电路(32位主处理器、电源、存储器、CAN )和VCU 专用电路(传感器采集等)设讣;其中标准化核心模块电路可移植应用在MCU和BMS,平 台化硬件将具有非常好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随着汽车级处理器技术的发展,VCU从基于 16位向32位处理器芯片逐步过渡,32位已成为业界的主流产品。底层软件以AUTOSAR汽车软件开放式系统架构为标准,达到电子控制单元(ECU)开
9、 发共平台的发展U标,支持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控制系统;模块化软件组件以软件复用为L1 标,以有效提高软件质量、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应用层软件按照V型开发流程、基于模型开发完成,有利于团队协作和平台拓展;采 用快速原型工具和模型在环(MIL)工具对软件模型进行验证,加快开发速度;策略文档 和软件模型均采用专用版本工具进行管理,增强可追溯性;驾驶员转矩解析、换挡规律、 模式切换、转矩分配和故障诊断策略等是应用层的关键技术,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和可 幕性有着重要影响。表2为世界主流VCU供应商的技术参数,代表着VCU的发展动态。表2 VCU技术参数国外主索厂商L国外主溢厂商2尺寸(mm)185*127*
10、65220WL45CP喋枸Freescale 32位(MPCi64D单垓 120MHzDelphi ASILCFreescale 32fe(MTC5644), 单核120Mhz 牛 Freeseale 8fe(S9S08DZ60)软件架构参考 AutoSARAutoSAR通讯方式CAN、LDJ. SPI、FlexRavCAN. LM SPI工作电压10-16V (不兼容24V系统)41何(不兼容24V系统)功能安全可通过扩展相关芯片馬足ISO26262 ASIL C符台 ISO26262ASILCMCU是新能源汽车特有的核心功率电子单元,通过接收VCU的车辆行驶控制指令,控 制电动机输出指定的
11、扭矩和转速,驱动车辆行驶。实现把动力电池的直流电能转换为所需 的高压交流电、并驱动电机本体输出机械能。同时,MCU具有电机系统故障诊断保护和存 储功能。MCU山外壳及冷却系统、功率电子单元、控制电路、底层软件和控制算法软件组成, 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图4 MCU组成MCU硬件电路釆用模块化、平台化设计理念(核心模块与VCU同平台),功率驱动部 分采用多重诊断保护功能电路设汁,功率回路部分采用汽车级IGBT模块并联技术、定制 母线电容和集成母排设计;结构部分采用高防护等级、集成一体化液冷设计。与VCU类似,MCU底层软件以AUTOSAR开放式系统架构为标准,达到ECU开发共同平 台的发展H标,模
12、块化软件组件以软件复用为口标。应用层软件按照功能设汁一般可分为四个模块:状态控制、矢量算法、需求转矩计算 和诊断模块。其中,矢量算法模块分为MTPA控制和弱磁控制。MCU关键技术方案包括:基于32位高性能双核主处理器;汽车级并联IGBT技术,定 制薄膜母线电容及集成化功率回路设计,基于AutoSAR架构平台软件及先进SVPWM PMSM 控制算法;高防护等级壳体及集成一体化水冷散热设计。表3为世界主流MCU硬件供应商的技术参数,代表着MCU的发展动态。国外主澹厂河4国外主療厂商2尺寸(mm)475*245*108411*454183醴值功率180KV320KVA峰值输出电流320A450A主处
13、理器TMS320F28335Infin eon防护等级IP67IP69通讯方式CANCAN铸矩和转速响应时IB),转矩和转速控制蒂度满足整车控制要求荡足整车控制要求表3 MCU技术参数电池包和BMS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它主要通过金属材质的壳体 包络构成电池包主体。模块化的结构设汁实现了电芯的集成,通过热管理设汁与仿真优化 电池包热管理性能,电器部件及线束实现了控制系统对电池的安全保护及连接路径;通过 BMS实现对电芯的管理,以及与整车的通讯及信息交换。电池包组成如图5所示,包括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箱体和BMS。 BMS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
14、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 电池的状态。图5电池包组成BMS是电池包最关键的零部件,与VCU类似,核心部分曲硕件电路、底层软件和应用 层软件组成。但BMS硬件山主板(BCU)和从板(BMU)两部分组成,从版安装于模组内 部,用于检测单体电压、电流和均衡控制;主板安装位置比较灵活,用于继电器控制、荷 电状态值(SOC)估计和电气伤害保护等。BMU硬件部分完成电池单体电压和温度测量,并通过高可幕性的数据传输通道与BCU 模块进行指令及数据的双向传输。BCU可选用基于汽车功能安全架构的32位微处理器完 成总电压采集、绝缘检测、继电器驱动及状态监测等功能。底层软件架构符合AUTOSAR
15、标准,模块化开发容易实现扩展和移植,提高开发效率。应用层软件是BMS的控制核心,包括电池保护、电气伤害保护、故障诊断管理、热管 理、继电器控制、从板控制、均衡控制、SOC估讣和通讯管理等模块,应用层软件架构如 图6所示。图6应用层软件架构表4为国内外主流BMS供应商的技术参数,代表着BMS的发展动态。表4 BMS技术参数国外主猱厂商国内主菽厂商配套方案主从结构主就结构I温度范U1-40-85*0-40-85*0技朮指标电压测里精度:0.1%FS电压测星精度:0.5% FS电流测里精度:0.1%FS电流测里精度:0.5% FS电流测里范国:OV600A温度测厘范SCO): -40- 125SOC
16、估茸精度:5%遍度测里精度CC): 0.5C均衡方式:主动平衡SOC测重精度:5%;均衡方式:彼动平衡车型应用范国纯电动车、泯台动力车纯电动车、混台动力车功能安全电迪过菟、过放、温升保护、电迪过充、过赦、温升保护、绝壕绝壕防护、高压互淡、预充电防护适用电芯范国猛酸锂、三元材料铅酸电迪、規氢电迪、锂电迪等动力电迪4充电设施充电设施不完善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重要因素,对特斯拉成功的解决方案进 行分析,并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解决方案、剖析充电系统组成。特斯拉充电方案分析特斯拉超级充电器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充电技术,它为MODEL S充电的速度远高于大多数充电站,表5为特斯拉电池和充电参数。表
17、5电池和充电参数特斯拉具有5种充电方式,采用普通110/220V市电插座充电,30小时充满;集成的10kW充电器,10小时充满;集成的20kW充电器,5小时充满;一种快速充电器可以装在 家庭墙壁或者停车场,充电时间可缩短为5小时;45分钟能充80%的电量、且电费全 免,这种快充装置仅在北美市场比较普遍。特斯拉使用太阳能电池板遮阳棚的充电站,既可以抵消能源消耗乂能够遮阳。与在加 油站加油需要付费不同,经过适当配置的MODEL S可以在任何开放充电站免费充电。特斯拉充电技术特点可总结如下两点:1)特斯拉充电站加入了太阳能充电技术,这 一技术使充电站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电网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
18、对电网的干扰, 国内这一技术也能实现。2)特斯拉充电时间短也不足为奇,特斯拉的充电机容量大 90120kWh,充电倍率,跟普通快充一样,并没有釆用更大的充电倍率,所以不会影响电 池寿命;20分钟充到40%,就能满足续航要求,主要原因是电池容量大。充电解决方案图7充电系统组成图7为一种可参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解决方案,充电系统组成:配电系统(高压配电 柜、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开关柜)、充电系统(充电柜和充电机终端)以及储 能系统(储能电池与逆变器柜)。无功补偿装置解决充电系统对电网功率因数影响,充电 柜内充电机一般都具备有源滤波功能、解决谐波电流和功率因数问题。储能电池和逆变器 柜解决老旧配电系统无法满足充电站容量要求、并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在不充电时候进行 储能,大容量充电且配电系统容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阅读适配方案优化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医院区角活动设计方案
- 活动流程策划方案
- 联想公司合作协议模板
- 食品行业开工第一课安全培训
- 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感的方式计划
- 品牌官网的优化与建设计划
-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的工作计划
- 教师评价机制优化与创新计划
- 中职世界历史试题及答案
- 糖尿病护理查房提出问题
- T-ZMDS 10019-2024 经颅电刺激仪基本技术规范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2024福建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省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外科补液原则》课件
- 《墨家思想》课件
- 浙江省2025年1月首考高考英语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跨学科主题活动-在线健康小达人》教学实录
- 机械专业英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